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导型IGBT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607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导型IGBT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导型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背景技术:

逆导型IGBT最早由Hideki Takahashi在文献“1200V Reverse Conducting IGBT”(04’ISPSD)中提出,其原理是将反并联的IGBT和二极管集成在一块芯片以实现双向导通(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逆导型IGBT的优势是能够有效避免传统IGBT和二极管在封装过程中产生的寄生效应,并且降低制造成本。逆导型IGBT的一般做法是将传统IGBT一部分P型集电区由N型集电区取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对于说明书附图2所示的逆导型IGBT,在器件正向导通初期,流经漂移区的电流均为电子电流,电子电流由N型集电区收集,这种导通模式即为MOSFET模式。当器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增大至使得集电区PN结(P型集电区与N型场截止区构成的PN结)开启时,大量空穴开始注入漂移区发生电导调制效应,器件的正向导通电压大幅降低,这种导通模式即为IGBT模式。由于存在MOSFET模式到IGBT模式的转换,传统逆导型IGBT的输出特性曲线出现负阻效应(又称电压回跳现象),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消除电压回跳现象的逆导型IGBT。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导型IGBT,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表面形成P型区1,所述P型区表面沿器件横向方向并列交替形成N型发射区3和P型体接触区4;在N型发射区3中部具有贯穿P型区1且底部与N型高阻半导体相接触的介质槽2,介质槽中具有位于槽内壁的绝缘介质层21和由绝缘介质层21包围的导电材料22,由介质槽中的导电材料22引出栅电极,形成槽栅结构;所述N型发射区3和P型体接触区4的共同引出端为发射极电极;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的背面,沿器件横向方向由连续交替变换的N型区51和P型区52形成集电区,所述N型区51和P型区52的共同引出端为集电极;所述集电区的正上方具有电场截止区6,电场截止区6与集电区之间在器件纵向方向上有距离,电场截止区6由沿器件横向方向连续交替变换的重掺杂N型区和轻掺杂P型区组成;所述器件横向方向和器件纵向方向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垂直。

上述方案为沟槽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重掺杂N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轻掺杂P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

一种逆导型IGBT,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表面形成若干个P型阱区1,在P型阱区表面沿器件横向方向并列形成N型发射区3和P型体接触区4,N型发射区3靠近P型阱区1边缘,P型体接触区4远离P型阱区1边缘,,二者的共同引出端为发射极电极,所述N型发射区3与P型阱区1边缘有间距;在两相邻P型阱区1中的两个相邻N型发射区3之间的半导体表面覆盖栅介质,栅介质表面覆盖导电材料形成平面栅结构,并引出栅电极;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的背面,由交替变换的N型区51和P型区52形成集电区,所述N型区51和P型区52的共同引出端为集电极电极;所述集电区的正上方具有电场截止区6,电场截止区6与集电区之间在器件纵向方向上有距离,电场截止区6由沿器件横向方向连续交替变换的重掺杂N型区和轻掺杂P型区组成。

上述方案为平面栅结构。

进一步的,电场截止区6中的重掺杂N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轻掺杂P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也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传统逆导型IGBT,本发明的IGBT可消除负阻效应,且有效改善其正反向导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逆导型IGBT原理图;

图2是逆导型IGBT结构图;

图3是集电极电压回跳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如图4所示,本例为沟槽栅逆导型IGBT。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表面形成P型区1,所述P型区表面沿器件横向方向并列交替形成N型发射区3和P型体接触区4。在N型发射区3中部形成贯穿P型区且底部与N型高阻半导体相接触的介质槽2,介质槽由位于槽内壁的绝缘介质层21和由绝缘介质层包围的导电材料22构成,由介质槽中的导电材料引出栅电极,形成槽栅结构;所述N型发射区和P型体接触区的共同引出端为发射极电极。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的背面,沿器件横向方向由连续交替变换的N型区51和P型区52形成集电区,所述N型和P型区的共同引出端为集电极。所述集电区的顶部引入电场截止区6,电场截止区与集电区之间在器件纵向方向上有距离,电场截止区由沿器件横向方向连续交替变换的重掺杂N型区和轻掺杂P型区组成。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重掺杂N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轻掺杂P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

本例的工作原理为:

相比传统逆导型IGBT,本实施例利用连续交替变换的重掺杂N型区和轻掺杂P型区取代传统的连续N-buffer层,重掺杂N型区可以保证正向阻断时的电场截止作用,轻掺杂P型区则充当电子势垒,使器件在正向导通初期电子电流流经电场截止区下方的高阻路径,增大分布电阻,从而实现集电结更易开启,更易进入双极模式。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例为沟槽栅逆导型IGBT。本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重掺杂N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轻掺杂P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不等(ΔL1,ΔL2,ΔL3,ΔL4,ΔL5)。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例为平面栅逆导型IGBT。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表面形成若干个P型阱区1,在P型阱区表面沿器件横向方向并列形成N型发射区3和P型体接触区4,N型发射区靠近P型阱区边缘,P型体接触区远离P型阱区边缘,二者的共同引出端为发射极电极,所述N型发射区与P型阱区边缘有间距。在两相邻P型阱区中的两个相邻N型发射区3之间的半导体表面覆盖栅介质,栅介质表面覆盖导电材料形成平面栅结构,并引出栅电极。在N型高阻半导体材料的背面,由交替变换的N型区51和P型区52形成集电区,所述N型和P型区的共同引出端为集电极电极。所述集电区的顶部引入电场截止区6,电场截止区与集电区之间在器件纵向方向上有距离,电场截止区由沿器件横向方向连续交替变换的重掺杂N型区和轻掺杂P型区组成。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例为平面栅逆导型IGBT。本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重掺杂N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电场截止区6中的轻掺杂P型区域沿器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不等(ΔL1,ΔL2,ΔL3,ΔL4,ΔL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