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薄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585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薄型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薄型电连接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薄型电连接器上的端子模块,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冲压成型后的端子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加以固定的端子模块,以达到薄型化的设计。
背景技术
[0002]电连接器,为一种电信号的传输媒介,主要是利用端子来作为电信号之间的传递。 一般来说,电连接器主要设置于电路板上,做为外围设备的扩充等等。[0003]现有的薄型化电连接器,主要是应用于电路板上,用以连接一软性电路板(FPC)。[0004]图1及图2所示为一已知薄型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以及端子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的已知薄型电连接器A,包含有一塑料本体B、多个导电端子C以及一旋转件D。塑料本体B —端具有一插口 BI,可供一软性电路板E插入,且塑料本体B内部中央具有一定位块B2。[0005]导电端子C,由塑料本体B后方插入塑料本体B内部,概呈一工字型,包含有一前开口 Cl以及一后开口 C2,其前开口 Cl位于塑料本体B的插口 BI处,而后开口 C2则是位于塑料本体B上远离插口 BI的另一侧。[0006]旋转件D,则是设置于塑料本体B上,远离插口 BI的一侧,且旋转件D上相对于每一导电端子C的后开口 C2位置,设置有一凸轮Dl,其凸轮Dl位于每一导电端子C的后开口 C2内,并于后开口 C2中转动。[0007]由此,当旋转件D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导电端子C,使导电端子C的前开口 Cl 达到开锁/闭锁的效果。[0008]然而,现有的导电端子C在与塑料本体B结合的时候,一般都是由塑料本体B的插口 BI端,或是远离插口 BI的另一端,以插入的方式,固定于塑料本体B内。[0009]因此,为了使导电端子C在插入塑料本体B后能够有效的固定,故一般会在导电端子C上设置有倒刺C3,而在塑料本体B中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块B2,进而当导电端子C插入塑料本体B内部后,通过倒刺C3刺入凸块B2内,进而达到防止导电端子C脱落的效果。[0010]但是,现有的薄型电连接器A,由于整体尺寸极小,造成导电端子C以及塑料本体B 的体积相对缩小,因此,当导电端子C利用插入方式固定于塑料本体B内部时,容易在插入的过程中,导电端子C与塑料本体B的碰撞,进而造成导电端子C的变形或扭曲。[0011]另外,由于导电端子C为了有效固定在塑料本体B内,因此导电端子C上皆设置有倒刺C3,当导电端子C在插入塑料本体B的过程中,导电端子C上的倒刺C3会先对塑料本体B上的定位块B2造成破坏,使定位块B2上被倒刺C3所刮落的碎末掉落到薄型电连接器 A中,进而影响的薄型电连接器A的电器特性。[0012]此外,由于定位块B2在倒刺C3行进的过程中,会在路径上形成有刮痕,此刮痕会造成导电端子C在固定时,产生松动以及脱落的现象,造成导电端子C无法有效固定于塑料本体B中,亦会影响薄型电连接器的电器特性。实用新型内容[0013]于现有技术中,不但容易造成导电端子在组装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扭曲,且导电端子亦无法有效的固定于塑料本体上,不仅仅影响了制作优良率,增加制造成本,更会因此影响电器特性,进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力。[001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薄型电连接器,主要是用以解决上述所列问题,并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结构强度的端子模块及其电连接器。[0015]所述端子模块,应用于一电连接器中,用以与一软性电路板(FPC)电性连接,其包含有多个端子以及一塑料本体。[0016]每一端子,由金属材料以冲压方式一体成型,每一端子形成有一插口,该插口由一固定部、一弹性臂以及一连接固定部与弹性臂的连接部组成,该弹性臂位于该固定部的上方并相互对应,用以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0017]塑料本体,利用射出成型方式环设于这些端子的固定部上,以将这些端子予以固定并排列成一排。[0018]其中,该每一端子由冲压方式所形成,其固定部上形成有一定位槽,且该塑料本体部分位于该定位槽内;每一端子的固定部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凸露于塑料壳体外侧的焊接部。[0019]其中,该每一端子的弹性臂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动作杆,且该每一端子的固定部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杆,使该动作杆与该支撑杆以及该连接杆之间,形成有一与插口方向相反的开口,并使该每一端子呈一工字状;该每一端子的支撑杆向后延伸有一凸露于塑料壳体外侧的焊接部。[0020]由此,当这些端子利用冲压方式直接成型后,再以射出成型方式将这些端子予以固定,可使这些端子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此外,通过射出方式将这些端子加以连结固定, 以大幅简化薄型电连接器组装时间。[0021]此外,本实用新型更提出一种薄型电连接器,用以固定于一电路板上,用以与一软性电路板(FPC)电性连接,其包含一端子模块、一活动件。[0022]所述端子模块包含有多个端子以及一塑料本体。[0023]每一端子形成有一插口,该插口由一固定部、一弹性臂以及一连接该固定部与该弹性臂的连接部组成,该弹性臂位于该固定部的上方并相互对应,以利用弹性臂及固定部与软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0024]塑料本体,利用射出成型方式环设于这些端子的固定部上,以将每一端子固定并排列成一排。[0025]活动件,枢设于塑料本体上,用以带动每一端子的弹性臂动作。[0026]其中,更包含有一盖板,且该塑料本体沿该多个端子排列方向的两侧,各向上凸伸有一凸块,该盖板横跨于二凸块上;每一凸块上更设置有一嵌槽,且该电连接器更包含有二可嵌入该嵌槽的定位片;该盖板为一聚乙酯(Maylar)胶膜,贴附于该塑料本体上;该每一端子的弹性臂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动作杆,该每一端子的固定部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杆,使该动作杆与该支撑杆以及该连接杆之间,形成有一与该插口方向相反的开口,使该每一端子呈一工字状,且该活动件枢设于该开 口处。[0027]由此,当这些端子利用冲压方式直接成型后,可使这些端子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 此外,通过射出方式将这些端子加以连结固定,并可大幅简化薄型电连接器的组装时间,进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0028]图1为已知薄型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0029]图2为已知插入型端子的示意图。[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块的示意图。[0032]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00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动作的剖面示意图。[003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动作的剖面示意图。[003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6]已知技术元件符号说明[0037]A薄型电连接器C2 后开口[0038]B塑料本体C3 倒刺[0039]BI插口D 旋转件[0040]B2定位块Dl 凸轮[0041]C导电端子E 软性电路板[0042]Cl前开口[0043]本实用新型元件符号说明[0044]10电连接器22塑料本体[0045]20端子模块221定位块[0046]21端子222嵌槽[0047]22塑料本体223 缺口[0048]211插口30活动件[0049]212固定部31凸轮[0050]213弹性臂32穿槽214连接部40定位片[0052]215定位槽41焊接脚[0053]216动作杆42插置部[0054]217支撑杆50盖板[0055]218开口60软性电路板[0056]219焊接端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0058]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薄型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薄型电连接器,其薄型电连接器10主要用以被焊接于一电路板上,并可于电路板上与一软性电路板(FPC)电性连接(图示中未加以表示)。[0059]所述薄型电连接器10包含有一端子模块20、一活动件30、二定位片40以及一盖板50。[0060]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模块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剖面示意图。端子模块 20由多个端子21以及一塑料本体22所组成。多个端子21排列成一列,每一端子21形成有一插口 211,插口 211由一固定部212、一弹性臂213以及连接固定部212及弹性臂213 的连接部214所组成,弹性臂213位于固定部212的上方并相互对应,且固定部212上设置有一定位槽215。[0061]在本实施例中,于每一端子21的弹性臂213后方沿与插口相反方向延伸有一动作杆216,而每一端子21的固定部212后方沿与插口相反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杆217,使动作杆 216、支撑杆217以及连接部214间形成有一与插口 21方向相反的开口 218,使每一端子21 概呈一工字状。此外,支撑杆217并向后再延伸有一焊接端219,其焊接端219部分凸露于后述塑料本体22的底部。[0062]塑料本体22,利用可塑性材料以射出成型方式一体成型,并环设于每一端子21的固定部212上,且部分的嵌设于每一端子21的定位槽215中,以将这些端子21予以固定并排列成一排,且使每一端子21的焊接端219部分凸露于塑料本体22的底部。塑料本体 22两侧相对于这些端子21的排列方向各方向上延伸有一相互对应的定位块221,每一定位块221上各设置有一嵌槽222,且每一定位块221的外侧底部,各形成有一缺口 223,其缺口 223与嵌槽222相互连通。[0063]如图3所示,活动件30枢设在塑料本体22上,其活动件30上设有至少一凸轮31 用来带动每一端子21的弹性臂213。在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0枢设在塑料本体22上相对于每一端子21的开口 218处,活动件30上设有多个与端子21数量相同的凸轮31,每一凸轮31容置于每一端子21的开口 218间,且每一凸轮31与活动件30间形成有一穿槽32,使每一端子21的动作杆216得以穿过这些穿槽32。[0064]二定位片40分别设置于塑料本体22的嵌槽222内。每一定位片40,各具有一焊接脚41以及一插置部42,其焊接部41与这些端子21的焊接部219大致共平面,且焊接部 219有部分暴露于塑料本体22的缺口 223处。而插置部42则是用以将固定片40固定于塑料本体22的嵌槽222中,以使定位片40有效的固定于嵌槽222中。[0065]盖板50,覆盖于塑料本体22上相对于定位块22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盖板50 由聚乙烯(Maylar)材料所制成,贴附在塑料本体22的定位块221上,横跨于每一端子21 的弹性臂213上,以与塑料本体22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此外,在实际应用上,盖板50亦可与塑料本体22同样采用射出成型方式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仅为一较佳实施态样,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66]由此,通过塑料本体22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成型于每一端子21的固定部212上, 可避免如已知技术需要以插入的方式与塑料本体固定,进而避免每一端子的变形与扭曲。 此外,通过塑料本体22直接射出成型于每一端子21上,可以增加每一端子21与塑料本体 22间的结合强度,如此更可避免端子22从塑料本体22上脱落,进而提升端子模块的强度。[0067]图6及图7所示为 本实用新型第一动作的剖面示意图以及第二动作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活动件30转动在垂直方向的时候,为端子21开锁的状态,此时软性电路板(FPC)60可由端子21的插口 211端插入端子21内部。[0068]当活动件30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活动件30上的每一凸轮31会于端子21的开口 218处转动,进而推动每一端子21的动作杆216 ;当动作杆216被活动件30的凸轮31 推动时,此时,动作杆216会被向上推移,由于每一端子21为一体成型,因此每一端子21的弹性臂213会被带动往固定部212部方向活动,进而达到闭锁的状态,方可利用固定部212 与弹性臂213对软性电路板60进行夹持,使软性电路板60得以被夹固于薄型电连接器10 上。[0069]最后,欲开锁时,只需再将活动件30转动至垂直方向后,弹性臂213即会因为金属本身具有的弹性回复力,回归至开锁的状态,如此即可达到薄型电连接器10的开/闭锁的效果。[0070]由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模块20将塑料本体22利用射出成型方式直接成型于每一端子21的固定部212上,如此不但能够有效的缩短制作时间,且能够提升端子模块 20的强度,亦能降低制造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薄型电连接器10更具市场竞争力。[007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端子模块,应用于一电连接器中,用以与一软性电路板(FPC)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块包含 多个端子,每一端子形成有一插口,以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插口由一固定部、一弹性臂以及连接该固定部及该弹性臂的连接部所形成,该弹性臂位于该固定部的上方并相互对应,用以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 一塑料本体,以射出成型方式环固于该每一端子的固定部上,以将该多个端子固定并排列成一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每一端子由冲压方式所形成,其固定部上形成有一定位槽,且该塑料本体部分位于该定位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的固定部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凸露于塑料壳体外侧的焊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每一端子的弹性臂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动作杆,且该每一端子的固定部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杆,使该动作杆与该支撑杆以及该连接杆之间,形成有一与插口方向相反的开口,并使该每一端子呈一工字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每一端子的支撑杆向后延伸有一凸露于塑料壳体外侧的焊接部。
6.一种薄型电连接器,用以固定于一电路板上,用以与一软性电路板(FPC)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电连接器包含 一端子模块,包含 多个端子,其每一端子,形成有一插口,该插口由一固定部、一弹性臂以及一连接该固定部及该弹性臂的连接部所组成,该弹性臂位于该固定部的上方并相互对应,用以与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一塑料本体,以射出方式环固于该每一端子的固定部上,以将该每一端子固定并排列成一排;以及 一活动件,枢设于该塑料本体上,用以带动该每一端子的弹性臂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盖板,且该塑料本体沿该多个端子排列方向的两侧,各向上凸伸有一凸块,该盖板横跨于二凸块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凸块上更设置有一嵌槽,且该电连接器更包含有二可嵌入该嵌槽的定位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板为一聚乙酯(Maylar)胶膜,贴附于该塑料本体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型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每一端子的弹性臂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动作杆,该每一端子的固定部沿该插口的相反方向延伸有一支撑杆,使该动作杆与该支撑杆以及该连接杆之间,形成有一与该插口方向相反的开口,使该每一端子呈一工字状,且该活动件枢设于该开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模块及使用该端子模块的电连接器,指一种利用冲压成型后的端子以射出成型方式加以固定的端子模块。该端子模块包含多个端子以及至少一塑料本体,每一端子利用冲压方式一体成型,由一固定部、一弹性臂以及一连接固定部与弹性臂的连接部组成有一插口。弹性臂位于固定部上方,用以与一软性电路板(FPC)电性连接,其弹性臂的纵向深度大于横向宽度。塑料本体,以射出成型方式环设于每一端子的固定部上,并将这些端子固定成一排。由此,当所述端子利用冲压方式直接成型后,再以射出成型方式将所述端子固定,可使所述端子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此外,通过射出方式将所述端子加以连结固定,可缩小电连接器的高度以及组装的时间。
文档编号H01R12/79GK202872012SQ2012203590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萧义辉, 周勇, 陈远飞 申请人: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