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435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连接器,具体地说是绝缘连接器中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0002]绝缘剥移连接(IDC),是一种免焊电连接方式,使得芯线得以接触端子以提供线的端接,即所谓的具有电性接触的持线夹。将一根电线压入到精确控制的端子槽中以致槽中两侧移动电线绝缘皮及使实心线芯或多股线芯变形。所谓端子是绝缘剥移连接中的其中一个部件,是一种导电体,用于接触另外一种导体(如电线)以导通电流。端子一头开口,中间部位开槽,另一头封闭,形成Y字型或鱼叉状,两侧产生两力臂,槽口部附近有导向坡。[0003]现有端子结构决定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的力学特点,电线在下压过程中,端子两力臂的槽根部变形越来越大,槽的上面部分(槽口部附近)越来越宽,电线两侧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电线在不同的下压位置,所受的侧压力是不一样的。端子两力臂的根部变形大, 应力大,端子的两力臂上面部分向外张开,变形小,应力小。这样的力学特点存在如下技术问题。[0004]1、电线压入力大,无法徒手实现绝缘剥移连接(需要专用的工具),因为电线在槽的口部需一定的侧压力,否则无法剥移电线绝缘皮。可是一旦达到所需的剥移,电线就无法徒手压到所需的深度。[0005]2、对相连接的电线线径要求高,即一定规格槽宽的端子只能连接很窄范围,甚至要专一的线径的电线,因为端子的变形局限在力臂的根部,也就是电线与端子槽的干涉量大部分靠力臂根部来吸收,但是过大的变形会使端子根部屈服,甚至开裂,使连接失效。[0006]3、需严格控制电线压入深度,因为不同的下压深度,槽的侧压力不一样,电线的变形程度不一样,端子的变形程度也不一样,连接的效果也不一样。[0007]4、电流的载流能力较小,因为槽侧面是平面,线芯是圆柱面,接触面积较小。[0008]5、电线线芯容易被压伤,因为电线被压入过程中,两侧压力不断增大,不好控制, 易压伤线芯。[0009]6、连接不太稳定。电线被压入端子后,端子槽变得口部宽,根部窄,电线有被挤出, 被“吐出”的趋势。若外界对电线产生什么干扰,电线容易从端子脱落,使连接失效。实用新型内容[0010]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多种规格导线的、容易挤压导线的、且连结紧密的绝缘剥移连接端子。[0011]技术方案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主体,在所述连接端子主体中间设一中心槽,在中心槽上部延伸一导线插孔,在中心槽一侧设第一侧力臂孔。[0012]在所述中心槽侧边设有缺口。[0013]在所述中心槽另一侧设第二侧力臂孔。[0014]所述缺口设在中心槽侧边的中部或下部;所述缺口为圆弧状、椭圆状、V型或多边形状。[0015]所述导线插孔为一圆孔、方孔、三角形孔,矩形孔或多边形孔,或以上形状组合孔。[0016]所述导线插孔上端开口,在上端开口两外侧设限位扣。[0017]所述第一侧力臂孔为长条形。[0018]所述第一侧力臂孔为圆孔、方孔、椭圆孔、三角形孔或多边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孔组合。[0019]所述第二侧力臂孔为长条形。[0020]所述第二侧力臂孔为圆孔、方孔、椭圆孔、三角形孔或多边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孔组合。[0021]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与显著效果如下。[0022]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两头封闭,力臂开孔,分别形成支撑臂和变形臂;中心槽侧面设缺口,增加与导线的接触面。[0023]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的力学特点电线在下压过程中,端子不再出现一头张开,另一头不怎么变化,而是几乎整个端子会产生较为均勻的变形,应力的分布也大为改善。力臂的变形不再集中在根部,整个变形臂应力很均勻,变形甚为协调,这样电线在下压过程中侧压力不再越来越大。运用有限元法模拟或仿真电线被压入连接端子的情形,证实以上的分析是合理的。[0024]这样的力学特点大大改善原来端子的技术问题。[0025]1、降低电线压入力,能够实现徒手绝缘剥移连接,不需要专用的工具。因为电线的压入力不再越压越大。[0026]2、对相连接的电线线径要求降低,即一定规格的端子(槽宽)能连接更宽范围线径的电线,因为端子的变形不再局限在力臂的根部而是分布于整个端子,也就是电线与端子中心槽的干涉量不再主要靠力臂根部来吸收,而是整个端子。[0027]3、不需严格控制电线压入深度,因为不同的下压深度,中心槽的侧压力大致一样,电线的变形程度也大致一样,端子的变形程度也没多大变化,连接的效果没区别。另外槽内侧缺口的接触面是圆柱面,线芯也是圆柱面,使电线在下压过程中有一种自定压入深度的趋势。[0028]4、电流的载流能力较大,因为槽侧面内凹缺口接触面是圆柱面,线芯是圆柱面,接触面积增大。[0029]5、电线线芯不容易被压伤,因为电线被压入过程中,两侧压力变化不大,线芯不会因此被压伤。[0030]6、连接稳定,电线被压入端子后,中心槽不再口部宽,根部窄,而是两头窄中间宽, 电线有被堵在中间的趋势,另外槽侧面内凹缺口的接触面进一步使电线被夹得更牢,不易因外界对电线产生干扰而使电线容易从端子脱落导致连接失效。


[0031]图1是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端子结构立体图。[0032]图2是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压入导线后立体图。[0033]图3是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端子放入导线时示意图。[0034]图4是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端子中压下导线时示意图。[0035]图5是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端子中进一步压下导线时示意图。[0036]图6是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端子中压下导线固定连接示意图。[003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003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放入导线时示意图。[003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压下导线时示意图。[004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进一步压下导线时示意图。[004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压下导线固定连接示意图。[004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004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0044]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0045]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0046]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0047]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0048]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0049]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0050]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结构示意图。[0051]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结构示意图。[0052]图中标号代表槽口部1,导向坡2,槽侧面3,端子槽4,槽根部5,力臂6,导线皮 7,导线芯8,导线9,中心槽10,导线插孔11,第一侧力臂孔12。缺口 13,第二侧力臂孔14。 上端开口 15,限位扣16。第一支撑臂17,第一变形臂18,第二支撑臂19,第二变形臂20。
具体实施方式
[0053]见图1-6,是现有绝缘剥移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由槽口部1、导向坡2、槽侧面3、 端子槽4、槽根部5、力臂6构成,导线9压入,槽侧面3切入导线皮7后与导线芯8连接。[0054]实施例1。见图7-11,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主体,在所述连接端子主体中间设一中心槽10,在中心槽10上部延伸一导线插孔11,导线插孔11为一圆孔。中心槽10为长条形,与导线插孔11相通。[0055]在中心槽10 —侧设第一侧力臂孔12,在中心槽10另一侧设第二侧力臂孔14。第一侧力臂孔12与第二侧力臂孔14为长条形。[0056]经上述设计,形成有第一支撑臂17,第一变形臂18,第二支撑臂19,第二变形臂 20。[0057]在所述中心槽10两侧边分别设有缺口 13。缺口 13设在中心槽10侧边的中部,缺口 13为圆弧状。[0058]导线9经导线插孔11插入后向中心槽10下压,因第一变形臂18与第二变形臂20 具有弹性,能减小下压用力,不用专用工具,可徒手下压操作。导线9压至缺口 13处,线芯与缺口紧密连结,增加了接触面及加强牢固。[0059]实施例2。见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中心槽10 —侧只设第一侧力臂孔12。[0060]实施例3。见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中心槽10两侧边不设有缺□。[0061]实施例4。见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侧力臂孔12与第二侧力臂孔14,形状不同,缺口 13设在中心槽10上部,为平放的V型缺口。[0062]实施例5。见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缺口 13设在中心槽10下部。[0063]实施例6。见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中心槽10两侧边缺口 13分别为上下设置。且左边缺口 13为椭圆状。[0064]实施例7。见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中心槽10两侧边不设缺口。[0065]实施例8。见图18,本实施例只在中心槽10 —侧设第二侧力臂孔14,为两个间隔设置的椭圆孔组成。[0066]实施例9。见图1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不同的是,中心槽10两侧分别设第一侧力臂孔12、第二侧力臂孔14。[0067]实施例10。见图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不同的是,中心槽10两侧的第一侧力臂孔12由圆孔与方孔组成。第二侧力臂孔14由三角形孔与方孔组成。[0068]总之,上述实施例中,内凹缺口的数量不限,可多边形状。第一侧力臂孔、第二侧力臂孔可多边形孔或多种孔组合。导线插孔可圆孔、方孔、三角形孔,矩形孔或多边形孔,或以上形状组合孔。[0069]实施例11。见图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所述导线插孔11设上端开口 15,在上端开口 15两外侧设限位扣16。开口结构可借助别的零件与限位扣接合,使力臂受限不能向外张开甚至向内压缩。[0070]本实用新型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端子主体中间设一中心槽(10),在中心槽(10)上部延伸一导线插孔(11),在中心槽(10)—侧设第一侧力臂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在所述中心槽(10)侧边设有缺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在所述中心槽(10)另一侧设第二侧力臂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缺口(13)设在中心槽(10)侧边的中部或下部;所述缺口(13)为圆弧状、椭圆状、V型或多边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导线插孔(11)为一圆孔、方孔、三角形孔、矩形孔或多边形孔,或以上形状组合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导线插孔(11)上端开口(15),在上端开口(15)两外侧设限位扣(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力臂孔 (12)为长条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力臂孔 (12)为圆孔、方孔、椭圆孔、三角形孔、多边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孔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侧力臂孔 (14)为长条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侧力臂孔 (14)为圆孔、方孔、椭圆孔、三角形孔、多边形孔中的一种或多种孔组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剥移连接端子,它包括连接端子主体,在所述连接端子主体中间设一中心槽,在中心槽上部延伸一导线插孔,在中心槽一侧设第一侧力臂孔,另一侧设第二侧力臂孔。在所述中心槽侧边设有缺口。本实用新型能适应多种规格的导线紧密连接,不易脱落,导电性能好,并且容易挤压导线安装。
文档编号H01R4/24GK202333209SQ2011204737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刘海涛 申请人:刘海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