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796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印制板用免焊接触件大多采用压配式端接方式来实现印制板上的导电连接孔与接触件的插接,插接后印制板上的导电连接孔内的导电层(铜金属层)与接触件接触后实现电流的传输。

现有接触件一般采用c型、h型、m型的压配截面,另外还有采用鱼眼结构的接触件,其中c型压配截面为u形开口,这种结构的接触件在向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插接时存在以下问题:插接力大、保持力小、压入后导电接触性能不佳,若想满足插接和导电的要求,则需要选用导电率好且弹性好的材料,而对于传统的弹性较差的t2材料则无法使用,使得接触件的材料成本较高。

h型、m型以及鱼眼结构的接触件存在导电接触点少、不适应大功率大电流的使用需求。申请公布号为cn10205509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压配连接的插针端子(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用于与阴接触件插接配合的对接部分(即阳性接触部)和用于与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连接的压配连接端,压配连接端的压配截面呈中间为薄壁、两边为劣弧弓形的h型结构,这种结构通过两个劣弧弓形的接触部与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接触实现导电,导电接触面积小,中间薄壁结构对两个劣弧弓形的接触部的弹性力也较小,使得接触部与导电连接孔之间的弹性压力小,而且在接触部与导电连接孔的接触面存在加工误差时会导致两者的接触面积因相互未完全贴合而变得更小,导致接触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接触更紧密、导电性能更好的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的接触件的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的技术方案是: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用于与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压配式连接的压配连接端,所述压配连接端上设有能使压配连接端沿自身的径向向内弹性变形的让位槽孔,压配连接端上还具有用于与导电连接孔侧壁上的导电层导电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沿压配连接端的轴向延伸的直纹。

所述压配连接端的横截面为c形。

所述压配连接端的c形结构的开口宽度小于c形结构内部的圆孔的直径。

所述压配连接端的外端部设有倒角,倒角的表面为光面。

所述基体的材质为紫铜。

本发明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连接器包括印制板和接触件,接触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与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压配式连接的压配连接端,所述压配连接端上设有能使压配连接端沿自身的径向向内弹性变形的让位槽孔,压配连接端上还具有用于与导电连接孔侧壁上的导电层导电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有沿压配连接端的轴向延伸的直纹。

所述压配连接端的横截面为c形。

所述压配连接端的c形结构的开口宽度小于c形结构内部的圆孔的直径。

所述压配连接端的外端部设有倒角,倒角的表面为光面。

所述基体的材质为紫铜。

本发明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接触件,接触件的压配连接端的外周面上设有直纹,使得压配连接端插入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时不仅可以依靠直纹部的纹路进行微量变形以提高压配连接端的弹性,使压配连接端在导电连接孔中具有更好的保持力,提高导电接触的稳定性,另外,压配连接端的直纹还可刺入导电连接孔中的导电层(铜金属层)内,以便于压配连接端与导电层的更好接触,这种方式使两者的接触更加紧密,导电性能更好,进一步提高了导电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压配连接端横截面为c形,可通过压配连接端的弹性变形使其圆柱形外周面与导电连接孔压紧配合,相对于传统h型、m型及鱼眼结构等具有接触面积大、可通过电流大的特点,适用于大功率的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相对于传统c型压配截面的u形开口槽而言,在保证同等弹性的情况下具有更小的开口,导电接触面积相应增大,即相对于传统的c型压配截面而言具有更好的弹性保持力,使得弹性较差的t2材料也可使用,以便于节省因采用弹性好的昂贵材料导致的成本的提高。

进一步地,在压配连接端的外端部设置倒角以便压配连接端向印制板的导电连接孔插入时具有导向作用,在倒角上不设置直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倒角处插入导电连接孔时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中的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接触件与印制板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印制板,2-接触件,21-阳性接触部,22-压配连接端,221-让位槽孔,2211-让位圆孔,2212-开口槽,222-直纹滚花,223-倒角,23-台阶,a-开口槽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印制板、接触件2及相关壳体部件(图中未示出),印制板及相关壳体部件为现有技术,不再过多介绍。接触件包括基体,基体为柱状体,一端具有阳性接触部21,作为与阴接触件或插孔插接配合以实现两者的导电,阳性接触部21为外端部具有倒角或圆角结构的圆柱状金属导电柱,基体的另一端具有压配连接端22,压配连接端22用于与印制板1上的导电连接孔压配配合,通过压配连接端22与导电连接孔的导电层(铜金属层)的紧密配合实现导电和连接。

压配连接端22为横截面呈c形的弹性导电柱,压配连接端22的槽孔由让位圆孔和开口槽2212组成,让位圆孔2211为自压配连接端22的外端面沿压配连接端22的轴线向压配连接端22的内部钻出的圆孔,孔深可延伸至压配连接端22的另一端面,也即是压配连接端22与基体上的台阶23处接触的位置,台阶23的设置可在与印制板1插接配合时轴向进行挡止,防止基体插入过深。让位圆孔2211的设置可使压配连接端22等壁厚。压配连接端22上还设有自压配连接端22的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面,且沿径向贯通压配连接端22的内、外周面之间的侧壁的开口槽2212,即开口槽2212为沿压配连接端22的径向穿透压配连接端22的壁后在壁上形成的开口,开口槽2212和让位圆孔2211贯通,共同形成可在压配连接端22插入印制板1的导电连接孔时供压配连接端22沿径向向内部弹性变形的让位槽孔221,由于该让位槽孔221在压配连接端22的外端部处为贯通的结构,使得压配连接端22刚插入印制板1的导电连接孔时变形量较大,方便压配连接端22的插入;由于压配连接端22的内端部与基体的台阶23为一体结构,让位槽孔221到达台阶23的位置处终止,仅通过开口槽2212处的变形相对于压配连接端22的外端部的变形量较小,在压配连接端22插入一定深度时压配连接端22的变形量较小,使得弹性变形提供的保持力较大,以便压配连接端22与印制板1的导电连接孔的更好的接触,提高导电稳定性。开口槽宽度a小于让位圆孔的直径,以便于在保证同等形变量的基础上使压配连接端与导电连接孔具有更大的导电接触面积。

压配连接端22的外端端部设有倒角223,以便于压配连接端22与印制板1上的导电连接孔插接时提供导向作用,方便两者的插接。

压配连接端22的外周面上设有直纹滚花222,直纹滚花222的纹路可提供微量的变形量,使压配连接端22与导电连接孔的导电层配合时具有更好的弹性,使压配连接端22的插入力小于压配连接端22对导电连接孔的保持力,插接方便的同时保证了导电连接的可靠性,直纹滚花222还可刺入导电连接孔的导电层中,实现紧密配合,接触面积增大,导电性能增强,另外,直纹滚花222与让位槽孔221相互配合的结构还可针对不同厚度的印制板1均具有较好的保持力和足够的导电面积,适用性强。直纹滚花222避开压配连接端22的倒角223设置,以便通过倒角223插入导电连接孔中时更加顺畅。

本发明的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在使用时:在加工过程中,将一体成型的基体进行加工,材质可以选用弹性较差但导电率高、成本低的t2(紫铜)或者其他材质,先在压配连接端22的外端部钻让位圆孔,然后在压配连接端22的外周面滚花处理,之后在压配连接端22上铣出开口槽2212并加工出倒角223即可;在插接使用时,将接触件2的压配连接端22直接插入印制板1上的导电连接孔中即可,由于让位槽孔221的存在使压配连接端22可以很好的变形,不仅插入时方便省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弹性保持力,直纹滚花222刺入导电连接孔的导电层中,使得导电接触面积足够大、贴合很紧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适用于电流较大的大功率的导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触件也可为阴接触件,即远离压配连接端的一端为阴极接触部,可用于与阳接触件插接配合使用;压配连接端的横截面也可替换为h型或m型的横截面,相应地在压配连接端与导电连接孔的接触面上设置直纹滚花;如果印制板上的导电连接孔为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的形状,本发明的压配连接端的横截面外周形状需与之相适配;让位槽孔的形状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形状,也可替换为横截面为u形的结构,此时让位圆孔的直径与开口槽宽度相等,当然,在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制作基体时,开口槽宽度也可大于让位圆孔的直径;基体的制作材料可以为其他导电性能好、弹性较好的材质,如铜合金、锡青铜等。

本发明的印制板用压配式接触件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各实施例中的接触件的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