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键结构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38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键结构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键结构及具有该种侧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机这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手机的外观和用户体验上尤为明显。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有很多的改进发明,比如研发屏占比大的窄边框手机等。按压音量键或者电源键等侧键是人们每天使用手机都需要做的动作,但是现在的手机侧键依然经常有按键手感不好或侧键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比如按触反应不良、按触手感不佳等问题。因此,如何改造按键手感、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手机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键结构及具有该种侧键结构的电子装置,使得在低耗费成本的同时,可靠有效地改善侧键手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侧键结构,包含:

一种侧键结构,包括侧键以及具有DOME的侧键FPC,还包括位于侧键和侧键FPC之间的接触垫,所述接触垫固定在侧键FPC上、并位于侧键和侧键FPC之间,所述接触垫与所述侧键分离设置,并且所述接触垫表面对应DOME的位置形成有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壳体和如前所述的侧键结构,所述侧键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具有DOME的侧键FPC位于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处于侧键和侧键FPC之间的接触垫固定在侧键FPC上、而与所述侧键分离设置,这可以避免组装电子装置的过程中,“将接触垫安装在侧键上”造成的组装误差,和“将FPC安装在壳体上”以及“再将带有接触垫的侧键与带有DOME的FPC组装在一起”造成的组装误差相互累计而影响到接触垫的凸台与所述侧键FPC上的DOME中心对准,进而防止因接触垫凸台与FPC上DOME中心对不齐而产生的侧键按压不良及用户按压手感差的现象。

另外,所述凸台设置在临近侧键FPC一侧的接触垫表面上,且所述凸台与DOME相互正对并抵靠。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将接触垫带有凸台的一面固定在侧键FPC上,并且与所述侧键FPC上的DOME相互正对靠在一起,从而改善接触垫的凸点与所述侧键FPC上的DOME中心不对齐,而造成的按压手感不好、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另外,所述凸台设置在远离侧键FPC一侧的接触垫表面上,且所述凸台与所述DOME在垂直于接触垫表面的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将接触垫不带凸台的一面固定于侧键FPC上,凸台与DOME的正对于同一方向且中心在同一条线上,从而改善接触垫的凸点与所述侧键FPC上的DOME中心不对齐,而造成的按压手感弱、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另外,所述接触垫临近侧键FPC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正对所述DOME的凹槽,所述DOME收容在凹槽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垫不带凸台的一面固定于侧键FPC上时,在凸台的正下方、临近侧键FPC一侧的表面上开有凹槽,且凹槽能刚好收容侧键FPC上的DOME,这能很好的将接触垫与侧键FPC固定在一起,并且可以保证作用于接触垫凸台的外力在连带作用于侧键FPC时,力量可以通过DOME的中心,使得按压侧键时,对DOME的触发效果更好;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凹槽的深度,能够调整正对DOME的接触垫部分的厚度,通过对该部分不同的厚度调整,可以实现不同的按压手感,从而改善按压手感不好的问题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垫和带DOME的侧键FPC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接触垫和带DOME的侧键FPC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结构,如图1~2所示:

包括侧键1以及具有DOME(包含金属薄片或者锅仔片的PET薄膜,起感触型开关作用)31的侧键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3,还包括位于侧键1和侧键FPC3之间的接触垫2,所述接触垫2固定在侧键FPC3上、并位于侧键1和侧键FPC3之间,所述接触垫2与所述侧键1分离设置,并且所述接触垫2表面对应DOME31的位置形成有凸台21。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涉及三个部件,分别是侧键1、具有DOME31的侧键FPC3,以及位于侧键1和侧键FPC3之间的接触垫2;它们的位置关系为:接触垫2处于侧键1和侧键FPC3之间,并且固定在侧键FPC3上,而接触垫2与侧键1分离设置;其中,所述接触垫2表面设置有凸台21,该凸台21与侧键FPC3上的DOME31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接触垫2与侧键FPC3直接固定在一起的方式,使得接触垫2上的凸台21与侧键FPC3上的DOME31的中心对准,误差仅会产生在接触垫2被固定/组装至侧键FPC3上的过程中,而避免了“将接触垫安装在侧键上”和“将FPC安装在壳体上”的组装误差累积到凸台21与DOME31的中心对准误差中,有效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所述凸台21与所述DOME31不对齐而产生的侧键按压不良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效提升了用户使用手机侧键时的体验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垫2为橡胶垫。也就是说,侧键1与侧键FPC3之间辅助相互接触的接触垫2的材料采用的是橡胶。制造接触垫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橡胶等,综合考虑后,采用橡胶最佳。从成本的角度说,橡胶的成本较合理,且远小于金属类。从使用的角度说,橡胶耐力好,且富有弹性,不易断裂和耐磨,比如在按压侧键1时,传至接触垫2上的力不会使其断裂,在侧键1触及接触垫2和在接触垫2触及DOME31时,不易使各部件的接触部位磨损,而当按压力道减弱至消失后,接触垫2的回弹效果也很好,不会断裂,也不易卡死,橡胶本身良好的弹性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按压手感。从其他方面说,采用橡胶垫固定于DOME31上,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灰防震。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垫为透明的。在需要检查侧键FPC3或者是FPC3上的DOME31时,固定在所述DOME31上的透明橡胶垫,将不会阻碍视觉上的检查,在操作过程中,也不需要将接触垫2拆卸下来检查和需要二次装合,更不会造成拆卸过程中的损害。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垫2贴合在侧键FPC3上。所谓贴合,是指将接触垫2紧贴并固定在侧键FPC3上,在此可以用胶将接触垫2粘贴在侧键FPC3上。也就是说,接触垫2与侧键FPC3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的是贴合的方式。将两个部件固定在一起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针对实施例中的情况,采用贴合的方式为佳。另外,从制作和组装的角度说,贴合这一工艺,员工操作简单、不繁琐;从成本的角度看,仅用贴合,成本低且效果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21设置在远离侧键FPC3一侧的接触垫2表面上,且所述凸台21与所述DOME31在垂直于接触垫2表面的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也就是说,在接触垫2与侧键FPC3的连接结构中,接触垫2的方向为:所述凸台21面向所述侧键1的方向、远离所述侧键FPC3上的DOME31一侧。并且表现为:在三维坐标中,所述凸台21与所述DOME31上下对应,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于接触垫表面的直线上,在二维坐标中,所述凸台21与所述DOME31在接触垫2表面的投影是重叠的。这使得凸台21与DOME31的中心充分对齐,减少按键按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垫2与所述侧键1之间预留有间隙。也就是说,接触垫2与所述侧键1是分离设置的,且留有一定的空隙。从组装过程的角度说,适当的空隙使得在安装侧键1等部件时,员工能更好装配,且方便后期调整;从使用的角度说,适当的空隙能产生良好的按压深度和回弹深度,在按压侧键时,有更好的按压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结构,主要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

所述接触垫2临近侧键FPC3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正对所述DOME31的凹槽22,所述DOME31收容在凹槽22中。

也就是说,接触垫2与侧键FPC3的连接结构中,在接触垫2的凸台21朝向侧键1方向的同时,接触垫2与所述侧键FPC3接触的一面上开有凹槽22,并且该凹槽22刚好处于所述凸台21的正下方,并且使得所述DOME31可以刚好收容在凹槽22中。从组装的过程说,能刚好、直接地将DOME31装进接触垫2表面上定位开好的凹槽22中,方便员工对DOME31的组装定位,操作便捷准确。

从使用的角度说,因为确保了DOME31与所述凸台21位置对齐,在按触侧键时,能有效改善侧键反应不良的问题,并且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从产品的结构方面说,在接触垫2上开有可以刚好容置DOME31的凹槽22,能通过调节所述凹槽22的深度,来调整与所述DOME31接触的接触垫2部分的厚度,通过调节厚度来实现不同的按压手感;比如,当凹槽22被设计的较浅,即与所述DOME31接触的接触垫2部分的厚度较厚,接触垫2与DOME31更容易触及,也就是说,一定强度的外力通过侧键1传至接触垫2上后,更容易通过接触垫2触及到DOME31,使得DOME31发生足够强度的形变,并产生一定强度的回弹力,从而在按键按压反应良好的基础上,有比较强的手感;相反地,当凹槽22被设计的较深,即与所述DOME31接触的接触垫2部分的厚度较薄,接触垫2与DOME31的触及比较困难,即用同样的力道按压侧键1时,通过接触垫2触及到DOME31的力道较弱,使得DOME31发生的形变强度更小,从而产生较弱回弹力和按键手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另一种侧键结构。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21设置在远离侧键FPC3一侧的接触垫2表面上。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21设置在临近侧键FPC3一侧的接触垫2表面上。如图4所示:

也就是说,处于侧键1与侧键FPC3之间的接触垫2依旧与侧键FPC3结合在一起,与侧键1为分离设置,接触垫2和侧键FPC3的表面上依旧分别有凸台21和DOME31,只是在接触垫2与侧键FPC3的连接结构中,接触垫2表面上的凸台21的位置方向为面朝所述DOME31一面,并且与DOME31对齐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可以起到防止在组装过程产生较大的累计误差,从而防止影响到接触垫2上的凸台21与所述侧键FPC3上的DOME31中心对准问题,而不会造成侧键按压不良及用户按压手感差的现象,所述累计误差,即“将接触垫2安装在侧键1上”造成的组装误差,和“将FPC3安装在壳体4上”以及“再将带有接触垫2的侧键1与带有DOME31的FPC3组装在一起”造成的组装误差相互积累而成的误差。另外,从成本的角度说,不需要在接触垫2的表面上开凹槽22,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采购或者制作上的成本。从制造过程的角度说,凸台21与DOME31以面对面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更容易使得凸台21与DOME31对齐,方便操作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从市场的角度说,可以提供不同的成本、侧键结构和侧键手感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第一实施例所述侧键结构的电子装置,如图5所示,包含:

壳体4和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侧键结构,所述侧键1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具有DOME31的侧键FPC3位于壳体4内。

也就是说,通过构造一个按压效果更佳的侧键结构,并将所述侧键结构很好的嵌入壳体4中,从而通过按压安装在壳体4上的侧键1来实现这一侧键结构的应用。其中,所述侧键结构中的具有DOME31的侧键FPC3位于壳体4内。所述侧键结构的具体构造和在各个方面能达到有益效果,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本电子装置也可以包含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所述侧键结构,以实现改善侧键按压不良和提高用户侧键手感体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