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螺旋缠绕的屏蔽带的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19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包括螺旋缠绕的屏蔽带的通信电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其包括多个绝缘导体和围绕绝缘导体的螺旋缠绕的屏蔽带。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包括绝缘导体,所述绝缘导体在通信电缆的长度上彼此并排地延伸。例如,通信电缆可以包括彼此平行延伸的绝缘导体的对。这样的通信电缆的示例包括双轴电缆,其也称为“twinax”电缆。绝缘导体可以由屏蔽带围绕,屏蔽带进而由电缆护套围绕。屏蔽带包括导电箔,其用于屏蔽绝缘导体免受电磁干扰(emi),并总体上改善性能。

在常规的双轴电缆中,屏蔽带是包括塑料背衬和导电箔的复合带。塑料背衬增加屏蔽带的强度并保护导电箔免受撕裂或其他损坏。类似于其他类型的带,屏蔽带包括在屏蔽带的端部处的横向边缘,以及沿着屏蔽带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纵向边缘。当常规双轴电缆的屏蔽带缠绕绝缘导体时,导电箔通常面向径向向内并接合绝缘导体。屏蔽带围绕绝缘导体螺旋缠绕,使得纵向边缘以螺旋方式围绕绝缘导体重复地缠绕。

在上述常规的双轴电缆中,屏蔽带具有围绕绝缘导体的多个“缠绕体”,其中每个缠绕体相对于先前的缠绕体沿着电缆的长度进一步移动。每个后续的缠绕体在先前的缠绕体之上部分地延伸,使得来自后续的缠绕体的导电箔的一部分与来自先前的缠绕体的塑料背衬的一部分重叠。因此,来自后续的缠绕体的导电箔沿着重叠区域与先前的缠绕体的导电箔电隔离。更具体地,后续的缠绕体的导电箔与先前的缠绕体的导电箔通过先前的缠绕体的塑料背衬彼此分离。令人怀疑的是,这样的沿着重叠区域的电隔离(其也以螺旋方式围绕绝缘导体延伸)引起了限制电缆的数据传输速度的“吸出”效应。例如,具有缠绕的屏蔽带的常规的双轴电缆可以具有14千兆比特/秒(gbps)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

已经使用了一种替代的双轴电缆,其中屏蔽带不重复地缠绕绝缘导体。而是,屏蔽带折叠在绝缘导体之上,使得屏蔽带的一个纵向边缘与相反的纵向边缘重叠。在这种配置中,纵向边缘基本上平行于绝缘导体(或电缆的中心线)延伸。尽管折叠配置减少了吸出效应,但与具有螺旋缠绕的屏蔽带的通信电缆相比,上述替代的电缆具有有限的柔性。

因此,需要一种通信电缆,其允许高数据传输速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柔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缆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一种通信电缆包括绝缘导体和复合带,所述复合带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所述复合带包括彼此折叠以形成屏蔽带的第一横向部分和第二向部分。所述屏蔽带包括分别由所述第一横向部分和所述第二横向部分形成的相反的内侧和外侧,以及连结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的折叠边缘。所述导电层限定所述内侧、所述外侧和所述折叠边缘。所述屏蔽带沿着所述通信电缆的长度围绕所述绝缘导体螺旋地缠绕多次以形成多个缠绕体,其中所述内侧面向所述绝缘导体,且所述折叠边缘引导所述屏蔽带。屏蔽带的后续的(subsequent)缠绕体的内侧与屏蔽带的先前的(prior)缠绕体的外侧的一部分重叠。所述先前的缠绕体的折叠边缘在所述先前的缠绕体的内侧和所述后续的缠绕体的内侧之间延伸,并且将所述先前的缠绕体的内侧电联接到所述后续的缠绕体的内侧。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可以与图1的电缆组件一起使用的示范性触头模块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触头模块的分解图。

图4是可以用于形成屏蔽带的根据实施例的复合带的端视图。

图5图示了在形成屏蔽带的折叠操作期间的复合带的端视图。

图6是当图5的屏蔽带缠绕绝缘导体时的通信电缆的侧视图。

图7是通信电缆的侧视截面图,其图示了屏蔽带的缠绕体,所述缠绕体与屏蔽带的另一个缠绕体重叠。

图8包括示出了常规的通信电缆和图6的通信电缆的插入损耗与传输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屏蔽带的端视图。

图10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屏蔽带的端视图。

图11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屏蔽带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电缆组件100的一端的正视透视图,电缆组件100包括电缆连接器101和通信电缆110的电缆束103。电缆连接器101包括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多个触头模块102。每个触头模块102包括信号组件104和联接到信号组件104的屏蔽组件106。每个通信电缆110电联接到相对应的信号组件104和相对应的屏蔽组件106。如图所示,触头模块102可以沿着电缆连接器101的配合面115定位在二维触头阵列118中。电缆连接器101配置为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配合,其中每个触头模块102可以接合配合连接器的相对应的模块(未示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信号组件104包括第一信号触头112和第二信号触头114。信号触头112、114至少部分地由屏蔽组件106围绕。

还示出了,电缆连接器101包括支承触头模块102的外壳116。外壳116平行地保持触头模块102,使得触头模块102在触头阵列118中对齐为行和列。图1示出了示范性实施例,但根据特定的实施例,任何数量的触头模块102可以由外壳116以各种布置保持。

电缆连接器101配置为接合配合连接器,配合连接器可以板安装到印刷电路板,或者可以是另一个电缆连接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101是包括多个信号通路的高速电缆连接器,所述信号通路配置为用于差分信号。例如,通信电缆110可以配置为以15千兆比特每秒(gbps)、20gbps、25gbps或更大的数据速率或速度来传输数据信号。如下文所述,差分对的信号线沿着通信电缆110被屏蔽,以减少噪声、串扰和其他干扰。

图2是其中一个触头模块102的孤立透视图,以及图3示出了触头模块102的分解图。如图所示,触头模块102包括屏蔽组件106和信号组件104。屏蔽组件106可以包括配置为彼此联接的第一接地屏蔽件(或盖屏蔽件)12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或基部屏蔽件)122。当组装触头模块102时,信号组件104位于第一接地屏蔽件12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22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屏蔽组件106可以仅包括单个接地屏蔽件,或者替代地,屏蔽组件106可以包括多于两个接地屏蔽件。

关于图3,信号组件104包括配置为保持信号触头112、114的安装台130。安装台130具有引导端152和装载端154,且沿着触头模块102的纵向轴线156在其之间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安装台130具有分别配置为保持信号触头112、114的触头通道140、142。触头通道140、142大致上沿着安装台130的顶侧敞开,以在其中接收信号触头112、114,但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具有其他配置。安装台130可以包括将信号触头112、114固定在相应的触头通道140、142中的特征。例如,信号触头112、114可以通过过盈配合保持在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台130和触头通道140、142设计为用于信号触头112、114的阻抗控制。

安装台130定位在通信电缆110的前面。来自通信电缆110的信号线(例如图6所示的信号线250)配置为延伸进入安装台130,以分别端接至信号触头112、114。安装台130的形状设定为在其中引导和定位信号线以用于端接。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在被装载到安装台130中之后,信号线原位端接到信号触头112、114。例如,安装台130可以以直接的物理接合来定位信号触头112、114和信号线。信号触头112、114可以端接至相应的信号线,例如通过焊接或锡焊。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12、114从安装台130的前面延伸超出引导端152。安装台130包括从安装台130的相反的侧面延伸的定位柱158、160。定位柱158、160配置为,当接地屏蔽件120联接到安装台130时,相对于接地屏蔽件120来定位安装台130。

信号触头112、114可以由导电片材料冲压并形成,或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制造。信号触头112、114中的每一个在相对应的配合端172和相对应的端接端(未示出)之间纵向地延伸。信号触头112、114配置为在端接端端接至信号线。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12、114具有包括配合端172的引脚166。引脚166从安装台130的引导端152的前面延伸。引脚166配置为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的相对应的电触头(未示出)配合。

接地屏蔽件120具有限定第一室176的多个壁181、182、183,第一室176配置为接收信号组件104。接地屏蔽件120在配合端178和端接端180之间延伸。配合端178配置为与配合连接器配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组装触头模块102时,接地屏蔽件120的配合端178定位在信号触头112、114的配合端172或超出信号触头112、114的配合端172。接地屏蔽件120的端接端180定位在信号触头112、114的端接端或超出信号触头112、114的端接端。接地屏蔽件120可以沿着信号触头112、114的整个长度提供屏蔽。

如图3所示,触头模块102包括接地箍196,其联接到通信电缆110的端接端。接地箍196配置为电联接到通信电缆110的排扰线(未示出)和/或导电箔(未示出)。例如,接地箍196可以激光焊接到排扰线。接地箍196可以进而联接到屏蔽组件106。接地屏蔽件120可以联接到接地箍196。例如,接地屏蔽件120的端接端180可以通过锡焊或焊接电连接到接地箍196。

接地屏蔽件122可以具有限定第二室188的多个壁185、186、187,第二室188接收信号组件104。接地屏蔽件122在配合端190和端接端192之间延伸。配合端190配置为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配合。类似于接地屏蔽件120,接地屏蔽件122可以沿着信号触头112、114的长度提供屏蔽。当接地屏蔽件120、122联接在一起以形成屏蔽组件106时,室176、188彼此重叠和/或占据相同的空间,以成为触头模块102的触头腔。信号组件104配置为定位在触头腔内,使得屏蔽组件106外围地围绕信号组件104。

图4图示了复合带200的端视图。复合带200配置为自身折叠以形成屏蔽带205(在图5中示出),屏蔽带205然后围绕绝缘导体244、246(在图6中示出)螺旋地缠绕。如图4所示,复合带200包括在复合带200的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之间延伸的横向边缘202。横向边缘202限定复合带200的端部。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在复合带200的一段长度(其延伸进入图4的页面中)上延伸。横向边缘202在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之间延伸复合带200的宽度208。宽度208可以例如在大约4毫米(mm)和大约20mm之间。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在复合带200的整个长度上彼此平行地延伸。

复合带200包括绝缘层210和导电层212。绝缘层210包括复合带200的侧表面216,且导电层212包括复合带200的侧表面218。绝缘层210包括电介质材料,其向复合带200提供结构完整性,并保护导电层212免受例如撕裂的损坏。举例来说,绝缘层210可以包括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烯烃、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酯。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210的侧表面216可以没有粘合剂。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210可以包括沿着侧表面216的至少一部分的粘合剂。例如,侧表面216可以包括沿着整个侧表面216的粘合剂。在其他配置中,侧表面216可以在靠近折叠线217处没有粘合剂。例如,折叠线217可以位于纵向边缘204、206之间的大约一半处,或者换言之,位于纵向边缘204、206之间的中点。侧表面216可以在折叠线217的任一侧的指定区域上没有粘合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层212可以表征为导电箔。导电层212可以包括铝、铜、等等。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导电层212沿着侧表面218没有粘合剂。如图4的放大图所示,绝缘层210和导电层212具有相应的层厚度211、213。

图5图示了处于部分折叠状态的复合带200的端视图220,以及屏蔽带205的端视图222,屏蔽带205是在围绕折叠线217进行折叠之后的复合带200。复合带200(或者屏蔽带205)包括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分别包括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且分别从折叠线217横向地延伸到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中的每一个包括横向边缘202的一部分。折叠线217以及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沿着复合带200纵向延伸。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可以是在折叠复合带200以形成屏蔽带205之前,复合带200的在复合带200内不容易识别的部分。例如,当复合带200在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之间横向地延伸时,复合带200可以具有连续的组分和均匀的截面。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可以仅在确定复合带200所沿着折叠的折叠线217之后才被指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复合带200可以包括沿着折叠线217的结构变化和/或组分变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可以在折叠操作之前可识别。例如,在折叠复合带200之前,可以沿着折叠线217将线性压痕压入复合带200的绝缘层210中。替代地,复合带200可以制造为包括绝缘层210内的沿着折叠线217延伸的凹陷或压痕。凹陷或压痕可以有助于折叠复合带200。

第一横向部分224具有截面宽度225,且第二横向部分226具有截面宽度227。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截面宽度225、227基本上相等,使得第一纵向边缘204和第二纵向边缘206彼此相邻,且在屏蔽带205的整个长度上彼此并排地延伸。更具体地,纵向边缘204、206可以组合以形成屏蔽带205的堆叠边缘236。在其他实施例中,截面宽度225、227不相等,使得第一横向部分224或第二横向部分226延伸超过其他横向部分的纵向边缘。下面描述这样的实施例。

当形成屏蔽带205时,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彼此折叠。当完全折叠时,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沿着屏蔽带205的内部接口229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内部接口229的至少一部分,一个或多个气隙可以存在于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之间。例如,气隙231可以存在于屏蔽带205内靠近折叠线217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内部接口229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可以彼此固定。例如,绝缘层210可以包括粘合剂。当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彼此折叠时,粘合剂可以沿着内部接口229将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彼此固定。

当形成屏蔽带205时,导电层212的侧表面218几乎形成屏蔽带205的整个外部或皮肤。更具体地,导电层212限定屏蔽带205的外侧230、屏蔽带205的内侧232、以及屏蔽带205的折叠边缘234。当围绕折叠线217折叠复合带200时,形成折叠边缘234。折叠边缘234与堆叠边缘236相反。如图所示,内侧232和外侧230面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内侧232配置为面向绝缘导体244、246(图6)。

屏蔽带205是沿着内侧232和外侧230以及沿着折叠边缘234导电的。更具体地,导电层212沿着内侧232从第一纵向边缘204连续地延伸到折叠边缘234,且沿着外侧230从折叠边缘234连续地延伸到第二纵向边缘206。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内侧232和外侧230以及折叠边缘234在屏蔽带205的整个长度上是导电的。相应地,除了堆叠边缘236的一部分以外,屏蔽带205的外部是导电的。然而,如下所述,实施例可以包括屏蔽带,其中相对应的屏蔽带的两个边缘是导电的。

图6是包括屏蔽带205的通信电缆240的侧视图。通信电缆240配置为电联接到触头模块(例如触头模块102(图1)),且可以与电缆连接器(例如电缆连接器101(图1))一起使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电缆240包括电缆护套242、屏蔽带205、以及绝缘导体244、246。电缆护套242、屏蔽带205、以及绝缘导体244、246可以沿着通信电缆240的长度延伸,且可以沿着通信电缆240的中心轴线或纵向轴线290延伸。应当理解,通信电缆240可以是柔性电缆,且从而,中心轴线290在通信电缆240的整个长度上不需要是线性的。而是,中心轴线290可以延伸通过通信电缆240的截面的几何中心。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心轴线290可以沿着绝缘导体244、246彼此相接或接触的切线延伸。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导体244、246中的每一个包括信号线250,信号线250由相对应的绝缘层或护套252围绕。在替代实施例中,绝缘导体244、246可以共享绝缘层252。例如,信号线250可以间隔开,且绝缘层252可以围绕两个信号线250形成。信号线250配置为端接到电触头,例如信号触头112、114(图1)。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电缆240还可以包括沿着通信电缆240的长度延伸的至少一个接地导体。例如,通信电缆240可以包括内部排扰线254和/或外部排扰带256。内部排扰线254由屏蔽带205围绕。另一方面,外部排扰带256沿着屏蔽带205的外部延伸,且位于屏蔽带205和电缆护套242之间。电缆护套242可以是缠绕屏蔽带205的塑料带。替代地,电缆护套242可以被挤压,使得电缆护套242围绕屏蔽带205。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屏蔽带205直接围绕并接合绝缘导体244、246,且电缆护套242直接围绕并接合屏蔽带205。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层和/或材料可以设置在电缆护套242和屏蔽带205之间,或者屏蔽带205和绝缘导体244、246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电缆240可以被称为双轴电缆或“twinax”电缆。例如,绝缘导体244、246可以沿着通信电缆240的长度彼此平行地延伸。然而,图6所示的通信电缆240的配置仅是通信电缆240可以具有的各种配置中的一个示例。例如,绝缘导体244、246可以不彼此平行地延伸,而是可以形成双绞线。在其他实施例中,通信电缆240可以仅包括单个绝缘导体或者多于两个绝缘导体。此外,通信电缆240可以包括多于一对的绝缘导体,例如四对。

屏蔽带205围绕绝缘导体244、246重复地缠绕。屏蔽带205可以以螺旋方式缠绕,使得折叠边缘234和堆叠边缘236中的每一个形成围绕中心轴线290的相对应的螺旋。当屏蔽带205缠绕绝缘导体244、246时,屏蔽带205自身折叠。更具体地,图6示出了第一缠绕体260,以及与第一缠绕体260重叠的第二缠绕体262。相对于彼此,第一缠绕体260可以被称为先前的缠绕体,且第二缠绕体262可以被称为后续的缠绕体。

在图6中,折叠边缘234是屏蔽带205的前导边缘,使得当屏蔽带205围绕绝缘导体244、246螺旋地缠绕时,折叠边缘234引导屏蔽带205。堆叠边缘236是后边缘。举例来说,当屏蔽带205的第二缠绕体262缠绕绝缘导体244、246时第二缠绕体262,第二缠绕体262的前导部分264围绕绝缘导体244、246。前导部分264包括折叠边缘234。折叠边缘234可以直接围绕绝缘导体244、246,使得折叠边缘234接合绝缘导体244、246,或在其之间存在标称间隙。此外,当屏蔽带205的第二缠绕体262缠绕绝缘导体244、246时,第二缠绕体262的后部部分266在第一缠绕体260之上延伸并覆盖第一缠绕体260。后部部分266包括堆叠边缘236。堆叠边缘236在第一缠绕体260之上延伸并接合第一缠绕体260。

屏蔽带205具有屏蔽宽度268。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续的缠绕体(例如图6所示的第二缠绕体262)与先前的缠绕体的屏蔽宽度268的至多一半重叠。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后续的缠绕体与小于一半的屏蔽宽度268重叠。例如,后续的缠绕体可以与屏蔽宽度268的大约三分之一重叠。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后续的缠绕体可以与小于屏蔽宽度268的三分之一重叠,或与多于先前的缠绕体的屏蔽宽度268的一半重叠。

图7是通信电缆240的侧面截面图。在图7中仅示出了绝缘导体244,但是绝缘导体246(图6)邻近绝缘导体244定位并且还被屏蔽带205围绕。屏蔽带205围绕绝缘导体244、246缠绕多次,从而形成屏蔽带205的多个缠绕体271、272、273。在图7中仅示出了缠绕体271-273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相对于彼此,缠绕体271是先前的缠绕体,且缠绕体272是后续的缠绕体。相对于彼此,缠绕体272是先前的缠绕体,且缠绕体273是后续的缠绕体。屏蔽带205围绕绝缘导体244、246螺旋地缠绕,使得内侧232面向绝缘导体244、246。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内侧232直接接合绝缘导体244、246。

屏蔽带205的每个后续的缠绕体与先前的缠绕体的一部分重叠。例如,缠绕体272的内侧232与缠绕体271的下面重叠的部分284重叠。缠绕体272的内侧232接合缠绕体271的外侧230。缠绕体272与缠绕体271重叠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缠绕体272的重叠部分286。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屏蔽带205围绕绝缘导体244、246螺旋地缠绕时,屏蔽带205与其自身不断地重叠。内侧232和外侧230中的每一个是导电层212的部分,并且因此是导电的。相应地,屏蔽带205沿着重叠区域275电联接到其自身。

与常规的屏蔽带不同,折叠边缘234不将重叠的缠绕体彼此电分离。导电层212包括折叠边缘234。因此,导电通路280(由一系列的箭头图示)可以沿着通信电缆240的长度连续地延伸。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导电通路280包括先前的缠绕体的内侧232、先前的缠绕体的折叠边缘234的边缘表面28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可选地,先前的缠绕体的外侧230的一部分。导电通路280可以延伸进入后续的缠绕体的内侧232的一部分。尽管指示导电通路280的箭头指向一个方向,但应当理解,导电通路280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传递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折叠线217处的绝缘层210的一部分提供弯曲力292(由双头箭头表示),弯曲力292偏置或弯曲先前的缠绕体的第一横向部分224和第二横向部分226使其彼此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力292可以造成气隙231,并且沿着下面重叠的部分284和/或靠近折叠边缘234处有效地增加屏蔽带205的屏蔽厚度294。弯曲力292可以基于绝缘层210的性质。例如,绝缘层210可以抵抗折叠到其自身上。阻力是弯曲力292,其可以在折叠线217附近最大,从而提供气隙231。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弯曲力292可以有助于先前的缠绕体的外侧230和后续的缠绕体的内侧232之间的沿着重叠区域275的电接触。

图8包括曲线图400,其示出了常规的通信电缆(由线406指示)和通信电缆240(图6,其在图8中由线408指示)的插入损耗与传输频率之间的关系。常规的通信电缆是用常规的屏蔽带螺旋缠绕的双轴电缆。如上所述,常规的屏蔽带将后续的缠绕体的导电箔与先前的缠绕体的导电箔分离开,从而产生吸出效应。如图8所示,常规的通信电缆的插入损耗在16千兆比特(ghz)以上的频率下显著地增加。然而,通信电缆240的插入损耗在16ghz之后不会显著地增加。因此,通信电缆240可以比常规的通信电缆提供改善的电性能。例如,通信电缆240在25ghz下的插入损耗小于常规的通信电缆在16ghz下的插入损耗。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电缆240能够在插入损耗小于大约25分贝的情况下,以至少20ghz的数据速率进行传输。在更特定的实施例中,通信电缆240能够在插入损耗小于大约25分贝的情况下,以至少25ghz的数据速率进行传输。

相应地,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减少吸出效应,以实现比包括螺旋缠绕的屏蔽件的常规的电缆更大的数据速率。此外,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包括螺旋缠绕的屏蔽件。因此,实施例可以具有类似于同样具有螺旋缠绕的屏蔽件的常规的电缆柔性的柔性。

图9是屏蔽带300的侧面截面图。屏蔽带300可以由复合带301形成,复合带301可以与复合带200(图4)类似或相同。复合带301(或屏蔽带300)包括彼此折叠并沿着折叠边缘306连结的第一横向部分302和第二横向部分304。屏蔽带300包括绝缘层310和导电层312。在屏蔽带300折叠之后,第一横向部分302和第二横向部分304分别形成屏蔽带300的内侧314和外侧316以及折叠边缘306。导电层312限定内侧314、外侧316和折叠边缘306。

第一横向部分302和第二横向部分304分别包括复合带301的第一纵向边缘320和第二纵向边缘322。第一横向部分302和第二横向部分304分别具有从折叠边缘306到相应的纵向边缘320、322测得的不相等的截面宽度303、305。如图9所示,截面宽度303可以大于截面宽度305,使得第一纵向边缘320和第二纵向边缘322相对于彼此偏移。更具体地,第一纵向边缘320延伸超过第二纵向边缘322距离或间隙324。第二纵向边缘322比第一纵向边缘320更接近折叠边缘306。

类似于屏蔽带205(图5),屏蔽带300配置为围绕绝缘导体(未示出)螺旋地缠绕,使得后续的缠绕体与先前的缠绕体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带300包括对应于距离324的重叠部分311。距离324可以相对于先前的缠绕体的下面重叠的部分(未示出)的距离来配置。例如,距离324可以稍微大于下面重叠的部分的距离。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减小屏蔽带300的总厚度。

图10是由复合带354形成的屏蔽带350的侧视截面图。复合带354可以与复合带200(图4)类似或相同。复合带354包括相对于彼此折叠的第一横向部分351、第二横向部分352和第三横向部分353。复合带354包括绝缘层360和导电层362。如图所示,第一横向部分351和第二横向部分352彼此折叠以形成第一折叠边缘356。第一横向部分351和第三横向部分353彼此折叠以形成第二折叠边缘358。导电层362限定第一折叠边缘356和第二折叠边缘358。还示出了,第二横向部分352包括纵向边缘364,且第三横向部分353包括纵向边缘366。纵向边缘364、366位于第一横向部分351上方,且通过间隙368彼此分离。

图11是由复合带374形成的屏蔽带370的侧视截面图。复合带374可以与复合带200(图4)类似或相同。复合带374包括相对于彼此折叠的第一横向部分371、第二横向部分372和第三横向部分373。屏蔽带370包括绝缘层380和导电层382。如图所示,屏蔽带350的第一横向部分371和第二横向部分372彼此折叠以形成第一折叠边缘376。第一横向部分371和第三横向部分373彼此折叠以形成第二折叠边缘378。导电层382限定第一折叠边缘376和第二折叠边缘378。还示出了,第二横向部分372包括纵向边缘384,且第三横向部分373包括纵向边缘386。纵向边缘384位于第一横向部分371上方。然而,第三横向部分373与第二横向部分372重叠,使得纵向边缘386位于第二横向部分372上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