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层结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86295阅读:来源:国知局
20]图2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结构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是底纸,表面涂有硅油,涂硅油后的底纸也称为离型纸,可在标签使用时揭开。2是由胶粘剂形成的信息层,信息层中包含有当面材揭开后留在包装纸箱上的图像信息6,序列号7,公司名称8,警告英文信息9,和警告中文信息10。信息层2中的图像信息6,序列号7,公司名称8,警告英文信息9,和警告中文信息10在标签面材未揭开时是一体的,当标签面材揭开后,图、文、序列号、警告信息留在包装纸箱上,即揭开留下的字,信息层2上其余部分的胶在揭开面材时随面材带走;在信息层2上的序列号编码信息7是该标签唯一序列号,不同的标签具有不同的唯一序列号,不重复,序列号是由计算机软件产生的随机字符串,是由26个大写英文字母和26个小写英文字母,以及未与大小写英文字母重合的大小写希腊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与其它标签不重复的随机序列号,序列号不连号,且与可见的表面溯源编码一一对应。另外,为了防止在揭开面材4验证商品时将序列号破损无法完全识读,在每一个标签的不同位置分别打印3至5个相同的序列号信息7。3是涂底层,4是面材,其中涂底层粘接面材4和信息层2,涂底层产生的粘性大于信息层2和底纸I之间的粘性,当标签从底纸I上揭开时,不损坏涂底层和信息层等标签的其余部分。当标签从底纸上揭开后,贴封于包装纸箱封口后,涂底层在面材与信息层2之间的粘性要小于信息层2与包装纸箱表面之间的粘性,便于实现揭开面材时,留下预设的图像信息6,序列号7,公司名称8,警告英文信息9,和警告中文信息10。在面材4表面印刷有预先设定好的标签正面可见图文信息,表面覆盖透明表面涂层5,可以看见面材表面印刷的图文,见图4。其中,标签表面的图文信息中包含一个用于溯源的表面溯源编码,如图4中的二维码13是表面溯源编码的一个代表,该表面溯源编码与标签内的序列号对应。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个标签中信息层2的实施例。图3中印有图像信息6,序列号7,公司名称8,警告英文信息9,和警告中文信息10。
[0022]图4是单个标签面材4上面印刷的二维码实施例。图4中印刷有二维码13,是本申请中表面溯源编码中的一种,厂商名称12和商品信息14。
[0023]在一个包装纸箱中用一个标签,每一个标签在表面有一个用于溯源的溯源编码以及隐藏在面材下面的随机序列号,两者一一对应,该对应关系在标签制备过程中录入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在包装纸箱中装入被包装物后,在包装纸箱开口处贴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结构防伪标签,封口位置选择在包装纸箱开口中间位置,或者用标签将包装纸箱开口完全贴封。
[0024]包装纸箱封口后,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用专用机具扫描标签表面的二维码,同时也录入了与之对应的不可见的该标签的序列号,然后录入被装商品的信息,这些被装商品的信息根据具体的情况可简单,可复杂。录入的信息包括标签领用人、包装时间、内装物的音视频、物流等信息,他人则无法将该信息录入数据库。正常交易开箱验货时,仔细观察包装纸箱是否有过被开启的痕迹,如果未发现可疑之处;则用手机或专用机具识读表面溯源编码,溯源数据库中的信息,比如智能手机微信中的“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依靠互联网后台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返回被包装商品的信息和与该表面溯源编码一一对应的序列号;揭开封口标签中的面材4,可以显示在包装纸箱表面留下的图像信息6,序列号7,公司名称8,警告英文信息9,和警告中文信息10,如果溯源信息中的序列号与揭开标签中显示的序列号一致,则表明包装未曾非正常开启,如果不一致,则表明包装被非正常开启过。验货交易完毕后,清理包装纸箱表面残留的胶粘剂,贴上另一个新标签,同时通过手机或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记录本次交易过程,包括在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记录该包装的标签更新以及在包装纸箱开口贴新标签前和后的照片,新的标签具有另外一套表面溯源编码和隐藏的序列号。在下一次正常交易验货时,用手机或专用识别机具读取表面溯源编码,获得该包装纸箱的溯源信息,仔细比对溯源获得的贴新标签后的照片和实物,查明封口标签是否被移动位置等等,同时比对新标签溯源信息中的序列号和包装纸箱表面留下的序列号,如果溯源信息中展示的序列号与揭开标签留在包装纸箱上的序列号相同,则表明包装未被非正常开启。以此类推,一般用包装纸箱的商品正常交易次数不超过10次,进入最终用户,完成被包装商品完成生命周期。包装的商品整个生命周期可以完全监控,达到溯源防拆的目的。
[0025]如果非正常开启,在清理揭开面材后留在包装纸箱上的残留胶粘剂通常会留下痕迹,比如包装纸箱贴标签位置表面残破,表明包装纸箱曾被非正常开启过;即使不留痕迹清除了留在包装纸箱表面的防伪图文信息,使用一个新的标签贴在同一位置,但新标签隐藏的序列号与非正常开启时损毁的序列号不一致,证明该包装曾被非正常开启过。现有技术在标签上的编码是印刷在标签的正面,可以是可见的,也可以是经过覆盖后是不可见的;本实用新型的标签序列号在未揭开面材4时是不可见的,而且序列号是随机产生的字符串。如果他人要仿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签,只有揭开后才能去印制仿造,每次只能仿造一个标签,印制仿冒一个标签需要更高的成本,提高了整个包装的防拆功能。
[002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实现一箱一码,封口标签内印刷有图像信息6,序列号7,公司名称8,警告英文信息9,和警告中文信息10,每箱具有唯一性,标签中隐藏的序列号和表面溯源编码一一对应。用户借助手机,通过维信“扫一扫”、“我查查”、“快拍二维码”、“尚品优优”等免费手机应用软件或专用软件,即可实现商品信息溯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专用机具溯源识读和打印商品信息,具有防伪功能强、识别方法简单、大众识别的特点。
[0027]与单纯的揭开留字型防伪胶带或防伪标签相比,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现有得揭开留字防伪胶带的防伪功能外,还在揭开面材4后留下的信息层中多了一个随机产生的序列号,且与标签表面的溯源编码标识一一对应,协同作用,比现有得揭开留字型防伪产品的防伪能力强。
[0028]与前述400电话查询的防伪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申请序列号隐形,防伪能力更强。现有防伪防拆技术无法做到单个包装商品中间过程正常交易时正常开启,记录该开启过程,仅能实现商品封口后,直接到最终用户验真,只能实现一次验证。与现有防伪防拆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申请可以记录该单个包装商品中间交易过程,可在被包装商品的生命周期内全程监控,溯源信息更多更丰富,防伪能力更强。
[0029]实施例1
[0030]制备的标签结构与图2至图4相同,在每个标签表面分别印刷一个溯源编码,此实施例中表面溯源编码为二维码,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标签表面印刷被包装商品的名称、产地、重量、流通等级、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生产厂商标志、加工方式、商品使用说明等简要图文信息。标签表面的溯源编码是一个标签一个编码。在制备由胶粘剂组成的标签信息层2时,除了印刷有预先设定的图像信息6,公司名称8,警告英文信息9,和警告中文信息10夕卜,还印刷有由计算机随机生成的序列号7,该序列号与表面溯源的二维码一一对应。该对应关系保存在专门的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中。
[0031]将被包装商品装入包装纸箱,用封口标签密封,封口标签贴封于整个包装纸箱的开口处。由于每一个标签表面的溯源编码,在此实施例中是二维码,和隐藏在标签面材下面的随机序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标签制备过程中已录入计算机数据溯源系统,在用手机或专用机具扫描标签表面的二维码的同时也录入了与之对应的不可见的该标签的序列号,录入被装商品的信息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