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39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其是一种现有智慧卡连接器,是可令智慧卡(如电话卡、金融卡、信用卡等)插入连接,其设有一座体10及二排设于该座体10的端子20,其中该座体10 设有一顶面11及一底面12,其内是形成一容置智能卡的卡槽13,该卡槽13设有一插入口 14 ;该各端子20设有接触部21及接脚部22,该接触部21位于该卡槽,其呈凸弧状且凸向座体的顶面11,该二排端子的接脚部22分别自插入口 14 一侧及对应插入口 14的一侧伸出座体的底面12。在使用上智慧卡28自插入口 14插入卡槽13,即可使接点29与两排端子的接触部 21弹性接触。上述现有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20是直接弯折一凸弧状的接触部21,如此整体端子并非平直延伸,请参阅图3,端子在对接冲压成第一、二排端子1、2时,第一排端子1的各端子20间隔排列连接于料带25,第二排端子2的各端子20间隔排列连接于料带26,由于各端子20弯曲一凸弧状的接触部21,故弯曲后的端子长度就缩小而小于材料长度,如此第一排端子1的各端子20的尾端无法连接于料带26,而第二排端子2的各端子20的尾端亦无法连接于料带25,冲压折完的第一、二排端子1、2,因各端子20只有一端分别连接于料带 25,26而另一端无法先借由料带暂时连接,如此分开的第一、二排端子1、2的各端子仅有一端由料带相连而另一端开放,该第一、二排端子1、2的各端子20的定位状态显非牢固,接着在电镀加工及运送过程容易因晃动或拉扯而损伤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其端子的延伸部呈水平延伸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借此使端子整体具平整性,达到加工上的简便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其两排端子是为一金属片冲压而成,达到省料及加工上的简便性。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其端子是为一金属片冲压而成,冲压而成的二排端子的各端子的二端皆可分别连接于二料带,达到二排端子甚为稳固,较为方便于运送及电镀加工,且可减少端子的拉扯而避免端子的损伤。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卡连接器包括有一座体,其内设有多个呈间隔排列的端子槽及一容置一智慧卡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 ;一排第一端子,其设于该端子槽,每一第一端子设有一延伸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平贴于端子槽的一壁面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一排第二端子,其设于该端子槽,每一第二端子设有一延伸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平贴于端子槽的一壁面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每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对应位于一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前方,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在端子排列方向的X坐标形成重叠。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脚部由座体后端伸出座体外,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宽,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后段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等高且平行,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位于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前方,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板面刺破冲压凸出该接触部。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排第一端子和一排第二端子为一片金属材冲压而成,该一排第一端子与该一排第二端子成交叉排列,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和接脚部间设有一固定部,该第一、二端子的固定部成等高。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窄,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前端与座体固定。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接脚部由座体后端伸出座体外, 该第二端子的接脚部由座体前端伸出座体外。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槽设有一底面及与该底面相对的一抵靠面及一开口,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为一弧状的凸部,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弹性抵靠该抵靠面,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由该开口凸出至卡槽。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排第三端子及一排第四端子固定于该座体的多个端子槽,该第三、四端子各设有一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凸出方向相同,该第三、四端子的接触部凸出方向与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凸出方向相反且上下对应,该智慧卡插入卡槽时,该智慧卡一面的接点必然与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或是第三、四端子的接触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是为一金属片冲压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料带;一排第一端子,每一第一端子间隔排列连接于该第一料带,每一第一端子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成水平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 及一排第二端子,每一第二端子间隔排列连接于该第一料带且与第一端子交叉排列,每一第二端子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成水平,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宽,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后段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等高且平行,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位于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前方,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在端子排列方向的X坐标形成重叠,每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对应位于一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前方。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第二料带,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窄,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端连接该第二料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延伸部成水平延伸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借此使端子整体具平整性,达到组装加工上的简便性。
5[0022]2、由于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是由延伸部板面刺破冲压凸出,并非直接弯曲故不会缩短端子长度,当以一片铜材冲压成二排端子时,各端子的二端皆可分别连接于第一、二料带,如此冲压完成的二排端子甚为稳固,较为方便于运送及电镀加工,且可减少端子的拉扯而避免端子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

图1是现有智慧卡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现有智慧卡连接器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现有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对接冲压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盖与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盖与端子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二排端子排列立体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智慧卡28接点29[0044]座体30底座31上盖32卡槽33[0045]插入口 34端子设置区36端子槽35卡定部37[0046]固定槽38抵靠面39开口 310底面311[0047]第一端子40延伸部41固定部42接脚部43[0048]中段45前段46接触部44开关端子48、49[0049]第二端子50延伸部51固定部52接脚部53[0050]前段55接触部54第一料带58第二料带5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及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其为上接点型式,其包括一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其中[0052]该座体30设有一底座31及一盖合于该底座上31的上盖32,其内设有一容置一智慧卡的卡槽33,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 34,该底座31上接近后端设有一对开关端子48、49,该智慧卡插入该卡槽33时可触动该一对开关端子48,该上盖32上设有一凹陷的端子设置区36,该端子设置区36的中段及后端设有多个间隔板而形成多个呈间隔排列的端子槽35,该端子设置区36的前方设有一卡定部37,该卡定部37设有多个固定槽38。该一排第一端子40设于该端子槽35,每一第一端子40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 41、一固定部42及一接脚部43,该延伸部41呈水平延伸,其平贴于端子槽35的底面,其中段45的板面较前段46及后段为宽,中段45的板面向下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44,该接触部成一弹片,其一端连接于延伸部的中段45,另一端向接脚部43方向延伸凸出并成开放。 该接触部44凸出端子槽35至该卡槽33,该固定部42固定于端子槽35,该延伸部41前端 46插入该固定槽38,如此使第一端子40的前后得以固定,该接脚部43延伸至座体30后端伸出座体30外。该一排第二端子50设于该端子槽35且与该一排第一端子40成交叉排列,每一第二端子50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51、一固定部52及一接脚部53,该延伸部51呈水平延伸,其平贴于端子槽35的底面,其前段55的板面较后段为宽且该前段的板面向下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54,该接触部54成一弹片,其一端连接于延伸部的前段55,另一端向接脚部 53方向延伸凸出并成开放。该接触部54凸出端子槽35至该卡槽33,该固定部52固定于端子槽35,该延伸部51前端55插入该固定槽38,如此使第二端子40的前后得以固定,该接脚部53延伸至座体30后端伸出座体30外。该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的延伸部及固定部皆等高且平行,每一第二端子50的延伸部51的前段55对应位于相邻的一第一端子的延伸部41的中段45前方, 两者在端子排列方向的X坐标形成重叠,如此可使每一第二端子50的接触部54对应位于一第一端子40的接触部前方。请参阅图9,该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是由一片铜材冲压而成,第一、 二端子40、50成交错排列,该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的延伸部及固定部皆等高且平行,每一第一、二端子40、50的固定部42、52后端中间连接接脚部43、53而两侧连接一第一料带58,每一第一、二端子40、50的延伸部41、51前端连接一第二料带59。由于二排端子的延伸部均呈水平延伸,并未直接弯曲形成凸出的接触部,故冲压完成的二排端子仍可二端皆连接料带,达到稳固效果。请参阅图10,当一智慧卡28插入该卡槽35时,该智慧卡28 —面的两排对齐的接点29即与该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的接触部44、54弹性接触。请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为下接点型式,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的接触部44、54是向上凸出,该端子放置区36、端子槽35及卡定部37则设于底座31。请参阅图12及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为双面电连接型式,其具有为上、下接点,其大致是结合第一、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有设于上盖32的第一、二端子40、 50及设于底座31的第三、四端子60、70,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触部44、54是向下凸出, 第三、四端子60、70的接触部64、74是向下凸出,如此智慧卡的接点朝上或朝向插入卡槽33 均可电连接。[0061]请参阅图14及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其为下接点型式,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包括一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其中该座体30设有一底座31及一盖合于该底座上31的上盖32,其内设有一容置一智慧卡的卡槽33,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 34,该底座31上接近后端设有一对开关端子48、49,该智慧卡插入该卡槽33时可触动该一对开关端子48,该底座中段设有一排间隔排列且前后贯通的端子槽35。该一排第一端子40设于该一排端子槽35的后段,每一第一端子40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41、一固定部42及一接脚部43,该延伸部41呈水平延伸,其平贴于端子槽35的底面,其前段的板面向上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44,该接触部成一弹片,其一端连接于延伸部的前端,另一端向接脚部43方向延伸凸出并成开放,该接触部44凸出端子槽35至该卡槽33,该固定部42固定于端子槽35,该接脚部43延伸至座体30后端伸出座体30外。该一排第二端子50设于该一排端子槽35的前段且与该一排第一端子40成前后对齐,每一第二端子50由一端至另一端设有一延伸部51、一固定部52及一接脚部53,该延伸部51呈水平延伸且较第一端子40的延伸部41为短,其平贴于端子槽35的底面,其前段的板面向下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54,该接触部54成一弹片,其一端连接于延伸部,另一端向远离接脚部53方向延伸凸出并成开放,该接触部54凸出端子槽35至该卡槽33,该固定部52固定于端子槽35,该接脚部53延伸至座体30前端伸出座体30外。在冲压制造上,该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一端子50可由一片铜材对接冲压而成,由于二排端子的延伸部均呈水平延伸,并未直接弯曲形成凸出的接触部,故冲压完成的二排端子仍可二端皆连接料带,达到稳固效果;另外该第一、二端子40、50亦可各自由一片铜材对接冲压而成二排端子。请参阅图16、图17及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其为下接点型式,其大致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其包括一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其中该座体30设有一底座31及一盖合于该底座上31的上盖32,其内设有一容置一智慧卡的卡槽33,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 34,该底座31上接近后端设有一对开关端子48、49,该智慧卡插入该卡槽33时可触动该一对开关端子48,该底座中段设有二排间隔排列且前后对齐的端子槽35,请参阅图18,该端子槽35设有一底面311及与该底面311相对的一抵靠面39及一开口 310。该一排第一端子40设于该底座后方的一排端子槽35,每一第一端子40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41、一固定部42及一接脚部43,该延伸部41呈水平延伸,其平贴于端子槽35 的抵靠面39,其前段的板面向上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44,该接触部44为一弧状的凸部, 其二端连接于延伸部,该接触部44由该开口 310凸出至卡槽33,该固定部42固定于端子槽 35且与延伸部41等高,该接脚部43延伸至座体30后端伸出座体30外。该一排第二端子50设于该底座前方的一排端子槽35而与该一排第一端子40成前后对齐,该一排第二端子50与该一排第一端子40构造相同。请参阅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其为双面电连接型式,其具有为上、下接点,其大致是结合第一、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有设于上盖32的第一、二端子40、50及设于底座31的第三、四端子60、70,第一、二端子40、50的接触部44、54是向下凸出,第三、四端子60、70的接触部64、74是向下凸出,如此智慧卡的接点朝上或朝向插入卡槽33均可电连接。由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延伸部成水平延伸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借此使端子整体具平整性,达到组装加工上的简便性。2.由于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是由延伸部板面刺破冲压凸出,并非直接弯曲故不会缩短端子长度,当以一片铜材冲压成二排端子时,各端子的二端皆可分别连接于第一、二料带,如此冲压完成的二排端子甚为稳固,较为方便于运送及电镀加工,且可减少端子的拉扯而避免端子的损伤。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9
权利要求1.一种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该座体内设有多个呈间隔排列的端子槽及一容置一智慧卡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一排第一端子,设于该端子槽,每一第一端子设有一延伸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平贴于端子槽的一壁面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一排第二端子,设于该端子槽,每一第二端子设有一延伸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平贴于端子槽的一壁面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每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对应位于一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前方,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在端子排列方向的χ坐标形成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脚部由座体后端伸出座体外,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宽,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后段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等高且平行,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位于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前方, 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板面刺破冲压凸出该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排第一端子和一排第二端子为一片金属材冲压而成,该一排第一端子与该一排第二端子成交叉排列,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和接脚部间设有一固定部,该第一、二端子的固定部成等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窄,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前端与座体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成一弹片,其一端连接于延伸部,另一端成开放。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成一弹片,其一端连接于延伸部,另一端向接脚部方向延伸凸出并成开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接脚部由座体后端伸出座体外,该第二端子的接脚部由座体前端伸出座体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槽设有一底面及与该底面相对的一抵靠面及一开口,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为一弧状的凸部,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弹性抵靠该抵靠面,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由该开口凸出至卡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排第三端子及一排第四端子固定于该座体的多个端子槽,该第三、四端子各设有一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凸出方向相同,该第三、四端子的接触部凸出方向与该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凸出方向相反且上下对应,该智慧卡插入卡槽时,该智慧卡一面的接点必然与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或是第三、四端子的接触部电连接。
10.一种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是为一金属片冲压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料带;一排第一端子,每一第一端子间隔排列连接于该第一料带,每一第一端子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成水平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及一排第二端子,每一第二端子间隔排列连接于该第一料带且与第一端子交叉排列,每一第二端子由前而后设有一延伸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成水平,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宽,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后段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等高且平行, 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位于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前方,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在端子排列方向的X坐标形成重叠,每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对应位于一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前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端子的固定部成等高排列。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第二料带, 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的前段较后段为窄,该第一、二端子的延伸部的前端连接该第二料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慧卡连接器的端子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一排第一、二端子的固定部后端中间连接接脚部而两侧连接该第一料带。
专利摘要一种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包括一座体,内设有多个呈间隔排列的端子槽及一容置智慧卡的卡槽;一排第一端子,设于该端子槽,每一第一端子设有一延伸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平贴于端子槽的一壁面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一排第二端子,设于该端子槽,每一第二端子设有一延伸部及一接脚部,该延伸部平贴于端子槽的一壁面且其板面刺破冲压凸出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端子槽至该卡槽,该接脚部伸出座体外,每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对应位于一第一端子的接触部前方,该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与第一端子的延伸部在端子排列方向的X坐标形成重叠。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整体具平整性,便于加工。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2067925SQ2010205629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蔡闳宇 申请人:蔡闳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