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五金自动嵌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92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五金自动嵌入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五金自动嵌入机。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由一个胶座、一个后盖、多个胶塞、多个弹片、多个夹子组合而成。现有的接线端子组装工艺中利用人工将上述部件组合到一起,种工艺耗时耗力,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次品率高,经济效益差,存在改进的必要,对比文件专利号为201620059981.1的一种接线端子自动组装机,只能实现单通道的接线端子,工作效率虽提高了,但是还存在不能多通道、多方向同时加工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在该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实现多通道、多方向同时加工,能更高效体对接线端子进行组合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结合背景技术下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实现多通道、多方向同时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组装的自动组装机,能更高效率、省时省力,经济效益高。

连接器五金自动嵌入机,包括机柜、触屏控制面板、四向组料控制阀、弹片组料机构、元件组合机构、夹子组料机构、胶座组料机构、胶塞组料机构、后盖组料机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总料道和控制机构所述的弹片组料机构、所述的夹子组料机构、所述的胶座组料机构、所述的胶塞组料机构、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所述的总料道和所述的控制机构均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上,所述的触屏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的机柜上,且与所述的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包括组装出口、组料分散道、移料机构、控制阀门和转座,所述的组装出口设置在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顶部中心,所述的组料分散道均设置在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四侧,所述的移料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的组料分散道内,所述的移料机构与所述的控制阀门通过移料片相互配合,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通过所述的转座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上,所述的组料分散道均匀所述的总料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通过所述的组装出口与所述的元件组合机构连接,所述的元件组合机构包括元件组合推片、元件组合气缸、移料驱动装置和移料片,所述的移料驱动装置和所述的元件组合气缸均匀所述的机柜固定连接,所述的移料驱动装置与所述的移料片驱动连接,所述的移料片一侧设有移料槽,所述的移料槽与所述的组装出口连接,所述的总料道头端与所述的组料分散道连接,尾端与所述的胶塞组料机构、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弹片组料机构包括弹片振动盘、弹片料道、弹片平震、送弹片推片和送弹片气缸,所述的弹片振动盘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一侧,所述的弹片平震设置在所述的弹片振动盘下方,所述的弹片振动盘通过所述的弹片料道与所述的总料道连接,所述的送弹片推片与所述的送弹片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的送弹片推片与所述的弹片振动盘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弹片料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夹子组料机构包括夹子振动盘、夹子料道、夹子平震、送夹子推片和送夹子推片气缸,所述的夹子振动盘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一侧,所述的夹子平震设置在所述的夹子振动盘下方,所述的夹子振动盘通过所述的夹子料道与所述的总料道连接,所述的送夹子推片与所述的送夹子推片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的送夹子推片与所述的夹子振动盘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夹子料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胶座组料机构包括胶座振动盘、胶座料道、胶座平震、送胶座推片和送胶座推片气缸,所述的胶座振动盘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一侧,所述的胶座平震设置在所述的胶座振动盘下方,所述的胶座振动盘通过所述的胶座料道与所述的总料道连接,所述的送胶座推片与所述的送胶座推片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的送胶座推片与所述的胶座振动盘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胶座料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胶塞组料机构包括胶塞振动盘、胶塞料道、胶塞平震、送胶塞推片和送胶塞推片气缸,所述的胶塞振动盘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一侧,所述的胶塞平震设置在所述的胶塞振动盘下方,所述的胶塞振动盘通过所述的胶塞料道与所述的总料道连接,所述的送胶塞推片与所述的送胶塞推片气缸去驱动连接,所述的送胶塞推片与所述的胶塞振动盘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胶塞料道,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包括装胶塞推片、胶座胶塞平震和装胶塞推片气缸,所述的装胶塞推片气缸与所述的机柜固定连接,所述的装胶塞推片与所述的装胶塞推片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的胶座胶塞平震设置在所述的胶塞料道下方,所述的装胶塞推片设置在所述的胶塞料道尾端,所述的胶塞料道头端与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包括后盖振动盘、后盖料道、后盖平震、送后盖推片和送后盖推片气缸,所述的后盖振动盘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一次侧,所述的后盖平震设置在所述的后盖振动盘下,所述的后盖振动盘通过所述的后盖料道与所述的总料道连接,所述的送后盖推片和送后盖推片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的送后盖推片与所述的后盖振动盘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后盖料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包括弹片夹子料道、弹片夹子平震、装弹片推块、装夹子推块、装弹片推块气缸、装夹子推块气缸,所述的装弹片推块气缸和所述的装夹子推块气缸固定在所述的机柜上,所述的弹片夹子料道头端与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连接,所述的弹片夹子料道尾端与所述的总料道连接,所述的弹片夹子平震安装在所述的弹片夹子料道下方,所述的装弹片推块和所述的装弹片推块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的装夹子推块和所述的装夹子推块气缸驱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设有胶塞检测装置,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上设有扭力检测装置,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上设有夹子检测装置和夹子开口读取装置,所述的胶塞检测装置、扭力检测装置、夹子检测装置和夹子开口读取装置均与所述的触屏控制面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总料道一侧设有四向组料控制阀,弹片夹子料道头端与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连接,胶塞料道头端与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连接,形成在弹片组料机构、夹子组料机构、胶座组料机构、胶塞组料机构和后盖组料机构初步组合,在通过各机构的推片将物料推入总料道,再通过胶塞胶座组装机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和四向组料控制阀的内部结构配合,实现多通道、多方向同时对接线端子进行加工组装的自动组装机,能更高效率、省时省力,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四向组料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片组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子组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胶座组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胶塞组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后盖组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胶塞胶座组装机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结合所示,连接器五金自动嵌入机,包括机柜36、触屏控制面板37、四向组料控制阀38、弹片组料机构39、元件组合机构17、夹子组料机构40、胶座组料机构41、胶塞组料机构42、后盖组料机构43、胶塞胶座组装机构14、弹片夹子组装机构44、总料道32和控制机构45,所述的弹片组料机构39、所述的夹子组料机构40、所述的胶座组料机构41、所述的胶塞组料机构42、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43、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14、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44、所述的总料道32和所述的控制机构45均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 上,所述的触屏控制面板37安装在所述的机柜36上,且与所述的控制机构45 连接,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38包括组装出口46、组料分散道47、移料机构 16、控制阀门和转座,所述的组装出口46设置在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38顶部中心,所述的组料分散道47均设置在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38四侧,所述的移料机构16均设置在所述的组料分散道47内,所述的移料机构16与所述的控制阀门通过移料片27相互配合,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38通过所述的转座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上,所述的组料分散道47均匀所述的总料道32连接,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38通过所述的组装出口46与所述的元件组合机构17连接,所述的元件组合机构17包括元件组合推片、元件组合气缸、移料驱动装置26 和移料片27,所述的移料驱动装置和所述的元件组合气缸均匀所述的机柜36固定连接,所述的移料驱动装置与所述的移料片27驱动连接,所述的移料片27 一侧设有移料槽,所述的移料槽与所述的组装出口46连接,所述的总料道32 头端与所述的组料分散道47连接,尾端与所述的胶塞组料机构42、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43、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14、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44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片组料机构39包括弹片振动盘1、弹片料道34、弹片平震35、送弹片推片48和送弹片气缸11,所述的弹片振动盘 1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一侧,所述的弹片平震35设置在所述的弹片振动盘1下方,所述的弹片振动盘1通过所述的弹片料道34与所述的总料道32 连接,所述的送弹片推片48与所述的送弹片气缸11驱动连接,所述的送弹片推片48与所述的弹片振动盘1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弹片料道3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子组料机构40包括夹子振动盘2、夹子料道6、夹子平震7、送夹子推片49和送夹子推片气缸10,所述的夹子振动盘2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一侧,所述的夹子平震7设置在所述的夹子振动盘2下方,所述的夹子振动盘1通过所述的夹子料道6与所述的总料道 32连接,所述的送夹子推片49与所述的送夹子推片气缸10驱动连接,所述的送夹子推片49与所述的夹子振动盘2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夹子料道6。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胶座组料机构41包括胶座振动盘3、胶座料道 24、胶座平震50、送胶座推片51和送胶座推片气缸13,所述的胶座振动盘3 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一侧,所述的胶座平震50设置在所述的胶座振动盘3下方,所述的胶座振动盘3通过所述的胶座料道24与所述的总料道32 连接,所述的送胶座推片51与所述的送胶座推片气缸13驱动连接,所述的送胶座推片51与所述的胶座振动盘3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胶座料道24。

如图6所示,所述的胶塞组料机构42包括胶塞振动盘4、胶塞料道23、胶塞平震52、送胶塞推片53和送胶塞推片气缸54,所述的胶塞振动盘4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一侧,所述的胶塞平震设置在所述的胶塞振动盘4下方,所述的胶塞振动盘4通过所述的胶塞料道23与所述的总料道32连接,所述的送胶塞推片53与所述的送胶塞推片气缸54去驱动连接,所述的送胶塞推片53与所述的胶塞振动盘4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胶塞料道23。

如图7所示,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43包括后盖振动盘5、后盖料道33、后盖平震31、送后盖推片57和送后盖推片气缸29,所述的后盖振动盘5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一次侧,所述的后盖平震31设置在所述的后盖振动盘5下,所述的后盖振动盘5通过所述的后盖料道33与所述的总料道32连接,所述的送后盖推片57和送后盖推片气缸29驱动连接,所述的送后盖推片57与所述的后盖振动盘5垂直固定,且贯穿所述的后盖料道33。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44包括弹片夹子料道30、弹片夹子平震25、装弹片推块55、装夹子推块56、装弹片推块气缸12、装夹子推块气缸9,所述的装弹片推块气缸12和所述的装夹子推块气缸 9固定在所述的机柜36上,所述的弹片夹子料道30头端与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38连接,所述的弹片夹子料道30尾端与所述的总料道32连接,所述的弹片夹子平震25安装在所述的弹片夹子料道30下方,所述的装弹片推块55和所述的装弹片推块气缸12驱动连接,所述的装夹子推块56和所述的装夹子推块气缸9驱动连接,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14包括装胶塞推片58、胶座胶塞平震 22和装胶塞推片气缸59,所述的装胶塞推片气缸59与所述的机柜36固定连接,所述的装胶塞推片58与所述的装胶塞推片气缸59驱动连接,所述的胶座胶塞平震22设置在所述的胶塞料道23下方,所述的装胶塞推片58设置在所述的胶塞料道23尾端,所述的胶塞料道23头端与所述的四向组料控制阀38连接,所述的胶塞胶座组装机构14设有胶塞检测装置15,所述的后盖组料机构43上设有扭力检测装置19,所述的弹片夹子组装机构44上设有夹子检测装置20和夹子开口读取装置21,所述的胶塞检测装置15、扭力检测装置19、夹子检测装置 20和夹子开口读取装置21均与所述的触屏控制面板37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者,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