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640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在制作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护套时,可能会因为设备故障,原材料杂质,工艺问题等原因造成线缆的护套表面缺陷。例如,线缆的表面出现刻痕、凹坑、鼓包、断胶、脱节、皱褶、包棱、击穿等缺陷,需要对线缆进行修复。

目前线缆修复主要通过电烙铁、塑料焊枪或喷灯修复,这些修复方式都不是适合对大面积的线缆表面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用于固定待修复的线缆,所述固定板包括线缆孔和设置在所述线缆孔位置处的限位件;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所述限位件设有电源负极,另一个所述固定板的所述限位件设有电源正极;所述电源正极包括正极板、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正极板上的正极供电部;

加热膜固定轴,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加热膜固定轴包括连通所述固定板的线缆孔的线缆限位槽;

加热膜,包括膜本体;所述膜本体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加热膜固定轴上;

所述膜本体包括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外的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内的导热层;

所述加热层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多组加热电阻丝;

所述加热电阻丝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电源正极的正极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负极的负极端;各组所述加热电阻丝的正极端从所述膜本体的同一端伸出至所述膜本体外;

相邻所述正极供电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正极端之间的最小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待修复的线缆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将加热膜绕在所述加热膜固定轴上,从而将线缆包裹在其中。通过分别通过限位件为位于两个限位件之间的加热电阻丝通电对线缆进行加热。使得没有位于限位件之间的加热膜中的加热电阻丝不会导通加热,更加安全节能。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端部之间设有加热膜绷紧轴;所述膜本体的自由端设有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加热膜绷紧轴连接的挂钩。保持加热膜的紧绷力,将待修复的线缆紧紧包裹在其中。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膜绷紧轴有两个,两个所述加热膜绷紧轴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端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限位槽中包括线缆加热部。使得所述线缆的位于限位槽中的部分也同样能够被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线缆加热部中设有补料缝。所述补料缝用于填充护套的补料,其在线缆加热部中被加热以后,可以用于填补线缆表面的较大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膜本体包括热能反射层,所述热能反射层设于所述加热层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提高加热膜的加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膜本体包括光滑的线缆接触面。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供电部包括导电槽、设置在所述导电槽四周的绝缘槽;所述正极端伸入所述导电槽中与所述正极供电部电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线缆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线缆的线缆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膜卷绕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热膜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6为加热膜展开状态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线缆修复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加热膜固定轴2、加热膜3。固定板1用于固定待修复的线缆4。固定板包括线缆孔(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线缆孔位置处的限位件11。其中一个固定板的限位件设有电源负极,另一个固定板的限位件设有电源正极。

加热膜固定轴2,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板1之间,加热膜固定轴包括连通固定板1的线缆孔的线缆限位槽21。线缆限位槽21中包括用于对线缆5加热的线缆加热部,线缆加热部中设有补料缝211,用于添加线缆护套材料。待修复的线缆4能够经其中一个固定板的线缆孔穿入线缆限位槽21并经另一个所述面板的线缆孔穿出,从而被固定在两个固定板1之间。线缆限位槽21的截面大致为四分之一的圆的扇形结构,用于固定加热膜3。

如图5,加热膜3包括膜本体31,膜本体31为多层材料,其包括加热层311、设置在加热层311外的保温层312、设置在加热层311内的导热层313。保温层312可以为铝、锡等材质的技术薄膜保温层,导热层313可以为石墨烯导热膜保温层。加热层311包括横向平行设置的多组加热电阻丝3111,加热电阻丝3111包括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正极端、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负极端。各组加热电阻丝的负极端在膜本体中电连接至同一地线。各组加热电阻丝的正极端31111从膜本体31的同一端伸出至膜本体31外。另外,为了提高加热效果,可以在加热层311和保温层312之间设置具有热能反射涂料的热能反射层315。膜本体31的靠近导热层313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用于与线缆接触,以保证其具有光滑的线缆接触面。

将膜本体31的固定端固定在加热膜固定轴2上,使得加热层中的加热电阻丝的长度方向与加热膜固定轴2平行。膜本体31的自由端设有拉紧弹簧314,拉紧弹簧314的端部设有挂钩3141。两个固定板1的端部之间设有加热膜绷紧轴5。当将待修复的线缆4放入线缆限位槽21中以后,拉动膜本体31的自由端,将加热膜3以加热膜固定轴2为轴绕在线缆4表面,然后将挂钩3141挂在加热膜绷紧轴5上,使得加热膜3绷紧的缠绕在线缆4表面。加热膜绷紧轴5可以有两个,两个加热膜绷紧轴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1的相对端部之间。加热膜3的端面如图4所示。设于限位件11上的电源正极如图5所示,包括正极板111、等间距的分布在正极板111上的正极供电部112。正极供电部包括导电槽、设置在导电槽四周的绝缘槽。加热膜的正极端伸入导电槽中与正极供电部电接触,以使能该正极端对应的加热电阻丝进行加热。相邻正极供电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正极端之间的最小间距。

该线缆修复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线缆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并使得线缆待修复部位置于线缆限位槽中。其次,拉动加热膜的自由端,将加热膜缠绕在线缆外部表面,并且将自由端的挂钩挂在加热膜绷紧轴上,保持加热膜绷紧。此时,加热膜卷绕在线缆外部,其正极端在加热膜的端面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中的正极端为插针形式的导电结构,导电槽的内侧底部设有导电接触面。使得各正极端的探针刚好伸入供电部的某一个导电槽中并且与底部的导电接触面导通;而加热膜的位于限位件之外的部分由于的正极端则并没有与相应的导电槽接触导通。然后,通过限位件为加热膜的通电,使得加热膜的部分加热电阻丝能够通过限位件的供电部被供电而开始对线缆加热;同时,线缆限位槽中的线缆加热部也开始对线缆继续加热,使得线缆表面的护套在高温熔融的可流动状态下、在加热膜的紧绷作用下将表面的缺陷填平。对于具有较大缺陷的线缆修复,可以在线缆限位槽的补料缝中填充线缆护套的原材料,其在加热以后原材料以及线缆表面的护套在高温熔融的可流动状态下融合在一起,并且将线缆表面的缺陷填平。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