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584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在外装芯产生破裂或者豁口等并且具有优异可靠性的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具备:内部芯(20),其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柱状的卷芯部(22)、以及设置在卷芯部的两端部的一对凸缘部(24,46);绕线(30),其缠绕卷芯部;外装芯(40),其形成有贯通孔(40a)并配置在内部芯外周;以及一对端子部(50,60),其具有固定部(52,62)、接线部(54,64)、以及连接接线部与固定部的连接部(56,66),固定部具有上面部(52a)、下面部(52b)、以及连接上面部与下面部并且与外装芯的外周面(46)相对的侧面部(52c,62c),接线部具有与支承面(42b)相对的接线底部(54a,64a),连接部沿着外装芯的外周面配置并且连接固定部的侧面部与接线部的接线底部。
【专利说明】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特别是涉及具备缠绕有绕线的内部芯和配置在内部芯的外周的外装芯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如下方案:具有由缠绕有绕线的鼓型芯所构成的内部芯、以及形成有容纳内部芯的贯通孔的外装芯的线圈部件。在外装芯,固定有电连接着绕线的端部的端子电极,并且电力经由端子电极而提供到鼓型芯的绕线。
[0003]作为安装在外装芯的端子电极的形状,已经提出了如下方案:例如具有插入到外装芯的贯通孔并且在与基部之间径向夹入外装芯上部的爪部、以及配置在外装芯的外周面的接线部的形状(参照专利文献I等)。端子电极的爪部具有调整外装芯与内部芯之间的间隙的功能。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6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然而,具有现有技术那样构造的端子电极的线圈部件,在从外部对线圈部件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具有如下问题:应力集中于外装芯当中夹入到端子电极的部分,在外装芯产生破裂或豁口。
[0009]本发明有鉴于上述那样的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在外装芯产生破裂和豁口等并且具有优异可靠性的线圈部件。
[0010]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1]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内部芯,其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柱状的卷芯部、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两端部的一对凸缘部;绕线,其缠绕所述卷芯部;外装芯,其形成有被所述内部芯插入的贯通孔并且配置在所述内部芯的外周;以及一对端子部,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装芯的固定部、连接有所述绕线的任一个端部的接线部、以及连接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与设置在所述外装芯的所述轴向的一个端面的设置面相对的上面部、与所述外装芯上的所述轴向的另一个端面相对的下面部、以及连接所述上面部与所述下面部并且与所述外装芯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部,所述接线部具有与设置在所述外装芯的所述一个端面的支承面相对的接线底部,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外装芯的所述外周面配置,并且连接所述固定部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接线部的所述接线底部。
[0012]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其端子部的与外装芯的固定部具有上面部、下面部和侧面部,各个端子部例如通过将外装芯的外周面与端子部的侧面部粘结而固定于外装芯。具有这样的端子部的线圈部件即使在从外部施加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如现有技术那样应力集中于外装芯端面附近的特定部分的危险性,并且能够防止在外装芯产生破裂或豁口的问题。
[0013]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端子部的接线部具有与设置在外装芯的一个端面的支承面相对的接线底部,因而即使在对接线部施加轴向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外装芯的支承面支承接线部来防止应力集中于端子部与外装芯的固定或者卡合部分的问题。此外,连接接线底部与固定部的连接部沿着外装芯的外周面配置,因而可以与以往相比延长连接部的长度。由此,即使在对接线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连接部变形来防止应力集中于端子部与外装芯的固定或者卡合部分并且能够防止外装芯的破裂或豁口。
[0014]另外,可选地,例如在所述上面部形成有卡合于在所述设置面所形成的设置面凹部的上面凸部,并且在所述下面部形成有卡合于在所述另一个端面所形成的下面凹部的下面凸部。
[0015]通过在端子部形成上面凸部或下面凸部,并且将其卡合于外装芯所形成的设置面凹部或下面凹部,从而能够相对于外装芯容易地定位端子部,因而这样的线圈部件容易组装。
[0016]另外,可选地,例如在所述外装芯,所述支承面与所述设置面相比到所述另一个端面的距离更近,并且与所述设置面相比径向的最大厚度更厚。
[0017]通过支承面相对于设置面变低,从而可以容易地相对于接线部抽出绕线的端部,另外,接线部收纳于形成在支承面与设置面之间的台阶,因而能够保护接线部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另外,通过增加支承面的径向的最大厚度来加固支承面近旁,因而能够在支承面在轴向上支承接线部时防止在支承面近旁产生破裂或豁口。另外,在将绕线的端部连接于接线部时,支承面能够切实地支承接线底部并且使接线部稳定,因而这样的线圈部件容易组装。
[0018]另外,可选地,例如所述接线部具有从所述接线底部向所述轴向突出并且将所述绕线的任一个所述端部夹于其间的一对突出片部。
[0019]通过接线部具有突出片部,从而可以相对于接线部容易地预固定绕线的端部,因而这样的线圈部件容易组装。
[0020]另外,可选地,例如所述接线部具有连接于所述接线底部并且在与所述接线底部之间在所述轴向上夹着所述绕线的任一个所述端部的挤压部。
[0021]通过接线部具有挤压部,从而可以相对于接线部容易且切实地固定绕线的端部,并且这样的线圈部件容易组装。
[0022]另外,可选地,例如一对所述端子部是以将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对称轴作为基准而相互镜面对称的方式配置,并且从一个所述接线底部到另一个所述接线底部的间隔比所述凸缘部的直径小。
[0023]通过镜面对称地配置端子部并且将与外装面的一个端面相对的一个接线底部与另一个接线底部接近地配置,从而可以将绕线的端部从卷芯部的外周面到接线部直线地抽出,能够减小对绕线的抽出部的应力并且防止断线等。
[0024]另外,可选地,例如所述内部芯的一对所述凸缘部其垂直于所述轴向的长度相互不同。
[0025]通过使一个凸缘部的直径(垂直于轴向的长度)小于另一个凸缘部的直径,从而能够切实地在一个凸缘部的外周面与外装芯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0027]图2是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8]图3是线圈部件所包含的外装芯的上面图。
[0029]图4是线圈部件所包含的第I端子部的立体图。
[0030]图5是线圈部件的底面图。
[0031]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0032]图7是图6所示的线圈部件的上面图。
[0033]符号说明:
[0034]10, 100…线圈部件
[0035]2O…内部芯
[0036]22…卷芯部
[0037]24…上凸缘部
[0038]26…下凸缘部
[0039]30…绕线
[0040]30a, 30b, 130a, 130b…绕线端部
[0041]40,140…外装芯
[0042]40a, 140a …贯通孔
[0043]42,142…芯上面
[0044]42a, 142a …设置面
[0045]42aa…设置面凹部
[0046]42b, 142b …支承面
[0047]44,144...芯下面
[0048]44a…下面凹部
[0049]50, 150…第I端子部
[0050]52,152…第I固定部
[0051]52a…第I上面部
[0052]Maa…第I上面凸部
[0053]52b…第I下面部
[0054]52ba…第I下面凸部
[0055]52c…第I侧面部
[0056]54,154…第I接线部
[0057]54a…第I接线底部
[0058]54b, 54c…第I突出片部
[0059]54d…第I挤压部
[0060]56,156…第I连接部
[0061]60,160…第2端子部
[0062]62,162…第2固定部
[0063]62a, 162a…第2上面部
[0064]62b, 162b…第2下面部
[0065]62c, 162c…第2侧面部
[0066]64,164…第2接线部
[0067]64a, 164a…第2接线底部
[0068]66,166…第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69]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的整体立体图。线圈部件10具有:具有鼓型芯形状的内部芯20、缠绕内部芯20的绕线30 (参照图2)、配置在内部芯20的外周的外装芯40、以及作为安装在外装芯40的一对端子部的第I端子部50和第2端子部60。
[0070]线圈部件10例如在内部芯20的卷芯部22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下安装于基板等来使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所示,令内部芯20的卷芯部22的轴向为Z轴方向,令垂直于Z轴方向的方向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另外,在说明书中特别是无限制的情况下,上方向是指Z轴的正方向,下方向是指Z轴的负方向。
[0071]图2是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10的分解立体图。内部线圈20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柱状的卷芯部22、设置在卷芯部22两端部的一对凸缘部即上凸缘部24和下凸缘部26。在卷芯部22的表面,缠绕有绕线30,绕线30的端部即绕线端部30a,30b在上凸缘部24的附近向外径侧抽出。
[0072]在外装芯40,形成有被内部芯20插入的贯通孔40a。如图1所示,在线圈部件10被组装的状态下,在外装芯40的贯通孔40a收纳有缠绕有绕线30的内部芯20。另外,外装芯40的内周面即芯内周面48构成贯通孔40a的壁面,并且与内部芯20的上凸缘部24的外周面即上凸缘部外周面24a和下凸缘部26的外周面即下凸缘部外周面26a相对。外装芯40的芯内周面48与内部芯20的上凸缘部外周面24a和下凸缘部外周面26a被环氧类树脂或者聚氨酯类树脂等粘结剂被硬化而形成的粘结剂硬化部(未图示)相接合。如此,外装芯40与内部芯20被连结而形成磁路,并且介于外装芯40与内部芯20之间的粘结剂硬化部起到间隙材料的作用。
[0073]如从上方看外装芯40的平面图即图3所示,外装芯40具有将矩形连接于等腰梯形的底边而形成的大致六角形的外周形状。由于外装芯40的芯内周面48的周方向形状为圆形,并且与外装芯40的芯外周面46的周方向形状不同,因此由芯内周面48与芯外周面46的径向距离所规定的外装芯40的径向厚度沿着外装芯40的周方向变化。
[0074]在外装芯40的上方向的端面即芯上面42,设置有I对设置面42a和I对支承面42b。设置面42a是芯上面42的Y轴方向的中央部分并且设置在X轴方向的两端部,在各个设置面42a,形成有作为具有大致圆形开口的凹陷的设置面凹部42aa。支承面42b在芯上面42的Y轴方向正方向端部,夹持中央部而设置在X轴方向的两侧。如图2所示,支承面42b与设置面42a相比到外装芯40的下方向的端面即芯下面44的距离更短,并且设置得比设置面42a更下方。另外,如图3所示,支承面42b的径向最大厚度Tl比设置面42a的径向最大厚度T2更厚。再有,在外装芯40的下方向的端面即芯下面44,形成有与芯上面42的设置面凹部42aa同样的形状的下面凹部44a(参照图5)。
[0075]如图2所示,第I端子部50具有固定于外装芯40的第I固定部52、连接有绕线端部30a的第I接线部54、以及连接第I接线部54与第I固定部52的第I连接部56。第I端子部50安装在外装芯40的X轴负方向侧。
[0076]如图4所示,第I固定部52具有与外装芯40的X轴负方向侧的设置面42a(参照图1)相对的第I上面部52a、与外装芯40的芯下面44 (参照图1)相对的第I下面部52b、以及连接第I上面部52a与第I下面部52b并且与外装芯40的芯外周面46 (参照图2)相对的第I侧面部52c。第I上面部52a和第I下面部52b相对于第I侧面部52c形成大致90度的角度(与第I侧面部52c成大致L字形状),并且连接于第I侧面部52c的上下端部。在第I上面部52a,形成有卡合于外装芯40的设置面42a (参照图3)的第I上面凸部52aa,并且在第I下面部52b,形成有卡合于外装芯40的下面凹部44a (参照图5)的第I下面凸部52ba。第I上面部52a的径向长度与第I下面部52b的径向长度不同。相对于第I上面部52a的径向前端位于比外装芯40的芯内周面48更向外径侧的位置,如图5所示,第I下面部52b的径向前端位于比下凸缘部外周面26a更向内径侧的位置。第I下面部52b的第I固定部52经由连接第I侧面部52c的内面部52ca与外装芯40的芯外周面46的粘结剂硬化部而固定于外装芯40。
[0077]如图4所示,第I接线部54具有与外装芯40的X轴负方向侧的支承面42b (参照图1)相对的第I接线底部54a、从第I接线底部54a向上方向突出并且将绕线端部30a(参照图1)夹于其间的一对第I突出片部54b,54c、以及连接于第I接线底部54a并且在与第I接线底部54a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夹着绕线端部30a (参照图1)的第I挤压部54d。第I突出片部54b, 54c连接于第I接线底部54a的内径侧的端部,并且夹着绕线端部30a当中接近于卷芯部22的部分。相对于此,第I接线底部54a与第I挤压部54d夹着绕线端部30a当中更接近于前端的部分。绕线端部30a最终通过熔接等而固定于第I接线部54。
[0078]如图1和图4所示,第I连接部56沿着芯外周面46 (参照图2)配置,并且连接第I固定部52的第I侧面部52c与第I接线部54的第I接线底部54a。第I连接部56具有从第I固定部52沿着芯外周面46 (参照图2)在周方向上延伸的第I周方向部56a、以及从第I周方向部56a到第I接线底部54a在上下方向(与Z轴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I轴向部56b。再有,在第I端子部50当中直接粘结于外装芯40的只是第I固定部52的第I侧面部52c,例如第I接线部54的第I接线底部54a和第I连接部56虽然与外装芯40的支承面42b或者芯外周面46 (参照图2)相对,但是并不直接地固定于外装芯40的表面。
[0079]如图2所示,第2端子部60具有固定于外装芯40的第2固定部62、连接有绕线端部30b的第2接线部64、以及连接第2接线部64与第2固定部62的第2连接部66。第2端子部60具有与第I端子部50镜面对称的形状,并且安装在外装芯40的X轴方向侧。第2端子部60所包含的第2固定部62、第2接线部64和第2连接部66的详细构造除了形状是对称的并且安装位置为外装芯40的X轴正方向侧之外与第I端子部50所包含的第I固定部52、第I接线部54和第I连接部56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0080]另外,如图5所示,第I端子部50与第2端子部60以将垂直于轴向的对称轴α作为基准而相互镜面对称的方式配置。另外,第I接线底部54a与第2接线底部64a的间隔LI以比凸缘部24的直径L2或者下凸缘部26的直径L3更小的方式构成。
[0081]以下,就线圈部件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线圈部件10的制造中,在将导线缠绕于内部芯20的卷芯部22而形成绕线30之后,将缠绕有绕线30的内部芯20插入到外装芯40的贯通孔40a(参照图2)。内部芯20和外装芯40的材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内部芯20和外装芯40可以使用铁氧体或者金属等软磁性材料来制作。另外,绕线30的形成所使用的导线同样如果是表面被绝缘覆盖的包覆线便没有特别的限制。
[0082]接着,预先从芯外周面46侧将在第I和第2侧面部52c,62c的内面部52ca(参照图4)涂覆有粘结剂的第I端子部50和第2端子部60 (参照图2)安装于外装芯40。此时,通过固定部52,62的第I和第2上面部52a,62a抵接于设置面42a,从而端子部50,60相对于外装芯40在上下方向上被定位。另外,通过上面部52a,62a以及在第I和第2下面部52b, 62b所形成的上面凸部52aa和下面凸部52ba卡合于外装芯40的设置面凹部42aa和下面凹部44a,从而端子部50,60的XY方向被定位。端子部50,60的材质和制作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机械加工铜合金等金属板材来制作。
[0083]接着,在使绕线端部30a, 30b卡合于突出片部54b, 54c之后,将挤压部54d弯曲并且在与接线底部54a之间夹着绕线端部30a,30b,由此将绕线端部30a,30b预固定于接线部54,64 (参照图1)。再有,绕线端部30a,30b的绝缘覆盖物也可以在预固定于接线部54,64之前进行剥离,另外,也可以在使绕线端部30a,30b卡合于突出片部54b,54c之后进行剥离。此外,通过激光熔接等将预固定的接线部54,64和绕线端部30a,30b正式固定。
[0084]最后,通过使用分配器等来将粘结剂注入到凸缘部外周面24a和下凸缘部外周面26a与芯内周面48的间隙之后进行硬化,并且将内部芯20与外装芯40接合,从而获得线圈部件10。
[0085]如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其端子部50,60的固定部52,62如图4所示由将侧面部52c和侧面部52c的上下端部弯曲成L字而形成的上面部52a和下面部52b所构成。因此,即使是在冲击从外部施加于线圈部件10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应力过度地集中于外装芯40与端子部50,60的接触部分,并且能够防止在外装芯40产生破裂或豁口的问题。另外,在线圈部件10中,通过外装芯40的支承面42b从下方支撑接线底部54a, 64a,从而在将绕线端部30a,30b连接于接线部54,64时能够避免强烈的外力经由端子部50,60而施加于固定部52,62周边的外装芯40,并且能够防止在外装芯40上产生破裂或豁口的问题。另外,通过增大支承面42b的径向最大厚度Tl来加固支撑面42b近旁,因而能够防止在支承面42b在轴向上支撑接线部54,64时在支承面42b近旁产生破裂或豁口的问题。此外,由于连接接线底部54a,64a与固定部52,62的连接部56,66沿着芯外周面46配置,因此能够延长连接部56,66,这样的线圈部件10能够减小从接线部54,64传递到外装芯40的冲击。
[0086]另外,通过将上面凸部52aa和下面凸部52ba形成在端子部50,60并且将设置面凹部42aa和下面凹部44a形成在外装芯40,从而能够相对于外装芯40容易地定位端子部50,60,因而线圈部件10容易组装。此外,接线部54,64具有一对突出片部54b,54c或者挤压部54d,因而能够容易而且切实地相对于接线部54,64固定绕线端部30a,30b。另外,通过使从第I接线底部54a到第2接线底部64a的间隔LI比上凸缘部24和下凸缘部26的直径L2,L3小,从而能够将绕线端部30a,30b从卷芯部22的外周面到接线部54,64直线地抽出,因而能够防止绕线30发生断线等。
[0087]图6和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0的整体立体图和上面图。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0除了外装芯140的芯上面142或者第I和第2端子部150,160的形状等不同之外,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相同,关于共同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线圈部件100的外装芯140,与线圈部件10的外装芯40同样地形成有收纳缠绕有绕线的内部芯20的贯通孔140a,芯内周面148构成贯通孔140a的壁面。
[0088]如图7所示,外装芯140的外周面即芯外周面146从Z轴方向看为大致八边形,夕卜装芯140的内周面即芯内周面148从轴向看为大致圆形,外装芯140的径向厚度沿着外装芯140的周方向变化。在芯上面142,第I和第2固定部152,162的设置有第I和第2上面部152a,162a的一对设置面142a设置在X轴方向的两端部。另外,在芯上面142,设置有在从设置面142a向右旋转大约45度的位置可以支撑第I和第2接线部154,164的支承面142b。支承面142b与设置面142a相比到下面144的距离更短,并且设置得比设置面142a更下方。
[0089]如图7所示,第I和第2端子部150,160具有固定于外装芯140的第I和第2固定部152,162、连接有绕线端部130a,130b的第I和第2接线部154,164、以及连接接线部154,164与固定部152,162的第I和第2连接部156,166。第I固定部152和第2固定部162以将垂直于轴向的对称轴α作为基准而相互镜面对称的方式相对于外装芯140配置。另外,第I接线部154和第2接线部164分别配置在从第I固定部152或者第2固定部162向右旋转大约45度的位置。
[0090]如图6所示,第2固定部162具有与外装芯140的设置面142a相对的第2上面部162a、与外装芯140的芯下面144相对的第2下面部162b、以及连接第2上面部162a与第2下面部162b并且与芯外周面146相对的第2侧面部162c。再有,在第2上面部162a和第2下面部162b,与第I实施方式不同,不形成卡合于外装芯140的凸部。第2连接部166具有从第2固定部162沿着芯外周面146在周方向上延伸的第2周方向部166a、以及从第2周方向部166a到第2接线底部164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2轴向部166b。如图7所示,第2接线部164具有与外装芯140的支承面142b相对的第2接线底部164a、从第2接线底部164a向上方向突出并且将绕线端部130b夹于其间的一对第2突出片部164b,164c、以及连接于第2接线底部164a并且在与第2接线底部164a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夹着绕线端部130b的第2挤压部164d。再有,第I端子部150虽然其所包含的第I固定部152、第I接线部154和第I连接部156的配置关系与第2端子部160不同,但是第I固定部152、第I接线部154和第I连接部156自身的形状与第2端子部160大致相同,因而省略它们的说明。
[0091]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0中,第I端子部150和第2端子部160不是镜面对称的关系,并且从第I接线底部到第2接线底部164a的间隔比内部芯20的凸缘部24,26的直径大,但是第I接线部154和第2接线部164以能够将绕线端部130a,130b从卷芯部22直线地抽出的方式以恰当的角度配置。另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0也起到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同样的效果。
[0092]再有,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包含的一个例子,只要能够解决发明中的技术问题,便能够对实施方式能够增加各种各样的改变。例如,内部芯20是在两端部具有凸缘部的所谓鼓型芯,但是作为线圈部件10所使用的内部芯20并不限定于图2等所示的内部芯,卷芯部22、上凸缘部24和下凸缘部26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椭圆或者多边形等。另外,内部芯20的上凸缘部24与下凸缘部26的直径可以是一致的,还可以是不同的。如实施方式所示,通过使上凸缘部24的直径L2比下凸缘部26的直径L3大,从而能够切实地在下凸缘部外周面26a与芯内周面48之间形成间隙。此外,也可以将上凸缘部外周面24a和下凸缘部外周面26a两者接合于外装芯40的芯内周面48,也可以将仅上凸缘部外周面24a和下凸缘部外周面26a当中的任一者相对于芯内周面48接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内部芯,其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柱状的卷芯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两端部的一对凸缘部; 绕线,其缠绕所述卷芯部; 外装芯,其形成有被所述内部芯插入的贯通孔,并且配置在所述内部芯的外周; 一对端子部,其具有固定于所述外装芯的固定部、连接有所述绕线的任一个端部的接线部、以及连接所述接线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与设置在所述外装芯的所述轴向的一个端面的设置面相对的上面部、与所述外装芯的所述轴向的另一个端面相对的下面部、以及连接所述上面部与所述下面部并且与所述外装芯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部, 所述接线部具有与设置在所述外装芯的所述一个端面的支承面相对的接线底部, 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外装芯的所述外周面配置,并且连接所述固定部的所述侧面部与所述接线部的所述接线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面部,形成有卡合于在所述设置面所形成的设置面凹部的上面凸部,在所述下面部,形成有卡合于在所述另一个端面所形成的下面凹部的下面凸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装芯,所述支承面与所述设置面相比到所述另一个端面的距离更近,与所述设置面相比径向的最大厚度更厚。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部具有从所述接线底部向所述轴向突出并且将所述绕线的任一个所述端部夹于其间的一对突出片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部具有连接于所述接线底部并且在与所述接线底部之间在所述轴向上夹着所述绕线的任一个所述端部的挤压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端子部以将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对称轴作为基准而相互镜面对称的方式配置,并且从一个所述接线底部到另一个所述接线底部的间隔比所述凸缘部的直径小。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芯的一对所述凸缘部其垂直于所述轴向的长度相互不同。
【文档编号】H01F27/29GK104392827SQ201410403695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小林一三, 高梨善之, 铃木宽 申请人:Td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