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2799发布日期:2018-09-28 20:0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航拍器的推广普及,为了便利用户操作,在使用航拍器时,用户可以将手机等智能设备夹持到遥控器上,以便在操作遥控器的同时通过手机观看航拍器拍摄到的实时画面。

但是,现有遥控器上的手机夹持位置设计的并不合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优化遥控器上夹持装置的设计方案,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包括遥控器主体,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天线,所述遥控器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端铰接;其中,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贴合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壁;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轴翻转至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

可选的,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凹槽适于容纳所述夹持装置,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壁。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端设置有铰接部,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铰接部相适配的适配部。

可选的,所述铰接部为通孔,所述适配部为转轴;或者,所述铰接部为转轴,所述适配部为通孔。

可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移动副部件,所述移动副部件包括主体部和伸缩杆件,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和伸缩杆件的第一端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伸缩杆件的第二端可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移动;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铰接于所述伸缩杆件的第二端;其中,在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主体部和伸缩杆件处于同一平面;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切面与所述主体部和伸缩杆件所形成的平面之间呈第一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所述伸缩杆件的宽度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长度与收纳状态下所述伸缩杆件暴露于所述主体部之外的长度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转轴,与所述伸缩杆件的第二端和第一限位部开设的通孔相适配,以连接所述伸缩杆件和第一限位部并使所述第一限位部可以所述第一固定转轴为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转轴具有预设角度极限复位功能,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根据所述第一角度范围确定。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固设于所述开口的底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形变方向平行于所述伸缩杆件的第二端的移动方向;所述伸缩杆件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并与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为90度。

可选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面向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配合形成夹持部。

可选的,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所述第四凹槽和第三凹槽配合形成所述夹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包括遥控器主体,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天线,所述遥控器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端铰接;其中,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贴合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壁;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轴翻转至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在使用状态下,较之现有遥控器上夹持装置的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遥控器的夹持装置能够以其第一端为轴翻转至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从而将手机稳定夹持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后方,在方便用户观看手机屏幕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设置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侧的天线的信号(即天线信号),提高航拍器的安全性,保证航拍器和遥控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收纳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与遥控器主体一体化设计且能够很好地隐藏于遥控器主体上,提高遥控器的便携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凹槽适于容纳所述夹持装置,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端。收纳状态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嵌入所述遥控器主体底壁的第一凹槽内,利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移动副部件,所述移动副部件包括主体部和伸缩杆件,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和伸缩杆件的第一端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伸缩杆件的第二端可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移动;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铰接于所述伸缩杆件的第二端;其中,在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主体部和伸缩杆件处于同一平面;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切面与所述主体部和伸缩杆件所形成的平面之间呈第一角度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收纳后尺寸小巧,折叠后(即收纳后)整体呈扁平式外观,极大提高便携性,占用遥控器主体的容纳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在展开状态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在收纳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是图2中区域A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4沿x1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区域A在收纳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图6沿x1方向的侧视图;

图8是图4沿x1方向的侧视图;

图9是图4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4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从收纳状态变化至展开状态的中间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背景技术所言,目前市面上的航拍器(即遥控无人机)和云台等远程摄像设备都需要与智能手机结合使用,以通过手机屏幕来向用户直观的展示航拍器拍摄到的画面。因而,用户的智能手机作为体验设备也是远程摄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通常会在用于控制远程摄像设备(如航拍器)的遥控器上设置夹持装置(如手机夹),以使用户能够在操纵遥控器的同时观看手机屏幕上的画面。

现有遥控器一般通过夹持装置将手机夹持在遥控器的前方(即遥控器远离用户的一侧),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用户在操作遥控器时的视线方向,使得用户在操纵遥控器时能够更方便合理的通过手机看航拍画面。但是,考虑到遥控器的尺寸限制(必须便携、小巧),位于遥控器前方的天线尺寸也必须很小,若将手机夹持在遥控器的前方,很容易遮挡住天线信号,极大降低航拍器的安全性,航拍器与手机间的图像传输信号也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总体而言,现有遥控器上的手机夹持位置设计的并不合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包括遥控器主体,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天线,所述遥控器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端铰接;其中,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贴合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底壁;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轴翻转至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

在使用状态下,本实用新型所述遥控器的夹持装置能够以其第一端为轴翻转至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二侧,从而将手机稳定夹持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后方,在方便用户观看手机屏幕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设置于所述遥控器主体的第一侧的天线的信号(即天线信号),提高航拍器的安全性,保证航拍器和遥控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收纳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与遥控器主体一体化设计且能够很好地隐藏于遥控器主体上,提高遥控器的便携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带夹持装置的遥控器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其中,所述遥控器100处于展开状态,通过其自带的夹持装置200可以有效夹持待夹持物(如手机、IPAD等),以使用户在操纵遥控器100来控制航拍器(图未示)的同时能够方便的观看手机屏幕,从而获取航拍器拍摄到的画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夹持装置200的遥控器100可以包括遥控器主体110。为了便于表述,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长度方向设定为y1方向(以图1所示遥控器主体110的右侧面指向左侧面的方向为+y1方向,以图1所示遥控器主体110的左侧面指向右侧面的方向为-y1方向);将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宽度方向设定为x1方向(以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一侧110a指向第二侧110b的方向为-x1方向,以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指向第一侧110a的方向为+x1方向);将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高度方向设定为z1方向(以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底壁110d指向顶壁110e的方向为+z1方向,以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顶壁110e指向底壁110d的方向为-z1方向),其中,所述顶壁110e和底壁110d相对,所述第一侧110a和第二侧110b相对,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侧110a可以为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前方(使用时远离用户的一侧),所述第二侧110b可以为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后方(使用时靠近用户的一侧)。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一侧110a设置有天线120,以在使用时向航拍器发送控制信号,并接收航拍器回传的摄像信号。

更为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述遥控器100还可以包括:夹持装置200,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一端200a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一端110c铰接。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参考图3,在收纳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200贴合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底壁110d。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二端200b以第一端200a为轴翻转(即第二端220b绕第一端220a转动)至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以将所述待夹持物(接下来以手机为例)夹持到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后方。

其中,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一端110c位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和底壁110d的连接处,确保翻转到展开状态的夹持装置200位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后方,以避开设置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一侧110a的天线120,有效避免遮挡天线信号。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所述天线120的实际设置位置调整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一端110c的设置位置,进而调整所述夹持装置200实现翻转操作时的翻转轴的位置,以确保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翻转路径以及展开状态下的夹持装置200均能避开所述天线120。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底壁110d可以开设有第一凹槽130,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凹槽130适于容纳所述夹持装置200,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一端110c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30的第一端130a。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收纳状态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所述夹持装置200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30内,所述夹持装置200的下表面和遥控器主体110的底壁110d位于同一平面,从侧面看所述夹持装置200完美隐藏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内(如图3所示),利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整体美观性。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130的长度方向(x2方向)平行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指向第一侧110a的方向(即+x1方向)。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30可以贯穿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底壁110d,以适应更多长度尺寸的夹持装置2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130的第一端130a可以设置有铰接部140,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一端200a可以设置有与所述铰接部140相适配的适配部(图未示),通过所述铰接部140和适配部的耦合,确保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二端200b能够以第一端200a为轴在z1方向上翻转。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铰接部140可以为通孔,所述适配部可以为转轴。

作为一个变化例,所述铰接部140也可以为转轴,所述适配部可以为通孔。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夹持装置200可以包括:移动副部件220,所述移动副部件220可以包括主体部221和伸缩杆件222,所述主体部221的第一端221a和伸缩杆件222的第一端222a之间通过弹性部件223连接,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可沿远离或靠近所述主体部221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5,所述主体部221的第一端221a可以开设有开口225,所述开口225内设置有弹性部件223,所述弹性部件223的第一端223a固设于所述开口225的底部(可以接近于所述主体部221的第二端221b),所述弹性部件223的弹性形变方向平行于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的移动方向;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一端222a伸入所述开口225内并与所述弹性部件223的第二端223b相连。

例如,所述伸缩杆件222在z1方向上的高度可以略小于所述主体部221在z1方向上的高度,以使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一端222a可以伸入所述开口225内并与所述弹性部件223的第二端223b相连。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223可以为拉簧(也可称为拉力弹簧),随着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向远离所述主体部221的方向移动,所述拉簧产生指向所述主体部221的反弹力,使得所述移动副部件220展开后能够夹紧放置于夹持部的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225内可以填充有润滑介质,以增加移动时的顺畅效果。例如,所述润滑介质可以为特氟龙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同样具有润滑效果的材料作为所述润滑介质。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4,所述夹持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第一限位部230,所述第一限位部230铰接于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伸缩杆件222和弹性部件223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蓄力压块的工作原理。

其中,结合图6和图7,在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与所述主体部221和伸缩杆件222处于同一平面。亦即,在x1方向和y1方向构成的平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230和主体部221沿+z1方向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主体部221和伸缩杆件222沿-z1方向的下表面齐平。

参考图8,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230的外切面与所述主体部221和伸缩杆件222所形成的平面之间呈第一角度范围α。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范围α为90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所述夹持装置200在收纳后(即折叠后)尺寸小巧,折叠后的夹持装置200整体呈扁平式外观(如图7所示,其中,第一限位部230与主体部221处于同一平面),极大提高便携性,占用遥控器主体110上的存储空间小,在节省容纳空间的同时实现外观一体化。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述第一限位部230可以开设有第二凹槽231,所述第二凹槽231的宽度w1与所述伸缩杆件222的宽度w2相适配。

例如,结合图4和图7,所述第二凹槽231的宽度w1可以等于或略大于所述伸缩杆件222的宽度w2,以确保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230能够与所述伸缩杆件222相契合,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230的上表面与所述主体部221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7,所述第一限位部230的长度l1可以与收纳状态下所述伸缩杆件222暴露于所述主体部221之外的长度l2相适配。

例如,所述第一限位部230的长度l1可以小于等于折叠状态下所述伸缩杆件222暴露于所述主体部221之外的长度l2,以确保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230能够与所述伸缩杆件222相契合,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230的上表面与所述主体部221的上表面齐平。

其中,所述长度l2可以指未夹持手机时所述伸缩杆件222暴露于所述主体部221之外的部分在x1方向上的长度,此时,所述弹性部件223处于放松状态(未产生远离或朝向所述主体部221的力)。

进一步地,参考图9,所述夹持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第一固定转轴240,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与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开设的通孔224和第一限位部230开设的通孔232相适配,以连接所述伸缩杆件222和第一限位部230并使所述第一限位部230可以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为轴转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利用翻转轴结构,将关键部件(如所述第一限位部230)分离出来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连接至所述伸缩杆件222,确保收纳状态下所述夹持装置200能够折叠至最小体积状态。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可以为定制角度转轴,其具有预设角度极限复位功能,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角度范围α确定。

例如,当所述第一角度范围α为90度时,所述定制角度转轴可以具有0度和90度极限复位功能,以使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与所述移动副部件220呈0度,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与所述移动副部件220呈90度。

优选地,所述定制角度转轴可以包括定制角度件241和转轴螺丝242,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231与所述伸缩杆件222相连接的部分具有弧度,以与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更好的适配并利于翻转所述第一限位部230。

优选地,所述通孔224的底部开设有定制角度孔,所述定制角度孔的形状根据所述第一角度范围α确定并与所述定制角度件241伸入所述通孔224的一端相适配。例如,当所述第一角度范围α为90度时,所述定制角度孔可以为正方形。

组装时,所述定制角度件241依次伸入所述通孔232和通孔224内,其一端伸入所述定制角度孔内,另一端与伸入所述通孔232的转轴螺丝242连接。

翻转所述第一限位部230时,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在所述通孔224和通孔232内旋转,通过与所述定制角度孔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的旋转角度以所述第一角度范围α为限,从而实现预设角度的极限复位。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可以为阻尼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221可以包括上壳和下壳,两者通过螺栓(图未示)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件222的上表面可以具有长形槽227,以与所述开口225内的引导机构(图未示)相适配,确保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在远离或朝向所述主体部221移动期间,不会在沿一侧通孔224指向另一侧通孔224的方向上出现非预期位移,即在所述x1方向和y1方向构成的平面上,只能沿远离或朝向所述主体部221的方向移动,而不能沿该平面上的其他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结合图5、图7和图8,所述伸缩杆件222在靠近第二端222b的部分的高度可以略大于其靠近第一端222a的部分的高度,这两部分之间在所述伸缩杆件222的下表面可以具有过渡斜面,以形成便于用户抓握的手持部226。

进一步地,参考图9,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230面向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凹槽233,所述第三凹槽233和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配合形成横向的夹持部,以夹持手机。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参考图10,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开设有第四凹槽111,所述第四凹槽111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第二侧110b指向第一侧110a的方向(即平行于+x1方向),所述第四凹槽111和第三凹槽233配合形成所述夹持部。其中,所述第四凹槽1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长度方向(即平行于y1方向)。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9,所述第三凹槽233内开设有凹部228,从而在夹持手机时,为手机按钮预留空间。类似的,在所述第四凹槽111内同样可以开设有所述凹部,以达到同样效果。

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带夹持装置200的遥控器100初始可以处于图3所示的收纳状态。此时,所述遥控器100的夹持装置200嵌入开设于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底壁110d的第一凹槽130内。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二端200b可以设置有卡扣部,所述第一凹槽130内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相适配的适配部。收纳状态下,所述卡扣部和适配部耦合,以使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二端200b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130内,避免所述夹持装置200误展开。

当需要使用所述遥控器100的夹持功能时,将手机300横向插入所述第四凹槽111内,同时展开所述夹持装置200。具体地,使所述卡扣部和适配部相脱离,受重力和外力作用,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二端200b以第一端200a为轴沿-z1方向翻转至图11所示位置,并进一步翻转至图12所示位置。此时,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一限位部230处于收纳状态。其中,所述横向是指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所述x1方向和y1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的方向。

在继续沿+z1方向翻转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二端200b的同时,展开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从图7所示位置以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40为轴翻转至图8所示位置。

在翻转所述夹持装置200的第二端200b至图13所示位置后,沿远离所述主体部221的方向拉动所述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也可拉动所述第一限位部230)。

当预留出的夹持部(即所述第四凹槽111和第三凹槽233之间的横向空间)足够容纳所述手机300时,松开所述第一限位部230,所述第一限位部230和伸缩杆件222的第二端222b在弹性部件223的反弹力作用下向靠近所述主体部221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部230上的第三凹槽233抵持于所述手机300的侧边,如图14所示。

此时,所述手机300的两侧分别嵌入所述第四凹槽111和第三凹槽233,最终稳定的夹持在所述遥控器主体110的后方。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