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03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银图案(即正电极图案)基本上是以细栅(finger)搭配主栅(Busbar)的方式设置的;然而,由于在同样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与电池片的受光面积成正比,而设置电池片上的主栅则会遮挡一部分照射至电池片上的光线,进而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如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等),包括:

硅基体,具有正面表面;

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副栅线,设置于所述硅基体的正面表面上;

主栅线,包括若干主栅单元和若干连接线;

其中,沿与所述副栅线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于至少部分根所述副栅线中,每根所述副栅线之上均设置有一所述主栅单元;所述若干连接线连接将相邻的所述主栅单元依次连接,以构成所述主栅线。

优选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副栅线中的每根所述副栅线均与一所述主栅单元连接,或者

所述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副栅线中的每根所述副栅线与一所述主栅单元或一所述连接线连接,以使得所述主栅线与所述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副栅线中的每根所述副栅线均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

外部电路,所述主栅线的两端均通过一焊带与所述外部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连接线为采用所述副栅线制备工艺所形成的连接线。

优选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主栅线的材质为银,和/或所述副栅线的材质为银,和/或所述连接线的材质为银,和/或所述背电场的材质为铝。

优选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硅基体还具有相对于所述正面表面的背面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

背电极,设置于所述硅基体的背面表面上的所述主栅极区;

背电场,覆盖所述背电极及所述硅基体的背面所述主栅极区暴露的部分表面;

其中,所述背电极为具有镂空结构的膜层,所述背电场充满所述背电极上镂空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硅基体的背面表面上设置有主栅极区;

其中,所述背电场位于所述主栅极区中的部分为实心结构,位于除所述主栅极区以外的部分为网格状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背电场上的非印刷区域的主栅宽度大于所述背电极的主栅宽度,以在所述背电场与所述背电极交接处形成若干空隙。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表面上的主栅极结构设置为通过连接线依次连接多个主栅单元而构成的虚线状的主栅极,进而可有效的降低主栅线遮挡光线的面积,增大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照面积,进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背电极主栅在与背电场交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太阳能电池片的背电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片除了会因连续实心的主栅遮挡光线导致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外,还会因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银图案(即背电极图案)为矩形分段式设计,且背银(背电极)与背铝(背电场)交接处为实心结构,易造成在背银上印刷背铝时导致背银与背铝之间接触不良,使得烧结后太阳能电池片的串联电阻(Rs)增大,进而消弱电极对电流的收集能力,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由于背电场与背电极交叠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具有一定的高度差,进而在后续检查或运输等操作过程中,极易对交叠区的背电场造成一定的摩擦损伤。

同时,由于铝硅熔沸点膨胀系数差异性较大,会使得后续对铝背电场烧结工艺的温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因为过高烧结温度会导致铝苞及电池片翘曲等缺陷的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的诸多问题,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硅基体,具有正面表面及相对于该正面表面的背面表面;

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副栅线,设置于所述硅基体的正面表面上;

主栅线,包括若干主栅单元和若干连接线;

背电极,设置于所述硅基体的背面表面上的所述主栅极区;

背电场,覆盖所述背电极及所述硅基体的背面所述主栅极区暴露的部分表面;

其中,沿与所述副栅线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于至少部分根所述副栅线中,每根所述副栅线之上均设置有一所述主栅单元;所述若干连接线连接将相邻的所述主栅单元依次连接,以构成所述主栅线;所述背电极为具有镂空结构的膜层,所述背电场充满所述背电极上镂空结构。

参见图1~4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可包括:

一具有正面表面(如可为用于吸收光能的一侧表面)及相对于该正面表面的背面表面的基体11,该基体11可包括叠置的P型硅衬底和N型硅衬底,并在该P型硅衬底与N型硅衬底交接处形成有PN结区域,以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副栅线(finger)12,设置在上述的基体11的正面表面上(参见图1所示),该若干副栅线12可均匀的分布于基体11的正面表面上,其可为采用诸如印刷等工艺制备的银质膜层结构。

至少一根主栅线(Busbar),设置于上述的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副栅线(finger)12之上,且任意一根主栅线(材质可为银等)均可包括若干通过连接线(如可采用与副栅线相同工艺制备的连接线结构,即该连接线可与副栅线尺寸、结构、材质等参数均相同)依次连接的主栅线单元13,即形成虚线类型的主栅线,且相邻的主栅线单元13之间相互独立非接触,并通过在该主栅线两端端部可分别通过焊带14与外部电路(图中未标示)电连接。

优选的,在沿与上述副栅线12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可于部分根上述的副栅线12之上设置上述的主栅线单元13,当然也可于每根上述的副栅线12之上均设置有上述的主栅线单元13;另外,上述的一个主栅线单元13可设置一根或多根副栅线12之上,且同一根主栅线中所包括的不同的主栅线单元13的规格也可不相同,但只要其能满足太阳能电池片的正常工作的需求的同时,形成断续的虚线型结构,能够相对传统的实心线型的结构增大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即可。

较优的,如图1所示,同一根主栅线的区域中,于每根副栅线12之上均单独设置一个主栅线单元13,且相邻的副栅线12之间,设置其上的主栅线单元12非接触,其仅是通过连接线电连接,以构成与每根副栅线12均电连接的上述主栅线;同时,在主栅线的两端端部可分别通过一个焊带14与外部电路电连接,进而形成太阳能电池片的电路结构。由于相较于传统的实心线型的主栅线,本实施例中的虚线型主栅线其所遮挡的受光面积相对小很多,进而可大大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受光面积,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由于仅在主栅线两端部采用焊带进行连接,进而在组件串焊机工艺时只要焊接主栅的两端即可,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焊带的使用量,降低工艺复杂度的同时,减小了工艺成本。

进一步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设置在上述硅基体11背面表面上的背电极(材质可为银等)及材质可为铝的背电场,且上述背电极可为镂空结构,而背电场则填充上述的镂空结构并覆盖暴露的部分硅基体11的部分背面表面上,进而可增加背电场与背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的降低背电场与背电极之间接触不良等缺陷产生的概率,同时又能缓和背电场与硅基体之间在高温条件下所产生的应力,进而达到改善铝苞及电池片翘曲等缺陷的产生;具体的,参见图2~4所示,背电极的主栅21在背电极与背电场24交接处的区域中的结构可设置具有镂空23的结构22,由于镂空23的存在后续制备的背电场24就能嵌入该镂空23中,进而实现与背电极之间的良好接触;同时,在除了上述主栅极21所在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中,上述的背电场可采用网格(或者镂空)结构,进而在产生应力时,能够有效的起到缓冲背电场与硅基体11之间的应力差,进而避免铝苞及电池片翘曲的缺陷;具体的,参见图2~4所示,如可采用铝背场印刷工艺形成背电场24,而该背电场24主要是覆盖在背电极细栅之上并与具有镂空23的结构22部分重叠,并将主栅21予以暴露,即在主栅21上不进行背场印刷操作,即通过后续的背场印刷操作可有效减少因交接处高低差异导致在外观检查/运输中导致摩擦掉粉等缺陷的产生。

进一步的,上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中,在背电场的主栅极(Busbar)的非印刷区域中,其主栅的宽度可略微大于背电极主栅的宽度,且背电场与背电极交接处形成有规则的空隙,可有效的减少因交接处高低差异而导致在后续外观检查和/或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摩擦破损掉粉等缺陷的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图形、尺寸、(副栅线和/或主栅线)线径、(副栅线和/或主栅线)线条数、网格大小等均无特别要求,其均可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而设定。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意图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