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569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面板显示屏运用越来越广泛,宽屏技术成为其中的重要技术项,与此同时,显示面板窄下边框的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先进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携式电子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小尺寸化。cof(chiponflexible,柔性芯片)技术是实现电子产品小尺寸化的重要技术。所谓cof技术是指将驱动芯片ic设计在柔性材料里,然后将柔性材料折叠刀显示面板的背面,从而实现整个显示装置的小尺寸化。

为将柔性电路板绑定到显示面板上,通常需在显示面板上设计电连接部,电连接部通常设计在非显示区,与显示面板上的信号引线电连接,将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上的电连接部电连接后实现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的绑定。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上的电连接部与信号引线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看出,目前显示面板上的电连接部包括多个导电衬垫300,各导电衬垫300的长度均相同,用于连接信号走线400。由于显示面板的电连接部中,位于中间区域的导电衬垫所连接的信号走线还有压缩的空间,但位于左右两侧的导电衬垫所连接的信号走线的已经无法进一步压缩。受限于左右两侧导电衬垫所连接的信号走线的空间不足,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无法进一步压缩,因此很难实现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利于缩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提高屏占比,还有利于实现第一导电衬垫和第二导电衬垫绑定效果的均一性和导电效果的均一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导电衬垫组和位于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两侧的第二导电衬垫组;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包括多个第一导电衬垫,所述第二导电衬垫组包括多个第二导电衬垫,各所述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所述第二导电衬垫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一导电衬垫在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

可选地,其中:

各所述第一导电衬垫并排设置,各所述第二导电衬垫并排设置。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中的各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为d1,700um≤d1≤1100um。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导电衬垫组中的任意两个第二导电衬垫,靠近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导电衬垫组中,远离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为d2,d1/2≤d2≤2d1/3。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导电衬垫组中的任意两个第二导电衬垫,靠近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

可选地,其中:

所述第二导电衬垫组中,紧邻所述第一导电衬垫组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为d3,d1/2≤d3≤2d1/3。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线及数据信号线,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数据信号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电连接部位于位于所述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长度为所述第一导电衬垫或所述第二导电衬垫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连接部邦定;且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栅极线、所述数据信号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电连接。

可选地,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集成芯片,所述集成芯片集成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导电衬垫组和位于第一导电衬垫组两侧的第二导电衬垫组,且第二导电衬垫组中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组中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采用此种设计的导电衬垫组连接信号引线时,由于位于两侧的第二导电衬垫组中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组中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这就为与该第二导电衬垫组中的各第二导电衬垫所连接的信号引线留出了一定的压缩空间,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此种设计中第一导电衬垫组和第二导电衬垫组所连接的信号走线均具备了一定的压缩空间,与第一导电衬垫组和第二导电衬垫组所连接的信号引线的长度可设计的较短,减少了占用显示面板的边框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从而还有利于提高屏占比,满足用户对窄边框设计的需求。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但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等于第一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这就使得第一导电衬垫与第二导电衬垫的电阻相同,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绑定时,就能使得第一导电衬垫和第二导电衬垫的绑定效果和导电效果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导电衬垫和第二导电衬垫绑定效果的均一性和导电效果的均一性。此外,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等于第一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绑定时,还能够保证各第一导电衬垫和第二导电衬垫与柔性电路板上的各电连接端子的接触面积相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或绑定不上的问题,因此有利于保证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绑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上的电连接部与信号引线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连接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连接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电连接部连接信号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连接部连接信号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俯视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俯视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俯视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俯视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连接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连接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4,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

第一基板10,包括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

设置在第一基板10上的电连接部20,电连接部20位于非显示区12,电连接部20包括第一导电衬垫组21和位于第一导电衬垫组21两侧第二导电衬垫组22;第一导电衬垫组21包括多个第一导电衬垫211,第二导电衬垫组22包括多个第二导电衬垫221,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等于第一导电衬垫21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

具体地,请参见图3和图4,与现有技术中图1所示各连接引脚的长度均相同的方式相比,从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可看出,本申请中位于第一导电衬垫组21两侧的第二导电衬垫组22中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组21中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采用此种设计的导电衬垫组连接信号引线时,参见图5和图6,图5为图4所示电连接部连接信号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电连接部连接信号引线的结构示意图,由于位于两侧的第二导电衬垫组22中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组21中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这就为与该第二导电衬垫组22中的各第二导电衬垫221所连接的信号引线50留出了一定的压缩空间,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此种设计中第一导电衬垫组21和第二导电衬垫组22所连接的信号引线50均具备了一定的压缩空间,与第一导电衬垫组21和第二导电衬垫组22所连接的信号引线50的长度可设计的较短,减少了占用显示面板100的边框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从而还有利于提高屏占比,满足用户对窄边框设计的需求。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但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等于第一导电衬垫21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这就使得第一导电衬垫211与第二导电衬垫221的电阻相同,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绑定时,就能使得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的绑定效果和导电效果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绑定效果的均一性和导电效果的均一性。此外,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等于第一导电衬垫21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绑定时,还能够保证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与柔性电路板30上的各电连接端子的接触面积相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或绑定不上的问题,因此有利于保证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之间的绑定可靠性。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3-图6,本申请中,位于显示面板100上的电连接部20中的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并排设置,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并排设置。

具体地,本申请将电连接部20中的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和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并排设置,采用此种方式设计的电连接部20排布方式整齐简单,工艺上容易实现,而且与信号线的连接更加容易,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各信号线之间出现短路现象。

可选地,图3-图6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衬垫组21中的各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相同。

具体地,本申请将第一导电衬垫组21中的各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设计为相同,在制作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过程中,只需按照相同的长度和宽度制作多个相同的第一导电衬垫211即可,无需单独制作多个不同长度和宽度的第一导电衬垫211,此种方式有利于节约简化生产流程,提高本申请显示面板100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图3-图6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为d1,700um≤d1≤1100um。

通常,第一导电衬垫组21和第二导电衬垫组22用来与柔性电路板30进行电连接,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和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分别与柔性电路板30上的电连接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本申请将各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设计在700um≤d1≤1100um范围内,一方面能够确保各第一导电衬垫211的尺寸能够与柔性电路板30上的电连接端子可靠电连接,另一方面,第一导电衬垫211的处于上述长度范围内时还不会增加显示面板100的边框宽度,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3和图5,第二导电衬垫组22中的任意两个第二导电衬垫221,靠近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大于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

具体地,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从靠近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到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呈减小的趋势。如此,长度较短的第二导电衬垫221就能为与其连接的信号引线50留出一定的压缩空间,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第二导电衬垫221和第一导电衬垫211所连接的信号引线50的长度可变短,因此缩小了信号引线50所占的边框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3和图5,第二导电衬垫组22中,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为d2,d1/2≤d2≤2d1/3。

具体地,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将距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最远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在d1/2≤d2≤2d1/3范围内,也就是说,将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为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的1/2~1/3。由于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和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相等,当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小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时,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将大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宽度,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将最大,本申请将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在d1/2≤d2≤2d1/3范围内时,该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不会变得太大,其他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均小于该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这些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增加的部分也不会使得本申请第一基板10上的电连接部20的整体宽度变得太大,将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在上述范围时,整个电连接部20的宽度的增加也不会使得显示面板100的边框宽度变大。此外,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与第一导电衬垫21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相等,而第二导电衬垫221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宽度不同,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绑定时,能够保证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与柔性电路板30上的各电连接端子的接触面积相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或绑定不上的问题,因此有利于保证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之间的绑定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从靠近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到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可以是逐个递减的,当然也可以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减小的,或无规则减小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处于d1/2≤d2≤2d1/3范围即可。

可选地,请参见图4和图6,第二导电衬垫组22中的任意两个第二导电衬垫221,靠近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小于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

具体地,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从靠近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到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呈减小的趋势,除此种实现方式外,图4和6所示实施例中,从靠近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到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呈增大的趋势。与图3和图5所示实施例类似的,图4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长度较短的第二导电衬垫221能为与其连接的信号引线50留出一定的压缩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第二导电衬垫221和第一导电衬垫211所连接的信号引线50的长度可变短,因此缩小了信号引线50所占的边框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6,第二导电衬垫组22中,紧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为d3,d1/2≤d3≤2d1/3。

具体地,图4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将距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最近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在d1/2≤d2≤2d1/3范围内,也就是说,将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为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的1/2~1/3。由于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和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相等,当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小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时,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将大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宽度,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将最大,本申请将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在d1/2≤d2≤2d1/3范围内时,该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不会变得太大,其他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均小于该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这些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宽度增加的部分也不会使得本申请第一基板10上的电连接部20的整体宽度变得太大,将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计在上述范围时,整个电连接部20的宽度的增加也不会使得显示面板100的边框宽度变大。此外,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与第一导电衬垫21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相等,而第二导电衬垫221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宽度不同,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绑定时,能够保证各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与柔性电路板30上的各电连接端子的接触面积相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或绑定不上的问题,因此有利于保证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之间的绑定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从靠近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到远离第一导电衬垫组21的位置,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可以是逐个增加的,也可以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增加的,或无规则增加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长度最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处于d1/2≤d2≤2d1/3范围即可。

可选地,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俯视图,参见图7,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栅极线13及数据信号线14,栅极线13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数据信号线14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电连接部20位于位于数据信号线14的延伸方向上,本申请中所说的长度为第一导电衬垫211或第二导电衬垫221沿第二方向的延伸距离。

具体地,图7所示实施例中,将电连接部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中数据信号线14的延伸方向上,通常会将电连接部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靠近底侧边缘的位置,参见图7,由于本申请电连接部20中的第二导电衬垫221的长度设置得小于第一导电衬垫211的长度,长度较小的第二导电衬垫221为与其连接的信号引线50预留的压缩空间,这样就能使与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连接的信号引线50的整体长度变短,从而缩小了信号引线50所占用的显示面板100的下边框的宽度,因此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俯视图,参见图8,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30,柔性电路板30与电连接部20邦定;且柔性电路板30通过电连接部20与栅极线13、数据信号线14中的一种或两种电连接。如此,柔性电路板30可通过与其连接的栅极线13、数据信号线14中的一种或两种向显示面板100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显示面板100的工作。

图9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俯视图,参见图9,多条栅极线13和多条数据信号线14交叉限定多个像素单元70,每个像素单元70内设置有薄膜晶体管60和像素电极81。同一行的薄膜晶体管60的栅极63连接同一条栅极线13,同一列的薄膜晶体管60的源极62连接同一条数据信号线14,每个薄膜晶体管60的漏极61连接到一个像素电极81。栅极线13发挥选通作用,向薄膜晶体管60的栅极发送电压信号,选通与薄膜晶体管60对应的像素单元70;数据信号线14发挥数据传输作用,通过薄膜晶体管60的源极向选通的像素单元70发送数据信号,控制选通的像素单元70的显示,进而控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8,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集成芯片40,集成芯片40集成在柔性电路板30上。集成芯片40通过柔性电路板30与显示面板100上的栅极线13或数据信号线14中的一种或两种电连接,通过与其连接的栅极线13或数据信号线14中的一种或两种发送控制信号,例如向栅极线13发送选通信号,向数据信号线14发送数据信号,以此来控制显示面板100的工作。此外,由于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22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等于第一导电衬垫211在第一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这就使得第一导电衬垫211与第二导电衬垫221的电阻相同,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20与柔性电路板30绑定时,就能使得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的绑定效果和导电效果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绑定效果的均一性和导电效果的均一性,第一导电衬垫211和第二导电衬垫221的导电效果一致时,即可使得集成芯片40向栅极线13发送的选通信号更加稳定,并使得集成芯片40向数据线号线14发送的数据信号也更加稳定,因此能够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更加可靠、稳定。

可选地,图10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参见图10,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中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电连接部包括第一导电衬垫组和位于第一导电衬垫组两侧的第二导电衬垫组,且第二导电衬垫组中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组中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采用此种设计的导电衬垫组连接信号引线时,由于位于两侧的第二导电衬垫组中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组中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这就为与该第二导电衬垫组中的各第二导电衬垫所连接的信号引线留出了一定的压缩空间,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此种设计中第一导电衬垫组和第二导电衬垫组所连接的信号走线均具备了一定的压缩空间,与第一导电衬垫组和第二导电衬垫组所连接的信号引线的长度可设计的较短,减少了占用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边框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从而还有利于提高屏占比,满足用户对窄边框设计的需求。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各第二导电衬垫的长度均小于第一导电衬垫的长度,但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等于第一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这就使得第一导电衬垫与第二导电衬垫的电阻相同,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绑定时,就能使得第一导电衬垫和第二导电衬垫的绑定效果和导电效果一致,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导电衬垫和第二导电衬垫绑定效果的均一性和导电效果的均一性。此外,本申请将各第二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设计得等于第一导电衬垫在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在将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绑定时,还能够保证各第一导电衬垫和第二导电衬垫与柔性电路板上的各电连接端子的接触面积相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或绑定不上的问题,因此有利于保证本申请中的电连接部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绑定可靠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