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薄壁压配防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44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薄壁压配防裂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连接器薄壁压配防裂结构,属于微波元器件技术领域,该结构连接器为适应微波元器件行业产品集成式、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而研制。



背景技术:

随着整机设备小型化、减重量、省空间、易装配的发展趋势,采用过盈配合的压配结构成为微波元器件、射频连接器等几乎所有涉及装配产品的通用结构,在没有空间设计螺纹、锡焊、灌封等装配方式的情况下频繁采用。传统的压配结构设计时,其带孔的压配件壁厚在0.8mm以上,一般将带轴的压配件尺寸公差与带孔的压配件尺寸公差设计为过盈量0.01-0.06mm,利用手动冲床压配到位。传统的压配结构仅适用于无法采用螺纹、锡焊、灌封等结构,但有足够的尺寸设计压配的情况;在安装尺寸受限或者高密度安装的场合,压配结构中带孔的压配件壁厚可能仅为0.2-0.6mm甚至更小,在压配时易出现鼓包、压配机构脱落、或者因为薄壁导致压配件开裂,易造成装配成品率低、耐环境性能差、使用过程中产品链接结构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配防裂结构,通过采用更改普通后盖结构的方式,减少了压配应力,改善压配可靠性,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外壳和后盖采用过盈压配连接,外壳为铣扁薄壁结构或者整体薄壁结构,后盖为一侧为V型槽或者凹型槽结构。

铣扁薄壁结构壁厚0.1-0.2mm。

整体薄壁结构壁厚0.2mm。

外壳和后盖采用过盈量为0.01-0.06mm的压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外壳的薄壁尺寸和后盖的V型槽或凹型槽释放应力,很好的解决了薄壁压配时外壳裂开问题,并且改善了普通压配容易出现的后盖脱落问题。

将后盖设计加工为一侧V型槽或者凹型槽结构,压配时径向有一定的弹力,压配后不会导致外壳铣扁薄壁部位或者整体薄壁的外壳压裂,同时,压配后因去掉了实心后盖压配的应力,其压配可靠性增加。

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薄壁压配时外壳裂开问题,并且改善了普通压配容易出现的后盖脱落问题。适用于产品小型化尺寸要求或安装间距较小需要外壳铣扁的场合,其操作简便、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V型槽组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凹形槽组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外壳铣扁薄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外壳整体薄壁结构图

1-外壳,2-盖;3-盖V型槽结构,4-盖凹型槽结构;5-外壳铣扁薄壁结构,

6-外壳整体薄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连接器薄壁压配防裂结构主要由外壳1、后盖2构成,其中,后盖2有两种结构,一是V型槽结构3,二是凹形槽结构4。

所述薄壁其主要是外壳1尺寸受限情况下铣扁壁厚0.1-0.2mm(如图3所示)或者整体壁厚0.2mm左右(如图4所示);所述压配防裂结构主要是外壳1与后盖2为过盈压配结构,将后盖2设计加工为V型槽3或者凹型槽结构4,压配时径向有一定的弹力可以释放应力。

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外壳1设计加工为铣扁(单扁或双扁),铣扁壁厚0.1-0.2mm,即外壳铣扁薄壁结构5,或者外壳1设计加工为整体壁厚0.2mm左右,即外壳整体薄壁结构6,将后盖2设计加工为V型槽结构3,或者后盖2设计加工为凹型槽结构4,将后盖2压配入外壳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结构的变化代替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系统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