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壳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066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电池壳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特别是蓄电池壳盖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较重,往往需要人双手托住甚至抱住,才能将其移动,十分费力,不便于搬 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壳盖结构,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便 于搬运。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 包括壳盖,壳盖上一对相对侧端分别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连接有提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提带呈“工”形,由软带及设于软带两端的滑条组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滑槽上表面设有“U”形开口,“U”形开口的断口朝 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软带的长度小于两“U”形开口断口处之间最短距罔。提带受外力挤入滑槽后,难以再从滑槽中脱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滑槽上表面设有“凸”形开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软带的长度小于两“凸”形开口弯折处之间的最短距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两滑槽之间设有嵌槽,嵌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软带的宽度。软带受力可嵌于嵌槽内,且由于软带长度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影响应用了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的叠放。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带的设置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蓄 电池便于搬运;且由于提带的长度限制及软带嵌槽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影响应用了本实 用新型的蓄电池的叠放。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1壳盖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壳盖俯视图;图4实施例1提带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壳盖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壳盖俯视图。[0020]图中,1、壳盖,11、滑槽,12、提带,121、软带,122、滑条,111、“U”形开口,112、“凸”
形开口,13、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 蓄电池壳盖结构,如图1至4所示,包括壳盖1,壳盖1上一对相对侧端 分别设有滑槽11,两个滑槽11之间连接有提带12。提带12呈“工”形,由软带121及设于软带121两端的滑条122组成。滑槽11上表面设有“U”形开口 111,“U”形开口 111的断口朝外。软带121的长度小于两“U”形开口 111断口处之间最短距离。为方便蓄电池的叠放,两滑槽11之间设有嵌槽13,嵌槽1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软带 121的宽度。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至6所示,滑槽11上表面设有“凸” 形开口 112。软带121的长度小于两“凸”形开口 112弯折处之间的最短距离。
权利要求蓄电池壳盖结构,包括壳盖(1),其特征在于,壳盖(1)上一对相对侧端分别设有滑槽(11),两个滑槽(11)之间连接有提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带(12)呈“工”形,由 软带(121)及设于软带(121)两端的滑条(12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上表面设有 “U”形开口(111),“U”形开口(111)的断口朝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带(121)的长度小于两 “U”形开口(111)断口处之间最短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上表面设有 “凸”形开口(1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带(121)的长度小于两 “凸”形开口(112)弯折处之间的最短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滑槽(11)之间设有嵌槽 (13),嵌槽(1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软带(121)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特别是蓄电池壳盖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蓄电池壳盖结构,包括壳盖,壳盖上一对相对侧端分别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连接有提带。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蓄电池,方便了蓄电池的搬运。
文档编号H01M2/10GK201725818SQ20102024226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庄建, 蔡永健 申请人:长兴诺力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