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对板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60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尤指板端连接器的基座两侧处分别定位有共享端子,共享端子除了能够提高导电端子焊固于电路板上的SMT效果及可靠度,且可配合板端连接器分流电源承受传输线缆所传输1安培的耐电流。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一般用作电子信号与电源的连接元件及其附属配件,主要供各种电子产品之间进行连接,以及确保信号可准确的传输,根据连接器应用的产品、频率、功率与应用的环境等不同而有各种的型式与类型,并可应用于如计算机、计算机接口设备(如键盘、鼠标、喇叭、打印机等)、车上主机的接口设备(如车用计算机、音响、卫星导航等)、电信及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医疗器材等产品。

另外,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型态由桌面计算机发展成体积较小与携带方便的笔记本电脑,并普遍存在社会上各个角落,且电子产品的设计都趋向于轻、薄、短、小,为了能够使各种电子产品的体积缩小,电子产品内部的连接器便需随之大幅缩小,以顺应目前的发展趋势,相形之下,薄形连接器与一般线材或软性电路板的接合及固定上势必更加困难。

由于电子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微小,电子产品内部电路板上的元件构造需要进一步精密且小型化,整体的结构强度亦需随之提高,一般的连接器(如板对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等)通常会利用一个公端连接器及一个母端连接器进行配合对接,并将信号或电源通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以执行相应的操作功能,当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的座体对接时,可将公座与母座上的端子组相互抵持接触,从而实现两个平行相对的电路板或线缆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等,但是,由于公座与母座结构一般不相同,其端子组的尺寸及形状上亦有些许的差异,并为了确保端子组利用表面黏着技术(SMT)的方式与电路板焊固的效果,所以在母座两侧处通常设置定位端子,即可通过两个定位端子焊固于电路板上,使公座与母座插拔的过程中不易松动或脱离,且可通过定位端子提高端子组与电路板的SMT效果及可靠度。

但是,该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的端子组大都数量固定并设计成用来传输信号,母座两侧处的定位端子纯粹为提高端子组SMT效果与可靠度以及延长母端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而不具备其他功能,当公端连接器配合母端连接器欲传输电源时,只能在座体内部增设其他的电源端子,座体便需要配合增加整体的外观尺寸,且因公端连接器的线缆为配合端子组在宽度方向形成错位设置,亦会使座体的宽度相对增加而无法小型化,或者是需要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一电源连接器,便会占用到电路板上的空间,使整体的电路布局与设计更为复杂且成本无法降低,故公端连接器及母端连接器结构设计上便需要更加的谨慎,在座体有限空间内如何妥善安排端子组整体空间配置以及导入传输电源的功能,亦将是影响连接器设计上能否更小型化的关键,从而有待本领域技术人员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板端连接器的基座内部对接空间为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并于基座两侧边上分别定位有共享端子的第二固定部,且各第二固定部两侧处相对向内弯折有伸入于对接空间内的第二接触部,以及向外反折穿出基座外部的第二焊接部,基座的对接空间内嵌插有线端连接器在本体底部凸设的插接部,并于插接部上皆定位有接触端子用以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及共享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上的导电部,且各相对的两个导电部上方处分别弯折延伸有高低段差的连接部,再于连接部上连接有上下排堆栈的传输线缆,此种板端连接器的共享端子除了能够提高导电端子焊固于电路板上的SMT效果及可靠度,并可配合板端连接器进行分流电源承受传输线缆所传输1安培的耐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当线端连接器的本体与板端连接器的基座于对接时,可由两个共享端子前后相对的第二接触部分别电性接触于接触端子的导电部上,使传输线缆的电源线组共四根电源导线与接地导线可分别通过接触端子与基座两侧处的共享端子进行分流电源,并由其中一侧处的共享端子承受1安培的耐电流,具有提高板端连接器结构设计及传输电源多重功能,不需在板端连接器内部增设其他电源端子,或者是电路板上额外设置电源连接器而占用的空间及成本,也可有效简化电路板上的电路布局与设计,更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线端连接器的本体顶部设有安装部,并于安装部上设有多个上纳线槽及位于上纳线槽后方一距离处并且高度不同的多个下纳线槽,传输线缆包括有信号线组及电源线组,并由信号线组上下排的信号导线与电源线组上下排的电源导线、接地导线一端处分别定位于上纳线槽与下纳线槽内后,再与接触端子位于连接部的上焊接段与下焊接段焊固形成电性连接,便可通过本体在插接部两侧处的多个接触端子形成高低段差,使传输线缆配合焊固后可上下排平行堆栈出线,并可充分利用线端连接器内部有限空间,在不增加整体的尺寸与高度的前提下,妥善安排传输线缆使其信号线组与电源线组宽度方向相邻排列的数量变多且密集度更高,以达到线端连接器小型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前的另一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后的另一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板端连接器;11-基座;110-对接空间;111-对接部;1111-嵌合块;1112-容置槽道;112-端子槽;113-定位槽;12-导电端子;121-第一固定部;122-第一接触部;1220-弹性空间;1221-悬臂;1222-定位凸点;123-第一焊接部;13-共享端子;131-第二固定部;1311-基部;1312-支臂;132-第二接触部;1321-弯折段;1322-弹臂;1323-抵持端;133-第二焊接部;1331-固定段;1332-焊接脚;2-线端连接器;21-本体;211-插接部;2111-定位凸体;2112-容置槽;212-安装部;2121-上纳线槽;2122-下纳线槽;213-凸扣;22-接触端子;221-导电部;2211-第一侧臂;2212-第二侧臂;2213-扣槽;222-连接部;2221-上焊接段;2222-下焊接段;23-传输线缆;231-信号线组;2311-信号导线;232-电源线组;2321-电源导线;2322-接地导线;24-屏蔽壳体;241-边板;242-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包括有板端连接器1及线端连接器2,其中:

该板端连接器1具有基座11,并于基座11内部凹设有对接空间110,且对接空间110中央处设有对接部111向上凸起的嵌合块1111,再于基座11前后两侧壁面处分别设有多个端子槽112,且各端子槽112分别延伸至嵌合块1111前后两侧壁面处形成一通道,以及端子槽112与嵌合块1111之间形成有贯通至对接空间110底部的容置槽道1112,基座11的各端子槽112内分别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12的第一固定部121,并于第一固定部121一侧处皆设有第一接触部122相对伸入于容置槽道1112内的U形状悬臂1221,且各悬臂1221内侧处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弹性空间1220,再于悬臂1221上方相对内侧处形成有向内转折而使开口变窄的弯弧状定位凸点1222;另外,导电端子12的第一固定部121相对于第一接触部122的另侧处为设有第一焊接部123,并由第一焊接部123分别穿出基座11前后两侧处,便可利用表面黏着技术(SMT)的焊接方式焊固于电路板上形成电性连接。

另外,基座11左右两侧边上分别向下剖设有延伸至基座11前后两侧处的定位槽113,并于两个定位槽113内皆定位有共享端子13的第二固定部131,且两个共享端子13的第二固定部131具有垂直平板状的基部1311,基部1311两侧为朝导电端子12同向延伸有前后相对的支臂1312,并于两个支臂1312底缘处皆相对向内弯折有第二接触部132伸入于对接空间110内的第一弯折段1321及其向上反折的斜伸状弹臂1322,且各弹臂1322为朝支臂1312方向弯折出一抵持端1323;又,共享端子13位于第二固定部131的两个支臂1312顶缘处为相对向外反折有第二焊接部133固定于定位槽113内的固定段1331,并于固定段1331下方处皆向外反折有分别穿出基座11前后两侧处的焊接脚1332,便可利用表面黏着技术(SMT)的焊接方式焊固于电路板上形成电性连接。

该线端连接器2包括有一本体21,并于本体21底部凸设有插接部211的框形状定位凸体2111,且定位凸体2111的内部形成有容置槽2112,以及本体21顶部设有安装部212的多个上纳线槽2121及位于上纳线槽2121后方一距离处并且高度不同的多个下纳线槽2122,本体21的插接部211位于定位凸体2111前后两侧处为分别定位有接触端子22的导电部221,并于导电部221皆具有向下垂直延伸至容置槽2112内的第一侧臂2211,且各前后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臂2211下方处相对向外反折形成有外露于定位凸体2111前后两侧表面上的第二侧臂2212,再于第一侧臂2211与第二侧臂2212外表面上分别设有扣槽2213,以及各前后相对的两个导电部221为由第一侧臂2211上方处朝第二侧臂2212方向分别弯折延伸有水平的连接部222,且各连接部222上分别具有伸入于上纳线槽2121与下纳线槽2122处的上焊接段2221及下焊接段2222。

此外,本体21两侧处分别设有多个凸扣213,并于接触端子22的连接部222上连接有传输线缆23,而传输线缆23为包括有上下排各具有五根信号导线2311的信号线组231,以及位于信号线组231左右两侧处上下排各具有两根电源导线2321与接地导线2322的电源线组232,并由信号线组231的信号导线2311与电源线组232的电源导线2321、接地导线2322一端处分别定位于安装部212的上纳线槽2121与下纳线槽2122内,再与接触端子22位于连接部222的上焊接段2221与下焊接段2222焊固形成电性连接,便可藉由本体21位于插接部211前后两侧处的多个接触端子22形成高低段差,使传输线缆23配合焊固后可以上下排平行堆栈的方式出线,并可充分利用线端连接器2内部有限空间在不增加整体的尺寸与高度下,妥善安排传输线缆23使其信号线组231与电源线组232宽度方向相邻排列的数量变多且密集度更高,进而达到线端连接器2小型化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外部为进一步结合有罩覆于安装部212及传输线缆23上方处的屏蔽壳体24,并于屏蔽壳体24两侧处向下弯折延伸有边板241,且两个边板241上设有与本体21的凸扣213相互扣合的多个扣孔242,屏蔽壳体24可利用搭接或焊接的方式与电源线组232的接地导线2322形成一共同接地的回路,当信号线组231传输高频信号时,其信号导线2311相互间或线端连接器2周围所产生的电磁波及串音干扰,可由屏蔽壳体24感应吸收并导引至电路板上的接地端来进行释放,藉此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前的侧视剖面图、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对接前的另一侧视剖面图及对接后的另一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1于对接时,先将本体21的插接部211为向下嵌插于基座11的对接空间110内,其定位凸体2111便会嵌插于对接部111位于嵌合块1111周边处所形成的容置槽道1112内,并使嵌合块1111嵌入于插接部211的容置槽2112内,且待本体21抵靠于基座11上后,便可将接触端子22的导电部221分别抵持于导电端子12的第一接触部122上形成至少一点电性接触,以实现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1的电性对接。

接触端子22与导电端子12接触的过程中,可使导电部221两侧处的第一侧臂2211与第二侧臂2212分别推顶于第一接触部122相对内侧处的定位凸点1222上,并于悬臂1221受到推顶的作用后便会撑开,且待导电部221进入于悬臂1221的弹性空间1220内,便可通过悬臂1221相对内侧处的定位凸点1222扣持于第一侧臂2211与第二侧臂2212的扣槽2213内,并增加端子间的抵持接触力量而形成确实的电性连接,使传输线缆23可通过接触端子22与导电端子12间进行稳定的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1可利用共享端子13的第二固定部131分别嵌扣于基座11两侧边上的定位槽113内,并由第二焊接部133焊固于电路板上,以提高导电端子12的第一焊接部123焊固于电路板上的SMT效果及可靠度,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亦可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使板端连接器1在线端连接器2插拔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松动或脱离现象,共享端子13除了可具有稳固、确实定位板端连接器1的作用外,当线端连接器2与板端连接器1于对接时,亦可通过两个共享端子13前后相对的第二接触部132分别抵持于接触端子22的导电部221上形成电性接触,且弹臂1322扣持于扣槽2213内增加抵持接触的力量,使传输线缆23的电源线组232共四根电源导线2321与接地导线2322可分别通过接触端子22与基座11两侧处的共享端子13电性接触后进行分流电源,并由其中一侧处的共享端子13可承受1安培(A)的耐电流,具有补强板端连接器1结构设计及传输电源的多重功能,便不需在板端连接器1内部增设其他电源端子,或者是电路板上额外设置电源连接器而占用空间及成本,也可有效简化电路板上的电路布局与设计,更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端连接器1的基座11内部对接空间110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12,并于基座11两侧边上皆定位有共享端子13的第二固定部131,且各第二固定部131两侧处相对向内弯折伸入于对接空间110内的第二接触部132,基座11的对接空间110内嵌插有线端连接器2位于本体21底部的插接部211,并于插接部211上定位有接触端子22用以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12及共享端子13的第二接触部132上的导电部221,且各导电部221上方处分别弯折延伸高低段差的连接部222上连接有上下排堆栈传输线缆23,此种板端连接器1两侧处共享端子13除了能够提高导电端子12焊固于电路板上的SMT效果及可靠度,并可配合板端连接器2进行分流电源以承受传输线缆23所传输1安培的耐电流。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