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805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包括位于塑料薄膜内的正极板、负极板、隔板以及隔板袋,所述隔板呈U型,所述正极板位于U型隔板的内部,所述负极板位于U型隔板的两侧,所述负极板与所述正极板并联,所述隔板袋套在正极板或负极板的外部。相比于现有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的极板套入隔板袋内,由于隔板袋的孔径小于1μm,因此便有效的阻止了正极活性物质扩散到隔板的微孔结构中,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电池正、负极的短路,进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蓄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属于电池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蓄电池仅仅采用隔板防止正、负电极短路,即使采用最好的隔板一AGM隔板(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其孔径也达到接近20 μ m,通常测量值在17 μ m左右,当电池使用2_3年后,正极的活性物质会逐渐扩散到AGM隔板的微孔结构中,这些扩散到AGM隔板微孔结构中的物质会导致蓄电池内单格正负极相连,这样不仅会造成蓄电池的内阻增大,也会造成蓄电池的自放电率增大,从而使蓄电池的容量降低,随着电池使用年限的增加,扩散会进一步增大,最终导致电池短路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隔板袋的蓄电池,该蓄电池将极板放在隔板袋内,同时保留AGM隔板以保证电池贫液特性不变,有效的阻止了电池正、负电极的短路。
[0004]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蓄电池,包括位于塑料薄膜内的正极板、负极板、隔板以及隔板袋,所述隔板呈U形,所述正极板位于U形隔板的内部,所述负极板位于U形隔板的两侧,所述负极板与所述正极板并联,所述隔板袋套在正极板或负极板的外部。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双层隔板。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袋为聚乙烯隔板袋。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袋的孔径小于I μ m。
[0010]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的极板套入隔板袋内,由于隔板袋的孔径小于I μ m,因此便有效的阻止了正极活性物质扩散到隔板的微孔结构中,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电池正、负极的短路,进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1中正极板位于双层AGM隔板中,与负极并联形成蓄电池的一个单格;
[0013]其中,负极板I ;隔板2 ;正极板3 ;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负极板套在隔板袋内的蓄电池结构示意图;图2 (b)为正极板套在隔板袋内的蓄电池结构示意图;)
[0015]图2 (a)中正极板位于双层AGM隔板中,与包裹在隔板袋的负极板并联形成蓄电池的一个单格,塑料薄膜位于极群的最外层;图2 (b)中正板板与套在其外面的隔板袋一起位于双层AGM隔板中,与负极并联形成蓄电池的一个单格,塑料薄膜位于极群的最外层;[0016]其中,负极板I ;隔板2 ;正极板3 ;塑料薄膜4 ;隔板袋5 ;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极板或负极板位于隔板袋内的俯视图,其中,图3(a)为正极板位于隔板袋内的俯视图,图3 (b)为负极板位于隔板袋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板袋即为袋式隔板。
[0020]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塑料薄膜4内的正极板3、负极板1、隔板2以及隔板袋5,所述隔板2为双层隔板且呈U形,正极板3位于U形隔板2的内部,负极板I位于U形隔板2的两侧,负极板I与正极板3采用并联方式连接,隔板袋5套在正极板3或负极板I的外部,隔板2采用超细玻璃纤维制成,隔板袋5采用聚乙烯制成,隔板袋5的孔径小于I μ m,从而能有效的阻止正极活性物质扩散到隔板的微孔结构中,进而能有效的防止电池的正、负极短路,塑料薄膜4位于极群的最外层,从而能够防止紧装配对时两边负极板I外部的隔板袋5被划伤或防止紧装配对时两边负极板I被划伤。
[0021]正极板3的尺寸为148cmX 135cm,套在正极板3外的隔板袋5的尺寸为164cmX 149cm,负极板I的尺寸为148cmX 136cm,套在负极板I外的隔板袋5的尺寸为162cmX 148cm。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塑料薄膜内的正极板、负极板、隔板以及隔板袋,所述隔板呈U形,所述正极板位于U形隔板的内部,所述负极板位于U形隔板的两侧,所述负极板与所述正极板并联,所述隔板袋套在正极板或负极板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双层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袋为聚乙烯隔板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袋的孔径小于Iμ m。
【文档编号】H01M2/18GK203491323SQ20132039013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日
【发明者】谭乃云, 严学庆, 赵荣兴 申请人:江苏欧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