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349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包括上下两片相互固定的安装板,以及位于安装板中间的两层密封垫圈,电池片安装在两层密封垫圈之间,安装板上均设置有气孔;氩气钢瓶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流量控制机构的入口,流量控制机构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下侧安装板的气孔,上侧安装板的气孔通过气管连通至烧杯。该实用新型具有可定量检测、检测数据可靠、低成本、易于操作的优点。
【专利说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 池漏气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0FC),又称陶瓷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氢、天然气、甲 烷、甲醇和汽油等)的能量与氧化气体(空气或氧气)以电化学方式转化为可用电能的装 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电解质、阳极和阴极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全固态结构,而电解质 沉积及与阳极的共烧结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中的关键技术,在共烧结后电解质(通 常为掺杂氧化锆)必须致密而阳极必须有足够气孔率。常用的电解质沉积技术包括丝网印 刷、气相沉积、注浆镀膜及喷涂等。
[0003] 不管使用何种电解质沉积技术,阳极支撑S0FC电池片都会存在由电解质缺陷引 起的不同程度的电解质漏气现象。在电池或电池堆运行中,电解质漏气可以导致不同程度 的局部热点,阳极的氧化-还原,陶瓷阴极材料的分解,燃料利用率的降低,严重的可以显 著降低电压。这几种现象会同时存在,并加快电池或电池堆的衰减。由于电解质层的漏气 程度是衡量电池片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使用前电解质漏气率必须测量。
[0004] 现有技术中,用于电解质漏气率检测的方法主要有:
[0005] ①开路电压法:现有检测电解质是否致密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在电池工作条件下测 试其开路电压,并对照其相同条件下的理论开路电压,两者越接近表明电池的电解质层越 致密,反之亦然;但是,开路电压法是高温实时条件下的检测,必须在高温条件下通气体才 能进行测试,测试耗时长,电池密封必须很好,这一方法成本代价太高,同时由于开路电压 对漏气率敏感度不高,这一方法很难对漏气率做出定量判断,且由于不是预检,不能为电池 测试和电池堆组装提供电池片质量保证;
[0006] ②显微镜观察法:与开路电压法不同,显微镜观察法是预检法,由于电解质漏气是 由电解质层中穿透性气孔引起的,显微镜观察法是用显微镜观察电解质层表面的致密性和 缺陷分布情况,但是,由于电解质层的缺陷的存在带有偶然性和局域性,显微镜观察法的观 察结果常取决于观察的区域,与开路电压法一样,这一方法也不能对漏气率做出定量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 检测装置,以创建一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层)漏气率的预检技术,为电池制备技 术的改进以及电池堆安装所用电池的质量保障提供条件。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包括氩气钢瓶、流量控制机构、 电池固定机构及装有液体的烧杯;
[0010] 电池固定机构包括上下两片相互固定的安装板,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板中间的两层 密封垫圈,电池片安装在两层所述密封垫圈之间,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气孔;
[0011] 所述氩气钢瓶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所述流量控制机构的入口,所述流量控制机 构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下侧所述安装板的气孔,上侧所述安装板的气孔通过气管连通至 所述烧杯。
[0012] 其中,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计及用于计量流量的装有液体 的U型管,所述氩气钢瓶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所述流量计的入口,所述流量计的出口通 过气管连通至下侧所述安装板的气孔,所述U型管的入口通过气管连通至所述流量计的出 □。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 置,其实现了在S0FC电解质的漏气率(致密度)的预检,可以简单方便地测试S0FC电解质 的致密程度,实验表明,通过此方法测试后的气泡数为〇的电池片经过高温测试实际开路 电压均接近理论值,表明此检测结果可以相对较真实地表现电池片电解质的致密程度,其 具备如下特点:①可定量检测;②检测数据可靠;③低成本,易于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 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数字表示:
[0017] 11.氩气钢瓶 12.流量计 13.U型管
[0018] 14.安装板 15.电池片 16.密封垫圈
[0019] 17.气管 18.烧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包括氩 气钢瓶11、流量控制机构、电池固定机构及装有液体的烧杯18 ;
[0022] 电池固定机构包括上下两片相互固定的安装板14,以及位于安装板14中间的两 层密封垫圈16,电池片15安装在两层密封垫圈16之间,安装板14上均设置有气孔;
[0023] 氩气钢瓶11的出口通过气管17连通至流量控制机构的入口,流量控制机构的出 口通过气管17连通至下侧安装板14的气孔,上侧安装板14的气孔通过气管17连通至烧 杯18。
[0024] 其中,流量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计12及用于计量流量的装有液体 的U型管13,氩气钢瓶11的出口通过气管17连通至流量计12的入口,流量计12的出口通 过气管17连通至下侧安装板14的气孔,U型管13的入口通过气管17连通至流量计12的 出口。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6] 待测试电池片15上下两边都装有密封垫圈16并置于上下两块安装板14之间,两 块安装板14由螺栓紧固,使密封件承受5_20psi的压力,下侧安装板14的气孔为气体引入 孔,上侧安装板14的气孔为气体引出孔,同时保证电池片15的电解质侧朝上;
[0027] 测量时,从氩气钢瓶11出来的氩气经流量计12调节控制U型管13中水柱在100cm 以下,气体从下侧安装板14的气孔引入电池片15的底部空间,上侧安装板14的气孔将可 能漏出的气体通过气管17引入装有水的烧杯18中,如果电池片15电解质高度致密,电池 上方将检测不到气体流通;当电池片15存在漏气,气体透过电池片15进入电池片15上方, 并通过上侧安装板14的气孔经气管17导入烧杯18,电池片15漏气率即可由烧杯18中单 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换算得到。
[002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氩气钢瓶、流量 控制机构、电池固定机构及烧杯; 电池固定机构包括上下两片相互固定的安装板,以及位于所述安装板中间的两层密封 垫圈,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气孔; 所述氩气钢瓶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所述流量控制机构的入口,所述流量控制机构的 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下侧所述安装板的气孔,上侧所述安装板的气孔通过气管连通至所述 烧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漏气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流量计及U型管,所述氩气钢瓶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所述流 量计的入口,所述流量计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至下侧所述安装板的气孔,所述U型管的入 口通过气管连通至所述流量计的出口。
【文档编号】H01M8/04GK204029928SQ201420391717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丁佐龙, 杜晓佳, 黄彭年 申请人:苏州华清京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