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具有该正极的电池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011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具有该正极的电池与流程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2年10月26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具有该正极的电池,申请号为2012101418616.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极复合材料的正极。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正极的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能源尤其是可再生绿色能源的需求越来越突出,电池作为能量的储存和转换装置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很高的质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绿色环保的二次电池是目前锂离子电池开发的重点。

目前商品化的正极材料主要是层状或尖晶石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锰酸锂)和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等。钴酸锂(licoo2)的理论容量相对较大,275mah/g,但其价格高,有一定毒性,而且该正极材料在过充时易发生放热分解反应,不仅使电池容量明显下降,同时对电池安全也造成威胁;锰酸锂(limn2o4)的理论容量为148mah/g,实际容量低于130mah/g,该正极材料的稳定性不好,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引起晶格变形,导致循环效率偏低;磷酸铁锂(lifepo4)的理论容量为172mah/g,该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差,使得电池的可逆容量降低。上述常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容量普遍不高,同时也均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电池开发需求。

单质硫的理论比容量为1675mah/g,与金属锂组装成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可达到2600mah/g,远高于目前已商品化的正极材料,成为当前电池发展的主要趋势。单质硫和含硫的无机硫化物、有机硫化物、聚有机二硫化物、有机多硫化物、聚硫代化物以及碳-硫聚合物等作为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广受关注,但是这些材料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单质硫和硫化物本身的导电性很差,需加入大量的导电剂来增加其导电性;其次,单质硫作为正极活性材料时,虽然完全充电时正极上存在的元素硫和完全放电时存在的li2s难溶于极性有机电解质,但是部分充放电正极存在的多硫化锂易溶于极性有机电解质,另外,聚有机硫化物放电时产生的小分子硫化物也易溶于有机电解质,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如何改善材料的导电性,并解决充放电中间产物的溶解问题,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是含硫正极材料的研究重点。

专利申请wo2012040934a1中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球磨将碳纳米管、聚丙烯腈共聚物和单质硫混合,真空干燥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正极材料。通过这种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嵌入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硫不够完全,而且还会有一些没有嵌入到聚丙烯腈共聚物中的硫存在于复合材料,而由于硫的绝缘性和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这些硫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从而影响整个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混合,干燥,得到混合物,所述原料至少包括单质硫和聚丙烯腈,所述单质硫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50%;混合物在第一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得到复合物,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复合物在第二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反应原料中单质硫是过量的,同时,在第一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反应气氛中的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更多的单质硫能够嵌入到聚丙烯腈中,即通过化学键与聚丙烯腈结合的单质硫达到完全,而多余的未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单质硫会吸附在聚丙烯腈的周围,存在于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而不随第一保护气氛的气流被带走。经过第一次加热处理后所得的复合物再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在第二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反应气氛中的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反应气氛中单质硫的浓度越低越好,让未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单质硫在第二次加热处理过程中蒸发后随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被带走,从而更好的控制所得复合材料中硫的含量,提高所得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而提高整个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第一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物在第二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时,先将复合物分成大于等于两份后,再将每一份复合物分别进行加热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速度大于第一保护气氛的气流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原料混合包括球磨,所述球磨的转速范围为300-500转/分,球磨时间范围为2-4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干燥的温度范围为40-60℃,干燥时间范围为2-4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260-380℃,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时间范围为2-9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260-380℃,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时间范围为1-3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优选的,原料还包括碳纳米管原料中碳纳米管的重量百分比为0.5%-6%。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的正极,包括电极复合材料,其中,电极复合材料由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液,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电极复合材料,其中,电极复合材料由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第一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物的dtg曲线以及第二次加热处理后所得电极复合电极材料的dtg曲线;

图2是实施方式4所得的电池与对比方式2所得的电池,分别在0.2c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循环容量以及循环效率图谱;

图3是实施方式4所得的电池与实施方式8所得的电池,分别在0.2c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循环容量以及循环效率图谱;

图4是实施方式4所得的电池与实施方式8所得的电池,分别在0.5c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循环容量以及循环效率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混合,干燥,得到混合物,所述原料至少包括单质硫和聚丙烯腈,所述单质硫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50%;混合物在第一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得到复合物,其中,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复合物在第二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其中,第二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反应原料中单质硫是过量的,同时,在第一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反应气氛中的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更多的单质硫能够嵌入到聚丙烯腈中,即通过化学键与聚丙烯腈结合的单质硫达到完全,而多余的未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单质硫则会吸附在聚丙烯腈的周围,存在于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而不随第一保护气氛的气流被带走。经过第一次加热处理后所得的复合物再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在第二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反应气氛中的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反应气氛中单质硫的浓度越低越好,让未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单质硫在第二次加热处理过程中蒸发后随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被带走,从而更好的控制所得复合材料中硫的含量,提高所得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而提高整个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是指在第一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反应原料中过量的单质硫与聚丙烯腈发生反应,反应完全时,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单质硫的量会达到一个固定的值而不会再继续增加,而此时,未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多余的单质硫则会形成硫蒸汽存在于反应气氛中,吸附于聚丙烯腈的周围,而吸附于聚丙烯腈周围的硫浓度较高,不会随第一保护气氛的气流离开。而第二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是指在第二次加热处理过程中,反应气氛中吸附于聚丙烯腈周围的单质硫浓度降低,这些单质硫就会随着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离开,在最后得到的复合电极材料中就不会再有未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单质硫存在于聚丙烯腈的周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复合物在第二保护气氛下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时,先将复合物分成大于等于两份后,再将每一份复合物分别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复合物分成大于等于两份的小份后,能够使第二次加热处理气氛中的单质硫更快的达到不饱和状态,从而使未与聚丙烯腈形成化学键的单质硫能够在蒸发后随着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带出。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护气氛和第二保护气氛所用气体均可选自氩气、氮气以及氩气与氮气混合的还原气体中的一种。并且,第一保护气氛和第二保护气氛所用气体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些气体。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速度大于第一保护气氛的气流速度;更为优选的,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速度为第一保护气氛的气流速度的两倍。通过控制第一保护气氛和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速度,更好的保证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的单质硫为饱和状态,而第二次加热处理气氛中的单质硫为不饱和状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原料中的单质硫为s8,单质硫的平均粒径为80-120目,聚丙烯腈的平均分子量为120000-180000;更为优选的,单质硫的平均粒径为100目,聚丙烯腈的平均分子量为15000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原料混合包括球磨,球磨的转速范围为300-500转/分,球磨时间范围为2-4小时。更优选的,球磨的转速范围为400转/分,球磨时间范围为3小时。在保证原料混合均匀的同时,也不破坏聚丙烯腈的结构。球磨过程中使用分散剂,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分散剂选自却不仅限于无水乙醇、丙酮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更优选的,球磨过程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可以更好的避免在球磨过程中发生其他的副反应,以免对材料产生影响,惰性气氛所用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氩气、氮气以及氮气与氩气混合的还原气体中的一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干燥的温度范围为40-60℃,干燥时间范围为2-4小时,更优选的,干燥的温度范围为50℃,干燥时间范围为3小时,更好的去除球磨后混合物中残留的分散剂。更为优选的,干燥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260-380℃,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时间范围为2-9小时。更为优选的,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320℃,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7小时。在保证原料充分反应的同时,也避免单质硫快速挥发,使过量的单质硫能够尽可能的与聚丙烯腈通过化合键结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260-380℃,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时间范围为1-3小时。更为优选的,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320℃,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小时。使整个气氛中未能嵌入到聚丙烯腈中的单质硫,在第二次加热处理过程中蒸发,并随着第二保护气氛的气流被带走,同时也保证已经与聚丙烯腈结合的硫不会脱出。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与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温度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有所不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重量百分比不低于50%、平均粒径为80-120目的单质硫与平均分子量为120000-180000的聚丙烯腈在球磨机中球磨2-4h,球磨机的转速为300-500转/分,球磨过程中所用分散剂为无水乙醇,球磨所得在40-60℃的真空条件下干燥2-4h,得到混合物;所得混合物在第一保护气氛下在260-380℃下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加热处理2-9h后,得到复合物,其中,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所得复合物在第二保护气氛下在260-380℃下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加热处理1-3h后,自然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其中,第二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原料包括单质硫、聚丙烯腈和碳基材料,碳基材料一般通性特点是的比表面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同时还有着优良的导电性,很适合作为导电添加材料。碳基材料可选自科琴碳黑(kb),乙炔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原料包括单质硫、聚丙烯腈和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加入可以改善硫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可以将硫基复合材料的颗粒连接起来,对电极在脱嵌锂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供稳定支撑,提高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更优选的,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重量百分比为0.5%-6%。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重量百分比不低于50%、平均粒径为80-120目的单质硫,平均分子量为120000-180000的聚丙烯腈和重量百分比为0.5%-6%的多壁碳纳米管在球磨机中球磨2-4h,球磨机的转速为300-500转/分,球磨过程中所用分散剂为无水乙醇,球磨所得在40-60℃的真空条件下干燥2-4h,得到混合物;得到的混合物在第一保护气氛下在260-380℃下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加热处理2-9h后,得到复合物,其中,第一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得到的复合物在第二保护气氛下在260-380℃下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加热处理1-3h后,自然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其中,第二次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

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极复合材料可作为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电极复合材料与正极集流体一并构成一种电池的正极。

一种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液。

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上述的电极复合材料,电极复合材料占正极活性物质总重量的50-90%,其中,正极活性物质还包含电子传导材料和粘结剂。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中的电极复合材料的重量比重为80%。

电子传导材料选自导电聚合物、活性炭、石墨烯、碳黑、碳纤维、金属纤维、金属粉末、以及金属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电子传导材料选用科琴碳黑(kb)或乙炔黑。

粘结剂选自聚乙烯氧化物、聚丙烯氧化物,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酯、聚醚、氟化聚合物、聚二乙烯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及衍生物。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粘结剂包含聚偏氟乙烯(pvdf)。粘结剂占正极活性物质总重量的1-30%。

制备正极浆料过程中,作为分散剂的有机溶剂选自却不仅限于无水乙醇、丙酮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

正极集流体选自却不仅限于泡沫镍、铝箔或不锈钢网中的一种。作为更优选的方案,正极集流体为泡沫镍。

负极为锂金属或锂合金。

电解液至少包括电解质锂盐和混合有机溶剂。

电解质锂盐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高氯酸锂(liclo4)、三氟甲基磺酸锂(licf3so3)、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n(cf3so2)2)。电解质中添加锂盐可以有效的增加电解质的离子电导性。

电解质的溶剂可以是通常的有机溶剂,如二甲氧基乙烷(dme),乙烯碳酸脂(ec),二乙基碳酸脂(dec),丙烯碳酸脂(pc),1,3-二氧戊烷(diox),各种乙醚,甘醇二甲醚,内酯,砜,环丁砜或以上混合物。比如采用1,3-二氧戊烷(diox);也可以为聚合物,如pvdf,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vdf-pmma),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聚乙二醇硼酸酯聚合物(peg-borateesters)。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解液为含有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二甲基碳酸酯(dmc)以及二乙基碳酸酯(dec)的混合溶液。电解液以凝胶的形态设置在电池中,有利于阻止潜在的电池电解液的渗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如果电池结构中需要采用隔膜,隔膜为有机多孔材料或玻璃纤维材料,隔膜的孔径为0.001-100微米,孔隙率为20-95%。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将电极复合材料、电子传导材料、粘结剂混合,加入有机溶剂作为分散剂,制得正极浆料。采用任何可以在正极集流体的整个表面上提供基本均匀的涂覆层的方法,将制得的正极活性物质浆料沉积到正极集流体的表面上。例如,可以通过刮刀涂布法(doctorblade),绕线拉杆法(wireddrawrod)法、丝网印刷或其他方法。通过常压或低压以及环境温度或高温下的蒸发作用,可以将正极活性物质浆料层中去除溶剂,溶剂去除的速度优选为沿着浆料表面保持基本不变。随后将制得的正极与负极、电解液、隔膜一起组装成cr2032扣式电池。

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1

将8.57g平均粒径为100目的s8与1.43g平均分子量为150000的聚丙烯腈通过球磨混合3h,球磨转速为400rpm,分散剂为无水乙醇,球磨所得在50℃真空条件下干燥3h,得到混合物,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在320℃下加热处理7h,得到复合物,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再将复合物分放在几个小的坩埚中,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为1g,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分别在氮气保护下,在320℃下加热处理2h,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自然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s/dpan。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第一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物以及第二次加热处理后所得电极复合电极材料的dtg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物的dtg曲线中有两个峰,其中,210℃处所对应的峰为单质硫的熔融峰,另外一个峰则为该复合物的起始分解峰;而第二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材料的dtg曲线中只有一个峰,其中,单质硫的熔融峰消失了,同时,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峰移动到更高温度处。说明经过第二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材料中不再含有未嵌入pan中的单质硫,同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实施方式2

将8.57g平均粒径为105目的s8与1.43g平均分子量为140000的聚丙烯腈通过球磨混合3h,球磨转速为400rpm,分散剂为无水乙醇,球磨所得在50℃真空条件下干燥3h,得到混合物,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在320℃下加热处理3h,得到复合物,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再将复合物分放在几个小的坩埚中,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为1g,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分别在氮气保护下,在300℃下加热处理3h,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自然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s/dpan。

实施方式3

将0.16g实施方式1中所得到的电极复合材料s/dpan、0.02g粘结剂pvdf、0.02g电子传导材料kb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将得到的浆料通过刮刀涂布技术涂覆在800μm厚的泡沫镍集流体上,60℃下真空干燥12小时,随后将制得的材料在压片机下压片制得正极片。

实施方式4

以实施方式3中所得正极片作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多孔聚丙烯为隔膜,1mol/l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二甲基碳酸酯(dmc)以及二乙基碳酸酯(dec)(体积比1:1:1)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cr2032扣式电池,室温下进行电池性能测试。

实施方式5

将8.57g平均粒径为100目的s8、1.43g平均分子量为150000的聚丙烯腈和0.5g多壁碳纳米管通过球磨混合3h,球磨转速为400rpm,分散剂为无水乙醇,球磨所得在50℃真空条件下干燥3h,得到混合物,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在320℃下加热处理7h,得到复合物,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再将复合物分放在几个小的坩埚中,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为1g,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分别在氮气保护下,在320℃下加热处理2h,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自然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s/dpan/cnt。

实施方式6

将8.57g平均粒径为90目的s8、1.43g平均分子量为155000的聚丙烯腈和0.5g多壁碳纳米管通过球磨混合3h,球磨转速为400rpm,分散剂为无水乙醇,球磨所得在50℃真空条件下干燥3h,得到混合物,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在300℃下加热处理3h,得到复合物,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饱和状态;再将复合物分放在几个小的坩埚中,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为1g,每个坩埚中的复合物分别在氮气保护下,在320℃下加热处理2h,该加热处理气氛中,单质硫处于不饱和状态,自然冷却,即得到电极复合材料s/dpan/cnt。

实施方式7

将0.16g实施方式5中所得到的电极复合材料s/dpan/cnt、0.02g粘结剂pvdf、0.02g电子传导材料乙炔黑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将得到的浆料通过刮刀涂布技术涂覆在800μm厚的泡沫镍集流体上,双面涂覆,在60℃下真空干燥12小时,随后将制得的材料在压片机下压片制得正极片。

实施方式8

以实施方式7中所得正极片作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多孔聚丙烯为隔膜,1mol/l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二甲基碳酸酯(dmc)以及二乙基碳酸酯(dec)(体积比1:1:1)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cr2032扣式电池,室温下进行电池性能测试。

对比方式1

将0.16g实施方式1中所得复合物、0.02g粘结剂pvdf、0.02g电子传导材料kb混合,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将得到的浆料通过刮刀涂布技术涂覆在800μm厚的泡沫镍集流体上,60℃下真空干燥12小时,随后将制得的材料在压片机下压片制得正极片。

对比方式2

以对比方式1中所得正极片作为正极,以金属锂为负极,多孔聚丙烯为隔膜,1mol/l六氟磷酸锂(lipf6)的碳酸乙烯酯(ec)、二甲基碳酸酯(dmc)以及二乙基碳酸酯(dec)(体积比1:1:1)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组装成cr2032扣式电池,室温下进行电池性能测试。

具体电池的性能测试方式为:室温下将制得的电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对电池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充放电倍率分别为0.2c和0.5c(1c=1672mahg-1),电压范围为1-3v。基于正极材料中s的含量来计算电池的比容量和电流密度。

图2是实施方式4所得的电池与对比方式2所得的电池,分别在0.2c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循环容量以及循环效率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种材料的循环效率都非常好,但是在第二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组装所得电池的容量明显要高于仅经过第一次加热处理后所得复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组装所得电池的容量。

图3是实施方式4所得的电池与实施方式8所得的电池,分别在0.2c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循环容量以及循环效率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种实施方式所得电池的循环效率都非常好,但是实施方式6所得的电池的容量更高,循环性能也更好。

图4是实施方式4所得的电池与实施方式8所得的电池,分别在0.5c条件下测试所得的循环容量以及循环效率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种材料的循环效率都非常好,但是这两种实施方式所得电池的循环效率都非常好,但是实施方式6所得的电池的容量更高,循环性能也更好,而且其性能差别相对于0.2c条件下的更为明显。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或变通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是显然的,都不能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实质,本发明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并不能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