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封光电混装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44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封光电混装转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传输、光电混装、气密封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气密封光电混装转接器,应用于飞机内部显示设备、光电混装总线系统等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在机载系统中穿墙设备上使用高可靠、高集成的光、电集成互连系统,需要提供具备气密封功能的光电混装转接器。因光纤自身易碎、易磨损、耐环境差等属性特征,无法实现烧结、镶嵌塑压等传统气密封工艺,从而增加了气密封光电混装转接器的生产难度。

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具备气密封功能的光电混装转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封光电混装转接器,通过对电接触件及内衬套进行烧结,对光纤接触件进行灌封工艺,保证了产品的气密性,扩大了光电混装产品的使用环境,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密封光电混装转接器,包括:由圆盘壳体1a、电接触件1b、玻璃烧结绝缘体1c、内衬套1d构成的烧结组件1、光纤穿墙插针2、压板3、小压环4、界面5、密封圈6、隔板垫圈7、安装螺母8;

所述玻璃烧结绝缘体1c设有中心孔和均匀环绕中心孔外的多个电接触件安装孔,所述内衬套1d设于玻璃烧结绝缘体1c的中心孔内,所述电接触件1b设于玻璃烧结绝缘体1c的电接触件安装孔内,所述玻璃烧结绝缘体1c外围设有圆盘壳体1a,所述圆盘壳体1a、电接触件1b、玻璃烧结绝缘体1c、内衬套1d烧结呈整体构成烧结组件1;

所述内衬套1d设有光纤穿墙插针安装孔,所述光纤穿墙插针2灌胶密封于内衬套1d的光纤穿墙插针安装孔内,并通过压板3和小压环4配合锁紧;所述界面5设于玻璃烧结绝缘体1c和内衬套1d的前后两端,所述密封圈6设于界面5外表面与圆盘壳体1a内表面之间;所述隔板垫圈7套设于圆盘壳体1a外表面的圆盘槽内,所述安装螺母8螺纹旋合于圆盘壳体1a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圆盘壳体1a前端内表面上设有防错插键位9。

优选的,所述电接触件安装孔数量为8个。

优选的,所述光纤穿墙插针安装孔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备高速传输、抗电磁干扰、气密封、圆盘安装、防错插、同时实现光、电信号传输等功能。可抗冲击、震动,能实现低插入损耗、高回波损耗等光学性能,从而确保光、电信号的优良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烧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端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烧结组件;1a、圆盘壳体;1b、电接触件;1c、玻璃烧结绝缘体;1d、内衬套;2、光纤穿墙插针;3、压板;4、小压环;5、界面;6、密封圈;7、隔板垫圈;8、安装螺母;9、防错插键位;10、灌封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气密封光电混装转接器,包括:由圆盘壳体1a、电接触件1b、玻璃烧结绝缘体1c、内衬套1d构成的烧结组件1、光纤穿墙插针2、压板3、小压环4、界面5、密封圈6、隔板垫圈7、安装螺母8。

玻璃烧结绝缘体1c设有中心孔和均匀环绕中心孔外的8个电接触件安装孔,内衬套1d设于玻璃烧结绝缘体1c的中心孔内,电接触件1b设于玻璃烧结绝缘体1c的电接触件安装孔内,玻璃烧结绝缘体1c外围设有圆盘壳体1a,圆盘壳体1a、电接触件1b、玻璃烧结绝缘体1c、内衬套1d烧结呈整体构成烧结组件1。其中,插针烧结组件的装配关系为:将圆盘壳体1a、电接触件1b、内衬套1d放入磨具中,通过玻璃烧结工艺烧制成玻璃烧结绝缘体1c将上述各零件固定。

内衬套1d设有2个光纤穿墙插针安装孔,光纤穿墙插针2灌胶密封于内衬套1d的光纤穿墙插针安装孔内,并通过压板3和小压环4配合锁紧;界面5设于玻璃烧结绝缘体1c和内衬套1d的前后两端,密封圈6设于界面5外表面与圆盘壳体1a内表面之间,界面5与密封圈6加强转接器内部密封功能;隔板垫圈7套设于圆盘壳体1a外表面的圆盘槽内,保证安装时的密封性,安装螺母8螺纹旋合于圆盘壳体1a外表面,通过螺纹旋合将转接器安装在设备面板上。

圆盘壳体1a前端内表面上设有防错插键位9。

本实用新型转接器可以与相同接口的光电混装插头对接,应用于有气密封要求的光电集成网络中的连接。可抗冲击、震动,具备高速传输、气密封、防错插、同时实现光、电信号传输等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