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离子石墨接地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394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碳离子石墨接地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碳离子石墨接地极。



背景技术:

接地极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把电气设备与大地连接,为工作电流、故障电流、雷击电流提供释放通道,因此接地极的稳定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接地极的使用年限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指标,一般来说接地极的寿命应与地上对应设施的预计使用年限相匹配,根据电力设备全寿命期30年的要求,现在通常使用的镀锌钢铁类接地材料很难满足接地网的使用年限。采用铜等金属材料虽然能满足接地使用年限的要求,但铜属于重金属,腐蚀后产生的铜离子对地下水及土壤有很强的污染能力,且生产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现有接地极使用寿命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纳米碳离子石墨接地极,其取得的优点为通过采用金属管与纳米碳芯的组合降低了接地电阻,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的排散效果好,且其高碳石墨编织外层土壤结合性能强、耐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碳离子石墨接地极,包括金属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体为内部设有纳米碳芯的金属管,金属芯体分为上管、中管和下管,相邻两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金属芯体外侧设置有纳米碳胶层;所述纳米碳胶层外侧设置有高碳石墨编织外层,上管顶部设置有高碳石墨编织捻子。

作为优选,所述上管上部管口和下管下部管口设置有密封胶堵头,防止纳米碳芯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洒出,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产品损耗。

作为优选,所述中管两端设置有金属封头,防止纳米碳芯在安装过程中堆积到下管,造成纳米碳芯的分布不均,影响电压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高碳石墨编织外层在金属芯体外侧呈盘旋回绕的筒状结构。高碳石墨编织外层的编织方式使得电压能够均匀的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芯体在螺纹连接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筒。由于本实用新型长度较长,在竖立的过程中连接部分易出现断裂,因此固定筒能够很好的加固连接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构思新颖。通过采用金属管与纳米碳芯的组合,降低了接地电阻,使得金属芯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冲击电流耐受性,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的排散效果好。通过在金属芯体外侧设置纳米碳胶层,能够能有效的密封金属芯体,隔绝空气、水分等。高碳石墨编织外层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土壤结合性能,增大了与周围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和接触电阻;同时高碳石墨具有可靠地耐腐蚀性,耐腐蚀性远远优于金属接地材料,降低了接地装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方法原理可靠,步骤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芯体,2-纳米碳芯,3-上管,4-中管,5-下管,6-纳米碳胶层,7-高碳石墨编织外层,8-高碳石墨编织捻子,9-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一种纳米碳离子石墨接地极,包括金属芯体1,金属芯体1为内部设有纳米碳芯2的金属管,金属芯体分为上管3、中管4和下管5,相邻两管通过螺纹连接;金属芯体1外侧设置有纳米碳胶层6;纳米碳胶层6外侧设置有高碳石墨编织外层7,上管顶部设置有高碳石墨编织捻子8。上管上部管口和下管下部管口设置有密封胶堵头。中管两端设置有金属封头。高碳石墨编织外层在金属芯体外侧呈盘旋回绕的筒状结构。金属芯体在螺纹连接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筒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