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22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I C卡预付费电表这种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需要手动操作的断路器已无法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因此,需匹配预付费电表专门使用的断路器产品,可实现自动重合闸操作,传输一个控制信号,进行可实现远程操控,使断路器进行自动合闸或分闸,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去手动分合闸操作,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

根据我国供电网智能化要求,对电网的终端执行机构的小型断路器在执行上端信号具备跳闸、合闸功能;尤其结合智能电表,实现欠费自动跳闸、充费自动合闸送电的远程控制功能。

为此,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118746A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分合闸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壳体内的驱动电机、联动涡轮、联从动齿轮和脱扣联动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联动涡轮往复转动,并通过联动涡轮上凸轮部接触带动脱扣联动件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转动,由脱扣联动件上的拨杆部触发分闸联动脱扣杆动作实现分闸动作;当有欠费、维修情况时,断路器通过分合闸动作机构保持锁死状态而无法正常合闸,即通过联动涡轮逆时针转动带动其上设置的挂钩端与脱扣联动件的传动杆部进行挂钩锁定,实现锁死功能。

上述公开公开的自动分合闸驱动机构中,虽然可以通过联动脱扣件实现断路器分闸操作和锁死操作,但公开专利中的脱扣联动件采用支轴旋转结构,这种转动结构的联动脱扣件体积大,占用空间大,且自身并没有驱动力,复位完全靠断路器的联动脱扣杆在断路器合闸时带动,对脱扣杆的依赖性大,长期使用中容易影响脱扣杆的灵敏度和两者配合准确度。且在推动断路器联动脱扣杆脱扣后,由于断路器的脱扣杆力非常小,大概0.5N-1N左右的力就会造成断路器脱扣,一旦当脱扣联动件出现卡死或卡滞情况而无法有效复位,就会造成断路器无法合闸,一直处于滑扣状态的风险。其次,实现锁死功能需要在联动齿轮的凸轮上设计了一个挂钩用以勾住联动脱扣件的触碰一端,且必须通过改变电机转动方向来达到挂钩与脱扣联动件钩住锁死结构,这种结构配合复杂,操作繁琐,设计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需依赖脱扣杆可自动复位、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避免出现滑扣的一种用于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传动齿轮机构和联动脱扣组件,所述传动齿轮机构带动所述联动脱扣组件动作,所述联动脱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设置有推杆和偏压件,所述推杆在传动齿轮机构的凸轮部或偏压件驱动下沿所述导向滑槽往复滑动;所述导向滑槽与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使所述推杆在所述凸轮部或偏压件的作用力下不脱出所述导向滑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导向滑槽延伸的一端设置有脱扣孔,所述脱扣孔中穿设有所述脱扣杆,所述推杆包括与所述凸轮部相抵接的抵推部,和受所述抵推部驱动下朝所述脱扣孔位置滑伸的触碰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碰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拨动所述脱扣杆的斜面导向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滑槽与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使所述推杆在所述凸轮部的作用力或偏压件的作用力下不脱出所述导向滑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滑槽两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二槽壁弯折延伸的限位面,和设置在所述抵推部和触碰部之间对应抵接在所述限位面上的中间档面,以及成型于所述触碰部上且对应抵靠于所述第一槽壁侧边上的挂钩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槽壁侧边与所述限位面的相对位置之间形成用以限定所述推杆滑动范围的限位通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偏压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中间档面的弹簧定位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定位槽为成型于所述中间档面上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齿轮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联动脱扣组件动作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包括从从动齿轮,以及同轴联动设置在所述从从动齿轮两侧的不完全齿轮和凸轮部,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凸轮部旋转以抵推所述推杆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中,通过在所述导向滑槽内设置推杆和偏压件,当推杆受力偏移触发脱扣机构进行分闸动作,或者压力消失后在偏压件的作用力下弹性复位时,所述导向滑槽可以引动推杆在其限定的范围距离内滑动,以保证推杆在不同状态下正常运动轨迹,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凸轮部抵压推杆使其拨动断路器脱扣杆脱扣后,所述推杆在所述偏压件作用力下沿导向滑槽自动弹性复位,解脱了对断路器脱扣杆的依赖性,避免了滑扣的风险。以及在推杆和导线滑槽之间设置限位结构,用于止挡推杆的滑动范围,其中包括设置在推杆上的挂钩面,能够保证推杆复位后,其抵推端始终不接触凸轮部弧形端面的最低点位置,避免了与所述凸轮部的摩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联动脱扣机构结构简单,具有复位功能,提高整体的传动性能,进而提升联动脱扣机构触发脱扣杆的灵敏性和准确度,确保断路器的正常分合闸不受影响,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更可靠。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中,断路器欠费或维护时,需要将其保持锁死状态以使断路器不能合闸,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上凸轮部抵靠于推杆一端,驱使推杆一端滑动到脱扣孔的分闸位置,从而使断路器保持锁死的分闸状态,与现有技术中的锁死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锁死功能只要将凸轮部最高处与推杆接触后就能牢牢锁死推杆的运动,这种结构简单,节约设计成本,配合可靠,电机只需要一个方向转动,简化操作过程,能够有效提高电机寿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面和设置在所述抵推部和触碰部之间对应抵接在所述限位面上的中间档面,以及成型于所述触碰部上且对应抵靠于所述第一槽壁侧边上的挂钩面。当推杆朝脱扣杆方向滑动时,滑动相应距离后通过限位面和中间档面配合阻挡其继续滑动;同样的,在推杆受到偏压件偏压复位滑动时,通过挂钩面和第一槽壁侧边配合阻挡其继续滑动,以防止推杆一端摩擦或插入齿轮的凸轮部下面。这种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配合可靠,有效保证推杆滑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的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的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滑槽和脱扣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第二传动齿轮,21-从动齿轮,23-凸轮部,4-壳体,41-导向滑槽,42-脱扣孔,43-第一槽壁,44-第二槽壁,45-限位面,5-驱动电机,6-推杆,61-抵推部,62-触碰部,63-导向结构,64-中间档面,65-挂钩面,7-偏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合闸装置的联动脱扣机构,包括壳体4和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的传动齿轮机构和联动脱扣组件,所述传动齿轮机构带动所述联动脱扣组件动作,所述联动脱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4上的导向滑槽41,所述导向滑槽41内设置有推杆6和偏压件7,所述推杆6在传动齿轮机构的凸轮部23或偏压件7驱动下沿所述导向滑槽41往复滑动;所述导向滑槽41与所述推杆6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使所述推杆6在所述凸轮部23或偏压件7的作用力下不脱出所述导向滑槽4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驱动电机5,和与其联动设置的涡轮,以及与涡轮联动配合的传动齿轮机构;所述传动齿轮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联动脱扣组件动作的第二传动齿轮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包括从动齿轮21,和同轴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两侧的不完全齿轮和凸轮部23,所述凸轮部23随所述从动齿轮21转动抵压所述推杆6,以驱使所述推杆6向所述脱扣杆方向靠近。

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导向滑槽41内设置推杆6和偏压件7,当推杆6受力偏移触发脱扣机构进行分闸动作,或者压力消失后在偏压件的作用力下弹性复位时,所述导向滑槽41可以引动推杆在其限定的范围距离内滑动,以保证推杆在不同状态下正常运动轨迹,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凸轮部抵压推杆使其拨动断路器脱扣杆脱扣后,所述推杆6在所述偏压件7作用力下沿导向滑槽自动弹性复位,解脱了对断路器脱扣杆的依赖性,避免了滑扣的风险。以及在推杆6和导向滑槽41之间设置限位结构,用于止挡推杆的滑动范围,其中包括设置在推杆上的挂钩面,能够保证推杆6复位后,其抵推端始终不接触凸轮部23弧形端面的最低点位置(若凸轮部抵压推杆滑动并能够拨动脱扣杆的接触面为最高点端面,那么最低点位置即为弧形端面最高点向两侧弧边延伸的接触面),避免了与所述凸轮部23的摩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联动脱扣机构的结构简单,具有复位功能,提高整体的传动性能,进而提升联动脱扣机构触发脱扣杆的灵敏性和准确度,保证断路器的正常分合闸不受影响,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更可靠。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驱动所述联动脱扣组件动作从而使断路器分闸,本实用新型的联动脱扣组件采用一种设置壳体内表面、可自动复位的滑动结构,配合第二传动齿轮上凸轮部23从而使联动脱扣组件拨动断路器上脱扣杆实现分闸;一方面,凸轮部转动设置在壳体4内表面,因此凸轮部和壳体4之间的间隙能够设置为较小,同时使凸轮部23用于接触的端面可以设置为较厚,从而能够避免联动脱扣组件中的部件与凸轮部滑脱插入到凸轮部下。

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例中联动脱扣机构的工作原理:当断路器自动分闸时,所述驱动电机5联动所述涡轮从而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上的凸轮部23转动,以驱动所述推杆3沿导向滑槽滑动拨动脱扣杆以使断路器快速分闸,如图3所示的分闸状态;当断路器需要自动合闸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在电机驱动下带动凸轮部23继续转动,此时凸轮部23松开并远离推杆6一端,所述推杆6在偏压件7作用力下沿导向滑槽41弹性复位,如图2所示的合闸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基础上,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壳体4上对应所述导向滑槽41延伸的一端设置有脱扣孔42,所述脱扣孔42中穿设有所述脱扣杆,所述推杆6包括与所述凸轮部相抵接的抵推部61,和受所述抵推部61驱动下朝所述脱扣孔42位置滑伸的触碰部62;这种结构设置,当推杆受驱动时会使其朝脱扣孔位置移动,从而触碰脱扣杆使断路器跳闸;且在压力消失否能够在偏压件作用力下弹性回位,其设计新颖,传动配合可靠,安全实用。

为了保证推杆触碰端62与脱扣杆接触的灵敏性和及时性,能够顺利实现脱扣操作,所述触碰部6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拨动所述脱扣杆的斜面导向结构6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滑槽41两侧设置有相对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设置方式,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二槽壁弯折延伸的限位面45,和设置在所述抵推部61和触碰部62之间对应抵接在所述限位面45上的中间档面64,以及成型于所述触碰部62上且对应抵靠于所述第一槽壁侧边上的挂钩面65;所述第一槽壁侧边与所述限位面45的相对位置之间形成用以限定所述推杆6滑动范围的限位通口。所述限位通口的开口距离即为推杆6在所述导向滑槽41中受力往复滑动的实际滑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当推杆6朝脱扣杆方向滑动时,滑动相应距离后通过限位面和中间档面配合阻挡其继续滑动;同样的,在推杆6受到偏压件7偏压力复位滑动时,通过挂钩面和第一槽壁侧边配合阻挡其继续滑动,以防止推杆一端摩擦或插入凸轮部下面。这种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配合可靠,有效保证推杆滑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用性强。

进一步优选,所述偏压件7优选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面45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中间档面64的弹簧定位槽中,所述弹簧定位槽为成型于所述中间档面64上凹槽。这样保证弹簧有固定的支撑点,而在受力情况不会出现偏位和松动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当断路器欠费或维修时,需要将其保持锁死状态以防止断路器随意合闸,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第二传动齿轮2上凸轮部23抵靠于推杆6一端,驱使推杆6一端滑动到脱扣孔42的分闸位置,从而使断路器保持锁死的分闸状态,与现有技术中的锁死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锁死功能只要将凸轮部23最高点位置与推杆6接触后就能牢牢锁死推杆的运动,这种结构简单,节约设计成本,配合可靠,电机只需要一个方向转动,简化操作过程,能够有效提高电机寿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