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电流抑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424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电流抑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抑制在接通断路器时产生的冲击电流的冲击电流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在用断路器接通了调相用电容器等电容负载的情况下,根据接通相位而流动大的冲击电流。在日本国内,通过插入电容器容量的6%的串联电抗器,抑制了冲击电流的大小。但是,调相用电容器的容量伴随着系统的大容量化而增加,有冲击电流增加的趋势。 调相用电容器相应于负载的变动而在一天中多次开闭。其开闭所使用的断路器,电气寿命变得重要。这种断路器的电气寿命大大受到断路器的电弧接点及喷嘴的消耗的影响。此外,在开闭调相用电容器的断路器的情况下,作为决定电气寿命的条件,断路器接通时的提前放电所引起的损耗是决定性的。作为抑制在接通变压器时流过的励磁冲击电流的方法,已知使用将串联连接了接通电阻和接点的带电阻的断路器与断路器主接点并联连接的构成的断路器。该断路器通过将带电阻的断路器提前接通到断路器主接点,来抑制励磁冲击电流。但是,由带电阻的断路器构成的断路器不能够避免大型化。此外,调相用电容器多设置于66kV或77kV等电压等级的电力网中。在这些电压等级中,多半是三相统一操作型的断路器。三相统一操作型的断路器将三相全部同时接通。这样,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的情况下,进行冲击电流的抑制是困难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7514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大容量遮断器O特殊遮断条件”,電気学会技術報告,社団法人電気学会,1991年,第I I部,第38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能够抑制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时产生的冲击电流。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观点的冲击电流抑制装置,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中,具备电源电压计测单元,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断路器电流计测单元,计测在上述断路器中流动的电流即断路器电流;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根据由上述断路器电流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断路器电流,来判别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由上述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判别出的上述剩余电压的极性与由上述电源电压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一致的接通相位区间;以及断路器接通单元,在由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接通相位区间的范围内接通上述断路器。


图I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电力网系统的构成的构成图。图2是表示在单线接地状态下流过断路器的断路器电流的波形图。
图3是表示在单线接地状态下施加到断路器的负载侧的线间电压的波形图。图4是表示单线接地状态下的电容器对地电压的波形图。图5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接通相位检测部的接通相位的检测方法的电压波形的波形图。图6是表不接通相位和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最大值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以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接通相位接通了断路器的情况下的接通后的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绝对值的波形图。图8是表示以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接通相位接通了断路器的情况下的提前放电期间的各相的电荷量的推移的曲线图。图9是表示以某接通相位接通了断路器的情况下的接通后的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绝对值的波形图。图10是表示以某接通相位接通了断路器的情况下的提前放电期间的各相的电荷量的推移的曲线图。图1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电力网系统的构成的构成图。图1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电力网系统的构成的构成图。图1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电力网系统的构成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I的电力网系统10的构成的构成图。另外,对之后的图中的相同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主要描述不同的部分。之后的实施方式也同样省略重复的说明。电力网系统10具备断路器控制装置I、断路器2、调相设备3、电压检测器4U、4V、4W、电流检测器5U、5V、5W、及电源母线6。电源母线6为电力网的母线。对电源母线6,从电源供给三相交流电。调相设备3经由断路器2而与电源母线6连接。调相设备3为电容负载。调相设备(电容器组)3由三个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构成。三个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分别设置在U相、V相、及W相的各相。调相用电容器31U、3IV、3IW为中性点非接地。断路器2为统一操作三相的三相统一操作型的断路器。当断路器2接通时,调相设备3与电源母线6接通。当断路器2断开时,调相设备3与电源母线6电切断。电压检测器4U、4V、4W为用于按每相来计测比断路器2更靠电源侧(电源母线6侧)的电压即断路器电源侧电压的计测装置。电压检测器4U、4V、4W分别检测U相、V相、及W相的电压来作为计测信息。电压检测器4U、4V、4W将检测出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向断路器控制装置I输出。电压检测器4U、4V、4W例如为仪表用变压器(VT,voltage transformer)。此处,电压检测器4U、4V、4W设置在电源母线6上,但只要在比断路器2更靠电源侧,设置在何处均可。电流检测器5U、5V、5W为用于按每相来计测流过断路器2的电流即断路器电流的 计测装置。电流检测器5U、5V、5W分别检测U相、V相、及W相的电流来作为计测信息。电流检测器5U、5V、5W例如为CT (currenttransformer)。电流检测器5U、5V、5W将检测出的断路器电流向断路器控制装置I输出。此处,电流检测器5U、5V、5W设置在电源侧,但也可以设置在比断路器2更靠负载侧(调相设备3侧)。此外,在改造已有的断路器的情况下,只要在该断路器的两侧设置有CT,就能够将该CT用作电流检测器5U、5V、5W。断路器控制装置I为控制断路器2的控制装置。断路器控制装置I根据由电压检测器4U、4V、4W检测出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及由电流检测器5U、5V、5W检测出的断路器电流,来将断路器2连通或断开。断路器控制装置I具备电压计测部11、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接通相位检测部13及接通指令输出部14。电压计测部11将由电压检测器4U、4V、4W检测出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的对地电压变换为线间电压。电压计测部11计测所变换的线间电压。电压计测部11将计测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的线间电压向接通相位检测部13输出。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根据由电流检测器5U、5V、5W检测出的断路器电流,而在断路器2的断开后,推断在断路器2的负载侧剩余的直流电压(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的剩余电压)的极性。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将推断出的剩余电压的极性向接通相位检测部13输出。参照图2及图3,对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的剩余电压的极性的推断方法进行说明。此处,对通过单线接地而将断路器2断开了的情况下的剩余电压的极性的推断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稳定状态下将断路器2断开了的情况下的剩余电压的极性的推断方法也同样地进行。图2是表示在单线接地(W相接地)状态下流过断路器2的断路器电流Iu、Iv、Iw的波形图。图3是表示在单线接地(W相接地)状态下施加到断路器2的负载侧的线间电压Vluv, Vlvw, Vlwu的波形图。在图2及图3中,时刻t0表示断路器2的断开时刻。 首先,对推断U-V相间的剩余电压Vluv的极性的方法进行说明。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根据U相的断路器电流Iu,来推断U-V相间的剩余电压Vluv的极性。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判别切断零点t0紧前的断路器电流Iu的半波的极性。当参照图2时,切断零点t0紧前的断路器电流Iu的半波的极性为正极。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将U-V相间的剩余电压Vluv推断为与判别的断路器电流Iu的极性相同的极性。即,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将U-V相间的剩余电压Vluv推断为正极。当参照图3时,U-V相间的剩余电压Vluv为正极。从而,图3所示的U-V相间的剩余电压Vluv的极性与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的推断结果一致。同样地,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根据切断零点t0紧前的断路器电流Iv的半波的极性的判别结果,来推断V-W相间的剩余电压Vlvw的极性。此外,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根据切断零点t0紧前的断路器电流Iw的半波的极性的判别结果,来推断W-U相间的剩余电压Vlwu的极性。此处,说明根据断路器电流Iu、Iv、Iw的各相的极性、来推断剩余电压Vluv、Vlvw、Vlwu的各线间的极性的情况下的优点。
图4是表示与图2及图3的单线接地(W相接地)状态相同状态下的电容器对地电压(断路器2的负载侧的相电压)Vv, Vu, Vw的波形图。在稳定状态下断路器2切断了电流的情况下,切断零点紧前的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半波的极性(正极或负极)和切断零点紧后的各相的电容器对地电压(剩余电压的相电压)的极性一致。这是因为,在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比电源电压的相位超前90度。但是,如图4所示,在单线接地状态下断路器2切断了电流的情况下,在各相中,切断零点t0紧前的断路器电流Iu、Iv、Iw的半波的极性和剩余电压(切断零点紧后的电容器对地电压)Vv, Vu、Vw未必一致。相对于此,如上述那样,切断零点t0紧前的断路器电流Iu、Iv、Iw的各相的极性与剩余电压Vluv、Vlvw、Vlwu的各线间的极性一致。因此,即使在通过单线接地而由断路器2切断了事故电流的情况下,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也能够根据断路器电流Iu、Iv、Iw,来推断剩余电压Vluv、Vlvw、Vlwu的各线间的极性。接通相位检测部13根据由电压计测部11计测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的线间电压及由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推断的线间的剩余电压,来检测接通断路器2的接通相位。参照图5,对接通相位检测部13的接通相位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接通相位检测部13检测U-V相间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Vuv的极性和U-V相间的剩余电压Vluv的极性一致的区间Tuv。接通相位检测部13检测V-W相间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Vvw的极性和V-W相间的剩余电压Vlvw的极性一致的区间Tuv。接通相位检测部13检测W-U相间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Vwu的极性和W-U相间的剩余电压Vlwu的极性一致的区间Twu。接通相位检测部13检测在各个相间检测出的区间Tuv、Tvw, Twu全部重叠的区间Tc。接通相位检测部13将检测出的区间Tc作为目标接通相位范围。目标接通相位范围Tc是作为将断路器2接通的时刻(接通相位)的目标的范围。接通相位检测部13将检测出的目标接通相位范围Tc向接通指令输出部14输出。接通指令输出部14,为了在由接通相位检测部13检测出的目标接通相位范围Tc内将断路器2接通,而向断路器2输出接通指令。由此,断路器2在目标接通相位范围Tc内的时刻接通。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剩余电压Vluv、Vlvw、Vlwu及断路器电源侧电压Vuv、Vvw.Vwu的条件下接通了断路器2的情况下的接通相位和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最大值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曲线Iumax表示U相的断路器电流的最大值。曲线Ivmax表示V相的断路器电流的最大值。曲线Iwmax表示W相的断路器电流的最大值。图6中的断路器2的接通条件为,使电源母线6的额定电压为66kV,使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的电容器容量为120MVA,有电容器容量的6%的串联电抗器,使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为中性点非接地、三相同时接通。接通相位Θ a表示了由接通相位检测部13检测的目标接通相位范围Tc的中心。如图6所示,在接通相位Θ a接通了断路器2的情况下的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最大值被抑制为,在接通相位Θ b接通了断路器2的情况下的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最大值的约二分之一至约三分之一。 图7是表示在图6的接通相位Θ a接通了断路器2的情况下的接通后的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绝对值Iau、Iav、Iaw的波形图。图8是表示在图6的接通相位Qa接通了断路器2的情况下的提前放电期间TDa的各相的电荷量Qau、Qav、Qaw的推移的曲线图。提前放电期间TDa为I. 91毫秒。图9是表示在图6的接通相位Θ b接通了断路器2的情况下的接通后的各相的断路器电流的绝对值Ibu、Ibv、Ibw的波形图。图10是表示在图6的接通相位Θ b接通了断路器2的情况下的提前放电期间TDb的各相的电荷量Qbu、Qbv、Qbw的推移的曲线图。提前放电期间TDb为4. 70毫秒。图8及图10所示的曲线图中,使接通时的断路器2的极间距离和产生提前放电的电压之间的关系为相同条件。如图8及图10所示,接通相位0a下的断路器2的接通所引起的各相的电荷量Qau> Qav> Qaw在各相有电荷量的偏差,但与接通相位Θ b下的断路器2的接通所引起的各相的电荷量Qbu、Qbv> Qbw相比较,减少到约十分之一。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三相统一操作型的断路器2,即使将由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构成的调相设备3接通,也能够抑制接通时产生的冲击电流。进行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的开闭的断路器2的电气寿命大大受到电弧接点及喷嘴的消耗的因素的影响,接通时的提前放电所引起的损耗是决定性的。此外,电弧接点的损耗伴随着通电电荷量的增加而变大。如果是断路器控制装置1,则通过在调相设备3的接通时进行相位控制,能够降低断路器2的电弧接点的损耗。从而能够延长断路器2的电气寿命。此外,如果是断路器控制装置1,则即使在断路器2的负载侧不计测剩余的直流电压的大小,通过判别该直流电压的极性,也能够决定用于抑制下一次将断路器2接通的冲击电流的最佳的接通相位。(第二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IA的电力网系统IOA的构成的构成图。电力网系统IOA为,在图I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网系统10中,将断路器控制装置I替换为断路器控制装置1A,将电流检测器5U、5V、5W替换为电压检测器6U、6V、6W。其它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电压检测器6U、6V、6W是用于按每相来计测比断路器2更靠负载侧(调相设备3侧)的电压即负载侧电压的计测装置。电压检测器6U、6V、6W分别检测U相、V相、及W相的电压来作为计测信息。电压检测器6U、6V、6W将检测出的负载侧电压向断路器控制装置IA输出。电压检测器6U、6V、6W例如为仪表用变压器。断路器控制装置IA为,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I中,将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替换为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其它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将由电压检测器6U、6V、6W检测出的负载侧电压的对地电压变换为线间电压。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计测所变换的线间电压。 当将断路器2断开时,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根据计测的负载侧电压的线间电压,来推断在断路器2的负载侧剩余的线间的直流电压(调相用电容器31U、31V、31W的剩余电压)的极性。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将推断的剩余电压的极性向接通相位检测部13输出。剩余电压的极性的推断方法如下那样地进行。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根据计测的负载侧电压的线间电压,来判别切断零点紧前的负载侧电压的线间电压的极性。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将与判别了极性的线间电压相同的线间的剩余电压的极性、推断为与判别出的极性相同的极性。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对全部线间如这样地进行剩余电压的极性推断。断路器控制装置IA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由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推断的剩余电压的极性,来将断路器2接通。S卩,接通相位检测部13根据由电压计测部11计测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的线间电压及由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A推断的线间的剩余电压,来检测将断路器2接通的接通相位。接通指令输出部14根据由接通相位检测部13检测出的接通相位,来将断路器2接通。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用于计测负载侧电压的电压检测器6U、6V、6W来取代计测断路器电流的电流检测器5U、5V、5W,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第三实施方式)图1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IB的电力网系统IOB的构成的构成图。电力网系统IOB为,在图I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网系统10中,将断路器控制装置I替换为断路器控制装置1B。其它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断路器控制装置IB的基本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I同样。断路器控制装置IB具备电压计测部11、接通相位检测部13B、接通指令输出部14、电流极性判别部15、断开相位检测部16及断开指令输出部17。电流极性判别部15判别由电流检测器5U、5V、5W检测出的断路器电流的各相的极性。电流极性判别部15将判别出的断路器电流的各相的极性向断开相位检测部16输出。断开相位检测部16根据由电流极性判别部15判别出的断路器电流的各相的极性,来检测与预先设定的相位相同的断开相位。断开相位检测部16将检测出的断开相位向断开指令输出部17输出。断开指令输出部17为了在由断开相位检测部16检测出的断开相位的时刻由断路器2切断电流,而对断路器2输出断开指令。通过断开指令输出部17在由断开相位检测部16检测出的断开相位将断路器2断开,断路器2的断开相位成为总是与预先设定的相位相同的相位。电压计测部11,如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将计测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的线间电压向接通相位检测部13B输出。接通相位检测部13B根据由电压计测部11计测的断路器电源侧电压的线间电压,来检测抑制在断路器2的接通时产生的冲击电流的最佳的接通相位(或目标接通相位范围)。接通相位检测部13B将检测出的接通相位向接通指令输出部14输出。此处,通过断开相位检测部16及断开指令输出部17,使断路器2断开的相位总是相同。因此,在断路器2断开后,在断路器2的负载侧(调相设备3)剩余的直流电压(剩余电压)的极性也总是相同。从而,能够预先设定断路器2的断开后的剩余电压 的极性。因而,如果接通相位检测部13B计测断路器电源侧电压,则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检测抑制在断路器2的接通时产生的冲击电流的最佳的接通相位(或目标接通相位范围)。接通指令输出部14为了在由接通相位检测部13B检测出的接通相位(或目标接通相位范围Tc)将断路器2接通,而向断路器2输出接通指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断开相位检测部16及断开指令输出部17,能够使断路器2的电流切断时刻为预先设定的时刻。由此,也能够使调相设备3的剩余电压的极性为预先设定的极性。从而,断路器控制装置IB即使不推断调相设备3的剩余电压的极性,也能够根据断路器电源侧电压,通过控制断路器2的接通相位,来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
果O(第四实施方式)图1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IC的电力网系统IOC的构成的构成图。电力网系统IOC为,在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网系统IOB中,将断路器控制装置IB替换为断路器控制装置1C,将电流检测器5U、5V、5W替换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压检测器6U、6V、6W。其它点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断路器控制装置IC为,在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IB中,将电压极性判别部15替换为电压极性判别部15C,将断开相位检测部16替换为断开相位检测部16C。其它点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电压极性判别部15C将由电压检测器6U、6V、6W检测出的负载侧电压的对地电压变换为线间电压。电压极性判别部15C计测所变换的线间电压。电压极性判别部15C判别计测的负载侧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电压极性判别部15C将判别出的负载侧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向断开相位检测部16C输出。断开相位检测部16C根据由电压极性判别部15C判别出的负载侧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来检测与预先设定的相位相同的断开相位。断开相位检测部16C将检测出的断开相位向断开指令输出部17输出。断开指令输出部17为了在由断开相位检测部16C检测出的断开相位的时刻由断路器2切断电流,而对断路器2输出断开指令。通过断开指令输出部17在由断开相位检测部16C检测出的断开相位将断路器2断开,断路器2的断开相位成为总是与预先设定的相位相同的相位。关于由电压计测部11、接通相位检测部13B及接通指令输出部14将断路器2接通的动作,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使用电压检测器6U、6V、6W来取代电流检测器5U、5V、5W,也能够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检测对地电压(相电压)的电压检测器4U、4V、4W,但也可以使用检测线间电压的电压检测器。在这种情况下,电压计测部11能够省略将对地电压变换为线间电压的运算。此外,如果通过与图5所示的接通相位的决定方法实质上相同的方法来决定接通相位,则在断路器控制装置I中,也可以不必运算线间电压。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剩余电压极性判别部12根据各相的断路器电流Iu、Iv、Iw,来推断了各线间的剩余电压Vluv、Vlw、Vlmi的极性,但只要是由稳定状态下的断路器 2进行的电流切断,如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就能够根据各相的断路器电流Iu、Iv、Iw来推断各相的剩余电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断路器电源侧的各相电压的极性和推断的各相的剩余电压的极性在全部相中一致的区间、成为将断路器2接通的目标接通相位范围,而能够与各实施方式同样地抑制断路器2的冲击电流。并且,在各实施方式中,使断路器2为三相统一操作型的断路器,但也可以在各相设置三台单相断路器,即使三相同时接通,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而并非试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且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源电压计测单元,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断路器电流计测单元,计测在上述断路器中流动的电流即断路器电流; 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根据由上述断路器电流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断路器电流,来判别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 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由上述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判别出的上述剩余电压的极性与由上述电源电压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一致的接通相位区间;以及断路器接通单元,在由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接通相位区间的范围内接通上述断路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击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将上述剩余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与上述电源电压的各线间电压的极性分别一致的相位区间作为上述接通相位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根据上述断路器电流的各相电流的极性,来判别上述剩余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
4.一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源电压计测单元,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计测单元,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电压即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 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根据由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来判别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 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由上述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判别出的上述剩余电压的极性与由上述电源电压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一致的接通相位区间;以及断路器接通单元,在由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接通相位区间的范围内接通上述断路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将上述剩余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与上述电源电压的各线间电压的极性分别一致的相位区间作为上述接通相位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剩余电压极性判别单元根据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来判别上述剩余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
7.—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源电压计测单元,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断路器电流计测单元,计测在上述断路器中流动的电流即断路器电流; 断开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根据由上述断路器电流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断路器电流,来检测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与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断开相位区间; 断路器断开单元,在由上述断开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断开相位区间的范围内将上述断路器断开; 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由上述电源侧电压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与上述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接通相位区间;以及 断路器接通单元,在由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接通上述断路器。
8.—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源电压计测单元,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计测单元,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电压即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 断开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根据由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来检测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与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断开相位区间; 断路器断开单元,在由上述断开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断开相位区间的范围内将上述断路器断开; 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由上述电源侧电压计测单元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与上述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接通相位区间;以及 断路器接通单元,在由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接通上述断路器。
9.一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计测在上述断路器中流动的电流即断路器电流; 根据所计测的上述断路器电流,来判别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 检测所判别出的上述剩余电压的极性与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一致的相位区间;以及 在检测出的上述相位区间的范围内接通上述断路器。
10.一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电压即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 根据所计测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来判别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 检测所判别出的上述剩余电压的极性与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一致的相位区间;以及在检测出的上述相位区间的范围内接通上述断路器。
11.一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计测在上述断路器中流动的电流即断路器电流; 根据所计测的上述断路器电流,来检测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与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断开相位区间; 在检测出的上述断开相位区间的范围内将上述断路器断开; 检测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与上述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接通相位区间;以及 在检测出的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接通上述断路器。
12.—种冲击电流抑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抑制通过断路器将调相用电容器三相同时接通到电源侧的三相交流电力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电源侧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计测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电压即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 根据所计测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电压,检测上述断路器断开后的在上述断路器的上述调相用电容器侧的剩余电压的极性与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断开相位区间; 在检测出的上述断开相位区间的范围内将上述断路器断开; 检测所计测的上述电源电压的极性与上述预先设定的极性一致的接通相位区间;以及 在检测出的上述接通相位区间接通上述断路器。
全文摘要
一种断路器控制装置(1),抑制通过三相统一操作型的断路器(2)将调相设备(3)接通到电源母线(6)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其中,计测电源母线(6)的电源电压,计测在断路器(2)中流动的断路器电流,根据所计测的断路器电流来判别断路器(2)断开后的调相设备(3)的剩余电压的极性,检测所判别出的剩余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与所计测的电源电压的各线间的极性一致的目标接通相位范围,在目标接通相位范围内接通断路器(2)。
文档编号H01H33/59GK102959670SQ20118003045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2日
发明者腰塚正, 丸山志郎, 前原宏之, 佐藤纯正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