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920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的侧绕组的缠绕方式主要是采用层式绕法与饼式绕法,侧绕组的漏磁通可产生感抗,这种感抗可作为短路阻抗,当变压器应用在中高压变频器短路时,仍能够提供一定的阻抗,而避免电流过载。因此如何避免减少漏磁通带来的好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添加绕组,同时改变绕组与磁芯、初级线圈的位置结构,来提高漏磁通的变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磁芯、初级线圈、接片、固定架、地线接口、次级线圈接口,所述磁芯固定于变压器外壳正中部位,所述初级线圈固定于变压器外壳下部,所述接片与初级线圈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架与变压器外壳固结为一体,所述地线接口连接在变压器外壳后侧面上,所述次级线圈接口开于变压器外壳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压器外壳内开有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四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置于第二绕组内,所述初级线圈穿过第二绕组、第三绕组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绕组置于第四绕组内,所述磁芯置于第四绕组正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芯与第四绕组呈垂直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四绕组之间均留有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片为并排的两个。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变压器通过添加绕组,同时改变绕组与磁芯、初级线圈的位置结构,来提高漏磁通,避免电流过载,从而保护变压器不会烧毁。

附图说明

图1为变压器结构图。

图2为变压器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一种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1、磁芯2、初级线圈3、接片4、固定架5、地线接口6、次级线圈接口7,磁芯2固定于变压器外壳1正中部位,初级线圈3固定于变压器外壳1下部,接片4与初级线圈3连接在一起,固定架5与变压器外壳1固结为一体,地线接口6连接在变压器外壳1后侧面上,次级线圈接口7开于变压器外壳1上。

变压器外壳1内开有第一绕组11、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第一绕组11置于第二绕组12内,初级线圈3穿过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连接为一体,第三绕组13置于第四绕组14内,磁芯2置于第四绕组14正中,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之间的漏磁通可使初级线圈3产生感抗,这种感抗可供第四绕组14作为短路阻抗,当变压器应用于中高压变频器时需要有较高的短路阻抗,以在中高压变频器短路时,仍能够提供一定的阻抗,而避免电流过载。

磁芯2与第四绕组14呈垂直状态,提高第四绕组14的短路阻抗,避免电流过载。

第一绕组11、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第四绕组14之间均留有间隙,来实现提升漏磁通,从而得到所需的短路阻抗。

接片4为并排的两个,与高压线路连通,防止变压器在工作中出现电弧而烧断线路。

高压线路与接片4接通后,经初级线圈3连接成连通电路,初级线圈3与第二绕组12、第三绕组13相互作用,使初级线圈3产生感抗,这种感抗可供第四绕组14作为短路阻抗,在第四绕组14与磁芯2的共同作用下,使变压器应用于中高压变频器时具有较高的短路阻抗,从而避免电流过载,固定架5与变压器外壳1固结为一体可防止变压器外壳1受到震动而位置发生偏移,地线接口6可保护变压器外壳1不带电,防止出现事故,次级线圈接口7可提供低压变压电,来满足用户所需。

综上所述,本发明变压器通过添加绕组,同时改变绕组与磁芯、初级线圈的位置结构,来提高漏磁通,避免电流过载,从而保护变压器不会烧毁。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磁芯、初级线圈、接片、固定架、地线接口、次级线圈接口,所述磁芯固定于变压器外壳正中部位,所述初级线圈固定于变压器外壳下部,所述接片与初级线圈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架与变压器外壳固结为一体,所述地线接口连接在变压器外壳后侧面上,所述次级线圈接口开于变压器外壳上。本发明变压器通过添加绕组,同时改变绕组与磁芯、初级线圈的位置结构,来提高漏磁通,避免电流过载,从而保护变压器不会烧毁。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辰逸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7.15
技术公布日:2018.0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