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耐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099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量大为增加。各种电气设备用量的陡增,电气火灾事故也随之剧增。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十多万起,直接财产损失十多亿元。其中,由电缆短路、超负荷、电气设备故障等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约占总数的30%,电气火灾的发生次数以及所造成的损失均居各类火灾之首。在电气火灾中,由电缆引发的火灾约占一半。因此关于电缆的阻燃和防火安全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电缆的阻燃和防火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耐火电缆采用铜导体,铜导体外采用云母带绕包耐火层,云母带绕包层外采用阻燃聚氯乙烯绝缘或低烟无卤阻燃外护套,如NH-YJV,WDZN-YJY等,但该类耐火电缆存在以下缺点:1.电缆的耐火等级只能达到B级(750℃,90分钟,2.绝缘采用阻燃聚氯乙烯绝缘,燃烧时会产生HCL(氯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健康安全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3.由于电缆的导体外径普遍较大,绕包耐火层云母带时一般的绕包设备不易满足,需占用成缆绕包机,降低生产效率;4、绕包工艺易出现绕包重叠、漏包及松散等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5、在成缆合股时绕包云母带易磨损,影响耐火和绝缘效果。6、在电缆进行敷设时,电缆无疑会受到径向力导致电缆中铜线发生弯曲变形过大,最终折断,降低了其使用寿命。7、当电缆作废后,需要用刀片切割外护套才能将铜线取出,从而循环利用铜线,然而这种切割方式不仅操作危险,而且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机械强度高、绿色环保、耐火、电气性能好、避免电缆燃烧前出现短路现象、阻燃效果好的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耐火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耐火电缆,它包括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导电单元、中心加强件、无碱玻纤带层和低烟无卤阻燃包带,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内包裹有低烟无卤阻燃包带,低烟无卤阻燃包带内包裹有中心加强件和多根导电单元,中心加强件设置于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的中部,中心加强件的柱面上且绕中心加强件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半圆形凹槽,导电单元包括铜导体、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和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铜导体包裹于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内,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包裹于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内,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包裹于无碱玻纤带层内,无碱玻纤带层抵压于半圆形凹槽和低烟无卤阻燃包带之间。

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包带和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之间填充有低烟无卤阻燃填充层。

所述的中心加强件平行于导电单元设置。

所述的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和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是双层共挤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耐火等级达到A级;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绝缘结构,即分别为陶瓷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和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燃烧时产生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3、电缆的填充和绕包材料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材料,保证整根电缆的耐火性和环保性;4.电缆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外护套,阻燃性能良好。5、本实用新型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抵压于半圆形凹槽和低烟无卤阻燃包带之间,当该电缆受到外界径向力时,由于导电单元始终处于半圆形凹槽和低烟无卤阻燃包带之间,中心加强件施加给外界一反向作用力,从而保证了铜导体发生弯曲变形,有效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2-中心加强件,3-无碱玻纤带层,4-低烟无卤阻燃包带,5-半圆形凹槽,6-铜导体,7-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8-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9-低烟无卤阻燃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耐火电缆,它包括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1、导电单元、中心加强件2、无碱玻纤带层3和低烟无卤阻燃包带4。所述的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7和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8是双层共挤的。

如图1所示,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1内包裹有低烟无卤阻燃包带4,低烟无卤阻燃包带4内包裹有中心加强件2和多根导电单元,中心加强件2设置于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1的中部,中心加强件2的柱面上且绕中心加强件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半圆形凹槽5,导电单元包括铜导体6、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7和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8,铜导体6包裹于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7内,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7除了具备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的特性外,还具有陶瓷特性,即在烧蚀后坚硬的铠体断面会生成均匀的陶瓷微孔,陶瓷微孔既可以做绝缘层,又可以做防火耐火层,当电缆着火时,能够隔断热量,避免铜导体6烧损。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7包裹于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8内,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8包裹于无碱玻纤带层3内,所述的无碱玻纤带层3能够有效避免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1的邮寄材料燃烧碳化和易与铜导体联通,进一步避免了出现相间联通而短路的现象。

如图1所示,无碱玻纤带层3抵压于半圆形凹槽5和低烟无卤阻燃包带4之间,当该电缆受到外界径向力时,由于导电单元始终处于半圆形凹槽5和低烟无卤阻燃包带4之间,中心加强件2施加给外界一反向作用力,从而保证了铜导体6发生弯曲变形,有效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此外相邻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7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挤压磨损,避免了陶瓷化聚烯烃耐火绝缘层7磨损失效。

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包带4和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8之间填充有低烟无卤阻燃填充层9。所述的中心加强件2平行于导电单元设置。所述的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1的厚度大于低烟无卤阻燃包带4的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