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16970发布日期:2020-09-23 01:4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大中型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停车场、停车位的找寻已经成为了出行的困扰。因此,很多城市开始试图大力推行智能停车场的发展,期望建设一个集停车场信息管理、查询、车位预定、缴费、设施共享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停车系统,以改善城市停车问题,提高车主停车的便利度,降低车主的停车时间成本,解决城市停车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160934a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型停车场的智能停车系统,包括车辆分类导航模块、停车位状态判断模块、停车不规范识别模块、停车位预约模块和停车计费模块等;该系统在停车场入口处和每个停车位入口处部署无线传感器节点;车辆分类导航模块通过部署在停车场入口的节点检测车辆驶入停车场时的信息,根据采集的信息对车辆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将车辆引导至不同的停车位;停车位状态判断模块通过监测部署在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节点的读数变化判断是否有车辆驶入或驶出,并根据监测结果判断该停车位的停车状态;停车不规范识别模块在判断有车辆驶入时,通过监测节点的读数变化推断车辆在停车位的相对位置,并判断车辆停车是否规范;停车位预约模块通过部署在每个停车位的节点将该停车位的状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系统将所有停车位的状态信息显示给用户,使得用户可对空闲的停车位进行预约。

上述方案的智能停车系统,一方面可以方便停车场管理员了解停车场的状况,减少人力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让司机了解到停车场的停车状况。但是,类似于现有的大多数停车场一样,这种管理系统仅是通过无线传感器对场内停放车辆的驶离进行采集,并向司机报告停车场内有空闲的车位;特别对于一些长期饱和的停车场来说,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司机通常只有在到达停车场且恰好场内有车辆驶离的时间节点才能进入停车,有可能几分钟的时间差异就会导致司机错过停车位;而且空闲的停车位也不能被马上利用,存在停车场流转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停车场流转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包括设置在停车场中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还包括:第一用户端、第二用户端和服务器,服务器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数据库、判断模块和输出模块;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监测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读数变化生成监测结果,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该停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所述停车状态信息包括空闲和已占用;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端输入的车位信息和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存入数据库;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端发起的请求信号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停车状态信息处理请求信号,并对停车状态信息进行筛查,若存在停车状态信息为空闲,则向第二用户端发送车位信息;反之,则调取数据库中的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计算预估停车时间信息与预估抵达时间信息的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匹配成功;若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生成告警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将告警信息发送到第二用户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本方案中,已经在停车场内停好车的司机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端输入自己停车的车位信息以及预计停车的时间信息;第二采集模块接收这部分信息后会暂存在系统的数据库中;准备或计划前往该停车场内停车的司机需要采用第二用户端提前发起请求信号和预估抵达的时间信息;判断模块在接收请求信息后,会对第一采集模块获取到的停车状态信息进行一次判断,如果存在空闲的停车位,则表示司机可以前往该停车场内停车;反之,如果此时场内车位均被占用;则进行二次判断,即从系统数据库中暂存的预计停车时间信息进行筛查,并计算预估停车时间信息与预估抵达时间信息的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说明司机在到达停车场后有车位供其停车,可以前往该停车场;通过预先对场内车辆驶离时间和场外车辆驶入时间的采集和管理,能够使停车位的利用更加有效,进而提升流转率和司机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生成匹配结果信息,匹配结果信息包括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和车位信息;所述告警信息为该停车场没有停车位;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向第二用户端发送匹配结果信息。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由于匹配结果信息包括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和车位信息,将匹配结果信息发送到第二用户端的目的在于,满足条件匹配成功之后,计划前往停车场内停车的实际可以通过手机端查看离场车辆的预估停车时间,便于司机控制到达停车场的时间;同时,车位信息也能够便于司机到达停车场后找到相应的停车位;匹配不成功也能告知司机停车场没有车位,司机查看后即可选择其他停车场。

进一步,第一用户端和第二用户端均为手机端;还包括语音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匹配结果信息和告警信息,将文字转换为语音指令,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有益效果:通过文字语音转换,可以将生成的匹配结果信息和告警信息通过语音形式发送到第二用户端,并在第二用户端上播报,能够避免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手动操作以及分散注意力用眼查看,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请求接收模块内置有地图软件,还包括采集子模块、生成子模块、处理子模块和输出子模块,其中:

采集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用户端输入的停车场位置信息;

生成子模块,用于对第二用户端进行gps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

处理子模块,用于接收当前位置信息和停车场位置信息,并导入地图软件中,生成路径信息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

输出子模块,用于将路径信息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有益效果:由于第二用户端为手机端,可以由手机自带的gps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而且,本方案的系统中请求接收模块内部集成了现有地图软件,即可根据当前的位置信息和停车场位置信息直接生成更加准确的预估抵达时间信息,能够避免用户自行输入的预估抵达时间不准确的问题;同时,由于现有的地图软件还具备路径规划服务,会在路径中提示拥堵路段,所以该路径信息也能够更好的为司机提供导航服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停车场。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停车场入口处并与第一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的led显示牌,用于接收并显示每个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

有益效果: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将停车场内每一个停车位的使用情况通过第一采集模块获取后,通过设立在停车场入口处的led显示牌共享出去,便于行驶至此处的司机查看和了解停车场内情况。

进一步,所述采集子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二用户端输入的声音信息,并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对声音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停车场位置信息。

有益效果:相较于司机直接在第二用户端上输入停车场的位置信息来说,本方案意在提供另一种获取位置信息的方式,即通过更为便捷的语音采集和语音识别手段,能够避免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用手操控手机,从而保证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监测部署在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节点的读数变化判断是否有车辆驶入或驶离,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该停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所述停车状态信息包括空闲和已占用;

s2、通过获取第一用户端输入的车位信息和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存入数据库;

s3、接收第二用户端发起的请求信号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

s4、根据停车状态信息处理请求信号,并对停车状态信息进行筛查,若存在停车状态信息为空闲,则向第二用户端发送车位信息;反之,则调取数据库中的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计算预估停车时间信息与预估抵达时间信息的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匹配成功并生成匹配结果信息;若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生成告警信息;

s5、将告警信息发送到第二用户端。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在步骤s4中引入二级判断使停车场的空位匹配更为合理,即通过预先对场内车辆驶离时间和场外车辆驶入时间的采集和管理,能够使停车位的利用更加有效,进而提升流转率和司机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40、将匹配结果信息和告警信息由文字转换为语音指令,并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有益效果:避免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手动操作以及分散注意力用眼查看,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步骤s3具体还包括步骤s30、获取第二用户端输入的停车场位置信息;步骤s31、通过对第二用户端进行gps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步骤s32、接收当前位置信息和停车场位置信息,并导入地图软件中,生成路径信息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步骤s33、将路径信息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有益效果:可以通过gps定位司机的当前位置,并根据司机输入的停车场位置信息,结合现有地图软件,能够直接生成更加准确的预估抵达时间信息;并且,生成的路径规划信息也可以更好的为司机提供导航服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停车场。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s10、将采集到的每个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发送至led显示屏进行显示。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能够便于行驶至停车场入口处的司机通过led显示屏查看停车场内的车位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及方法实施例一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及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系统,包括设置在停车场中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还包括:第一用户端、第二用户端和服务器,其中第一用户端和第二用户端均为手机端,且本实施例中手机端采用华为p40手机,服务器采用的是戴尔易安信poweredget30微塔式服务器;

如图1所示,服务器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数据库、判断模块和输出模块;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监测部署在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读数变化判断是否有车辆驶入或驶离,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该停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停车状态信息包括空闲和已占用;每个停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可以通过部署在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图像传感器或是安装在停车位地面的压力传感器进行采集,例如车辆停在车位上,则压力传感器采集到一个压力值(车辆重量),且这个压力值保持不变,说明该车位此时的停车状态信息为已占用;同样的,如果压力值消失,证明车辆已经驶离该停车位,此时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为空闲。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端输入的车位信息和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存入数据库;具体的,为便于更好对停车场进行管理,规定已经在车位停好车的司机a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端输入自己使用的车位信息“0012”,以及预计停车的时间信息“13:50”;另一位停好车的司机b输入车位信息“0032”,以及预计停车时间信息“13:20”;数据库会将这些信息暂存起来。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端发起的请求信号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假设有另一名计划前往该停车场内停车的司机c,他通过自己的手机端发起请求信息,输入停车场位置信息,于此同时,触发手机自带的gps模块进行定位,并得到司机当前位置信息;然后,本系统内部集成的地图软件(高德地图)即可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和停车场位置信息计算得到预计抵达时间信息“13:40”;本实施例中,还有一名准备前往该停车场的司机d,通过本系统计算得到预计抵达的时间信息为“13:30”;相较于直接由司机输入预估抵达时间来说,另一种方式(输入停车场位置信息,并结合地图软件生成预计抵达时间)的时间更为精准;且地图软件能够生成相应的路径信息,路径信息中还会提示拥堵路段,能够更好的为司机提供导航服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停车场。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停车状态信息处理请求信号,并对停车状态信息进行筛查,若存在停车状态信息为空闲,则向第二用户端发送车位信息;技术原理类似与现有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但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区别在于,当此时所有的停车状态信息均为已占用时,则会调取数据库中的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计算预估停车时间信息与预估抵达时间信息的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匹配成功;若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生成告警信息;本实施例中,预设阈值时间为10分钟,所以经计算,符合条件的,司机c可以使用司机a的车位,司机d可以使用司机b的车位;划定阈值时间的好处在于:更好的对车位进行管理,使时间安排更加紧凑,提升车位流转效率;从先后顺序上来说,假设司机c先于司机d发起请求信号,司机c到达停车的时间为“13:40”,司机a的驶离时间为“13:50”,司机b的驶离时间为“13:20”,差异不算太大,按理说司机c都可以选择;但是由于停车场面向的用户群体较为庞大,可能几分钟后还会接收到其他司机(司机d)发起的请求信号,而根据司机d的抵达时间“13:30”来看,匹配到司机b的车位更为合理。

具体的,在匹配成功后,判断模块还用于匹配结果信息,匹配结果信息包括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和车位信息;若匹配失败,则将生成告警信息,告警信息为“该停车场没有停车位”;

输出模块,用于将告警信息发送到第二用户端;所以,司机c可以通过手机端接收到“车位:0012;前车预计驶离时间为13:50”;同样的,司机d可以通过手机端接收到“车位:0032;前车预计驶离时间为13:20”。司机不仅可以提前了解车位信息,还可以根据前车预计的驶离时间合理控制自己到达停车场的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语音转换模块,能够用于接收并处理匹配结果信息和告警信息,将文字转换为语音指令,发送至第二用户端;该技术原理类似于现有的语音播报,能够避免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用眼查看匹配信息或告警信息,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同理,为了避免司机用手操控手机,采集子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二用户端输入的声音信息,并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对声音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停车场位置信息;可以通过用户手机自带的话筒对声音信息进行采集,结合现有的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算法,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

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方法,上述系统基于本方法,基本执行流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监测部署在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节点的读数变化判断是否有车辆驶入或驶离,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该停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停车状态信息包括空闲和已占用;

s2、通过获取第一用户端输入的车位信息和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存入数据库;

s3、接收第二用户端发起的请求信号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具体的,步骤s3具体还包括步骤s30、获取第二用户端输入的停车场位置信息;步骤s31、通过对第二用户端进行gps定位,生成当前位置信息;步骤s32、接收当前位置信息和停车场位置信息,并导入地图软件中,生成路径信息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步骤s33、将路径信息和预估抵达时间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s4、根据停车状态信息处理请求信号,并对停车状态信息进行筛查,若存在停车状态信息为空闲,则向第二用户端发送车位信息;反之,则调取数据库中的预估停车时间信息,并计算预估停车时间信息与预估抵达时间信息的差值,若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匹配成功并生成匹配结果信息;若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生成告警信息;

s40、将匹配结果信息和告警信息由文字转换为语音指令,并发送至第二用户端。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停车场入口处并与第一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的led显示牌,led显示屏用于接收并显示每个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

一种基于地图的智能共享停车方法,上述系统基于本方法,s1、通过监测部署在每个停车位入口处的节点的读数变化判断是否有车辆驶入或驶离,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该停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停车状态信息包括空闲和已占用;s10、将采集到的每个车位的停车状态信息发送至led显示屏进行显示。技术原理类似与生活中常见的城市停车诱导屏,能够便于行驶至停车场入口处的司机通过led显示屏查看停车场内的车位情况,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还包括预估时间修正模块,该模块还包括定位子模块,用于对第一用户端进行实时gps定位,若一个连续时段内(本实施例中预先设定的时段为3分钟)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不变(不变:指采集到的连续位置信息距离差不大于50m),则生成第一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司机e已经在车位停好车,并向服务器发送了他的车位信息“0023”,和预估停车时间为“13:50”,并前往办事地点“x大厦”,即可通过司机e手机自带的gps生成该地点的位置信息;

判断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位置信息和停车场位置信息,并导入地图软件中,生成第一距离信息和第一步行抵达时间信息;按照这个逻辑得到第一距离信息为“642米”,第一步行抵达时间信息为“9分钟”;

判断子模块,还用于采集当前时间信息和接收第一步行抵达时间信息,并计算当前时间信息和预估停车时间信息的差值,若差值等于第一步行抵达时间信息,则再次对第一用户端位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生成第二位置信息;并在一定预设间隔时间(本实施例中:选取2分钟)后再次采集第一用户端位置信息,得到第三位置信息;处理子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分别计算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三位置信息与停车场位置信息的距离差,生成第一距离差信息和第二距离差信息;如果第二距离差信息小于第一距离差信息,则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反之,则生成第二提示信息;本实施例中,当前时间信息具体为服务器的系统时间“13:41”,经计算,由于当前时间信息和预估停车时间信息的差值为9分钟,恰好也等于第一步行抵达时间信息9分钟,则对司机e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司机e还位于“x大厦”;并在两分钟后,再一次获取司机e位置信息,司机e位于“y路口”,比较两个位置相距停车场的距离差“642米>512米”,说明司机e距离停车场的更近一些,正在向停车场前进,可以在预计时间到达停车场取车,生成第一提示信息为“前车能在预计时间驶离停车场,请您在规定时间抵达”;如果采集到的第三位置信息仍为“x大厦”,则生成第二提示信息“请您及时前往停车场取车”;

处理子模块,还用于在发送第二提示信息一段时间后,对第一用户端进行gps定位,并生成第四位置信息,计算第四位置信息和停车场位置信息的距离差,得到第三距离差信息和第二步行抵达时间信息,如果第三距离差信息小于第一距离差信息,则生成第三提示信息;具体的,向司机e手机端发送“请您及时前往停车场取车”这条消息后,间隔2分钟,再次对司机e位置进行采集,得到第四位置信息“z路口”,距离差为“560米”,步行抵达时间信息为“8分钟”;说明司机e在收到第二提示信息后,正在前往停车场取车,但是可能相比于预估停车时间点,晚一些到达停车场,生成的第三提示信息为“前车的预计驶离时间将推迟2分钟”;输出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和第三提示信息,并将第一提示和第三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二用户端;将第二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端。

采用本方案,可以采集前一车主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移动对预估时间进行修正;由于前一车主预先输入的停车时间为预估的,为防止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发生,能够便于计划前往该停车位停车的司机安排行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安排其他车位;使系统功能和处理逻辑更加人性化和完善;同时,针对gps定位来说,也能够根据前一车主的位置信息触发和时间信息,触发gps定位,从而避免了实时采集位置,且数据处理量大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