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265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和触控感应子电极的图形,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0046]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防止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脱落,具体地,如图2a和图2b所示,触控驱动电极11和触控感应电极12的上方可以设置有彩膜层14。图2a和图2b仅示出了触控驱动电极11和触控感应电极12的上方设置的彩膜层中的蓝色B滤光片和红色R滤光片,彩膜层还可以包括其他颜色不同的滤光片,附图中未示出,对于不同颜色的滤光片的排列方式的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0047]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防止信号串扰,如图3所示,阵列基板2的周边区域(除显示区域AA区之外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条触控驱动线21和至少一条触控感应线22,每一触控驱动线21与对应的第三接线端子211连接;每一触控感应线22与对应的第四接线端子221连接。对于触控驱动线和触控感应线的宽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如图4所示,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1,阵列基板2,以及位于彩膜基板I和阵列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为了实现彩膜基板I和阵列基板2导通,彩膜基板I与阵列基板2之间可以通过多个接触式导电球4连接;此时,第一接线端子112可以通过部分接触式导电球4与第三接线端子211电性连接;第二接线端子可以通过其余部分接触式导电球与第四接线端子电性连接(图4中未示出),又由于第一接线端子112、第二接线端子(图4中未示出)均覆盖在黑矩阵13的上方,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保持同一水平面,同时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又保持同一水平面,这样可以保证各接触式导电球的压缩量相同,具有相同的导电率,进而保证良率,并且,可以保证每一触控驱动电极与对应的触控驱动线电性相连,且每一触控感应电极与对应的触控感应线电性相连,这样使触控显示面板受液晶偏转影响小,噪声低,信噪比较高,适合应用于中大尺寸触控显示面板。
[0048]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减小触控走线间隔,实现窄边框,提高显示面板的利用率,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发明对于触控驱动线21和触控感应线22的分布可以采用双层走线的方式,以下列举几种实施方式:
[0049]具体地,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部分触控驱动线21和部分触控感应线22与栅极同层设置,其余部分触控驱动线21和其余部分触控感应线22与源漏极同层设置,此时,栅极和源漏极之间具有绝缘层5,源漏极上方具有钝化层6。
[0050]具体地,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全部的触控驱动线21与栅极同层设置,全部的触控感应线22与源漏极同层设置,此时,栅极和源漏极之间具有绝缘层5,源漏极的上方具有钝化层6。
[0051]具体地,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全部的触控感应线22与栅极同层设置,全部的触控驱动线21与源漏极同层设置,此时,栅极和源漏极之间具有绝缘层5,源漏极的上方具有钝化层6。
[0052]这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均为双层走线,可以减小走线间隔,实现窄边框,具体选取何种实施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0053]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应用于超高级超维场开关(High Advanced Super Dimens1n Switch,HADS)型液晶面板中,具体地,在阵列基板中的像素电极作为板状电极位于下层(更靠近衬底基板),公共电极作为狭缝电极位于上层(更靠近液晶层),即像素电极位于公共电极的下方,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设有绝缘层;此时,如图5b所示,在触控驱动线21或触控感应线22的上方可以设置有公共电极7,这样,公共电极7可以对触控驱动线21或触控感应线22起到屏蔽的作用,进而可以省略隔离走线,实现窄边框。
[0054]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具有更好地防静电能力,触控驱动线与第三接线端子之间可以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器件;和/或,触控感应线与第四接线端子之间可以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器件。
[0055]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一般还会具有诸如像素电极层、半导体层、平坦层等其他膜层结构,以及在衬底基板上还一般形成有薄膜晶体管、栅线、数据线、公共电极线等结构,这些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005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5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具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以及至少一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其中,每一触控驱动电极包括多条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相互独立的触控驱动子电极;每一触控驱动电极的多条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第一接线端子并联连接;每一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条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相互独立的触控感应子电极;每一触控感应电极的多条触控感应子电极通过第二接线端子并联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只需在彩膜基板上增加两次构图工艺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并且,由于触控驱动子电极和触控感应子电极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电阻,适合应用于中大尺寸显示面板;另外,当手指触摸显示面板时,触控感应电极与手指的距离非常接近,灵敏度较高,感应信号较强。
[005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膜基板具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以及至少一条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其中, 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多条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相互独立的触控驱动子电极;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多条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第一接线端子并联连接; 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多条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相互独立的触控感应子电极;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多条所述触控感应子电极通过第二接线端子并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子电极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之间设置有黑矩阵; 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和触控感应子电极均位于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至少一部分覆盖在黑矩阵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的上方设置有彩膜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周边区域具有至少一条触控驱动线和至少一条触控感应线; 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线与对应的第三接线端子连接;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线与对应的第四接线端子连接; 所述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通过多个接触式导电球连接;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通过部分所述接触式导电球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其余部分所述接触式导电球与所述第四接线端子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触控驱动线和部分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栅极同层设置,其余部分所述触控驱动线和其余部分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源漏极同层设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线与栅极同层设置,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源漏极同层设置;或, 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栅极同层设置,所述触控驱动线与源漏极同层设置。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控驱动线或所述触控感应线的上方设置有公共电极。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线与所述第三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器件;和/或, 所述触控感应线与所述第四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防静电保护器件。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具有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驱动电极,以及多条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感应电极;其中,每一触控驱动电极和每一触控感应电极分别包括多条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相互独立的触控驱动子电极和触控感应子电极;多条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第一接线端子并联连接;多条触控感应子电极通过第二接线端子并联连接。本发明只需在彩膜基板上增加两次构图工艺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并且,由于电极材料均为金属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电极的电阻,适合应用于中大尺寸触控显示面板。
【IPC分类】G02F1/1333, G06F3/041
【公开号】CN105045433
【申请号】CN201510549008
【发明人】颜京龙, 蒋日坤
【申请人】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