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17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卡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卡用连接器,尤其涉及用卡止部卡止托盘的托盘式卡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有SIM卡、SD卡等卡型介质(卡)的电子设备很多。卡用连接器搭载在这种电气设备上,用于收纳并保持卡,并对搭载有卡用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和卡进行电连接。

当前,上述卡用连接器有很多种,按卡的载置方式大致分成了托盘式卡用连接器和不使用托盘的卡用连接器。

在托盘式卡用连接器中,例如在具备由推杆和旋转板构成的排出结构的情况下,托盘的排出操作以如下方式进行:当推杆被推压时,旋转板进行转动动作,旋转板按压托盘的进深方向里侧面,从而使托盘朝排出方向移动。在托盘处于收纳状态时,通过设置于托盘侧部的切口部与设置于托盘侧方的板簧卡合,来防止托盘的脱出。在托盘的排出操作时,通过使该板簧弯曲而越过切口部从而解除卡合状态,从而托盘被排出。

另外,作为防止卡或托盘脱出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还记载有如下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当卡排出时能够可靠地阻止卡无端脱出的卡用连接器。

以下,使用图10对专利文献1中所述卡用连接器600加以说明。图10示出了将卡611插入了卡用连接器600的状态的主视图。

当卡611从壳体602排出时,推杆604的基于凸轮推杆606的锁定被解除,推杆604借助螺旋弹簧605的回复力而从里部侧朝入口部侧滑动,同时,由于推杆604的突出部604B推压卡611的前端,因此卡611也朝排出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推杆604的端部604C开始压缩橡胶制动器607,接着,弹簧制 动器607在与压缩方向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三角形状的前端的抵接部607A与卡611的一侧部压接。从而能够防止卡611从壳体602无端脱出。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能够防止卡脱出的卡用连接器。

以下,使用图11对专利文献2中所述卡用连接器700加以说明。图11示出了将卡711插入了卡用连接器700的状态的立体图。

当通过操作者的操作,使由弹簧722、724构成的排出机构将滑动部件720朝排出方向推压时,卡711与该滑动部件720一起朝排出方向移动,通过与滑动部件720一起滑动、并推压卡711的排出侧端的卡保持部730来防止卡脱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336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1077

可是,为了提高卡的端子焊盘与连接器的触点接触部的接触可靠性,多数情况下会将触点载荷设定得较高。从而,在托盘中收纳有卡的状态下,当进行上述托盘的拔出操作时,即使切口部与板簧卡合状态被解除,也由于触点接触部对卡的端子焊盘面持续施加高的按压,结果难以产生托盘的脱出。

另一方面,在托盘中没有收纳卡的情况下,当切口部与板簧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由于连接器的触点接触部不按压卡的端子焊盘面,结果存在托盘脱出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尤其是即使在没有收纳卡、而无法期待由触点接触器来防止托盘的脱出的状态下来进行托盘的排出操作,也能够防止托盘的脱出的卡用连接器。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卡用连接器,具备:壳体,设置有接触端子;托盘,能够收纳具有能够与上述接触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卡,被插入上述壳体;以及第一施力部件,设置于上述壳体,在上述托盘被插入上述壳体的状态下位于上述托盘的侧方;在上述托盘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凹部,在上述托盘插入上述壳体的状态下,上述凹部能够与上述第一施力部件卡合,在该卡用连接器中,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施力部件,当上述托盘从上 述壳体排出而使上述凹部与上述第一施力部件的卡合状态解除、从而上述第一施力部件对上述托盘的上述一个侧面施力时,上述第二施力部件对上述托盘朝与上述第一施力部件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以使旋转后的上述托盘朝旋转之前的原位置返回。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卡用连接器,上述第二施力部件设置在上述壳体的与设置有上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侧对置的一侧,当上述托盘从上述壳体排出而使上述凹部与上述第一施力部件的卡合状态解除、从而上述第一施力部件对上述托盘的上述一个侧面施力时,上述第二施力部件对上述托盘的另一个侧面施力。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卡用连接器,上述第一施力部件朝上述壳体的进深方向跟前侧延伸,并在该进深方向跟前侧的端部具有用于与上述凹部卡合的大致V字状凸部,上述第二施力部件朝上述壳体的进深方向里侧延伸,并在该进深方向里侧的端部具有用于对上述托盘施力的弯曲部。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卡用连接器,当上述托盘从上述壳体排出而使上述凹部与上述第一施力部件的卡合状态解除时,上述第二施力部件和上述托盘的接触位置,在上述壳体的进深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一施力部件和上述托盘的接触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上述第一施力部件和上述托盘的接触位置更靠里侧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卡用连接器,上述第二施力部件不与上述托盘卡合,而是对上述托盘的侧面推压。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卡用连接器,在上述壳体上设置有止挡部,当上述托盘从上述壳体排出而使上述第一施力部件朝上述托盘的上述一个侧面的外部弯曲时,上述止挡部与该弯曲的第一施力部件抵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卡用连接器,在壳体上设置有对托盘朝与第一施力部件施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以使旋转后的托盘朝旋转之前的原位置返回的第二施力部件,由此,特别是在托盘中没有收纳卡、而无法期待由触点接触器来防止托盘的脱出的状态下,能够使托盘不过度旋转的同时,防止托盘轻易从壳体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卡用连接器,第二施力部件设置在壳体的与 设置有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侧对置的一侧而对托盘的另一个侧面施力,由此,能够通过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可靠地夹持住托盘而防止托盘轻易从壳体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卡用连接器,第二施力部件朝壳体的进深方向里侧延伸,并在进深方向里侧的端部具有用于对托盘施力的弯曲部,由此,能够在与第一施力部件一起可靠地夹持住托盘而防止托盘脱出的同时,方便托盘的插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卡用连接器,当托盘从壳体排出而使凹部与第一施力部件的卡合状态解除时,使第二施力部件和托盘的接触位置,在壳体的进深方向上位于与第一施力部件和托盘的接触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或位于比第一施力部件和托盘的接触位置更靠里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托盘的旋转,从而与第一施力部件一起可靠地夹持住托盘而防止托盘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卡用连接器,第二施力部件不与托盘卡合而是对托盘的侧面推压,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托盘的夹持,从而可靠地防止托盘脱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卡用连接器,在壳体上设置有止挡部,当托盘从壳体排出而使第一施力部件朝托盘的一个侧面的外部弯曲时,止挡部与该弯曲的第一施力部件抵接,由此,在托盘中没有收纳卡、而无法期待由触点接触器来防止托盘的脱出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止挡部,使第一施力部件不容易从托盘脱出,从而能够防止托盘轻易从壳体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卡用连接器的壳体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托盘排出前的收纳状态的、省略了上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托盘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的俯视图,其中,(a)为安装有上盖的状态的图,(b)为省略了上盖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托盘排出前的收纳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托盘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托盘的卡合解除时由双侧的板簧夹持托盘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托盘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下、板簧与止挡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托盘的卡合开始解除的状态下、板簧与止挡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一个现有技术中的将卡插入了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示出另一个现有技术中的将卡插入了卡用连接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标记说明

1 壳体

1b 插入口

2 壳体部件

2a 壳体部件滑动部

2b 滑动引导部

2c 圆孔部

2d 连接端子

2e 外部端子

2f 托盘检测部

2g 突出部

2h 限制部

3 上盖

3a 止挡部

5 弹簧

6 闩锁销

6a、6b 端部

11 托盘

11a 把持部

11b 凹部

11ba 上侧的面

11c 左侧面

11d 右侧面

12 滑动部件

12a 托盘保持突出部

12b 板簧(第一施力部件)

12ba 大致V字状凸部

12c 心形凸轮槽

12ca 槽部

12d 突出部

12e 接触部

22 板簧(第二施力部件)

22a、22b 端部

22c 主体部

100、200、600 卡用连接器

602 壳体

604 推杆

604B 突出部

604C 端部

606 凸轮推杆

607 橡胶制动器

607A 抵接部

611 卡

700 卡用连接器

711 卡

720 滑动部件

722、724 弹簧

730 卡保持部

cb1、cb2 接触位置

A 托盘11的旋转方向(逆时针)

B 托盘11的旋转方向(顺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如下说明中,记载了壳体的进深方向,该进深方向的里侧所表示的意思与托盘的插入方向相同,该进深方向的跟前侧所表示的意思与托盘的排出方向相同。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本发明的卡用连接器100的结构。

图1示出卡用连接器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壳体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卡用连接器100包含壳体1和托盘11。如图2所示,壳体1具有壳体部件2、与壳体部件2的上部卡合的上盖3、以沿壳体部件2的一侧滑动的方式安装的滑动部件12、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于壳体部件2的闩锁销6、以及以能够伸缩的方式安装于壳体部件2与滑动部件12之间的弹簧5。如图1所示,由壳体部件2和上盖3构成的插入口1b成为托盘11的插入口。托盘11具有用于用户用手等把持并推压的把持部11a、以及用于放置卡的设置于与上盖3侧相反的下侧的凹陷部(未图示)。另外,在托盘11的一侧(在图1中为从插入方向观察的托盘11的右侧)设置有与后述的安装于滑动部件的板簧12b卡合的凹部11b。

如图2所示,壳体部件2由成型件等形成为上方和前方开口的箱状,在壳体部件2的进深方向的里侧和跟前侧,通过嵌入成型等组装入多个连接端子2d。这些多个连接端子2d在壳体部件2内延伸,端部为多个外部端子2e(接触端子)。

在壳体部件2的后方壁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插入了托盘11的托盘检测部2f。

壳体部件2的右侧壁的内侧面成为供滑动部件12抵接的壳体部件滑动部2a。

而且,在与壳体部件滑动部2a连接的内底面具有滑动引导部2b,在比滑动引导部2b靠前方(进深方向跟前侧)的壁部具有圆孔部2c。滑动引导部2b是能够滑动地保持滑动部件12的槽部,圆孔部2c是以使闩锁销6的一侧的端部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的孔部。

在壳体部件2的靠右侧壁的进深方向里侧形成有弹簧保持用突出部2g。而且,在壳体部件2的靠右侧壁的进深方向跟前侧的端部形成有防止后述的滑动部件滑动到壳体部件2的外部的限制部2h。

滑动部件12由成型件等形成为大致L字形,在安装于壳体部件2的状态下,在位于壳体1的进深方向里侧的该滑动部件12的端部设置有托盘保持突出部12a,在比托盘保持突出部12a靠进深方向跟前侧,通过插入组装等安装有板簧(第一施力部件)12b,在比板簧12b的安装位置靠进深方向跟前侧设置有心形凸轮槽12c,在比心形凸轮槽12c靠右侧方设置有弹簧保持用突出部12d,在进深方向跟前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壳体部件2的限制部2h抵接的接触部12e。

弹簧5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壳体部件2的弹簧保持用突出部2g与滑动部件12的弹簧保持用突出部12d上,对滑动部件12朝托盘11的排出方向侧、即进深方向跟前侧推压。

闩锁销6是通过弹簧用不锈钢钢丝等形成为中间部长的大致“コ”字形的形状。闩锁销6的一端的端部6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于壳体部件2的圆孔部2c,另一端的端部6b以能够在滑动部件12的心形凸轮槽12c内滑动的方式抵抗弹簧5的推压力而将滑动部件12选择性地保持在托盘11的安装位置、如托盘11装入壳体1的锁定位置等。

下面,根据图3~7对托盘11的排出前的收纳状态(锁定状态)、正在排出中的收纳状态、以及托盘11开始从壳体1脱出的状态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托盘11排出前的收纳状态、即锁定状态的、省略了上盖3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托盘11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的俯视图,其中,(a)为安装有上盖3的状态的图,(b)为省略了上盖3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托盘11排出前的收纳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托盘11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托盘11脱出后由双侧的板簧夹持托盘的状态的图,在图5~7中,均示出了处于上盖3下面的托盘11以及板簧12b。

本发明是在托盘11中没有收纳卡的状态下能够可靠地防止托盘11从壳体1脱出的装置,因此,在上述图3~图7中,在托盘11中均没有收纳卡。

如图3所示,当托盘11处于排出前的收纳状态时,托盘11被锁定于 壳体1中,具体而言,安装于滑动部件12的板簧12b的前端的大致V字状凸部12ba卡合于托盘11的凹部11b,由此,防止托盘11从壳体1脱出。

并且,通过闩锁销6的端部6b卡止于心形凸轮槽12c的槽部12ca而防止滑动部件12在弹簧5的推压力作用下朝排出方向滑动。

当操作者用手推压托盘11的把持部11a时,闩锁销6从槽部12ca离开而解除对滑动部件12的卡止,当操作者的手离开把持部11a时,托盘11在弹簧5的作用下朝排出方向移动,同时由于托盘11与滑动部件12之间通过凹部11b与大致V字状凸部12ba卡合,在弹簧5的推压力作用下,滑动部件12与托盘11一起朝排出方向移动,如图4的(b)所示,当移动到滑动部件12的接触部12e与壳体部件2的限制部2h抵接时,停止滑动,成为托盘11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

此时,如图4的(b)所示,托盘11与滑动部件12之间保持借助凹部11b和大致V字状凸部12ba的卡合,由此,防止托盘11从壳体1进一步脱出。

在图7中,当在托盘11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下,由于外力而使板簧12b的大致V字状凸部12ba从托盘11的凹部11b即将脱出或已经脱出时,如图7中右侧箭头所示,由于板簧12b弯曲变形而产生的弹力使托盘11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此,在卡用连接器200中,在上盖3的左侧,在插入有托盘11的状态下位于比该托盘靠左侧的位置设置有板簧(第二施力部件)22。

如图5中的放大图所示,板簧22例如是由不锈钢构成的长条状,包括位于一端的端部22a、位于另一端的端部22b以及主体部22c。端部22a形成为平板状,以朝向托盘11侧延伸的方式设置于上盖3。主体部22c形成为与端部22a一体的平板状,且相对于端部22a朝右侧、即朝托盘11侧弯曲,同时朝壳体1的进深方向里侧延伸。端部22b形成为与主体部22c成为一体的弯曲部,位于壳体1的进深方向里侧的端部。

设置于壳体部件2的右侧并与托盘11卡合的板簧12b朝壳体1的进深方向跟前侧延伸,并在该进深方向跟前侧的端部具有用于与托盘11的凹部11b卡合的大致V字状凸部12ba,但板簧22朝壳体1的进深方向里侧延伸,如上所述,并在该进深方向里侧的端部具有对托盘的左侧面11c推压的端 部22b。

下面,根据图7来说明板簧12b的大致V字状凸部12ba从托盘11的凹部11b脱出而使托盘11从壳体1排出的动作。

当托盘11从壳体1排出而使托盘11的凹部11b与板簧12b的卡合状态解除、从而板簧12b对托盘11的右侧面11d朝左侧推压时,如图7所示,由于板簧12b的推压力而使托盘11朝逆时针方向(箭头A)转动,但此时,左侧的板簧22对托盘11的左侧面11c朝右侧推压,从而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后的托盘11朝反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箭头B)转动,以朝旋转之前的原位置返回。

此时,板簧22位于与板簧12b对置的一侧,具体为,板簧22与左侧面11c的接触位置cb2、以及板簧12b与右侧面11d的接触位置cb1在壳体1的进深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此时,由于托盘11不会受到基于板簧22以及板簧12b的转矩作用,从而不会使托盘11旋转,因此,能够不会相对于壳体1倾斜地被排出,同时也能够防止托盘11轻易从壳体1脱出。

另外,如上所述,当托盘11从壳体1排出而使托盘11的凹部11b与板簧12b的卡合状态解除、从而板簧12b对托盘11的右侧面11d推压时,板簧22与左侧面11c的接触位置cb2、以及板簧12b与右侧面11d的接触位置cb1在壳体1的进深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但是,为了更好地校正托盘11的旋转,也可以使板簧22与左侧面11c的接触位置cb2位于比板簧12b与右侧面11d的接触位置cb1更靠壳体1的进深方向里侧。

在第1实施方式中,板簧22以朝托盘11侧延伸的方式一体地设置于上盖3,但板簧22也可以独立形成。通过插入而组装于壳体部件2的左侧的侧壁上,同时也可以通过嵌入成型而设置于侧壁而与壳体部件2形成为一体。

与设置于壳体1的右侧的板簧12b相对应,在壳体1的左侧也设置板簧22,由此,能够校正由右侧的板簧12b引起的托盘11的旋转,从而在托盘11的排出过程中,能够使托盘11难以旋转,并且通过板簧12b、板簧22彼此朝相对的方向施力,能够夹持住托盘11,从而防止托盘11的脱出。

另外,板簧22朝壳体1的进深方向里侧延伸,并在端部具有用于对托盘11施力的简单的弯曲形状,因此,能够在与板簧12b一起可靠地夹持住 托盘11而防止托盘11脱出的同时,方便托盘11的插入。

另外,板簧22不与托盘11卡合,而是对托盘11的侧面推压,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对托盘11的夹持,从而可靠地防止托盘11脱出。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8、图9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200的结构。

第2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100的不同点仅在于,在上盖3上立起设置有止挡部3a。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100的各部分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的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图8是表示托盘11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下、板簧12b与止挡部3a(之后说明)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9是托盘11的卡合开始解除的状态下、板簧12b与止挡部3a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在图8、图9中,省略了滑动部件12、弹簧5以及闩锁销6,并示出了处于上盖3下面的托盘11以及板簧12b。

在上盖3上立起设置有止挡部3a,在将上盖3组装到壳体部件2上的状态下,止挡部3a朝向壳体部件2延伸,在图8所示的托盘11正在排出的收纳状态下,在大致V字状凸部12ba与凹部11b卡合时,止挡部3a配置成与大致V字状凸部12ba离开一定距离。当在外力作用下使托盘11要从壳体1排出时,板簧12b受到凹部11b的上侧的面11ba以及托盘11的右侧面11d按压而使板簧12b整体朝托盘11的右侧面11d的外部弯曲变形,此时,如图9所示,止挡部3a与该板簧12b的大致V字状凸部12ba抵接,防止大致V字状凸部12ba从凹部11b完全脱出,由此避免托盘11从壳体1轻易脱出。

因此,如上所述,即使在托盘11中没有收纳卡、而无法期待由触点接触器来防止托盘的脱出的状态下,通过在上盖3上设置止挡部3a,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板簧12b的大致V字状凸部12ba从托盘11的凹部11b脱出,从而能够防止托盘11轻易从壳体1脱出。

另外,本发明的卡用连接器为,即使在收纳有卡时进行托盘的排出操作,当然也具有防止托盘的脱出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