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950阅读:1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极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负极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是由带有若干极耳的正负极片和隔膜经过卷绕制作而成,极耳作为导电桥梁焊接锂离子电池的壳体上,其中负极片的极耳焊接于锂离子电池的壳体端面上靠近电芯中央的位置。

现有技术中,负极片的极耳采用镍材料制成,为方便加工将每个设于负极片上的极耳的长度和宽度都设置为一致的,导致在对极耳和锂离子电池的壳体进行焊接过程中,靠近卷芯位置的极耳的长度过剩,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负极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极片,能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减少材料浪费,同时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及安全性能,以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极片,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包括主体及主体边缘延伸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极耳,每个极耳包括连接主体的上极耳、远离上极耳的下极耳及位于上极耳与下极耳之间的中极耳;当卷绕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时,在负极片完成卷绕后,每个极耳的长度使得每个极耳的下极耳刚好能在电芯的圆心处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主体的形状为矩形并包括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当卷绕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时,所述负极片从一个短边开设卷绕。

作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极耳的厚度小于上极耳的厚度;所述中极耳的厚度自上极耳到下极耳的方向上逐渐变小,且中极耳两端的厚度分别与上极耳和下极耳的厚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的数量为3个并设置于主体的一个长边上,且每个极耳采用含铜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极耳的宽度大于上极耳的宽度,所述下极耳的厚度小于上极耳的厚度;在自上极耳到下极耳的方向上,所述中极耳的宽度由与上极耳的宽度一致逐渐变大为与下极耳的宽度一致,且中极耳的厚度由与上极耳的厚度一致逐渐减小为与下极耳的厚度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一种改进,所述中极耳的宽度在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形成一对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凹陷的圆弧侧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有益效果在于:极耳主体采用含铜材料制成,提高电池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下极耳的宽度和厚度有效提高焊接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设于负极片上的3个极耳长度不同有效节约材料,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极片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负极片卷绕成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极耳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极片100,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电芯200,所述负极片100包括主体10及主体边缘延伸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极耳20。

请同时参考图2,锂离子电池的电芯200由负极片100及正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设于正负极片上的极耳则焊接在锂离子电池的壳体上作为电流通过的桥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片100卷绕成圆柱形,卷绕完成后在电芯200的轴心形成一个圆形的中心孔300。

所述主体10的形状为矩形并包括一对长边101和一对短边102。当卷绕锂离子电池的电芯200时,所述负极片100从一个短边102开始卷绕,卷绕完成后将负极片100上的极耳10焊接于锂离子电池的壳体端面上靠近中心孔300的位置。

请参考图1,所述极耳20设置于主体10的一个长边101上,且每个极耳20采用含铜材料制成,以提高极耳20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20的数量为3个,且每个极耳20采用铜含量占比在10%到80%之间的铜镀镍或铜镍复合材料制成。每个极耳20包括连接主体10的上极耳201、远离上极耳201的下极耳202及位于上极耳201与下极耳202之间的中极耳203。当卷绕锂离子电池的电芯200时,在负极片100完成卷绕后,每个极耳20的长度使得每个极耳20的下极耳202刚好能在电芯200的中心孔300处重合。

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下极耳202的宽度大于上极耳201的宽度,以增大下极耳202与锂离子电池的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极耳100与锂离子电池的壳体之间的内阻,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流密度和倍率性能;所述下极耳202的厚度小于上极耳201的厚度,以降低焊接下极耳202所需要的能量,从而避免虚焊或假焊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极耳202的宽度在上极耳201的宽度的120%到200%之间,所述下极耳202的厚度在上极耳201的厚度的20%到90%之间。

在自上极耳101到下极耳102的方向上,所述中极耳103的宽度由与上极耳101的宽度一致逐渐变大为与下极耳102的宽度一致,且中极耳103的厚度由与上极耳101的厚度一致逐渐减小为与下极耳102的厚度一致。所述中极耳203起避免应力集中的作用,从而避免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发生极耳断带的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极耳103的宽度在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形成一对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凹陷的圆弧侧边1031。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