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底焊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484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点底焊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底焊针结构。



背景技术:

被誉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动力电源”的锂离子电池,因具有电压高、能量高、质量轻、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显著优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新能源行业的青睐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组。为了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就要求所使用电池组具有高一致性,其中内阻一致最为重要。电池高内阻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盖帽内阻大、正极极耳超焊不良、负极极耳点底不良、极耳断裂、注液量偏少等。导致正极极耳超焊和负极极耳点底不良的主要原因为虚焊、焊接面积小。目前锂电池行业使用的点底点底焊针结构普遍为平头点底焊针结构,即用于点焊的两端圆面和针身呈90°,圆面为规则平面全圆,点焊时与负极极耳完全接触,这就导致在操作过程中点焊压力不够,容易虚焊,造成负极极耳点底不良,影响电池内阻一致性,最终影响用于乘用车成组电池的使用寿命、续航里程等。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点底焊针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焊接不良、减少虚焊、增大电池内阻一致性的点底焊针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底焊针结构,其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本体以及位于本体末端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包括焊接面,所述焊接面的面积小于所述本体沿横向的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接部还包括连接焊接面与本体的连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面为弧面,所述焊接面为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为圆柱形,所述焊接面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接部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具有的好处在于:1)增大点焊压力,改善焊接不良;2)减少虚焊;3)增大电池内阻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的焊接部位于横向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说明书中提及的横向、纵向分别表示的是一个方向轴上的正、反两个方 向,且横向与纵向相互垂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1呈长柱形。点底焊针结构1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本体10以及位于本体1末端的焊接部11。焊接部11包括焊接面111以及连接焊接面111与本体10的连接面112。焊接面111为平面,连接面112为弧面。如图2所示,很显然,焊接面111的面积小于本体10沿横向的面积。将点底焊针结构1与电池负极的极耳接触,根据压强公式P=F/S可知,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积越小,压力越大,由于点底焊针结构面111的面积变小,因此所受压力较大,点焊后会使电池负极的外层极耳凹陷,与内层极耳形成较好的熔融效果,有效的避免了虚焊的产生,防止点底不良造成的内阻过大现象,在增加内阻一致性方面起到较大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焊接部11包括两个且位于点底焊针结构1的两末端,方便交换使用,可以增加点底焊针结构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点底焊针结构1为圆柱形,焊接面111为圆形。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点底焊针结构1以及焊接面111的形状均可变化,例如椭圆形、方形等。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打磨形成点底焊针结构1的焊接部11,且随着焊接面111变小,焊接部11越接近球面。

本实用新型点底焊针结构,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