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mos存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084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P型mos存储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闪存存储器中使用的P型MOS 存储单元。
背景技术
在存储器(尤其是闪存)的设计中,对组成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的设计是一个很重 要的环节;原因在于,存储单元的性能决定了存储器总体性能,并且存储单元的尺寸也觉得 了存储器总体尺寸。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的结构,该P型存储单元的结构 具有尺寸较小的优点。其中,存储单元包括布置在衬底P-Sub中的N阱中的源极有源区S、 中间有源区D*、漏极有源区D ;并且在源极有源区S和中间有源区D*之间的区域的上部布 置了浮栅极re和控制栅极CG,在中间有源区D*和漏极有源区D之间的区域的上部布置了 选择栅极SG,并且选择栅极SG与字线连接,而漏极有源区D与位线BL连接。图2示出了在编程时选择了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的情况的示意图,在此状态 下,字线和位线均被选择,图中从中间有源区D*至浮栅极re的斜线箭头表示了通过能带隧 穿感应热电子注入来进行编程的状态。其中,在控制栅极CG上施加了 8V的正向电压+HV, 在选择栅极SG上施加了 -8V的负向电压-HV,在位线BL上施加了 -6V的负向电压-HV。图3示出了在编程时未选择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的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在 控制栅极CG上施加了 8V的正向电压+HV,在选择栅极SG上施加了 OV的电压,在位线BL上 施加了 -6V的负向电压-HV。图4示出了对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电擦除的示意图。其中,在控制栅极 CG上施加了 -9V的负向电压-HV,在选择栅极SG上施加了 IOV的正向电压HV,在位线BL上 施加了 IOV的正向电压HV,并且衬底和源极均接IOV的正向电压HV。图5示出了对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读取的示意图。其中,在控制栅极CG 上施加了 -1. 3V的负向电压-HV,在选择栅极SG上施加了 -1. 5V的负向电压-HV,在位线BL 上施加了 -2V的负向电压-HV,并且衬底和源极均接IOV的正向电压HV。上文仅示例性地说明了现有技术的存储单元结构,实际上可以从网络连 接 http://www.chingistek.com/resource_center/docs/pFLASH % 20Memory % 20Architecture% 20Advantage s% 202003% 2Epdf 获得该P型存储单元的进一步的细节。上述P型存储单元结构还是存在一些缺点,或者说需要改进的方面。具体地说,在 存储单元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源极有源区D与位线BL接通,当位线BL上施加较大电压 时,与位线BL相邻的选择栅极SG下的导电沟道会不期望地导通;为了避免这种扰动所带来 的选择栅极SG下的导电沟道不期望地被导通,从而避免存储单元的失效或者误操作,通常 需要将选择栅极SG下的栅极氧化层做得较厚,和/或增大选择栅极SG的长度以增大导电 沟道的长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大了存储单元的尺寸,而且上述干扰还会影响存储单元 的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干扰并减小存储单元尺寸的P型存 储单元结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型MOS存储单元包括在衬底中依次布置的源极有源 区、栅极有源区、以及漏极有源区;在从源极有源区至漏极有源区的方向上,在衬底上依次 布置第一浮栅极、选择栅极、以及第二浮栅极;布置在第一浮栅极上的第一控制栅极;以及 布置在第二浮栅极上的第二控制栅极。这样,位线不再与选择栅极相邻,而是与相叠的浮栅极和控制栅极相邻,并且消除 了中间有源区;从而器件尺寸大大减小。而且,相叠的浮栅极和控制栅极下面的导电沟道不 会像单个选择栅极下的导电沟道那样容易受到位线电压的影响,从而无需将栅极氧化层做 的很厚,也无需与位线相邻的栅极下的导电沟道做得很长,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尺寸,而且器 件性能不会受到位线上的电压的影响。此外,由于左右两边的存储器件共用一个选择栅极, 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单元存储空间所需要的芯片面积。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第一浮栅极、第一控制栅极、选择栅极、第二浮栅极以 及第二控制栅极布置在所述栅极有源区上方。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所述源极有源区与存储器的第一位线电连接。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所述漏极有源区与存储器的第二位线电连接。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所述第一控制栅极与存储器的第一字线电连接。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所述第二控制栅极与存储器的第二字线电连接。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所述源极有源区为P型掺杂的区域,所述栅极有源区 为N型掺杂的区域,以及所述漏极有源区为P型掺杂的区域。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所述衬底为P型衬底,并且源极有源区、栅极有源区、 以及漏极有源区被布置在所述P型衬底中的N阱中。或者可选地,所述衬底为N型衬底,并 且源极有源区、栅极有源区、以及漏极有源区被直接布置在所述N型衬底中。在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中,所述P型MOS存储单元被有利地用于闪存存储器。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P型存储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在编程时选择了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的情况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在编程时未选择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的情况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对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电擦除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对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读取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型存储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在对图6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编程的情况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对图6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电擦除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对图6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读取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 容进行详细描述。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型存储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P型MOS存储单元包括在衬底P-Sub中依次布置的源极有源区S、 栅极有源区、以及漏极有源区D ;即源极有源区S与漏极有源区D之间的区域就是栅极有源 区。所述源极有源区S为P型掺杂的区域,所述栅极有源区为N型掺杂的区域,以及所述漏 极有源区D为P型掺杂的区域。具体地说,在图6中,所述衬底为P型衬底,并且源极有源区S、栅极有源区、以及漏 极有源区D被布置在所述P型衬底中的N阱N-well中。在从源极有源区S至漏极有源区D的方向上(即图8的从左到右的方向上),在衬 底P-Sub上依次布置第一浮栅极FG_L、选择栅极SG、以及第二浮栅极FG_R ;布置在第一浮 栅极FG_L上的第一控制栅极CG_L ;以及布置在第二浮栅极FG_R上的第二控制栅极CG_R。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浮栅极FG_L、第一控制栅极CG-_L、选择栅极SG、第二浮栅极FG_R以 及第二控制栅极CG_R基本上布置在所述栅极有源区上方。在将上述P型MOS存储单元应用至存储器作为存储单元时,使得源极有源区S与 存储器的第一位线BL_L电连接,使得漏极有源区D与存储器的第二位线BL_R电连接,并且 使得第一控制栅极CG_L与存储器的第一字线电连接,同时使得第二控制栅极与存储器的 第二字线电连接。由此可以看出,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P型存储单元不同的是,在该结构中, 位线(第一位线BL_L或第二位线BL_R)不再与选择栅极SG相邻,而是与相叠的浮栅极和 控制栅极相邻(具体地说,第一位线BL_L邻近第一控制栅极CG_L和第一浮栅极FG_L,而第 二位线BL_R邻近第二控制栅极CG_R和第二浮栅极FG_R),并且消除了中间有源区;从而器 件尺寸大大减小。而且,相叠的第一控制栅极CG_L和第一浮栅极FG_L以及相叠的第二控制栅极CG_ R和第二浮栅极FG_R下面的导电沟道不会像单个选择栅极SG下的导电沟道那样容易受到 位线电压的影响,从而无需将栅极氧化层做的很厚,也无需与位线BL相邻的栅极下的导电 沟道做得很长,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尺寸,而且器件性能不会受到第一位线BL_L和第二位线 BL_R上的电压的影响。此外,由于由源极有源区S、第一控制栅极CG_L、第一浮栅极FG_L以及选择栅极SG 所组成的左边的存储器件以及由选择栅极SG、第二控制栅极CG_R、第二浮栅极FG_R和漏极 有源区D所组成的右边的存储器件共用一个选择栅极,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单元存储空间所 需要的芯片面积。下面进一步以示例的方式说明对图1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编程、电擦除以及 读取的情况。图7示出了在对图6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编程的情况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位 线BL_L和衬底接参考电压Vccint,第一控制栅极CG_L接电压VCCint-3V,选择栅极SG接参 考电压Vccint,第二控制栅极CG_R接电压Vccint+8V,第二位线BL_R接电压Vccint-6. IV。 其中,参考电压Vccint可能基本上为0V。
5
可以看出,在图7中,由选择栅极SG、第二控制栅极CG_R、第二浮栅极re__R和漏 极有源区D所组成的右边的存储器件被选择,而由源极有源区S、第一控制栅极CG_L、第一 浮栅极FG_L以及选择栅极SG所组成的左边的存储器件未被选择。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 第二浮栅极存入了数据,而第一浮栅极FG_L中未存入数据。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 完全可以实现对图6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中的左边的存储器件和右边的存储器件进行独立 编程。图8示出了对图6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电擦除的示意图。其中,选择栅极 SG、第一位线BL_L和第二位线BL_R接IOV电压,第一控制栅极CG_L和第二控制栅极CG_R 接-8V的电压,衬底接IOV电压。由此,可以实现对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电擦除。图9示出了对图6所示的P型存储单元进行读取的示意图。其中,第一位线BL_L 接电压值Vcc-1. 2V,衬底接基准电压Vcc,第一控制栅极CG_L接电压Vcc_6V,选择栅极SG 接电压Vcc-1. 5V,第二控制栅极CG_R接电压Vcc-1. 3V,第二位线BL_R接电压Vcc。其中, 基准电压Vcc同样可能基本上为0V。在施加了上述电压的情况下,第一浮栅极FG_L、控制栅极SG以及第二浮栅极FG_R 下的沟道均导通,从而形成一个读取电流,以便将存储在第二浮栅极re-_R中的信号读出。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例举的各种电压值的数据仅仅是一种示例,其仅仅用于 示意性地说明电压状态,实际上的电压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适当调整,因此,本发明并不 限于所例举的具体电压值。而且,虽然示出了将源极有源区、栅极有源区、以及漏极有源区 布置在衬底的N型阱中的情况;但是,在衬底为N型的情况下,可将源极有源区、栅极有源 区、以及漏极有源区直接布置在衬底中。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仅仅描述或者绘制了与本发明技 术方案相关的结构的布置,例如控制栅极、浮栅、以及选择栅极等;而对于其它公知的结构 (例如栅极氧化层)并没有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除了本发明特别指出 的改进结构之外,其它结构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合适的结构。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 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本发 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衬底中依次布置的源极有源区、栅极有源区、以及漏极有源区; 在从源极有源区至漏极有源区的方向上,在衬底上依次布置第一浮栅极、选择栅极、以 及第二浮栅极;布置在第一浮栅极上的第一控制栅极;以及 布置在第二浮栅极上的第二控制栅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浮栅极、第一控制 栅极、选择栅极、第二浮栅极以及第二控制栅极布置在所述栅极有源区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源极有源区与 存储器的第一位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漏极有源区与 存储器的第二位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栅极 与存储器的第一字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栅极 与存储器的第二字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源极有源区为 P型掺杂的区域,所述栅极有源区为N型掺杂的区域,以及所述漏极有源区为P型掺杂的区 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衬底为P型衬 底,并且源极有源区、栅极有源区、以及漏极有源区被布置在所述P型衬底中的N阱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衬底为N型衬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型MOS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P型MOS存 储单元被用于闪存存储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P型MOS存储单元包括在衬底中依次布置的源极有源区、栅极有源区、以及漏极有源区;在从源极有源区至漏极有源区的方向上,在衬底上依次布置第一浮栅极、选择栅极、以及第二浮栅极;布置在第一浮栅极上的第一控制栅极;以及布置在第二浮栅极上的第二控制栅极。本发明通过调整P型M0S存储单元的结构,消除了干扰并减小了尺寸。
文档编号G11C16/04GK102122662SQ2011100091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宗登刚, 徐爱斌, 李荣林, 胡剑, 董耀旗 申请人: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