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516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物体的像素信息和尺寸信息以形成图像。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物体的实际尺寸信息作为元数据存储在图像之中,这样在图像的后续处理之中,能够快速的获得图像之内物体的实际尺寸,从而有利于三维建模。
[0088]实施例四
[008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包括第四获取单元106、第五获取单元107、第六获取单元108、第二计算单元109以及第二存储单元110。所述第四获取单元106获取激光头与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焦点设置在第一物体边界之内,所述第五获取单元107获取所述第一焦点与第二焦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二焦点设置在第二物体边界之内,所述第六获取单元108获取所述激光头与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计算单元109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计算所述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第四距离,所述第二存储单元110存储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的像素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以形成图像。
[0090]本实施例中,设置激光头为A点、成像区域的中心点为O点以及第一焦点为B点,则三角形AOB为直角三角形,其中线段AO垂直于线段BO,线段AO的长度为第五距离、线段BO为第四距离、线段AB为第一距离。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只要知道线段AO和线段BO的长度就可以算出线段AB的长度,即可以获得第一距离。而所述第五距离为所述激光头与所述中心点之间的预设距离,因此线段AO的长度是已知的。获取B点和O点在成像区域上间隔的像素数量,而像素的尺寸是已知的,因此根据B点和O点之间的像素数量和像素的尺寸就可以计算出线段BO的长度。最后,第四获取单元106根据线段AO和线段BO的长度计算线段AB的长度,从而获得激光头与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0091]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焦点为C,获取B点和C点在成像区域上间隔的像素数量,而像素的尺寸是已知的,因此第五获取单元107根据B点和C点之间的像素数量和像素的尺寸就可以计算出线段BC的长度,从而获得第二距离。
[0092]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头发射的激光在第一物体上形成第一激光点,将第一激光点设置为D点,所述第一激光点位于直线AB上。所述激光头发射的激光在第二物体上形成第二激光点,将第二激光点设置为E点,所述第二激光点位于直线AC上。所述第六获取单元108通过获取A点与D点之间的距离以获取所述激光头与所述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
[0093]本实施例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E为相似三角形,而线段AB、线段BC以及线段AD的长度已知,所述第二计算单元109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就可以获得线段DE的长度,而线段DE正是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距离。
[009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存储单元110将物体之间的距离信息作为元数据存储在图像之中,这样在图像的后续处理之中,能够快速的获得图像之内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有利于三维建模。
[0095]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系统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第五获取单元、第六获取单元、第二计算单元以及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四获取单元获取激光头与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焦点设置在第一物体边界之内,所述第五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第一焦点与第二焦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二焦点设置在第二物体边界之内,所述第六获取单元获取所述激光头与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计算所述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第四距离,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的像素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以形成图像。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物体之间的距离信息作为元数据存储在图像之中,这样在图像的后续处理之中,能够快速的获得图像之内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有利于三维建模。
[0096]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激光头与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焦点设置在物体边界之内; 获取所述焦点与边界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边界点设置在物体边界的边缘; 获取所述激光头与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计算所述物体的尺寸; 存储所述物体的像素信息和尺寸信息以形成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激光头与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焦点与成像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第四距离,所述激光头和所述中心点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成像区域所在的平面垂直; 根据所述第四距离与第五距离计算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为所述激光头与所述中心点之间的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焦点与成像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第四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焦点与成像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像素数量; 根据像素的预设尺寸和所述像素数量计算所述第四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焦点与边界点之间的第二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焦点与所述边界点之间的像素数量; 根据像素的预设尺寸和所述像素数量计算所述第二距离。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激光头与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焦点设置在第一物体边界之内; 获取所述第一焦点与第二焦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二焦点设置在第二物体边界之内; 获取所述激光头与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计算所述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第四距离; 存储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的像素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以形成图像。6.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激光头与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焦点设置在物体边界之内;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焦点与边界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边界点设置在物体边界的边缘;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激光头与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计算所述物体的尺寸;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物体的像素信息和尺寸信息以形成图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焦点与成像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第四距离,所述激光头和所述中心点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成像区域所在的平面垂直;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距离与第五距离计算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为所述激光头与所述中心点之间的预设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焦点与成像区域的中心点之间的像素数量;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像素的预设尺寸和所述像素数量计算所述第四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焦点与所述边界点之间的像素数量;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像素的预设尺寸和所述像素数量计算所述第二距离。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激光头与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焦点设置在第一物体边界之内;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焦点与第二焦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二焦点设置在第二物体边界之内; 第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激光头与第一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计算所述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第四距离;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的像素信息以及第四距离信息以形成图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获取激光头与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焦点设置在物体边界之内,获取所述焦点与边界点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边界点设置在物体边界的边缘,获取所述激光头与物体之间的第三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计算所述物体的尺寸,存储所述物体的像素信息和尺寸信息以形成图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物体的实际尺寸信息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信息作为元数据存储在图像之中,这样在图像的后续处理之中,能够快速的获得图像之内物体的实际尺寸以及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有利于三维建模。
【IPC分类】G06T11/00, G06T7/00
【公开号】CN105513049
【申请号】CN201510831186
【发明人】胡昌玮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