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精密排线打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73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精密排线打饼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的线缆打饼机



背景技术:

线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物品,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有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为了在使用及收放时更加方便,线缆制造厂家在线缆生产出来会都会将线缆卷为一卷卷的饼状。一般的线缆打饼设备在设计时因为考虑占用空间的问题都会把机器设计的尺寸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但带来的问题就是结构简单的打饼机在打饼时几乎不能控制线缆的张力,这样打成的线缆饼就会有些地方松有些地方紧,使用时会很容易散掉或无法将线缆抽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克服放线机的惯性可以精密排线的打饼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精密排线打饼机,包括双头打饼机、压轮式计米台、火花机、放线机、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张力保持装置和储线装置。所述的储线装置由一个固定的第一导线轮组和一个安装在滑轨上的第二导线轮组构成;所述的第一导线轮组比第二导线轮组始终多一个导线轮;所述的第二导线轮组的两端通过钢丝绳与张力保持装置相连。线缆由放线机放出,经第一导线轮,进入储线装置,再经由第二导线轮导向,经过火花机、压轮式计米台、双头打卷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张力保持装置由电机、磁粉离合器和钢丝滚筒构成,该电机通过磁粉离合器与钢丝绳滚筒相配,钢丝绳套在钢丝绳滚筒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进一步优化,所设的卧式精密排线打饼机还包括一个由第三导线轮。第四导线轮、感应片和断线感应器构成的断线感应装置,感应片的一端安装在第三导线轮的轴上,第四导向轮安装在感应片的另一端,断线感应器位于第三导线轮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滑轨上安装有导线轮组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的张力保持装置和储线装置,可以在保持张力恒定的条件下,采用较高的放线速度,同时储线装置可以自我调节,使打饼成卷的线缆保持同样 的松紧度,方便使用。增加了断线感应装置,当线缆断线时,可以自动停机并报警,不需有人时刻看守,无需担心线断是放线机还在一直放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断线感应装置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精密排线打饼机,包括双头打饼机1、压轮式计米台2、火花机3、放线机4、第一导线轮5、第二导线轮6、滑轨7、电机8、磁粉离合器9、钢丝绳滚筒10、导线轮组感应器11、第二导线轮组12、第一导线轮组13、第四导线轮14、感应片15、第三导线轮16、断线感应器17和钢丝绳18。所述的张力保持装置由电机8、磁粉离合器9和钢丝绳滚筒10构成,该电机8通过磁粉离合器9与钢丝绳滚筒10相配,钢丝18套在钢丝绳滚筒10上。所述的导线轮组感应器11、第二导线轮组12和第一导线轮组13构成了储线装置,第二导线轮组12安装在可在滑轨7上来回滑动的底座上,第一导线轮组13固定在滑轨7上。第一导线轮组13与第二导线轮组12均是由多个导线轮重叠的安装在一个轴上构成的,且第一导线轮组13始终比第二导线轮组12多一个导线轮。线缆在第二导线轮组12与第一导线轮组 13之间缠绕多圈,可以达到储线的目的。张力保持装置使钢丝绳18上的张力保持恒定,钢丝绳18两端与第二导线轮组12两端相连配合工作,钢丝绳18对第二导线轮组12有一个向左牵引的力,所以能够使线缆的张力也保持不变。当设备停机时,双头打饼机1与放线机4上的电机同时停止转动,但由于放线机4及其上线缆的重量会使放线机4产生惯性继续放线。此时,多放出来的线缆进入储线装置,由于钢丝绳18上有恒定的张力,便会牵引第二导线轮组12向左运动,第二导线轮组12与第一导线轮组13的间距被拉大,停机后放出的多余的线缆就储存在储线装置上。在钢丝绳18的牵引下第二导线轮组12会继续向左滑动直到放线机4的惯性消失,放线机4停止放线,此时钢丝绳上18的张力与储线装置上线缆的张力会重新达到平衡,第二导线轮组12停止滑动,储线装置不再储线,如此便实现了保持线缆张力平衡的目的。滑轨7上安装有导线轮组感应器11,当放线机4的惯性较大时,第二导线轮组12在钢丝绳18的张力的牵引之下会越过导线轮组感应器11的位置,导线轮组感应器11会感应到第二导线轮组12,之后当张力平衡第二导线轮组12停止滑动时,放线机4便会反转收线,直到第二导线轮组12重新回到导线轮组感应器11与第一导线轮组13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断线感应装置由第四导线轮14、感应片15、第三导线轮16和断线感应器17构成,感应片15的一端与第三导线轮16同轴的安装在滑轨7上并可绕轴转动,第四导线轮14安装在感应片15的另一端,断线感应器17安装在第三导线轮16的正下方,且断线感应器17与第三导线轮16的间距略小于感应片15的长度。正常生产时,线缆现在第三导线轮16的上方绕过,经由第四导线轮14的下方绕过,再进入储线装置,这样第四导线轮14在线缆张力的作用下便会被抬起。当断线时,第四导线轮14失去了线缆的抬升作用,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三导线轮16的轴转动滑落,由于断线感应器17在第三导线轮16正下且二者间距小于感应片15的长度,此时断线感应器17会感应到感应片15,并最终使设备停机报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