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释放圆柱形锂电池静电的放电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1160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释放圆柱形锂电池静电的放电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除静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释放圆柱形锂电池静电的放电刷。



背景技术:

测短路是圆柱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测完短路后,往往会因为没有释放静电,而导致静电电到操作员,甚至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针对释放锂电池电芯静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表笔单放法,另外一种为金属刷单刷。具体如下:

表笔单放法:将正负表笔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再用正负表笔分别接触电芯正负极进行放电。此方法需要正负表笔逐一接触每个电芯的正负极,放电效率极其低下。

金属刷单刷:直接通过金属刷接触电芯正极端(极耳或盖帽)和负极外壳进行放电。此方法虽然放电速度快,但是存在使用次数多,毛刷长度不一,毛刷无法同时接触到正负极,从而漏掉锂电池电芯未进行有效放电。

上述两种方法均具有片面性,无法兼容效果和效率,故不推荐大批量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释放圆柱形锂电池静电的放电刷,不仅提高了批量锂电池除静电的效率,同时解决了锂电池电芯静电导致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释放圆柱形锂电池静电的放电刷,包括金属笔和金属刷,金属笔和金属刷通过导线相连接,金属笔、金属刷和圆柱形锂电池组成回路,金属笔与圆柱形锂电池的负极相接触,金属刷与圆柱形锂电池的正极相接触。

进一步的,金属刷包括金属刷头和金属刷手柄,金属刷手柄为绝缘塑料手柄,金属刷头为导电金属刷头,金属刷头的刷毛之间错位排列。

进一步的,金属刷手柄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凹槽,金属笔和金属刷相连的导线缠绕在凹槽中。

进一步的,金属笔包括笔头和金属笔把手,笔头为导电金属笔头,金属笔把手为绝缘塑料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笔和金属刷相连,金属笔紧密接触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的钢壳,然后使用金属刷与圆柱形锂电池的极耳或盖帽进行接触,大大的提高了批量圆柱形锂电池除静电的效率,由于金属刷与圆柱形锂电池的正极充分接触,避免了遗漏,解决了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静电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电过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笔,2、金属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释放圆柱形锂电池静电的放电刷,包括金属笔1和金属刷2,金属笔1和金属刷2通过导线相连接,金属笔1、金属刷2和圆柱形锂电池组成回路,金属笔1与圆柱形锂电池的负极相接触,金属刷2与圆柱形锂电池的正极相接触。

金属刷2包括金属刷头和金属刷手柄,金属刷手柄为绝缘塑料金属刷手柄,金属刷头为导电金属刷头,金属刷头的刷毛之间错位排列,金属刷头的刷毛也为导电金属材质。通过将金属刷头的刷毛之间错位排列,可以有效的防止漏刷多个圆柱形锂电池的正极。

金属刷手柄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凹槽,金属笔1和金属刷2相连的导线缠绕在凹槽中。凹槽可以收纳金属笔1和金属刷2相连的导线,其中,金属笔1和金属刷2相连的导线要能使得金属刷2可以刷到所有待除静电的圆柱形锂电池。

金属笔1包括笔头和金属笔把手,笔头为导电金属笔头,金属笔把手为绝缘塑料把手。金属笔1的笔头通过导线与金属刷2的金属刷头相连。

利用一种释放圆柱形锂电池静电的放电刷进行放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将金属笔1的笔端与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的钢壳壳壁相接触;

步骤S02:将金属刷在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的极耳或盖帽中进行扫刷。

其中,在步骤S01中,金属笔1的笔端紧密接触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的钢壳,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的钢壳作为负极,圆柱形锂电池的盖帽或极耳作为正极。

在步骤S01中,若干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紧挨着放置在一起,所有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的钢壳形成一个负极整体。

使用时,将金属笔1的笔头插在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与电芯的缝隙中,金属笔1的笔头需要与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的钢壳接触,右手拿住金属刷2,在若干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中进行扫刷。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速释放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静电,解决圆柱形锂电池的电芯静电导致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