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能道路交通智能信号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06354阅读:来源:国知局
采用焊接工艺。
[0025]所述的中心管(103)的圆周边,分别与长风叶(107)的内侧边相焊接。
[0026]所述的短风叶(106)及长风叶(107)的上下侧边,分别与风能鼓盖(101 )、二次做功室A (110)的上面及二次做功室A (110)的底面、二次做功室B (113)的上面相焊接。
[0008]二片相邻的所述的长风叶(107)与中心管(103)间所形成的空间,即是首次做功室(108)。
[0027]所述的二次做功进风口( 112),位于首次做功室(108)下方的二片长风叶(107)与中心管(103)的交汇处。
[0028]所述的短风叶(106)的内侧与二次做功进风口(112)齐平;所述的短风叶(106)及长风叶(107)的外侧,与风能鼓盖(101)及二次做功室A (110)及二次做功室B (113)的周边相齐平。
[0029]所述的二次做功室B (113),位于风能鼓的下方;所述的二次做功室A (110)及二次做功室B (113)的顶面上,均设有与首次做功室(108)相对应的二次做功进风口(112)。
[0030]所述的二次做功弯管(115),焊接于二次做功进风口(112)下面,二次做功弯管(115)的射流口垂直于做功室分室墙(114)。
[0031]所述的二次做功室B (113),由做功室分室墙(114)分隔成与首次做功室(108)相对应的二次做功室A (110)及二次做功室B (113)。
[0032]所述的二次做功室A (110)及二次做功室B (113)呈封闭的状态,所述的二次做功室A (110)及二次做功室B (113)外周的后方,设有与三次做功弯管(111)相连通的排气孔。
[0033]所述的三次做功弯管(111),呈前小后大的射流结构,其射口设计成牛耳状的斜口,在其斜口上,设有带簧的自动盖。
[0034]所述的短风叶(106)及长风叶(107)的迎风面,由风力产生的气流压力实现了首次做功。
[0035]进一步,首次做功后的气流因后续气流的推动,被压入首次做功室(108)下方与二次做功进风口( 112 )相连的二次做功弯管(115 )中,压缩气流通过二次做功弯管(115 )的射流口,向做功室分室墙(114)冲击,实现二次做功。
[0036]再进一步,冲入二次做功室(116)的二次做功后的扩散气流,挤迫二次做功室(116 )中的空气,受到挤迫压后的空气强制从三次做功弯管(111)被排出,实现三次做功的工作程序。
【附图说明】
[0037]附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2为本发明系统跟踪式太阳板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3为本发明系统三次做功风能鼓安装示意图。
[0040]附图4为本发明系统三次做功风能鼓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1-图3统一的标记名称为:太阳能板透镜群(1)、太阳能电池(2)、跟踪式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跟踪鼓(4)、太阳能板连接架(5)、太阳板垂旋轴(6)、垂旋轴轴承
(7)、垂旋电机座(8)、平旋从动齿(9)、太阳能板安装套筒(10)、太阳板平旋驱动电机(11)、垂旋轴从动伞齿轮(12)、垂旋轴轴孔(13)、垂旋制动伞齿轮(14)、太阳能板垂旋电机(15)、平旋制动伞齿轮(16)、跟踪鼓轴承(17)、副道通行显示灯(18)、风能鼓串联竖轴(19)、蓄电池(20)、路况摄像头(21)、右传输连轴(22)、PLC程控器(23)、左轴端伞齿轮(23)、右轴端伞齿轮(24)、直流发电机(26)、风能鼓伞齿轮组(27)、风能鼓安装架(28)、三次做功风能鼓
(29)、右车道通行显示(30)、通行告示组(31)、左传输连轴(32)、直行A道通行显示(33)、通行时长显示(34)、直行B道通行显示(35)、左车道通行显示(36)、显示器安装框架(37)、及立柱架(38)。
[0042]附图4的标记名称为:风能鼓盖(101)、连接环A( 102)、中心管(103)、主轴(104)、风能鼓(105)、短风叶(106)、长风叶(107)、首次做功室(108)、盖子(109)、二次做功室A(110)、三次做功弯管(111)、二次做功进风口(112)、二次做功室B (113)、做功室分室墙(114)、二次做功弯管(115)、二次做功室(116)、连接环B (117)、及销子条(118)。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如图1-3所示,自然能道路交通智能信号系统,包括,采蓄能系统(01)、路况信息处理系统(02)及通行显示系统(03);所述的自然能,包括,风能和太阳能;所述的采蓄能系统(01),包括,太阳能发电支系统和风能发电支系统及配蓄电支系统;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支系统,包括,太阳能板透镜群(I)、太阳能电池(2 )、跟踪式太阳能板(3 )、太阳能板跟踪鼓(4)、太阳能板连接架(5)、太阳板垂旋轴(6)、垂旋轴轴承(7)、垂旋轴从动伞齿轮(12)、垂旋电机座(8)、太阳能板垂旋电机(15)、平旋从动齿(9)、跟踪鼓轴承(17)、垂旋制动伞齿轮(14)、垂旋轴轴孔(13)、太阳板平旋驱动电机(11)及太阳能板安装套筒(10);所述的风能发电支系统,包括,右传输连轴(22)、左轴端伞齿轮(23)、右轴端伞齿轮(24)、直流发电机(26)、三次做功风能鼓(29)、风能鼓伞齿轮组(27)、传输连轴(28)、风能鼓安装架(28)及风能鼓串联竖轴(19);所述的配蓄电支系统,包括,蓄电池(20)、配电板及市政电源切换器;所述的路况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路况摄像头(21)及PLC程控器(23);所述的通行显示系统,包括,副道通行显示灯(18)、右车道通行显示(30)、直行A道通行显示(33)、通行时长显示(34)、直行B道通行显示(35)、左车道通行显示(36)、显示器安装框架(37)、通行告示组
(31)及立柱架(38)。
[0044]如图1-3所示,所述的跟踪式太阳能板(3),通过太阳能板连接架(5)与太阳能板跟踪鼓(4)想连接;所述的太阳能板跟踪鼓(4),通过跟踪鼓轴承(17),与太阳能板安装套筒(10)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板安装套筒(10)与立柱架(38)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的跟踪式太阳能板(3)位于自然能道路交通智能信号系统的最高位。
[0045]如图1-3所示,所述的三次做功风能鼓(29),安装于立柱架(38)两侧的显示器安装框架(37)上;所述的三次做功风能鼓(29),根据显示器安装框架(37)几何尺寸,以上下结构形式固定于风能鼓串联竖轴(19)上;所述的风能鼓串联竖轴(19),通过位于风能鼓竖轴底部的风能鼓伞齿轮组(27)与左传输连轴(32)或右传输连轴(22)相连接;所述的左传输连轴(32)、右传输连轴(22)的轴端,分设有与直流发电机(26)转轴上伞齿轮相耦合的左连轴端伞齿轮(23)、右连轴端伞齿轮(24);三次做功风能鼓(29)的旋转运动,通过各相应部位伞齿轮耦合及连轴旋转,驱动直流发电机(26 )发电。
[0046]如图1-3所示,所述的太阳能和风能转换所得的电能蓄贮于蓄电池(20)中。
[0047]如图1-3所示,所述的路况信息处理系统中的路况摄像头(21),实时检测道路车流现况,传输给PLC程控器(23),PLC程控器(23)综合来自四个方向的车流现况,智能给出不同方向的显示器相应显示通行方向及通行时长。
[0048]如图1-3所示,所述的显示器安装框架(37),分别设置在立柱架(38)左右方的主副道的上方;主道上方的显示器安装框架(37)中,依次设有右车道通行显示(30)、直行A道通行显示(33)、通行时长显示(34)、直行B道通行显示(35)、左车道通行显示(36);副道上方的显示器安装框架(37)中,分别设有副道通行显示灯(18)及蓄电池(20)的安放位。
[0049]如图1-3所示,所述的立柱架(38)中,自上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