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847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插头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德标插头(接地)制造标准按CEE 71/16 标准执行。插头的插针为两圆柱无接地,跨距为19mm,圆柱直径4mm。

专利申请号为CN00245969.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议万用转接器,其转化器本体以德国插头规格为基础外形,其面板与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其转化器本体一端周缘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扣接凸缘,在转接器本体外缘设有二接地槽。

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225912.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包括一壳体,在该壳体上设有一插置槽,在所述的插置槽内设有一地线杆及两个分别组设有由导电端子的插孔,在插座的插置槽两侧分别设一导轨与插头的肋条配合。

通过插头上的扣接凸缘与插座上导轨相互配合,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定位安装,但是插头与插座的连接仅通过插针与插孔、扣接凸缘和导轨的配合,从而使得插头与插座易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头组件,在扣接凸缘和导轨处设置防误拔结构,增加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和供插头安插的插座,所述插头的周缘上设有扣接凸缘,所述插座上开设有一个底部具有插孔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供扣接凸缘插入的导轨,所述扣接凸缘上设有若干个楔形齿,所述导轨上设有若干个供楔形齿弹性卡接的楔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头上设置扣接凸缘,在插座上开设导轨,使得扣接凸缘和导轨插接配合,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快速定位连接,在扣接凸缘上设置楔形齿,在导轨上设置楔形孔,使得楔形齿与楔形孔卡接配合,防止插头与插座松脱,增加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固定的锁紧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插头的一端具有插针,所述楔形齿在扣接凸缘上背向插针的方向倾斜向外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齿和楔形齿倾斜设置,便于插头插入插座内时,楔形齿向上变形,直至与楔形齿卡接,当插头与插座分离时,楔形齿卡在楔形孔内,从而增加插头与插座的锁紧度,避免误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楔形孔与导轨表面的衔接处以及楔形齿与扣接凸缘表面的衔接处均经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圆弧,避免成型时应力集中导致结构损坏,且利于楔形齿变形进入楔形孔或拔出楔形孔时,楔形齿的侧壁沿圆弧变化,避免楔形孔处成尖角对楔形齿的结构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扣接凸缘和导轨均包括与插头插入插座方向相平行的三个切面,所述楔形齿和楔形孔设置于三个切面中的至少两个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齿和楔形孔在扣接凸缘和导轨的三个切面上至少两个设置,增加插头和插座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楔形齿远离插头具有插针的一侧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滑纹,增加楔形齿与楔形孔之间侧壁的摩擦,增加锁紧力,且防滑纹设置在远离插针的一侧,使得防滑纹只针对楔形齿与楔形孔脱离开的状态,避免在楔形齿的其他侧设置,增加插头插入插座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插头的顶部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延展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延展片,便于手指夹持两侧延展片的下方,施力与延展片插拔抽头本体,避免插头外壳与手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插座顶部靠近凹槽开口处的边缘设有下凹的环形凹缘,所述插头上设有嵌入环形凹缘的弧形凸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座的凹槽开口处设置环形凹缘和插头上的弧形凸缘插接配合,使得插座与插头连接处形成一个拐角,避免进水,增加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插头上设置楔形齿,楔形齿倾斜向外设置,楔形齿的其中一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在插座上设置有楔形孔与楔形齿弹性卡接配合,通过楔形齿与楔形孔的配合,增加插头与插座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2、插头和插座分别设有扣接凸缘和导轨,弧形凸缘和环形凹缘,使得插头与插座定位连接,且最终连接处的缝隙具有一个拐角,增加连接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插头的示意图;

图3为插座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线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B线处的剖视图。

图中,1、插头;11、延展片;12、插针;13、弧形凸缘;14、接地槽;141、接地片;2、扣接凸缘;3、切面;4、楔形齿;41、防滑纹;5、圆弧;6、插座;61、凹槽;62、插孔;63、容置槽;64、地线接片;65、环形凹缘;7、填充块;71、导轨;8、楔形孔;9、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插头组件,包括插头1和插座6,插头1和插座6插接呈90°。

如图1和图2所示,插头1顶部的一侧连接有一根线缆9,线缆9与插头1具有90°的夹角,插头1顶部位于线缆9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延展片11,当拔下插头时,只需手指抵住延展片11上,延展片11便于拉拔插头1。插头1的下端中部设有两个以线缆9为对称轴设置的插针12,插头1的周缘弧面上设有两个接地槽14,接地槽14从插头1的下端面延伸至弧形凸缘13的下方,每个接地槽14内设有一个接地片141,且两个接地槽14分别位于两个插针12所在面的两侧。

结合图4所示,在插头1的周缘上具有两个相对的平面,在两个平面上设有两个扣接凸缘2,两个扣接凸缘2均位于两个插针12的连线所在的平面上。扣接凸缘2沿插针12轴线方向设置,且扣接凸缘2从插头1的下端面延伸至弧形凸缘12的下方,扣接凸缘2的长度与接地槽14的长度相同。扣接凸缘2包括三个平行于插针12轴线的切面3。在三个切面3靠近插针12一端设置有楔形齿4,每个切面3上设有两个楔形齿4,且两个楔形齿4沿插针12轴线方向设置。楔形齿4在扣接凸缘2朝延展片11方向倾斜设置,且楔形齿4与扣接凸缘2的表面具有一个夹角,夹角为62°,楔形齿4与扣接凸缘2的衔接处经圆弧5过渡,避免衔接处的应力集中导致在楔形齿4多次变形后疲劳断裂,楔形齿4远离插针12的一侧表面上设有防滑纹41,且防滑纹41平行扣接凸缘2表面设置。

插头1的周缘位于扣接凸缘2处各设有一个弧形凸缘13,弧形凸缘13相对插头1外侧壁的延伸量大于延展片11的延伸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插头组件,包括插座6,插座4的底部连接有一根线缆9,插座6的顶部端面开设有一个凹槽61,插座6顶部靠近凹槽61开口处边缘设有向下凹的环形凹缘65,环形凹缘65供弧形凸缘13嵌入,限制插头1插入的深度。凹槽61的底部设有两个供插针12插入的插孔62,在凹槽61的内侧壁处设有两个容置槽63,两个容置槽63分别位于两个插孔62所在面的两侧,容置槽63的槽口处设有两个地线接片64,两个地线接片64在凹槽61底部的一端相连,地线接片64与接线槽14内的接地片141相接触,当地线接片64与接地片141相贴时,地线接片64朝向容置槽63槽底的方向倾斜。

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凹槽61的内壁设有两个相对的填充块7,填充块7具有一个与插头1外缘平面相贴的平面,在填充块7中设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导轨71,两个导轨71所在面与两个插孔62所在面为同一平面,导轨71供扣接凸缘2完全插入,且导轨71的形状大小与扣接凸缘2的形状大小相同,扣接凸缘2插入导轨71中起定位作用。导轨71也具有三个切面3,在导轨71的三个切面3上靠近凹槽61的底部开设有楔形孔8,楔形孔8供楔形齿4弹性卡接插入,每个切面3上设有两个楔形孔8,楔形孔8与楔形齿4的形状大小相同,且倾斜方向及角度也均相同,楔形孔8与导轨71切面3的衔接处经圆弧5过渡,避免楔形齿4脱离楔形孔8时,对楔形孔8与导轨71衔接处的结构造成破坏。

使用该插头组件时,将插头1的扣接凸缘2与插座6的导轨71对齐,扣接凸缘2在导轨71中插入,此时,插针12插入插孔62内,接地片141与地线接片64相贴,楔形齿4略微变形直至与导轨71中的楔形孔8一一对应插入,楔形齿4上的防滑纹41与楔形孔8的一侧壁相贴,防止楔形齿4在楔形孔8内滑动,增加插头1与插座6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