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词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159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学词前使用缓存来保存用户输入的至少一次上屏内容;并且,还可以按照设定规则删除所述缓存中已进行学词的所述上屏内容,以保障充足的缓存空间。
[0112]这里的预设规则可以由输入法系统或者用户根据需要来设定,例如,可以在学词完一个上屏内容后,立即将这个上屏内容在缓存中删除;又如,可以在学词完下一个上屏内容后,立即将上一个上屏内容在缓存中删除,以实现用户二元词(上一个上屏内容-下一个上屏内容)的学习;再如,针对后续用户对之前上屏内容的修改,还可以在学词后间隔若干时钟周期后将学词的上屏内容删除,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预设规则不加以限制。
[0113]方法实施例三
[0114]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学词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115]步骤301、监测用户的上屏操作,并记录所述上屏操作对应的上屏内容及其对应的候选位置;
[0116]步骤302、监测用户对所记录的上屏内容的删除操作;
[0117]步骤303、在监测到上述删除操作后,判断上述上屏内容的候选位置是否为首选,若是,则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5 ;
[0118]步骤304、在上述上屏内容的候选位置为首选时,判定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为误操作意图,并不对上述上屏内容进行学词;
[0119]步骤305、在上述上屏内容的候选位置为非首选时,判定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为非误操作意图,并对上述上屏内容进行学词;
[0120]步骤306、在未监测到上述删除操作时,对上述上屏内容进行学词。
[0121]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6的学词可以为正常学词,其学词对象具体可以包括:未删除的上屏内容、及未删除的上屏内容与前文的二元关系;而步骤305的学词对象具体可以包括:删除的上屏内容。
[012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通过不同的应用场景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学词过程。
[0123]应用场景1
[0124]应用场景1涉及在PC上进行文字输入,用户的目标词条是“诸暨”,其学词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0125]步骤S51、输入法系统在PC上接收到输入串“zhuji”,该输入串的首选是“主机”,
二选是“诸暨”;
[0126]步骤S52、输入法系统在监测到用户对于“诸暨”的上屏操作时,将“诸暨”及其对应的候选位置(二选)记入缓存;
[0127]步骤S53、输入法系统在监测到用户对于“诸暨”的删除操作时,判定上述上屏内容的候选位置为非首选,因此判定用户删除“诸暨”的意图为非误操作意图;
[0128]步骤S54、输入法系统将“诸暨”记录至用户词库,更新该词的使用频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完成“诸暨”的学词。
[0129]应用场景2
[0130]应用场景2涉及在手机的九宫格键盘上进行文字输入,用户的目标词条是“诸暨”,其学词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0131]步骤S61、输入法系统在九宫格键盘上接收到输入串“94854”、及针对该输入串确认的音节[zhu] [ji];该音节的首选是“主机”,二选(第二候选或后续的候选)是“诸暨”;
[0132]步骤S62、输入法系统在监测到用户对于“诸暨”的上屏操作时,将“诸暨”及其对应的候选位置(二选)记入缓存;
[0133]步骤S63、输入法系统在监测到用户对于“诸暨”的删除操作时,判定上述上屏内容的候选位置为非首选,因此判定用户删除“诸暨”的意图为非误操作意图;
[0134]步骤S64、输入法系统将“诸暨”记录至用户词库,更新该词的使用频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完成“诸暨”的学词。
[0135]智能学词的意义在于,保留对用户有价值有意义的词条,在候选排序时将之展现在靠前的位置,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是由候选排序策略决定的。一般而言,目标词库的用户词库中用户词的排序优先于系统词库中非用户词,词频高的用户词优先于词频低的用户词;
[0136]应用场景1和应用场景2中,从用户的角度看其用过“诸暨”,只是后来调整表达而进行了删除,故“诸暨”是对用户有价值的词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诸暨”进行学词,能够在第一时间保留对用户有价值的词条,并提高这些上屏内容在候选项中的排序,这样,在该用户进行之后相应编码字符串的输入时,这些上屏内容将排在候选项的靠前位置,从而能够提高输入效率。
[0137]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0138]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学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0139]识别模块401,用于识别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及
[0140]学词模块402,用于在所述意图为非误操作意图时,对所述上屏内容进行学词。[0141 ]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401,具体用于依据上屏内容对应的候选位置和/或删除的上屏内容与删除后重新上屏的内容的相关性和/或上屏内容的第一输入串与删除后重新上屏的内容的第二输入串的相关性,识别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
[0142]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401,具体可以包括:
[0143]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在上屏内容对应的候选位置为首选位置时,将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识别为误操作意图;或者
[0144]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在上屏内容对应的候选位置为非首选位置时,将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识别为非误操作意图。
[0145]在本发明的再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401,具体可以包括:
[0146]第三识别子模块,用于在删除的上屏内容与删除后重新上屏的内容的相关性符合预置的相关性条件时,将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识别为非误操作意图。
[0147]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串与所述第二输入串的相关性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输入串与第二输入串的相似度,则所述识别模块401,具体可以包括:
[0148]第四识别子模块,用于在第一输入串与第二输入串的相似度超出相似度阈值时,将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识别为误操作意图;或者
[0149]第五识别子模块,用于在第一输入串与第二输入串的相似度未超出相似度阈值时,将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识别为非误操作意图。
[0150]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学词模块402,具体可以包括:
[0151]记录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意图为非误操作意图时,将所述上屏内容记录至用户词库;
[0152]更新子模块,用于更新所述上屏内容在所述用户词库中的频率。
[0153]在本发明的再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0154]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401识别用户删除上屏内容的意图之前,通过缓存记录用户输入的至少一次上屏内容;
[0155]删除模块,用于按照设定规则删除所述缓存中已进行学词的所述上屏内容
[0156]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157]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58]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59]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