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式单相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748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式单相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有一组由动电极和静电极组成的电极,以及用于控制动电极和静电极相互导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减速传动机构和动力拉杆,减速传动机构由与直流电机相连的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小齿轮啮合的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大齿轮一体成型的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和连杆组成,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扇形齿轮和动力拉杆连接;静电极固定在壳体上,且一端伸出壳体外,动电极一端固定在动力拉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并伸出壳体外;该单相继电器的触点接触压力大,接触电阻低,触点间距大,电弧小,抗震动,动作可靠,独特的齿轮减速传动机构使结构更简化,组装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电机式单相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式单相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继电器是自动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一般的继电器驱动装置均采用电磁线圈和导磁材料制成电磁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拉动电极完成开关动作,这种继电器线圈需一直通电方能保持开关吸合;在电子式电能表中广泛使用的磁保持继电器开关则是靠永久磁铁吸力来保持开关吸合(电磁线圈只在动作时通电,动作完成后不需通电),但因永久磁铁吸力有限,触点间接触压力小,接触电阻大,触点温升高,且触点间距小,易产生电弧,磁保持继电器开关在电子式电能表使用中存在容易烧触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电子式电能表使用的电机驱动的大功率的单相继电器,该单相继电器的触点接触压力大,接触电阻低,触点间距大,电弧小,抗震动,动作可靠,其独特的齿轮减速传动结构使继电器机构更简化,组装便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组由动电极和静电极组成的电极,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动电极和静电极相互导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减速传动机构和动力拉杆,所述减速传动机构主要由与所述直流电机相连的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小齿轮啮合的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大齿轮一体成型的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和连杆组成,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扇形齿轮和动力拉杆连接;所述静电极固定在壳体上,且一端伸出壳体外,所述动电极一端固定在动力拉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并伸出壳体外。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形齿轮的弧形缘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驱动的齿牙区域、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所述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分别位于所述齿牙区域的上下两端。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形齿轮为四分之一齿轮。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齿轮座和第二齿轮座,所述第一齿轮座和第二齿轮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第三扣位和第四扣位;所述一体成型的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设于第一齿轮座内,且其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内;所述扇形齿轮设于第二齿轮座内,且其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三扣位和第四扣位内。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与其齿轮轴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扇形齿轮与其齿轮轴一体注塑成型。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电极固定在壳体内,且朝向动电极一侧设有静触点;所述动电极主要由叠放一起的导电弹片组件和定位电极片组成,所述导电弹片组件的一端固定在动力拉杆上,并设有以可分离的方式与静触点对应接触的动触点,所述导电弹片组件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壳体内的定位电极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电极片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弹片组件设有动触点的一端还设有动弹片,所述动弹片的一端与导电弹片组件连接固定,另一端弯曲至与导电弹片组件平行,并与导电弹片组件一并卡在动力拉杆设有的卡槽上。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弹片组件上设有预压弹力与动触点闭合方向一致的U型叠加部。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单相继电器的减速传动机构通过第一扣位、第二扣位、第三扣位和第四扣位共同作用下固定在壳体内,无需任何螺钉等零件进行固定,结构简单,组装便捷,一体化成型的第一大齿轮、第二小齿轮和其齿轮轴,以及一体化成型的扇形齿轮和齿轮轴进一步简化了结构。
[0015]另外,本实用新型设有的打滑传动机构在触点完全闭合或完全断开后齿轮打滑,直流电机可继续运转,放宽了驱动电路中对驱动电流脉冲宽度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机式单相继电器的触点分离即非通电状态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述电机式单相继电器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机式单相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即通电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所述电机式单相继电器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中第二小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打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包括有壳体6,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组由动电极I和静电极2组成的电极,以及用于控制动电极I和静电极2相互导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机3、减速传动机构和动力拉杆5,所述减速传动机构主要由与直流电机3相连的第一小齿轮41、与第一小齿轮41卩齿合的第一大齿轮42、与第一大齿轮42 —体成型的第二小齿轮43、与第二小齿轮43卩齿合的扇形齿轮44和连杆45组成,且连杆4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轴451和第二传动轴452与扇形齿轮44和动力拉杆5转动连接;静电极2固定在壳体6上,且一端伸出壳体6外,动电极I 一端固定在动力拉杆5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6上并伸出壳体6外。
[0023]本实施例所述的壳体6内设有第一齿轮座61和第二齿轮座62,所述第一齿轮座61和第二齿轮座6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扣位63和第二扣位64、第三扣位65和第四扣位66 体成型的第一大齿轮42和第二小齿轮43设于第一齿轮座61内,且其齿轮轴46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一扣位63和第二扣位64内;扇形齿轮44设于第二齿轮座62内,且其齿轮轴47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三扣位65和第四扣位66内;而且第一大齿轮42和第二小齿轮43与其齿轮轴一体注塑成型,扇形齿轮44与其齿轮轴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齿轮座61和第二齿轮座62的两侧分别设有纵向设计的用于供齿轮轴46的端部滑入第一扣位63和第二扣扣位64的导向槽(图中未表不出来),以及供齿轮轴47的端部滑入第三扣位65和第四扣位66的导向槽(图中未表示出来),所述导向槽下端与其对应的第一扣位63、第二扣位64、第三扣位65和第四扣位66连接,安装更容易。
[0024]本实施例所述的扇形齿轮44,优选为四分之一齿轮,其弧形缘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小齿轮43啮合驱动的齿牙区域441、上打滑区域442和下打滑区域443,所述上打滑区域442和下打滑区域443分别位于所述齿牙区域441的上下两端。
[0025]本实施例所述的静电极2固定在壳体6内,且朝向动电极I 一侧设有静触点21 ;所述动电极I主要由叠放一起的导电弹片组件11和定位电极片12组成,所述导电弹片组件11的一端固定在动力拉杆5上,并设有以可分离的方式与静触点21对应接触的动触点13,所述导电弹片组件11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壳体6内的定位电极片12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电极片12的另一端伸出壳体6外。
[0026]本实施例所述的导电弹片组件11设有动触点13的一端还设有动弹片14,所述动弹片14的一端与导电弹片组件11连接固定,另一端弯曲至与导电弹片组件11平行,并与导电弹片组件11 一并卡在动力拉杆5设有的卡槽51上。所述导电弹片组件11上设有预压弹力与动触点13闭合方向一致的U型叠加部15。
[0027]工作原理:
[0028]当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直流电机3加正脉冲电流,直流电机3正转,依次推动第一小齿轮41、第一大齿轮42、第二小齿轮43和扇形齿轮44,然后扇形齿轮44推动其上的第一传动轴451,第一传动轴451推动连杆45,连杆45推动第二传动轴452,第二传动轴452推动动力拉杆5向左动作,使动电极I上的动触点13与静电极2上的静触点21在闭合后仍然有导电弹片组件11和动弹片14的弹力作用,此时第二小齿轮43脱离了扇形齿轮44的齿牙区域441,位于上打滑区域442内打滑转动,扇形齿轮44不再与第二小齿轮43啮合。当正脉冲电流结束,直流电机3停止(即第二小齿轮43停止转动),动力拉杆5在动弹片14的反向弹力作用下经连杆45使扇形齿轮44与第二小齿轮43重新啮合。此时由于减速传动机构的减速比很大,动弹片14的弹力远远不足以推动第二小齿轮43,扇形齿轮44实现自锁。
[0029]相反地,直流电机3加负脉冲电流,直流电机3反向推动第一小齿轮41、第一大齿轮42、第二小齿轮43、扇形齿轮44和连杆45,连杆45推动动力拉杆5向右动作,使动触点13与静触点21分开。当动触点13与静触点21之间的断开距离约为1.5毫米时,第二小齿轮43脱离了扇形齿轮44的齿牙区域441,位于下打滑区域443内打滑转动,扇形齿轮44不再与第二小齿轮43啮合。当负脉冲电流结束,直流电机3停止(即第二小齿轮43停止转动),动力拉杆5在导电弹片组件11向左的弹力作用下经连杆45使扇形齿轮44与第二小齿轮43重新啮合;此时由于减速传动机构的减速比很大,导电弹片组件11的弹力远远不足以推动第二小齿轮43,扇形齿轮44实现自锁。
[0030]所述第二小齿轮43、扇形齿轮44、连杆45即构成本继电器的打滑传动机构,由于齿轮减速传动机构的减速增加了扇形齿轮44的扭矩,使连杆45有较大的推力推动动电极I动作,从而降低了两个触点间的接触电阻,提高了继电器工作的可靠性。
[003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电流情况下触点容易烧坏的问题和继电器的抗振问题,提高了继电器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3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组由动电极和静电极组成的电极,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动电极和静电极相互导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减速传动机构和动力拉杆,所述减速传动机构主要由与所述直流电机相连的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小齿轮啮合的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大齿轮一体成型的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啮合的扇形齿轮和连杆组成,且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扇形齿轮和动力拉杆连接;所述静电极固定在壳体上,且一端伸出壳体外,所述动电极一端固定在动力拉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并伸出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轮的弧形缘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驱动的齿牙区域、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所述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分别位于所述齿牙区域的上下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轮为四分之一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齿轮座和第二齿轮座,所述第一齿轮座和第二齿轮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第三扣位和第四扣位;所述一体成型的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设于第一齿轮座内,且其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内;所述扇形齿轮设于第二齿轮座内,且其齿轮轴的两端分别卡在第三扣位和第四扣位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与其齿轮轴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扇形齿轮与其齿轮轴一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极固定在壳体内,且朝向动电极一侧设有静触点;所述动电极主要由叠放一起的导电弹片组件和定位电极片组成,所述导电弹片组件的一端固定在动力拉杆上,并设有以可分离的方式与静触点对应接触的动触点,所述导电弹片组件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壳体内的定位电极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定位电极片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组件设有动触点的一端还设有动弹片,所述动弹片的一端与导电弹片组件连接固定,另一端弯曲至与导电弹片组件平行,并与导电弹片组件一并卡在动力拉杆设有的卡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式单相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组件上设有预压弹力与动触点闭合方向一致的U型叠加部。
【文档编号】H01H50/04GK203521327SQ20132065493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李德承 申请人:珠海市中艾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