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用加酸嘴及加酸方法

文档序号:695729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用加酸嘴及加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用加酸嘴及加酸方法。
技术背景
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生产中,特别是大密铅酸蓄电池的负压加酸过程,通常 为了与电池阀座孔相配合,采用螺杆结构式的加酸方式,并且加酸时需要旋上一个加酸头 才能加酸。由于这种加酸方式的特殊结构,因此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加酸操作,同时这样的 加酸方式使得操作人员的能动强度大,并且加酸时间较长,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不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用加酸嘴及加酸方法,采用本发 明的加酸嘴和加酸方法对2V系列电池进行加酸,降低了操作人员的要求,并且通过直插式 结构的加酸方式,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用加酸嘴,包括塞杆,所述塞杆分为加酸头部和塞杆体,所述加酸头部设 置有加酸孔,所述塞杆体内设置有加酸管道,所述加酸孔与所述加酸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塞杆体和所述加酸头部里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加酸嘴还包括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套在所述加酸头部上,所述 密封部件包括与电池阀座孔相匹配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塞杆体上设置 有用于抵住所述第二端的防滑台。
进一步地,所述塞杆体上还设置有与加酸装置相配合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和所 述加酸头部分别位于所述防滑台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防滑台和所述限位台都自所述塞杆体上径向向外突出呈环形,且所 述防滑台的外径小于所述限位台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件为由尼龙和软橡胶制作的橡胶套。
基于上述的加酸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酸方法,包括步骤
A、将上述加酸嘴安装在加酸装置上;
B、将所述塞杆垂直塞进电池阀座孔进行加酸,使所述加酸头部的加酸孔完全进入 电池;
C、向所述电池中加酸,使加酸装置中的酸液依次通过所述加酸管道和所述加酸孔 流入电池内部。
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将与电池阀座孔相配合的密封部件套在所述加酸头部 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采用真空加酸技术进行加酸。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了在加酸嘴的加酸头部设置加酸孔,以及在塞杆体内设置加酸管道,并使得该加酸孔和加酸管道相 连通的技术方案。使用本发明的加酸嘴进行加酸时,只需要将加酸嘴直接垂直塞进电池阀 座孔,即可进行加酸,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 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加酸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1的加酸嘴的剖视图3为本发明的加酸嘴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加酸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电池用加酸嘴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塞杆,该塞杆 包括连为一体的加酸头部2和塞杆体1,该加酸头部2设置有加酸孔21,塞杆体1内部设置 有加酸管道11,该加酸管道11连通与加酸孔21相连通,加酸时,酸液则由该加酸管道11流 入该加酸孔21,再由该加酸孔21流出,进入电池。
请参考图3,为了能够更好将加酸嘴的加酸头部2和电池阀座孔位置进行密封,以 避免酸液冒出来,或者冒出气体,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加酸嘴的加酸头部2套有密 封部件3,该密封部件3为用尼龙和软橡胶制作的橡胶套。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密封部件3也可以是由其他耐腐蚀的材料制作。
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该密封部件3固定在加酸头部2,在本实施例中,塞杆体1上设 置有防滑台4。该防滑台4自塞杆体1径向向外突出,并呈环形。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台4也可以呈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台4也可以是 固定在塞杆体1的其他部件。
加酸时,密封部件3与电池阀座孔相匹配的第一端将加酸孔21和电池阀座孔相配 合的位置密封,避免了加酸过程中冒酸或漏气的现象。该密封部件3还包括与其第一端相 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则抵在该防滑台4上,从而避免该密封部件3从加酸头部2上滑落。
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将加酸头部2与密封部件3相配合的位置设置一定的 倾斜度,当将密封部件3固定在加酸头部2时,由于有一定倾斜度,增加了密封部件3与加 酸头部2之间的摩擦力,而从使得密封部件3更加稳固的套在加酸头部2。
加酸时,需要将本发明的加酸嘴安装至加酸装置上,因此,为了能够使本发明的加 酸嘴与加酸装置更好地配合,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塞杆体1上设置有限位台5,该 限位台5和加酸头部2分别设置在防滑台4的两侧。并且该限位台5与防滑台4都自塞杆 体1径向向外突出呈环形,且限位台5的外径大于防滑台4的外径。加酸时,将本实施例的 加酸嘴安装在加酸装置上,使加酸装置与该限位部件5相配合,从而避免加酸时,加酸装置 与加酸嘴之间脱落。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台5和防滑台4也可以呈其他形状。
本发明的加酸嘴,由于采用在塞杆的加酸头部2设置加酸孔21,从而使得加酸时可直接将加酸嘴垂直塞进电池阀座孔来进行加酸,使得操作简单,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 求,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本发明的加酸嘴中采 用了密封部件3将加酸孔21与电池阀座位孔相配合位置进行密封,有效避免了加酸过程中 的冒酸或者漏气的现象,从而避免了少加酸的现象,降低了产品的不良产率。并且由于本加 酸嘴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并且由于减少了加酸嘴与电池阀座孔之间的摩擦,使得本加酸 嘴的使用寿命更长。
基于上述的加酸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酸方法,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 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4,一种加酸方法,包括步骤
Si、将上述的加酸嘴安装在加酸装置上。
由于在加酸嘴的塞杆体1上设置有限位部件5,当加酸装置与加酸嘴相配合时,该 限位部件5将加酸嘴固定在加酸装置上,使得加酸装置的加酸管道与该加酸嘴的塞杆体1 内部的加酸管道11相连通。
S2、将密封部件3沿着加酸头部2的倾斜面套在加酸头部2,使得密封部件3的第 二端抵住防滑台4。
S3、将塞杆垂直塞进电池阀座孔,使得加酸孔21完全进入电池,并且密封部件3的 第一端与电池阀座孔相配合,从而将加酸孔21和电池阀座孔进行很好的密封。
由于塞杆体1上的防滑台4将密封部件3的第二端抵住,而密封部件3的第一端 又与电池阀座孔相配合,从而将该密封部件3固定,防止其滑动。该密封部件3的第一端与 电池阀座孔相配合,从而将加酸孔21与电池阀座孔配合的位置进行了密封,以防止后面的 加酸过程中的酸液冒出或者漏气。
S4、采用真空技术向电池中加酸,使得加酸装置中的酸液依次通过加酸管道11和 加酸孔21,并流入电池内部。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真空加酸技术,避免了加酸时隔板被酸直接冲到而损 坏。
由于加酸嘴的塞杆体1内的加酸管道11与加酸头部2的加酸孔21是连通的,并 且由于是直接将加酸嘴垂直塞进电池阀座孔,由于重力的原因,加酸管道11内的酸液径直 流向加酸头部2,再由该加酸头部2的加酸孔21流出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实现对电池的加酸。
S5、加完酸后,直接取出塞杆。
本发明的加酸方法,由于采用直接将加酸嘴垂直塞进电池阀座孔来进行加酸的直 插方式,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 率。并且由于加酸过程中采用了密封部件3将加酸孔21与电池阀座位孔进行密封,有效避 免了加酸过程中的冒酸或者漏气的现象,从而避免了少加酸的现象,降低了产品的不良产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 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用加酸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塞杆,所述塞杆包括塞杆体和加酸头部,所述 塞杆体内部设置有加酸管道,所述加酸头部设置有加酸孔,所述加酸孔与所述加酸管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体和加酸头部连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酸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套在在所 述加酸头部上,所述密封部件包括与电池阀座孔相匹配的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的第二端,所述塞杆体上设置有用于抵住所述第二端的防滑台。
5.如权利要求4的加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体上还设置有与加酸装置相配合的 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和所述加酸头部分别位于所述防滑台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台和所述限位台都自所述塞杆 体上径向向外突出呈环形,且所述防滑台的外径小于所述限位台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为由尼龙和软 橡胶制作的橡胶套。
8.一种加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酸嘴安装在加酸装置上;B、将所述塞杆垂直塞进电池阀座孔进行加酸,使所述加酸头部的加酸孔完全进入电池;C、向所述电池中加酸,使加酸装置中的酸液依次通过所述加酸管道和加酸孔流入电池 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将与电池阀座孔相配合的 密封部件套在所述加酸头部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采用真空加酸技术进行 加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用加酸嘴及加酸方法。本发明的加酸嘴包括塞杆,该塞杆包括塞杆体和加酸头部,该塞杆体内部设置有加酸管道,加酸头部设置有加酸孔,该加酸孔与加酸管道连通。使用本发明的加酸嘴和加酸方法对电池进行加酸时,只需要将塞杆垂直塞进电池阀座孔即可进行加酸,这种方式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同时这种直插式的加酸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H01M2/36GK102034957SQ20101056104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孙茂汉, 王晓辉, 董李 申请人: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