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69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膜状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各种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是平膜状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包括呈平膜状的细长形的电介质本体。

电介质本体包括线状的信号导体、第一接地导体以及第二接地导体。信号导体配置于电介质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中途位置。第一接地导体与第二接地导体在电介质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夹着信号导体进行配置。利用该结构,信号导体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构成为带状线。

在电介质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即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作为将信号导体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与外部电路相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而配置有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73591号刊物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具有单纯地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因此,长度方向的两端的连接器彼此的位置关系固定。即,无法改变沿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长度方向的连接器间的距离、以及沿与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连接器间的距离。

作为像这样的能改变连接器间的位置关系的结构,可以考虑在电介质本体的中途位置设置弯曲部、并用该弯曲部来连接多个直线部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该弯曲部变形来改变两端的连接器的位置关系。

然而,在这样的具备弯曲部的结构中,可以想到在改变弯曲部时,施加于弯曲部的应力会使得弯曲部比其它部位要更容易断裂。另外,由于设置了弯曲部,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有可能会发生劣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信号的传输特性优异且不容易发生断裂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包括电介质本体、信号导体以及接地导体。电介质本体由沿高频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延伸的形状构成。信号导体被电介质本体所包括,并由沿高频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延伸的形状构成。接地导体被电介质本体所包括,并与信号导体进行电磁场耦合。

电介质本体沿高频信号的传输方向具备多个直线部、以及连接多个直线部的弯曲部。在弯曲部中,信号导体配置在比电介质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的内侧的位置上。

在该结构中,能提高弯曲部的内侧相对于外部应力的强度。因此,在使电介质本体变形时,能抑制从应力所主要施加的弯曲部内侧起发生断裂。 另外,由于将信号导体配置成在弯曲部的内侧发生短路,因此,能缩短信号导体的长度并抑制传输损耗。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多个直线部中,优选为信号导体配置在电介质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在该结构中,示出直线部的具体结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优选为信号导体的弯曲部处的宽度比直线部处的宽度要宽。

在该结构中,能进一步提高强度,并能抑制信号导体与接地导体之间的电容耦合因信号导体从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发生偏离而下降,能抑制阻抗的变化。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优选具有以下的结构。接地导体包括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信号导体沿电介质本体的厚度方向配置在第一接地导体的配置位置与第二接地导体的配置位置之间的位置上。

在该结构中,利用信号导体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来构成带状线,能抑制高频信号的噪音向外部的辐射、以及来自外部的噪音对高频信号的影响。另外,能进一步提高弯曲部处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优选具有以下的结构。在电介质本体的直线部的宽度方向上,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及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在与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不同的位置上。

在该结构中,在直线部中,能降低信号导体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之 间的电容性耦合。由此,能使信号导体的宽度变宽,并能抑制传输损耗。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优选具有以下的结构。在电介质本体的弯曲部中,在与直线部相连接的端部,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是比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和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靠近弯曲的内侧的位置。在弯曲部的延伸方向上,越是靠近延伸方向的中央位置,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和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配置位置越是向弯曲的内侧发生变化。

在该结构中,能抑制弯曲部中的沿延伸方向的各位置间的电容性耦合之差(偏差),能抑制传输损耗。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优选具有以下的结构。在弯曲部中,在弯曲部的延伸方向上越是靠近延伸方向的中央位置,越是配置成使得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向弯曲的内侧发生变化而不改变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配置位置,直至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相一致。若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的内侧的位置,则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成以比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大的变化量向弯曲的内侧发生变化。

在该结构中,能进一步抑制弯曲部中的沿延伸方向的各位置间的电容性耦合之差(偏差),能抑制传输损耗。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具有优异的传输特性且可靠性较高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外观立体图。

图2(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图2(A)的A-A’剖视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图2(A)的B-B’剖视图。

图3(A)是表示对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拉伸的拉伸方向的俯视图。

图3(B)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沿图3(A)所示的第一拉伸方向进行拉伸变形的状态的应力的情况的图。

图3(C)是表示将高频信号传输线路沿图3(A)所示的第二拉伸方向进行拉伸变形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包含弯曲部的区域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包含弯曲部的区域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6(A)是表示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信号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C)是表示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A)是图6所示的A-A’剖视图,图7(B)是图6所示的C-C’剖视图。图7(C)是图6所示的D-D’剖视图,图7(D)是图6所示的B-B’剖视图。

图8(A)是表示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B)是表示信号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C)是表示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9(A)是表示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信号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C)是表示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0(A)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A-A’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0(B)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C-C’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0(C)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D-D’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0 (D)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B-B’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1(A)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A-A’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1(B)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C-C’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1(C)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D-D’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1(D)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B-B’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2(A)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A-A’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2(B)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C-C’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2(C)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D-D’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2(D)是相当于与图6所示的B-B’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外观立体图。

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包括呈平板状并呈细长形的电介质本体90。电介质本体90由多个电介质膜沿厚度方向层叠而成。例如将具有可挠性的树脂材料用于电介质膜。具体而言,优选为将以液晶聚合物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用于电介质膜。

电介质本体90包括直线部11、12、13和弯曲部21、22。将直线部11、12、13配置成使得其延伸方向相平行。直线部11、12、13沿与延伸方向和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换言之,直线部11、12、13沿相对于各直线部11、12、13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

直线部11与直线部12通过弯曲部21而相连接,直线部12与直线部13通过弯曲部22而相连接。此时,弯曲部21、22由连接直线部11、12、13的形状构成,使得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直线部11、12、13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此外,对于直线部11、12、13与弯曲部21、22,与将个别形成的部件进行连接的结构相比,优选为进行一体成形。

在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中途位置上,配置有线状的信号导体(在图1中未进行图示)。在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一端附近,配置有第一接地导体(在图1中未进行图示)。在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另一端附近,配置有第二接地导体(在图1中未进行图示)。由此,在电介质本体90上构成由信号导体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所形成的带状线。

分别配置于直线部11、12、13和弯曲部21、22的信号导体互相连接。更具体而言,直线部11的信号导体与弯曲部21的信号导体相连接,弯曲部21的信号导体与直线部12的信号导体相连接。直线部12的信号导体与弯曲部22的信号导体相连接,弯曲部22的信号导体与直线部13的信号导体相连接。分别配置于直线部11、12、13和弯曲部21、22的第一接地导体互相连接。更具体而言,直线部11的第一接地导体与弯曲部21的第一接地导体相连接,弯曲部21的第一接地导体与直线部12的第一接地导体相连接。直线部12的第一接地导体与弯曲部22的第一接地导体相连接,弯曲部22的第一接地导体与直线部13的第一接地导体相连接。分别配置于直线部11、12、13和弯曲部21、22的第二接地导体互相连接。更具体而言,直线部11的第二接地导体与弯曲部21的第二接地导体相连接,弯曲部21的第二接地导体与直线部12的第二接地导体相连接。直线部12的第二接地导体与弯曲部22的第二接地导体相连接,弯曲部22的第二接地导体与直线部13的第二接地导体相连接。

在电介质本体9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直线部11侧的端部)配置有起到外部连接端子的作用的连接器511。在电介质本体9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直线部13侧的端部)配置有起到外部连接端子的作用的连接器512。虽未图示,但连接器511、512与信号导体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相连接。

此外,在电介质本体90的配置有连接器511、512一侧的面上,配置有绝缘性抗蚀剂80。若任何接地导体都不露出至电介质本体90的表面,则能省略该绝缘性抗蚀剂80。

接着,参照图2(A)~图2(C)对直线部11、12和弯曲部21的具体构造进行说明。此外,直线部13具有与直线部11、12相同的构造,弯曲部22具有与弯曲部21相同的构造。

图2(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在图2(A)中,为了明确信号导体的形状,对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的图示进行了省略。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图2(A)的A-A’剖视图。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图2(A)的B-B’剖视图。

如图2(A)所示,直线部11、12配置成使得其延伸方向相平行。直线部11、12沿与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弯曲部21在俯视下呈一边旋转180°一边延伸的平膜状。使弯曲部21形成为这样的形状,从而沿与直线部11、12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进行配置的直线部11的端部与直线部12的端部通过弯曲部21而相连接。

如图2(B)所示,在直线部11,信号导体311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并配置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在直线部11,第一接地导体41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附近。在直线部11,第二接地导体42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附近。第一接地导体41和第二接地导体42在对电介质本体90进行俯视时呈遍及大致整个面的形状。信号导体311的宽度比电介质本体90和第一、第 二接地导体41、42的宽度要窄。信号导体311的宽度基于电介质本体90的材料、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42之间的距离、以及作为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的阻抗来进行设定。

此外,直线部12将直线部11的信号导体311置换成了信号导体312,其它结构与直线部11相同。

如图2(A)、图2(C)所示,在弯曲部21,信号导体321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信号导体321的宽度与直线部11、12的信号导体311、312的宽度大致相同。信号导体321在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上处在与直线部11、12的信号导体311、312相同的位置上。信号导体321与信号导体311、312一体成形。

信号导体321配置得比电介质本体90中的弯曲部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部21的内周端侧。信号导体321形成为在弯曲部21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处最靠近内周端。例如,信号导体321在俯视下形成为以与直线部11、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为短轴方向的椭圆形。此时,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2优选为呈以下形状:无论在信号导体321的延伸方向的哪个位置上,都比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0要更靠内周端侧。

在弯曲部21,第一接地导体41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附近。在弯曲部21,第二接地导体42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面附近。第一接地导体41和第二接地导体42在对电介质本体90进行俯视时呈遍及大致整个面的形状。

图3(A)~图3(C)是对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拉伸变形的状态下的应力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图3(A)是表示对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拉伸的拉伸方向的俯视图。图3(B)是表示 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沿图3(A)所示的第一拉伸方向进行拉伸而使其变形的状态的应力的情况的图。图3(C)是表示将高频信号传输线路沿图3(A)所示的第二拉伸方向进行拉伸而使其变形的状态的图。

(i)如图3(A)所示,沿与直线部11、12、13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即第一拉伸方向对电介质本体90(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进行拉伸。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B)所示那样发生变形,使得与弯曲部21相连接的直线部11与直线部12之间的距离拉开。若发生像这样的变形,则在弯曲部21的内周端上施加与直线部11、12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拉伸应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中,将对拉伸应力的耐受性比电介质本体90要高的信号导体321配置于弯曲部21的内周端附近。因此,即使对弯曲部21的内周端施加拉伸应力,包括像这样进行配置的信号导体321的电介质本体90也比将信号导体配置于电介质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情况要不容易发生断裂。

此外,虽未图示,但弯曲部22也像弯曲部21一样不容易发生断裂。

(ii)如图3(A)所示,沿与直线部11、12、13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即第二拉伸方向对电介质本体90(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进行拉伸。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C)所示,直线部11、12、13和弯曲部21、22发生变形,使得在直线部11、12、13的厚度方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上。若发生像这样的变形,则在弯曲部21、22的内周端上施加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的拉伸应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中,将对拉伸应力的耐受性比电介质本体90要高的信号导体配置于弯曲部21、22的内周端附近。因此,即使对弯曲部21、22的内周端施加拉伸应力,包括像这样进行配置的信号导 体的电介质本体90也比将信号导体配置于电介质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情况要不容易发生断裂。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即使在将该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安装于外部电路等情况下进行拉伸,也不容易发生断裂。因此,能实现可靠性较高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的结构中,在弯曲部21、22,将信号导体偏移至内周端侧,能将信号传输路径进行短路。由此,能缩短信号传输距离并降低传输损耗,能实现传输特性优异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

此外,在高频信号传输线路具备多个弯曲部的情况下,若将上述弯曲部中的将信号导体偏移至内周端侧的结构运用于一个部位,则至少能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中,采用以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来夹住信号导体的带状线。然而,对于省略了第二接地导体的微带状线(micro strip line),运用在上述弯曲部中的将信号导体偏移至内周端侧的结构也能获得同样的作用效果。但是,由于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从而能在内周端附近不仅配置信号导体,而且还配置第一、第二接地导体这两个接地导体,因此,能进一步实现可靠性较高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另外,通过使用带状线,能抑制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所传输的高频信号向外部进行不需要的辐射。另外,能抑制来自外部的噪音重叠于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所传输的高频信号。由此,能进一步实现传输特性优异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 中包含弯曲部的区域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在图4中,为了明确信号导体的形状,对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的图示进行了省略。

本实施方式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A相对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的不同之处在于弯曲部的信号导体的结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相同。

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A的弯曲部21A包括信号导体321A。信号导体321A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上。信号导体321A配置得比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部21A的内周端侧。信号导体321A的一端与直线部11的信号导体311相连接,信号导体321A的另一端与直线部12的信号导体312相连接。

信号导体321A的宽度WCA比信号导体311、312的宽度WSA要宽。此时,优选为信号导体321A的宽度WCA沿弯曲部21A的延伸方向朝中央逐渐变宽,在弯曲部21A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处变得最宽。此外,信号导体321A的宽度也可以呈阶梯状地变宽。

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结构,即使信号导体321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从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偏离,也能抑制信号导体321A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之间的电容性耦合的下降。由此,能抑制直线部11、12与弯曲部21A之间的特性阻抗之差,能抑制传输损耗。

另外,配置于施加有拉伸应力的弯曲部21A的内周端侧的导体的比例变大。因此,更不容易发生断裂,能实现可靠性较高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A。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包含弯曲部的区域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在图5中,为了明确信号导体的 形状,对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的图示进行了省略。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B的基本传输线路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相同。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B也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相同,是沿高频信号的传输方向具有直线部和弯曲部的带状线的传输线路。

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B的电介质本体90B包括直线部11B、12B和弯曲部21B。

直线部11B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与直线部12B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所构成的角为90°。此外,直线部11B、12B的延伸方向所构成的角并不局限于90°,在直线部11B、12B不平行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直线部11B包括信号导体311B,信号导体311B以沿直线部11B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的形状来进行配置。直线部12B包括信号导体312B,信号导体312B以沿直线部12B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的形状来进行配置。

弯曲部21B在俯视下由弯曲成90°的形状构成,将直线部11B与直线部12B相连接。弯曲部21B包括信号导体321B。信号导体321B形成得比电介质本体90B中的弯曲部21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部21B的内周端侧。信号导体321B形成为在弯曲部21B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处最靠近内周端。例如,信号导体321B在俯视下以比弯曲部21B的曲率半径要大的圆形来形成。此时,信号导体321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2B优选为呈以下形状:无论在信号导体321B的延伸方向的哪个位置上,都比电介质本体90B的弯曲部21B处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0B要更靠内周端侧。

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能实现具有优异的传输特性和较高的可靠性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B。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带状线构造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示例,但也可以采用微带状线构造。即,也可以省略第二接地导体。另外,也可以对第二接地导体设置局部未设有导体的开口部。开口部例如沿第二接地导体的延伸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第二接地导体形成于电介质层的内部的示例,但也可以将一个接地导体形成于电介质层的表面,也可以将第一、第二接地导体分别形成于电介质层的相对的表面。

接着,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说明。图6(A)~图6(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图6(A)是表示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信号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C)是表示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A)~图7(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剖视图。图7(A)是图6(A)~图6(C)所示的A-A’剖视图,图7(B)是图6(A)~图6(C)所示的C-C’剖视图。图7(C)是图6(A)~图6(C)所示的D-D’剖视图,图7(D)是图6(A)~图6(C)所示的B-B’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C相对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的不同之处在于信号导体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之间的配置位置的关系。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C的直线部和弯曲部处的信号导体的形状、基本外形形状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大致相同。

如图6(A)所示,直线部11C配置有第二接地导体4211,弯曲部21C配置有第二接地导体4221,直线部12C配置有第二接地导体4212。第二接地导体4211、4221、4212一体成形。第二接地导体4211、4221、4212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附近。呈第二接地导体4211、4221、4212 的宽度比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要短规定长度的形状。换言之,第二接地导体4211、4221、4212并非是变宽至电介质本体90的整个宽度的形状。

如图6(B)所示,直线部11C配置有信号导体311,弯曲部21C配置有信号导体321,直线部12C配置有信号导体312。信号导体311、321、312一体成形。信号导体311、321、312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

如图6(C)所示,直线部11C配置有第一接地导体4111,弯曲部21C配置有第一接地导体4121,直线部12C配置有第一接地导体4112。第一接地导体4111、4121、4112一体成形。第一接地导体4111、4121、4112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附近。

由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C在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上具备所谓的带状线构造,所述带状线构造在第一接地导体与第二接地导体之间的规定位置上配置有信号导体。

接着,对信号导体、第一、第二接地导体的直线部11C、12C和弯曲部21C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信号导体)

如图6(B)和图7(A)所示,在直线部11C,信号导体311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同样,在直线部12C,信号导体312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

如图6(B)、图7(B)、图7(C)和图7(D)所示,在弯曲部21C中,信号导体321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相同,配置得比电介质本体90中的弯曲部21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部21C的内周端侧。信号导体321形成为在弯曲部21C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处最靠近内周端。

(第二接地导体)

在直线部11C,如图6(A)和图7(A)所示,第二接地导体4211具有与信号导体311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相接近。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隔开规定距离。此外,这里,所谓规定距离是指比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要长的距离。即,在形成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上,设有在另一个侧面附近未形成导体的区域(相当于与图7(A)中的LG1大致相等的长度的区域)。此外,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一个侧面一侧的与信号导体311不相对的部分的长度(与图7(A)中的L11+LG1大致相等的长度)比另一个侧面一侧的与信号导体311不相对的部分的长度(图7(A)中的L21)要长。换言之,第二接地导体4211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接近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来进行配置,使得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整体发生偏移。即,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0和信号导体3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向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侧偏移。

在直线部12C,如图6(A)所示,第二接地导体4212具有与信号导体312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在直线部12C中的至少与弯曲部21C相连接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中,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1C相对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与弯曲部21C的外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相接近。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1C相对的面(与弯曲部21C的内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隔开规定距离。此外,这里,所谓规定距离是指比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要长的距离。即,在形成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上,设有在另一个侧面附近未形成导体的区域。此外,第二接地导体4212 的一个侧面一侧的不与信号导体312相对的部分的长度比另一个侧面一侧的不与信号导体312相对的部分的长度要长。换言之,在直线部12C中的至少与弯曲部21C相连接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中,第二接地导体4212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接近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来进行配置,使得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整体发生偏移。即,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0和信号导体3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向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侧偏移。

在弯曲部21C中,如图6(A)、图7(B)、图7(C)及图7(D)所示,第二接地导体4221配置成比电介质本体90中的弯曲部21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部21C的内周端侧。第二接地导体4221形成为在弯曲部21C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处最靠近内周端。弯曲部21C的第二接地导体4221的宽度与直线部11C、12C中的第二接地导体4211、4212的宽度相同。

此外,弯曲部21C中的第二接地导体4221与信号导体321之间的具体位置关系如后所述。

(第一接地导体)

在直线部11C,如图6(C)和图7(A)所示,第一接地导体4111具有与信号导体311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另一个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隔开规定距离。此外,这里,所谓规定距离是指比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要长的距离。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相接近。即,在形成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上,设有在另一个侧面附近未形成导体的区域(相当于与图7(A)中的LG1大致相等的长度的区域)。此外,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另一个侧面一侧的与信号导体311不相对的部分的长度(与图7(A)中的L21+LG1大致相等的长度)比一个侧面一侧的与信号导 体311不相对的部分的长度(图7(A)中的L11)要长。换言之,第一接地导体4111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接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来进行配置,使得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整体发生偏移。即,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0和信号导体3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侧偏移。

在直线部12C,如图6(C)所示,第一接地导体4112具有与信号导体312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在直线部12C中的至少与弯曲部21C相连接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中,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1C相对的侧面(另一个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与弯曲部21C的外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隔开规定的距离。此外,这里,所谓规定距离是指比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要长的距离。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1C相对的侧面(与弯曲部21C的内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相接近。即,在形成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上,设有在一个侧面附近未形成导体的区域。此外,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另一个侧面一侧的不与信号导体312相对的部分的长度比一个侧面一侧的不与信号导体312相对的部分的长度要长。换言之,在直线部12C中的至少与弯曲部21C相连接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中,第一接地导体4112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接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来进行配置,使得第一接地导体4111的整体发生偏移。即,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980和信号导体3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侧偏移。

在弯曲部21C中,如图6(C)、图7(B)、图7(C)及图7(D)所示,第一接地导体4121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中的弯曲部21C的内周端侧。更具体而言,在弯曲部21C中,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宽度方向上的弯曲部21C的内周端侧的端部与弯曲部21C的内周端相接近。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周端侧的端部与弯曲部21C的外周端相隔开。即,在形成第一接地导 体4121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上,设有在外周端侧的侧面附近未形成导体的区域。换言之,在弯曲部21C中,第一接地导体4121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接近电介质本体90的内周端侧的侧面来进行配置,使得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整体发生偏移。弯曲部21C的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宽度与直线部11C、12C中的第一接地导体4111、4112的宽度相同。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C的各直线部中,第一接地导体与第二接地导体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朝不同方向(相反方向)偏移。利用该结构,第一接地导体与第二接地导体宽度相同,且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不同。此外,这些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与信号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不同。因此,在各直线部,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包括故意使第一接地导体与第二接地导体不相对的部分。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使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与信号导体的电容性耦合下降。因此,能使信号导体的宽度变宽,并能降低传输损耗。另外,在不改变信号导体的宽度的情况下,能使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上的信号导体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之间的间隔变窄,还能使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变薄。

接着,对弯曲部21C的信号导体321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之间的配置关系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如图7(B)、(C)、(D)所示,在弯曲部21C,信号导体321的配置位置从延伸方向的端部(与直线部11C、12C相连接的端部)朝延伸方向的中央逐渐向内周端侧偏移。

利用该信号导体321的偏移,在弯曲部21C的接近直线部11C、12C的区 域中,信号导体321虽然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相对,但如图7(B)的L22所示,第二接地导体4221不与信号导体321相对的部分的内周端侧的长度逐渐缩短。另一方面,如图7(B)的L12所示,第一接地导体4121不与信号导体321相对的部分的外周端侧的长度逐渐延长。由此,在弯曲部21C的接近直线部11C、12C的区域中,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内周端侧的信号导体321与第二接地导体4221不相对的部分的长度缩短,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外周端侧的信号导体321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不相对的部分的长度延长。因此,作为带状线构造的传输线路的电容性耦合的总量几乎不变,特性阻抗也几乎不变。

接着,如图7(C)所示,信号导体321进一步偏移,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若信号导体321的内周端侧的端部与第二接地导体4221的内周端侧的端部相接近,直至规定距离,则根据信号导体321的偏移量,第二接地导体4221也向内周端侧偏移。作为具体的一个方式,若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靠近内周端侧,则第二接地导体4221也向内周端侧偏移。此时,信号导体321与第二接地导体4221不相对的信号导体321的内周端侧的部分的长度如图7(C)的L23所示,比图7(B)的L22要长(L23>L22)。即,第二接地导体4221的配置位置的偏移量比信号导体321的配置位置的偏移量要大。由此,信号导体321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不相对的信号导体321的内周端侧的部分的长度缩短(相当于图7(C)的L23+LG22(内周端侧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不相对的部分的长度)的长度),从而能利用信号导体321与第二接地导体4221之间的电容性耦合的增加来对信号导体321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之间的电容性耦合减少的程度进行补偿。因此,作为带状线构造的传输线路的电容性耦合的总量几乎不变,特性阻抗也几乎不变。

接着,如图7(D)所示,在弯曲部21C的延伸方向的中央位置上,信号导体321进一步发生偏移,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信号导体321的内周端侧的端部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内周端侧的端部相接近。在这种情 况下,第二接地导体4221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偏移至内周端侧的端部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内周端侧的端部相一致的位置。此时,信号导体321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不相对的信号导体321的内周端侧的部分的长度如图7(D)的L24所示,比图7(C)的L23要长(L24>L23)。此外,L24优选为与L21相同。由此,信号导体321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不相对的信号导体321的内周端侧的部分的长度缩短(相当于图7(D)的L24的长度),从而能利用信号导体321与第二接地导体4221之间的电容性耦合来对信号导体321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之间的电容性耦合减少的程度进行补偿。因此,作为带状线构造的传输线路的电容性耦合的总量几乎不变,特性阻抗也几乎不变。

由此,在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弯曲部21C中,对于弯曲部21C的延伸方向的每个位置,改变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的信号导体321和第二接地导体4221的位置。具体而言,配置成使得仅信号导体321向内周端侧偏移,直至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与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相一致为止。然后,若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第一接地导体41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靠近内周端侧,则第二接地导体4221也向内周端侧偏移来进行配置。此时,第二接地导体4221的偏移量比信号导体321的偏移量要大。由此,能抑制沿弯曲部21C的延伸方向的各位置间的特性阻抗的变化。由此,能将弯曲部21C中的特性阻抗设为与高频信号的传输相适应的所希望的值。进而,能与直线部11C、12C相同地增大信号导体321的宽度。因此,能抑制弯曲部21C上的传输损耗。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实现传输特性优异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C。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相同,能实现具有高可靠性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弯曲部21C中第二接地导体4221向内周端侧逐渐偏移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第二接地导体4221向内周端侧逐渐 延伸的结构。同样,即,在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上,也可以采用使第二接地导体4221的内周端的位置向内周端侧逐渐偏移而不改变第二接地导体4221的外周端的位置的结构。

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弯曲部为一个的情况,但在采用弯曲部为多个且折返两次以上的构造(参照图1)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情况下,优选为采用以下的结构。图8(A)~图8(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图8(A)是表示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B)是表示信号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C)是表示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8(B)所示,在直线部12C,无论在延伸方向的哪个位置上,信号导体312都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

如图8(B)所示,在弯曲部22C,信号导体322与弯曲部21C的信号导体321相同,配置得比电介质本体90的弯曲部22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靠近弯曲部22C的内周端侧。信号导体322形成为在弯曲部22C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处最靠近内周端。

如图8(B)所示,在直线部13C,无论在延伸方向的哪个位置上,信号导体313都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

如图8(A)所示,在直线部12C,第二接地导体4212具有与信号导体312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进而,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3C相对的侧面(与弯曲部21C的外周端的侧面和弯曲部22C的内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相接近。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1C相对的面(与弯曲部21C的内周端和弯曲部22C的外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隔开规定距离。

如图8(A)所示,第二接地导体4222在弯曲部22C包括与弯曲部21C的第一接地导体4121相同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二接地导体4222具有与信号导体322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第二接地导体4222的宽度方向上的弯曲部22C的内周端侧的端部与弯曲部22C的内周端相接近。第二接地导体422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周端侧的端部与弯曲部22C的外周端相隔开。

如图8(A)所示,在直线部13C,第二接地导体4213具有与信号导体313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第二接地导体42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与弯曲部22C的内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相接近。第二接地导体4213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与弯曲部22C的外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隔开规定距离。

如图8(C)所示,在直线部12C,第一接地导体4112具有与信号导体312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3C相对的侧面(与弯曲部22C的内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隔开规定距离。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1C相对的侧面(与弯曲部22C的外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相接近。

如图8(C)所示,第一接地导体4122在弯曲部22C包括与弯曲部21C的第二接地导体4221相同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一接地导体4122具有与信号导体322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第一接地导体4122配置得比电介质本体90的弯曲部22C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靠近弯曲部22C的内周端侧。第一接地导体4122形成为在弯曲部22C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处最靠近内周端。

如图8(C)所示,在直线部13C,第一接地导体4113具有与信号导体313的主面的大致整个面相对的形状。此外,第一接地导体41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与弯曲部22C的内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隔开规定距离。第一接地导体4113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直线部12C相对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与弯曲部22C的外周端的侧面相连的面))相接近。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利用弯曲部21C和弯曲部22C来替换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换言之,在对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俯视时,弯曲部21C中的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与弯曲部22C中的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相同,弯曲部21C中的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与弯曲部22C中的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是具备多个向不同方向弯曲的弯曲部的结构,也能使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与信号导体的电容性耦合下降,而无需不进行复杂的导体走线。因此,能使信号导体的宽度变宽,并能降低传输损耗。

此外,在使用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具有多个弯曲部且折返两次以上的构造(参照图1)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的情况下,还能使延伸方向的两端与弯曲部相连接的直线部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图9(A)~图9(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俯视图。图9(A)是表示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信号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C)是表示第一接地导体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9(B)所示,在直线部12C’,无论在延伸方向的哪个位置上,信号导体312都配置于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

如图9(A)所示,在直线部12C’,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弯曲部21C侧的 部分如上所述,向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一侧(直线部13C侧)进行偏移来进行配置。另一方面,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弯曲部22C侧的部分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一侧(直线部11C’侧)进行偏移来进行配置。因此,第二接地导体4212包括位置偏移部4212sf。在位置偏移部4212sf中,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配置位置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进行偏移的偏移量和偏移方向沿直线部12C’的延伸方向逐渐变化。

如图9(C)所示,在直线部12C’,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弯曲部21C侧的部分如上所述,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一侧(直线部11C’侧)进行偏移来进行配置。另一方面,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弯曲部22C侧的部分向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一侧(直线部13C’侧)进行偏移来进行配置。因此,第一接地导体4112包括位置偏移部4112sf。在位置偏移部4112sf中,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配置位置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进行偏移的偏移量和偏移方向沿直线部12C’的延伸方向逐渐变化。

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位置偏移部4112sf与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位置偏移部4212sf重合。在直线部12C’的延伸方向的各位置上,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位置偏移部4112sf的偏移量与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位置偏移部4212sf的偏移量相同。另外,在直线部12C’的延伸方向的各位置上,第一接地导体4112的位置偏移部4112sf的偏移方向与第二接地导体4212的位置偏移部4212sf的偏移方向相反(逆向)。

即使是这样的结构,无需使用复杂的结构,即使在两端与弯曲部相连接的直线部,也能抑制特性阻抗在延伸方向的各位置间发生变化的情况。由此,能抑制传输损耗的下降。

接着,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说明。图10(A)~图10(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剖视图。图10(A)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 所示的A-A’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0(B)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所示的C-C’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0(C)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所示的D-D’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0(D)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所示的B-B’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D相对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虽然结构要素相同,但信号导体、及第一、第二接地导体的位置关系不同。

在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D中,在直线部11D和弯曲部21D,信号导体与第一接地导体及第二接地导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同。在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D中,该信号导体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的导体组相对于电介质本体90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在直线部11D以及弯曲部21D的延伸方向的各位置处不同。

具体而言,在直线部11D,第一接地导体4111与第二接地导体4211具有相同宽度。第一接地导体4111与第二接地导体421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

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11、421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一个侧面(与弯曲部21D的外周端的侧面相连的侧面)相接近。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11、42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与弯曲部21D的内周端的侧面相连的侧面)隔开规定距离。

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11、42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相接近。即,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比第一、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要更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一侧偏移。

在弯曲部21D中,随着弯曲部21D的延伸方向的位置的变化,由信号导 体321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所构成的导体组的配置位置逐渐向弯曲部21D的内周端侧变化。而且,由信号导体321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所构成的导体组在弯曲部21D的延伸方向的中央位置上最靠近曲部21D的内周端。

具体而言,在弯曲部21D中与C-C’截面相对应的位置上,相当于信号导体321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的位置关系相同。在弯曲部21D中与C-C’截面相对应的位置上,由信号导体321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所构成的导体组比直线部11D要配置得更靠近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内周端的侧面)。即,与直线部11D中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11、42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L31D相比,与弯曲部21D的C-C’截面相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L32D较短(L32D<L31D)。

在弯曲部21D中与D-D’截面相对应的位置上,由信号导体321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所构成的导体组比弯曲部21D中与C-C’截面相对应的位置要配置得更靠近弯曲部21D的内周端的侧面。即,与弯曲部21D的C-C’截面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L32D相比,弯曲部21D的D-D’截面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L33D较短(L33D<L32D)。

在与弯曲部21D的延伸方向的中央位置相对应的弯曲部21D中的B-B’截面所对应的位置上,由信号导体321和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所构成的导体组比弯曲部21D中与D-D’截面相对应的位置要配置得更靠近弯曲部21D的内周端的侧面。即,与弯曲部21D的D-D’截面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L33D相比,弯曲部21D的B-B’截面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第 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422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电介质本体90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的距离L34D较短(L34D<L33D)。

这种结构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的作用效果。

接着,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说明。图11(A)~图11(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剖视图。图11(A)是相当于与图6(A)~図6(C)所示的A-A’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1(B)是相当于与图6(A)~図6(C)所示的C-C’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1(C)是相当于与图6(A)~図6(C)所示的D-D’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1(D)是相当于与图6(A)~図6(C)所示的B-B’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E相对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D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的结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D相同。

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E中的直线部11E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11E、4211E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D中的直线部11D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11、4211相同。

对于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E中的弯曲部21E的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E、4221E,在弯曲部21E的延伸方向的各位置上,内周端侧的端部的位置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E、4221E在弯曲部21E的延伸方向的各位置上,外周端侧的端部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即,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E、4221E在弯曲部21E的延伸方向的各位置上,长度不同。换言之,弯曲部21E的延伸方向的位置越是靠近中央位置,第一、第二接地导体4121E、4221E的宽度越宽。

在这样的结构中,是与第一、第二接地导体中的与信号导体进行电容性耦合的区域不同的部分延伸而变宽的结构。因此,弯曲部21E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导致特性阻抗几乎不变,能获得与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相同的作用效果。

接着,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说明。图12(A)~图12(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中的导体结构的剖视图。图12(A)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所示的A-A’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2(B)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所示的C-C’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2(C)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所示的D-D’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图12(D)是相当于与图6(A)~图6(C)所示的B-B’截面相同的位置的部分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F相对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的不同之处在于弯曲部21F的第二接地导体4221F的结构,包含直线部11F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高频信号传输线路10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接地导体4221F的宽度(宽度方向的长度)因弯曲部21F的延伸方向的位置而不同。具体而言,随着沿信号导体32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移动,弯曲部21F的延伸方向的位置越是接近中央位置,第二接地导体4221F的宽度越宽。

这种结构也能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由于在弯曲部21F中第二接地导体4221F的面积变宽,因此,能进一步抑制高频信号的外部辐射、外部噪音重叠至高频信号的情况。

此外,示出了以下的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7中,信号导体沿电介质本体90的厚度方向配置于第一接地导体与第二接地导体之间,并且,成为信号导体的整个面与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两者相对的配置。然而,也可以具备以下部分:根据基于传输损耗的允许范围的特性阻抗的允许范围,信号导体与第一接地导体或第二接地导体中的至少一个接地导体不相对。但是,如上述结构所示,优选为信号导体的大致整个面与第一接地导体和第二接地导体相对。

标号说明

10、10A、10B、10C、10D、10E、10F:高频信号传输线路

11、12、13、11B、12B、11C、12C、11D、11E、11F:直线部

21、22、21A、21B、21C、21D、21E、21F:弯曲部

41、4111、4112、4121、4111E、4121E:第一接地导体

42、4211、4212、4221、4211E、4221E、4221F:第二接地导体

4112sf、4212sf:位置偏离部

80:绝缘性抗蚀剂

90、90B:电介质本体

311、312、321、321A、311B、312B、321B:信号导体

511、512:连接器

980、980B、982、982B:中央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