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裂光伏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20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双分裂光伏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的储量减少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光伏发电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的成本逐渐下降,未来光伏容量也将大幅度增加。美国提出“太阳能先导计划”意在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使其2015年达到商业化竞争的水平;日本也提出了在2020年达到28GW的光伏发电总量。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光伏发电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现有的双分裂光伏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行业上的光伏变结构为双分裂式光伏变结构,即包括两组轴向分裂的低压线圈、两组轴向分裂且与低压线圈一一对应的高压线圈和铁芯,两组高压线圈轴向排布,浇注时将两组高压线圈浇注成一个线圈,电气上两组线圈并联后统一引出,此种结构在常规10KV级产品上运用时,由于电压等级低,两组高压线圈一般分为4段的结构绕制,即能满足性能要求,但若用于35KV级以上产品时,由于高压电压高,在保证局部放电的情况下,每个高压线圈必须保证在10~12段甚至更多的段数,但由于高压线圈本体的高度有限,使得绕制的每一段的线圈高度有限,则大大增加了绕制的难度,同时可能使得线圈的末端脱落而导致掉线,出现短路的安全隐患;本申请人已申请了一种将二个低压线圈上下设置的双分裂光伏变结构,由于二个低压线圈轴向排布,使得位于下部的低压线圈的导电铜排位于低压线圈的下部,导电铜排上的接线需从下部伸出,材料使用较多,使得生产成本高;另外由于导电铜排位于下部,导致用于安装整个光伏变结构的支撑架需要另外独立设计,安装比较麻烦,且浪费了生产成本;且上述双分裂光伏变结构的绕制方式需要将两个低压线圈通过换位铜排进行连接,不仅增加了额外的生产成本,且绕制方式仍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只需要一组高压线圈即能满足性能需要的双分裂光伏变结构,其绕制难度低、同时生产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分裂光伏变结构,它包括一个筒形的高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内设有模具和用于缠绕模具的第一铜线和第 二铜线,模具上部一侧设有第一导电铜排,模具上部远离第一导电铜排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铜排,模具通过第一铜线和第二铜线同向缠绕设置行程低压线圈,第一铜线与第一导电铜排连接,第二铜线与第二导电铜排连接。

作为优选,双分裂光伏变结构的低压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模具两侧同时分别焊接第一块导电铜排,同步焊接上铜线;

2)通过二根铜线从上至下绕制模具;

3)完成绕制模具,并在二个模具的收尾处焊接第二块导电铜排。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绕制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第一铜线对模具同时进行绕制,绕制到一定匝数时,第二铜线与第一铜线同步同向进行绕制;

2)将二根铜线绕制到底部时完成一层绕制,放置气道撑条,重复上述步骤继续绕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匝数为0.5匝。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将只设置一个低压线圈通过二根铜线缠绕绑定连接,使得光伏变结构在整体上制作时可以只做一个高压线圈,从而减少了线圈绕制的段数,绕制难度低,绕制效率高,而由于整个低压线圈系统由二根铜线同时绕制,绕制段数的减少,使得绕制的空间大,进而使得铜的填充率高,使得光伏变整体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同时,正由于绕制段数的减少,使得每一段绕制的空间充分,使得绕制的线圈牢固,不容易脱落,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另外,二个导电铜排位于低压线圈的上部,使得接线方便,减少了接线所浪费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于安装整个光伏变结构的支撑架无需另外设计,通用性强;绕线过程中无需另外通过换位铜排进行连接,降低生产成本,且绕制难度较低,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绕线时,铜线自上而下绕制为一层,需放置气道撑条后自下而上绕制第二层,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绕线;在第一铜线绕制0.5匝后同步绕制第二铜线,使得最后第一导电铜排和第二导线铜排的分布位置位于线圈上部两侧,结构简单,接线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分裂光伏变结构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高压线圈,2-模具,2.1-第一铜线,3.1-第二铜线,4-第一导电铜排,5-第二导电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 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如图1所示,一种双分裂光伏变结构,它包括一个筒形的高压线圈模具1模具,所述高压线圈模具1模具内设有模具模具2模具和用于缠绕模具模具2模具的第一铜线模具2.1模具和第二铜线模具3.1模具,模具模具2模具上部一侧设有第一导电铜排模具4模具,模具模具2模具上部远离第一导电铜排模具4模具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铜排模具5模具,模具模具2模具通过第一铜线模具2.1模具和第二铜线模具3.1模具同向缠绕设置行程低压线圈,第一铜线模具2.1模具与第一导电铜排模具4模具连接,第二铜线模具3.1模具与第二导电铜排模具5模具连接。

双分裂光伏变结构的低压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模具在模具两侧同时分别焊接第一块导电铜排,同步焊接上铜线;

2)模具通过二根铜线从上至下绕制模具;

3)模具完成绕制模具,并在二个模具的收尾处焊接第二块导电铜排。

所述步骤2绕制模具包括如下步骤:

1)模具通过第一铜线模具2.1模具对模具同时进行绕制,绕制到一定匝数时,第二铜线模具3.1模具与第一铜线模具2.1模具同步同向进行绕制;

2)模具将二根铜线绕制到底部时完成一层绕制,放置气道撑条,重复上述步骤继续绕制;

所述步骤1中的匝数为0.5匝。

本发明采用将只设置一个低压线圈通过二根铜线缠绕绑定连接,使得光伏变结构在整体上制作时可以只做一个高压线圈1,从而减少了线圈绕制的段数,绕制难度低,绕制效率高,而由于整个低压线圈系统由二根铜线同时绕制,绕制段数的减少,使得绕制的空间大,进而使得铜的填充率高,使得光伏变整体的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同时,正由于绕制段数的减少,使得每一段绕制的空间充分,使得绕制的线圈牢固,不容易脱落,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另外,且二个导电铜排位于低压线圈的上部,使得接线方便,减少了接线所浪费的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用于安装整个光伏变结构的支撑架无需另外设计,通用性强;绕线过程中无需另外通过换位铜排进行连接,降低生产成本,且绕制难度较低,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绕线时,铜线自上而下绕制为一层,需放置气道撑条后自下而上绕制第二层,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绕线;在第一铜线绕制0.5匝后同步绕制第二铜线,使得最后第一导电铜排和第二导线铜排的分布位置位于线圈上部两侧,结构简单,接线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