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插拔力高速传输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197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插拔力高速传输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轻插拔力高速传输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通讯和数据传输领域,信号的处理的速率要求越来越快、密度越来越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功能模块互联、子系统互连用连接器的要求相应更高,其中品质的一致性要求首当其冲。

品质可靠性、均匀性的工程保证(DFM可制造性设计,或基于制造可行性的设计,或有易于制造考量的结构设计)往往代表了设计水准,制造工艺水准,体现了企业综合科技能力。而普通的高速产品都起步于大体积、大步距、小批量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过程;新兴的激光熔接,超声波熔接等技术工艺参数相对于小步距、高密度产品过于敏感或不胜敏感,导致其稳定性、均匀性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市场上的低轮廓、高密度高速连接器结构设计对于制造工艺连续性,均匀性兼顾不足,提供的一种具有品质均匀性的高速率、高密度、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插拔力高速传输连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嵌合装配有基座合件;所述基座合件包括塑胶体,所述塑胶体上交替插接有基片合件A和基片合件B;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约束基座合件的屏蔽盖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片合件B包括有效功能区和铆压容料杯,所述铆压容料杯均匀分布在有效功能区的侧面边缘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铆压容料杯上压接有指向塑胶体的柔性接触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边缘具有豁口,所述塑胶体侧面设置有与外壳的豁口卡合配合的凸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屏蔽盖板侧面设置有盖板肋筋,所述塑胶体上对应盖板肋筋的位置设置有塑胶体凹槽,所述盖板肋筋与塑胶体凹槽卡合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屏蔽盖板侧面还设置有盖板开窗,所述塑胶体上对应盖板开窗的位置设置有塑料体凸台,所述盖板开窗与塑料体凸台卡合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上位于基座合件侧面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限制基座合件沿装配方向移动的第一定位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定位片一端具有定位片倒钩,所述塑胶体上位于定位凹槽末端处设置有塑胶体挂台,所述定位片倒钩与塑胶体挂台卡扣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定位片上远离定位片倒钩的一侧具有定位片压紧端,所述定位片压紧端在第一定位片插入到定位凹槽后逐渐对屏蔽盖板进行压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上定位凹槽的数目为两个、且与第一定位片放置位置相异的定位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定位片的结构与第一定位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超轻插拔力柔性接触组件,该接触件具有较高的耐振动、冲击指标、高达10000次的插合寿命和高可靠的电气接触性能,从而使连接器具有高可靠的电气连续性;

(2)本发明通过约束设置在定位凹槽中的定位片、压紧屏蔽盖板的定位片压紧端、及其定位片倒钩与塑胶体挂台之间的限位结构,限制塑胶体、屏蔽盖板和外壳间相对移动和旋转的自由度。保证本装置机械和电气性能在严酷环境下不丧失设计功能;

(3)本发明解决了小步距1.6mm下超轻插拔力柔性接触组件的连接问题,通过压接结构设计解决了超轻插拔力柔性接触组件与其他接触件连接所衍生的可制造性的连续性、均匀性问题,有益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轻插拔力高速传输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配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塑胶体、基片合件A和基片合件B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屏蔽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外壳、屏蔽盖板和定位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基片合件B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基片合件B与柔性接触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柔性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200外壳,201豁口,202定位凹槽,300屏蔽盖板,301盖板肋筋,302盖板开窗,400塑胶体,401凸台,407塑胶体挂台,408塑胶体凹槽,409塑料体凸台,500基片合件A,600基片合件B,650有效功能区,601铆压容料杯,670柔性接触件,700定位片,701定位片压紧端,702定位片倒钩,800定位片,900基座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插拔力高速传输连接器,包括外壳200,所述外壳200上嵌合装配有基座合件900;所述基座合件900包括塑胶体400,所述塑胶体400上交替插接有基片合件A500和基片合件B600;基片合件A和B上布置的差分信号导体通过错位0.3mm来减小正对面积,从而来调整互容性电抗;基片合件A和B通过塑胶结构设计来调整导体周围的介电常数,既可以影响互感性电抗,也可以影响互容性电抗;总之基片合件A500与基片合件B600交替布置来保证阻抗匹配,优化差分信号的特性,如相差、变形、损耗等;再加上系统对差分信号对配置的特定(故意)错位,最终减小相邻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防止信号失真、衰减导致误码产生;所述外壳200一侧设置有约束基座合件900的屏蔽盖板300,其中外壳200边缘具有豁口201,所述塑胶体400侧面设置有与外壳200的豁口201卡合配合的凸台401,该豁口201与凸台401结构的配合,能够起到标识作用和防止误插装反的作用。该方案通过屏蔽盖板300将基座合件900与外壳200进行机械固定,确保本装置机械和电气性能在严酷环境下不丧失设计功能。

进一步的,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基片合件B600包括有效功能区650和铆压容料杯601,所述铆压容料杯601均匀分布在有效功能区650的侧面边缘上,所述铆压容料杯601上压接有指向塑胶体400的柔性接触件670。该优选方案中柔性接触件670与基片合件B600上的铆压容料杯601通过铆压的方式连接,柔性接触件670可以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01369427Y的专利文件中的刷状接触件,从而在超轻插拔力的柔性接触件基础上,使得连接器具有较高的耐振动、冲击指标、高达10000次的插合寿命和高可靠的电气接触性能,从而实现高可靠的电气连续性。

进一步的,如图3、图4所示,所述屏蔽盖板300侧面设置有盖板肋筋301,所述塑胶体400上对应盖板肋筋301的位置设置有塑胶体凹槽408,所述盖板肋筋301与塑胶体凹槽408卡合配合;并且,所述屏蔽盖板300侧面还设置有盖板开窗302,所述塑胶体400上对应盖板开窗302的位置设置有塑料体凸台409,所述盖板开窗302与塑料体凸台409卡合配合。该优选方案通过盖板肋筋301与塑胶体凹槽408卡合,限制屏蔽盖板300和塑胶体400在塑料体装配方向的相对滑动自由度;同时,塑料体凸台409与盖板开窗302的扣合,能够限制屏蔽盖板300沿其装配方向的移动自由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外壳200上位于基座合件900侧面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202,所述定位凹槽202内设置有限制基座合件900沿装配方向移动的定位片700,其中定位片700一端具有定位片倒钩702,所述塑胶体400上位于定位凹槽202末端处设置有塑胶体挂台407,所述定位片倒钩702与塑胶体挂台407卡扣配合,所述定位片700上远离定位片倒钩702的一侧具有定位片压紧端701,所述定位片压紧端701在定位片700插入到定位凹槽202后逐渐对屏蔽盖板300进行压紧。该优选方案通过约束设置在定位凹槽202中的定位片700、压紧屏蔽盖板300的定位片压紧端701、及其定位片倒钩702与塑胶体挂台407之间的限位结构,限制塑胶体400、屏蔽盖板300和外壳200间相对移动和旋转的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200上定位凹槽202的数目为两个、且与定位片700放置位置相异的定位凹槽202内设置有定位片800,所述定位片800的结构与定位片700相同,该优选方案采用对称设置的定位片700和定位片800,提高连接器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本发明的连接器可采用图2的示意步骤进行装配:

(1)参照图7,在基片合件B600的有效功能区650注塑成型后,将柔性接触件670与基片合件B600的铆压容料杯601压接到一起,完成基片合件B600的装配,并仿照上述方法完成基片合件A500的装配,再将数个基片合件A500和基片合件B600交替插入塑胶体400中,组成基座合件900;

(2)再将基座合件900放入外壳200对应的腔体中;

(3)将屏蔽盖板300扣压在塑胶体400上,盖板肋筋301对准塑胶体400的塑胶体凹槽408,盖板开窗302内部挂台挂扣到塑胶体400塑料体凸台409上;

(4)将定位片700插至外壳200定位凹槽202内,直到定位片倒钩702与塑胶体挂台407互扣,定位片700防止屏蔽盖板300在塑胶体400上翻转,同时限制基座合件900不能从外壳200中脱出;

(5)将第二定位片800按照步骤(4)进行装配,即可完成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