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移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53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PCB移相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相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B移相装置。



背景技术:

移相器是能够对波的相位进行调整的一种装置,移相器是用来调整基站天线的电子下倾角,实现需要的覆盖,具体是由功率分配器和移相装置组成。PCB移相装置的移相原理是改变输出端口的电长度从而实现改变相位的目的。如果移相装置在多次滑动后,划片上的微带线和PCB移相器板上的微带线之间不能完全贴合,天线的性能就会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移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移相装置,包括:PCB移相器板、划片、划片夹组件以及弹片,其中,所述划片贴合设置在所述PCB移相器板的表面,所述划片夹组件与所述划片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划片在所述PCB移相器板表面移动,所述弹片安装在所述划片夹组件上且底部紧压所述划片。

作为优选,所述划片夹组件包括:大划片夹组,所述大划片夹组包括:尼龙螺钉、尼龙铆钉、分设在所述PCB移相器板上、下两侧的第一大划片夹和第二大划片夹,其中,所述尼龙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弹片、第一大划片夹的一端、划片、PCB移相器板和第二大划片夹的一端后由尼龙螺母锁定;所述尼龙铆钉依次穿过第一大划片夹的另一端、划片和第二大划片夹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划片夹组件还包括小划片夹组,所述小划片夹组包括:分设在所述PCB移相器板上、下两侧的第一小划片夹和第二小划片夹,所述第一小划片夹、划片和第二小划片夹依次设置并由尼龙铆钉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大划片夹组和小划片夹组的端部均设置有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大划片夹、第二大划片夹、第一小划片夹和第二小划片夹均采用聚甲醛(POM)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划片夹组件包括:一体式上划片夹、一体式下划片夹、尼龙螺钉和尼龙铆钉,所述尼龙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弹片、一体式上划片夹、划片、PCB移相器板和一体式下划片夹后由螺母固定;所述一体式上划片夹、划片和一体式下划片夹的两端均伸出所述PCB移相器板且分别由尼龙铆钉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采用双头金属弹片。

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上划片夹和一体式下划片夹均采用聚甲醛(POM)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上划片夹的两端设置有有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弹片,该弹片压在所述划片上,即使多次滑动后,划片上的微带线和PCB移相器板上的微带线依然能够完全贴合,确保了天线的性能不会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PCB移相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PCB移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PCB移相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PCB移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所示:101-PCB移相器板、102-划片、103-弹片、104-尼龙螺钉、105-尼龙铆钉、106-第一大划片夹、107-第二大划片夹、108-尼龙螺母、109-第一小划片夹、110-第二小划片夹、111-凸台;

图3-4中所示:201-PCB移相器板、202-划片、203-弹片、204-一体式上划片夹、205-一体式下划片夹、206-尼龙螺钉、207-尼龙铆钉、20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PCB移相装置,包括:PCB移相器板101、划片102、划片夹组件以及弹片103,其中,所述划片102设置在所述PCB移相器板101的表面并且所述划片102上的微带线和PCB移相器板101上的微带线相互贴合,所述划片夹组件与所述划片102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划片102在所述PCB移相器板101表面移动,所述弹片103安装在所述划片夹组件上且底部紧压所述划片102,使得所述划片102上的微带线和PCB移相器板101上的微带线始终处于贴合状态,即使多次滑动划片102,仍然能够确保天线的性能不降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PCB移相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成本低廉。

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划片夹组件包括:对应设置的大划片夹组和小划片夹组,其中,所述大划片夹组包括:尼龙螺钉104、尼龙铆钉105、分设在所述PCB移相器板101上、下两侧的第一大划片夹106和第二大划片夹107,其中,所述尼龙螺钉104依次穿过所述弹片103、第一大划片夹106的一端、划片102、PCB移相器板101和第二大划片夹107的一端后由尼龙螺母108锁定;所述尼龙铆钉105依次穿过第一大划片夹106的另一端、划片102和第二大划片夹107的另一端。也即是说,所述大划片夹组的一端与所述PCB移相器板10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划片102固定连接,进而可以通过大划片夹组调节划片102在PCB移相器板101上的位置,实现移相。

所述小划片夹组包括:分设在所述PCB移相器板101上、下两侧的第一小划片夹109和第二小划片夹110,所述第一小划片夹109、划片102和第二小划片夹110依次设置并由尼龙铆钉105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大、小划片夹组相互配合,可以对划片102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多种角度的相位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大划片夹组和小划片夹组的端部均设置有凸台111,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所述凸台111移动大划片夹组和小划片夹组的位置,使划片102处于PCB移相器板101的微带线的不同位置,从而移相器输出端口的相位进行改变。

考虑到设计结构和成本要求,所述第一大划片夹106、第二大划片夹107、第一小划片夹109和第二小划片夹110均采用聚甲醛(POM)材料制成,所述弹片103采用金属弹片,具体采用不锈钢薄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划片夹组件的结构不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PCB移相装置,包括:PCB移相器板201、划片202、划片夹组件以及弹片203。其中,所述划片夹组件包括:一体式上划片夹204、一体式下划片夹205、尼龙螺钉206和尼龙铆钉207,所述尼龙螺钉206依次穿过所述弹片203、一体式上划片夹204、划片202、PCB移相器板201和一体式下划片夹205后由螺母208固定;所述一体式上划片夹204、划片202和一体式下划片夹205的两端均伸出所述PCB移相器板201且分别由尼龙铆钉207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203采用双头金属弹片,用于将所述划片202压合在所述PCB移相器板201上,使所述划片202上的微带线和PCB移相器板201上的微带线始终处于贴合状态,即使多次滑动划片202,仍然能够确保天线的性能不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上划片夹204和一体式下划片夹205均采用聚甲醛(POM)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上划片夹204的两端设置有凸台,便于移动所述划片202。

综上,本实施例的PCB移相装置主要针对尺寸较大的PCB移相器板201,使用一体式上划片夹204和一体式下划片夹205配合,同时用双头金属弹片来保证划片202和PCB移相器板201贴合的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