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649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电话线接驳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一般是由主体和端子组成,两者通常为装配结合,而现有技术中,经常会因主体和端子之间装配结构的缺陷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为此,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电连接器的主体和端子组装结构缺陷和不便之处,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组装方便,提高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包括有主体、端子,其中主体具有一插接前端及与插接前端相背的后端,于主体的侧面上设有连通插接前端及后端的端子槽,于端子槽之靠近后端的部位设有V形卡位槽;所述端子具有接触部、固定部及焊脚,接触部与固定部之间有连接臂,接触部相对连接臂弯折回勾,固定部设有卡刺;组装时接触部勾入主体的插接前端,而连接臂顺着端子槽压入定位,固定部对应V形卡位槽压入卡接,卡刺卡在V形卡位槽内,与接触部勾入安装一起固定住了端子与主体之间的连接。所述V形卡位槽的底部形成扩宽的方形槽,并于方形槽的上侧壁设有向下抵压的下压部,下压部压制于固定部的上顶面。所述下压部为斜三角形,下压部与V形卡位槽一体成型。所述V形卡位槽内设有横向内凸的凸块,凸块对应固定部上相应的凹部卡位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良好的结构设计,实现端子与主体之间压扣组合,端子的接触部勾入主体的插接前端,而连接臂顺着端子槽压入定位,固定部对应V形卡位槽压入卡接,卡刺卡在V形卡位槽内,与接触部勾入安装一起固定了端子与主体之间的连接,该结构简单,易组装,作业效率高;在V形卡位槽内还设有斜三角形的下压部来压制于端子固定部的上顶面,从而使端子连接更牢固,不易松脱,组装质量高,提升产品合格率和使用寿命,也有效节约制作成本。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I之结构的端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端子与主体组合结构示意图;[0016]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图5之结构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阅图I飞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系为用于电话线接驳的电连接器之端子与主体装配,其包括有主体I、端子2,主体I具有一插接前端11及与插接前端相背的后端12,于主体I的侧面上设有连通插接前端11及后端12的端子槽13,于端子槽13之靠近 后端12的部位设有V形卡位槽14 ;所述端子2具有接触部21、固定部22及焊脚23,接触部21与固定部22之间有连接臂24,接触部21相对连接臂24弯折回勾,固定部22设有卡刺221 ;组装时接触部21勾入主体I的插接前端11,而连接臂24顺着端子槽13压入定位,固定部22对应V形卡位槽14压入卡接,卡刺221卡在V形卡位槽14内,与接触部21勾入安装一起固定住了端子2与主体I之间的连接。图2所示,V形卡位槽14的底部形成扩宽的方形槽,并于方形槽的上侧壁设有向下抵压的下压部141,下压部141压制于固定部22的上顶面;下压部141与V形卡位槽14一体成型,为斜三角形,具有良好的向心力,当端子2的固定部22压入时,V形卡位槽14适当张开,固定部22落位后,下压部141跟随V形卡位槽14的左右侧壁收拢卡住固定部22,同时下压部141压制于固定部22的上顶面上,该结构稳定性更佳,增加压制功效,同时还可增加V形卡位槽14涨收结构性。图4、5所示,本实施例的V形卡位槽14内还设有横向内凸的凸块142,凸块142对应固定部22上相应的凹部222卡位连接,固定部22上的凹部222由不同卡刺221轴向间隔分布形成,凸块142与凹部222卡位连接,进一步限定端子2的轴向位移,该结构与接触部21勾入安装相对配合,使端子2连接更牢固,不易松脱。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包括有主体(I)、端子(2),其特征在于主体(I)具有ー插接前端(11)及与插接前端相背的后端(12 ),于主体(I)的侧面上设有连通插接前端(11)及后端(12)的端子槽(13),于端子槽(13)之靠近后端(12)的部位设有V形卡位槽(14);所述端子(2)具有接触部(21)、固定部(22)及焊脚(23),接触部(21)与固定部(22)之间有连接臂(24),接触部(21)相对连接臂(24)弯折回勾,固定部(22)设有卡刺(221);组装时接触部(21)勾入主体(I)的插接前端(11),而连接臂(24)顺着端子槽(13)压入定位,固定部(22)对应V形卡位槽(14)压入卡接,卡刺(221)卡在V形卡位槽(14)内,与接触部(21)勾入安装一起固定住了端子(2)与主体(I)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卡位槽(14)的底部形成扩宽的方形槽,并于方形槽的上侧壁设有向下抵压的下压部(141),下压部(141)压制于固定部(22)的上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部(141)为斜三角形,下压部(141)与V形卡位槽(14) 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V形卡位槽(14 )内设有横向内凸的凸块(142),凸块(142)对应固定部(22)上相应的凹部(222)卡位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电话线接驳的电连接器端子与主体装配结构,包括有主体、端子,其中主体具有一插接前端及与插接前端相背的后端,于主体的侧面上设有连通插接前端及后端的端子槽,于端子槽之靠近后端的部位设有V形卡位槽;所述端子具有接触部、固定部及焊脚,接触部与固定部之间有连接臂,接触部相对连接臂弯折回勾,固定部设有卡刺;组装时接触部勾入主体的插接前端,而连接臂顺着端子槽压入定位,固定部对应V形卡位槽压入卡接,卡刺卡在V形卡位槽内,与接触部勾入安装一起固定住了端子与主体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组装,作业效率高;端子连接更牢固,不易松脱。
文档编号H01R13/434GK202423636SQ20112056525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李重志 申请人:蔡添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