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12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圆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旋转功能的圆形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仪表仪器、控制设备及电器设备的圆形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主体、保持在绝缘主体中的导电端子和套装在绝缘主体上的金属外壳。

如果按照外观形状来区分,现有的这种圆形连接器可分为直头型圆形连接器和直角弯头型圆形连接器。对于直角弯头型圆形连接器,需要防止金属壳体相对于绝缘本体在其圆周方向上旋转。如果金属壳体相对于绝缘本体可旋转,相邻的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会出现相互碰撞和干扰,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为了防止金属壳体相对于绝缘本体在其圆周方向上旋转,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两种方案:

一种方案是通过冲压金属外壳的外壁,在金属外壳的内壁上形成一个凸起,该凸起可以与绝缘本体上的凹槽配合,从而能够防止金属外壳相对于绝缘本体旋转。这种方案的缺点是产品外观丑,客户接受度低,通过冲压形成的凸起的尺寸难以控制,防转效果差。

另一种方案是在金属外壳的内壁上形成凸筋,该凸筋可以与绝缘本体上的凹槽配合,从而能够防止金属外壳相对于绝缘本体旋转。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凸筋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机加工几乎没法实现,而且对于小型的圆形连接器,该凸筋会影响绝缘本体的安装,给绝缘本体的安装带来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圆形连接器,其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外壳相对于绝缘本体旋转,并且其结构非常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圆形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金属外壳,套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和隔离套,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金属外壳之间,使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金属外壳电隔离开。在所述隔离套上形成有凸起肋,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凹槽,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隔离套的凸起肋装配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使得所述金属外壳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在其圆周方向上不能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凸起肋形成在所述隔离套的筒状主体的内壁上,并沿所述隔离套的轴向方向延伸到所述隔离套的筒状主体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隔离套的筒状主体适于被套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并适于被容纳在所述金属外壳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圈环形定位凸起,所述隔离套的筒状主体的一端适于抵靠在所述环形定位凸起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凹槽形成在所述环形定位凸起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金属外壳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垂直的第二端,使得所述圆形连接器为呈直角的弯头型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端处,与所述圆形连接器连接的导线从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圆形连接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圆形连接器还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端上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适于将所述绝缘本体定位在所述金属外壳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从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圆形连接器还包括套装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从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一端伸出的一端上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适于螺纹连接至对配的圆形连接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之间设置有弹性导电元件,所述弹性导电元件被压缩在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相互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圆形连接器还包括:螺纹套,适于螺纹连接在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二端上;密封套,位于所述螺纹套中,适于套装在伸入所述圆形连接器中的导线上;和夹紧环,套装在所述密封套上,并容纳在所述螺纹套中,其中,当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到所述金属外壳的第二端上时,所述螺纹套可通过其锥形内壁面挤压所述夹紧环,以便通过所述夹紧环将所述密封套夹持在所述导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圆形连接器还包括屏蔽套,所述屏蔽套适于套装在所述导线的导电屏蔽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一沟槽中容纳有一个第一环形密封圈,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金属外壳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屏蔽套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二沟槽中容纳有一个第二环形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屏蔽套和所述金属外壳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圆形连接器还包括适于螺纹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上的螺钉,所述螺钉适于将伸入所述圆形连接器的导线的一端挤压和固定在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上,以便将所述导线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使导电端子与金属外壳电隔离开的隔离套上形成有凸起肋,该凸起肋与绝缘本体的外壁上的第一凹槽和金属外壳的内壁上的第二凹槽配合,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外壳相对于绝缘本体转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凸起肋直接形成在隔离套上,因此,无需为圆形连接器提供额外的部件,简化了圆形连接器的结构,使得圆形连接器的制造和安装变得更加容易。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圆形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图1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一个纵向剖视图;

图3显示图2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隔离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图2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将图3所示的隔离套套装在图4所示的绝缘本体的一端上的示意图;

图6显示图2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7显示将图3所示的隔离套装配在图6所示的金属外壳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圆形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金属外壳,套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和隔离套,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金属外壳之间,使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金属外壳电隔离开。在所述隔离套上形成有凸起肋,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凹槽,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隔离套的凸起肋装配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使得所述金属外壳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在其圆周方向上不能转动。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圆形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一个纵向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圆形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100、导电端子200、金属外壳300和隔离套400。导电端子200保持在绝缘本体100中。金属外壳300套装在绝缘本体100上。隔离套400设置在绝缘本体100和金属外壳300之间,使导电端子200与金属外壳300电隔离开。

图3显示图2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隔离套40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隔离套400上形成有凸起肋410。该凸起肋410形成在隔离套400的筒状主体的内壁上,并沿隔离套400的轴向方向延伸到隔离套400的筒状主体的外部。

图4显示图2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绝缘本体100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将图3所示的隔离套400套装在图4所示的绝缘本体100的一端上的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绝缘本体100的外壁上形成有适于与隔离套400上的凸起肋410配合的第一凹槽110。

图6显示图2所示的圆形连接器的金属外壳300的立体示意图;和图7显示将图3所示的隔离套400装配在图6所示的金属外壳300中的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金属外壳300的内壁上形成有适于与隔离套400上的凸起肋410配合的第二凹槽301。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隔离套400被装配在绝缘本体100和金属外壳300之间时,隔离套400上的凸起肋410装配到绝缘本体100上的第一凹槽110和金属外壳300上的第二凹槽301中,使得金属外壳300相对于绝缘本体100在其圆周方向上不能转动。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隔离套400的筒状主体适于被套装在绝缘本体100上,并适于被容纳在金属外壳300中。这样,隔离套400可被方便地装配在绝缘本体100和金属外壳300之间时。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金属外壳300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圈环形定位凸起311,隔离套400的筒状主体的一端适于抵靠在环形定位凸起311上。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01形成在环形定位凸起31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金属外壳300具有第一端310和与第一端310垂直的第二端320,使得圆形连接器为呈直角的弯头型连接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00位于金属外壳300的第一端310处,与圆形连接器连接的导线(未图示)从金属外壳300的第二端320伸入圆形连接器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圆形连接器还包括螺纹连接在金属外壳300的第一端310上的第一螺母510,第一螺母510适于将绝缘本体100定位在金属外壳300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00的一端从金属外壳300的第一端310伸出,圆形连接器还包括套装在绝缘本体100的从金属外壳300的第一端310伸出的一端上的第二螺母520,第二螺母520适于螺纹连接至对配的圆形连接器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螺母510和第二螺母520之间设置有弹性导电元件530,该弹性导电元件530被压缩在第一螺母510和第二螺母520之间,使得第一螺母510和第二螺母520相互电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圆形连接器还包括:螺纹套600、夹紧环800和密封套900。螺纹套600适于螺纹连接在金属外壳300的第二端320上。密封套900位于螺纹套600中,适于套装在伸入圆形连接器中的导线上。夹紧环800套装在密封套900上,并容纳在螺纹套600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螺纹套600螺纹连接到金属外壳300的第二端320上时,螺纹套600可通过其锥形内壁面挤压夹紧环800,以便通过夹紧环800将密封套900夹持在导线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圆形连接器还包括屏蔽套700,该屏蔽套700适于套装在导线的导电屏蔽层,例如,铜丝编织层,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绝缘本体100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第一沟槽,在第一沟槽中容纳有一个第一环形密封圈11,第一环形密封圈11被挤压在绝缘本体100和金属外壳300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屏蔽套700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圈第二沟槽,在第二沟槽中容纳有一个第二环形密封圈12,第二环形密封圈12被挤压在屏蔽套700和金属外壳300之间。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圆形连接器还包括适于螺纹连接至导电端子200的一端上的螺钉210,螺钉210适于将伸入圆形连接器的导线的一端挤压和固定在导电端子200的一端上,以便将导线电连接至导电端子20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