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96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通常通过导电的端子与配对连接器实现导电连接,在与配对连接器连接前,端子需要固定在连接器中。连接器通常包括用于固定端子的端子固定座,端子固定座通常为两个,位于连接器的壳体中,并且通过两个端子固定座的卡脚和插销与壳体的卡槽相配合,将两个端子固定座固定在连接器的壳体上,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卡脚和插销由于受到挤压力,易发生形变,从而使两个端子固定座从壳体脱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方案,卡脚和插销不易发生形变,从而使两个端子固定座与壳体之间的固定更加紧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改善端子固定座容易从壳体脱落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端子固定座和第二端子固定座,壳体具有凹槽状的容腔,第一端子固定座和第二端子固定座设置在容腔内;

壳体在槽底设有卡勾;第一端子固定座下端设有卡脚,卡脚与卡勾卡合,将第一端子固定座固定在容腔内;

第一端子固定座设有中空部,第二端子固定座设置在中空部内;

第二端子固定座还包括向下延伸设置的插销,以及设置在插销和第二端子固定座之间的加强肋;

当第二端子固定座插入到第一端子固定座的中空部时,插销紧靠卡脚设置,保持卡脚与卡勾紧密卡合。

壳体在槽底设有卡槽,卡槽侧沿设有让位槽,用于容纳加强肋。

壳体在槽底设有若干孔洞,第二端子固定座底部两侧边沿向下延伸有多个插脚,插脚插入孔洞中,用于加固第二端子固定座。

插脚为每侧两个,均匀分布在第二端子固定座的侧沿上。

第一端子固定座和第二端子固定座设有若干插孔,用于插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还包括二次锁板;

二次锁板设置在第二端子固定座和壳体的槽底之间,用于固锁端子;

二次锁板上设有让位孔,用于容纳加强肋。

二次锁板两侧向上延伸有若干卡销,部分卡销上设有斜向延伸的推动面;

第一端子固定座上设有突出部,推动面与突出部配合,使得二次锁板处于预锁位置。

连接器的第二端子固定座为一体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以上所述的连接器,和端子,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座和第二端子固定座中。

该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与壳体和第一端子固定座密封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示出的连接器中的壳体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连接器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示出的连接器的第二端子固定座的180度旋转示意图;

图5A为图1中示出的连接器沿长度方向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示出的连接器剖面图B部分的放大图;

图6A为连接器二次锁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连接器二次锁板C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参见图1及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01、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第二端子固定座401以及二次锁板601。其中壳体101形成的凹槽状的容腔205,可容纳第一端子固定座301以及第二端子固定座401。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和第二端子固定座401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101容腔205内。

参见图2A、图2B、图5A及图5B,壳体101的容腔205具有槽底206,壳体101在槽底206两端设有卡槽207,图中的实施例示出了卡槽207为两个,分别分布在槽底两端,卡槽207也可以为多个,分布在槽底206四周。卡槽207的侧壁设有卡勾508。槽底206设有若干孔洞223,用于与第二端子固定座的插脚415相配合。

参见图3、图5A及图5B,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具有镂空的中空部312,用于容纳第二端子固定座401,第一端子固定座301下端设有两个卡脚510,卡脚510插入卡槽207并与卡勾508卡合,将将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固定在壳体101的容腔205内。同样的,图中实施例示出了卡脚510为两个,分别分布在槽底两端,卡脚也可以为多个,与卡槽207的数目相同,并位于与卡槽207相配合的位置,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的卡勾508卡合。卡槽207侧沿设有让位槽218。第一端子固定座上设有若干插孔319,用于插接端子。

参见图4A、图4B、图5A及图5B,第二端子固定座401的两端下沿向下延伸有插销414,插销414与第二端子固定座401底部下方之间设有斜向的加强肋416。插销414紧靠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的卡脚510插入到壳体卡槽207中,挤压所述卡槽207侧壁,将所述卡脚 510与卡勾508紧密卡合。类似地,图中实施例插销414为两个,分别分布在第二端子固定座两端,插销414也可以为多个,与卡勾508和卡脚510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应,配合作用。第二端子固定座401底部两侧边沿向下延伸有多个插脚415,插脚415插入到壳体的孔洞223中,用于加固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座401。第二端子固定座401为一体成型件。第二端子固定座上设有若干插孔319,用于插接端子。

参见图6A和图6B,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座401和壳体101槽底206之间还设有二次锁板601,用于固锁插接在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和第二端子固定座401上的端子。二次锁板601上设有让位孔621,让位孔621用于容纳插销414的加强肋416。二次锁板601两侧向上延伸有若干卡销610,部分所述卡销610上设有斜向延伸的推动面612;第一端子固定座301上设有突出部315;推动面612与突出部315配合,使得所述二次锁板601处于预锁位置。

将二次锁板601、第一端子固定座301以及第二端子固定座安装在壳体101中时,

二次锁板601上的推动面612位于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的突出部315上方,从而阻止二次锁板601相对于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推动面612朝向突出部315的移动,则二次锁板601预锁在第一端子固定座301上。例如如图3所示,当二次锁板601预锁在第一端子固定座301上时,推动面612与突出部315配合,阻止二次锁板601相对于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向下移动或向左移动。

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的卡脚510穿过如图6A和6B所示的C区域中的二次锁板的镂空部分613,插入在壳体101的卡槽207中。

第二端子固定座401插入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的中空部312中,并且第二端子座的插销414插入卡槽207中,插销414的一侧与卡脚510的一侧紧密贴合,并限制了插销414和卡脚510在卡槽207内沿水平方向移动。

如图4B、图5B、图2B和图6B所示,插销414具有加强肋416,卡槽207侧沿设有让位槽218,用于容纳加强肋416。二次锁板601上设有让位孔621,用于容纳加强肋416。

由于加强肋416的存在,从而使得插销414插入到卡槽207被卡脚510插入后的空隙中之后不易发生变形,即使插销414保持笔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卡脚510及插销414均不易发生向远离卡勾508方向的变形,从而避免卡脚510与卡勾508脱开从而使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第二端子固定座401以及壳体101之间发生松动脱落。

参见图7,连接器组件包括以上壳体101,第一端子固定座301,第二端子固定座401以及二次锁板601,另外还包括密封圈701,以及端子(图中未示出)。端子可固定在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和第二端子固定座401的插孔319中。密封圈701位于壳体101和第一端子固定座301之间,与壳体101和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密封接触,起到密封作用,保护固定在第一端子固定座301和第二端子固定座401中的端子。

上面描述的以及图中所示出的连接器具体形状、方向和构造都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或变型,所有这些变型都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