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屏蔽层的全自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817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屏蔽层的全自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前处理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屏蔽层的全自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连接线,如同轴电缆、USB和HDMI连接线为了对抗电磁干扰,确保高频信号传输,在线的外部设有金属屏蔽层。对于这类连接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对金属屏蔽层的金属编织进行打散、翻转、切短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屏蔽效果,要把处理好的金属编织包到外层绝缘层上再包好导电的铜箔,通过焊接或铆压方式将金属屏蔽层与端子的金属外壳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屏蔽保护,确保高频信号的传输。

在现有的生产中,对线缆屏蔽层金属编织的打散、翻转、切短、包铜箔等工作大部分都是手工作业,其效率低、成本高,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根据这种情况,现在市面上出现了线缆屏蔽层打散机或线缆屏蔽层的自动处理设备。线缆屏蔽层打散机只具有将线缆屏蔽层的金属编织打散的功能,后续的翻转、切短、包铜箔等工序还需手工操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提高品质;而且现有的线缆屏蔽层打散机为直接一面接触打散,导致打散不均匀、制造效率不高。现有的线缆屏蔽层的自动处理设备中用于打散和翻转线缆屏蔽层金属编织的机构为两个具有不同结构的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操作及维护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线缆屏蔽层的全自动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对线缆屏蔽层自动化实现切外皮、打散、翻转、切短和包铜箔,提高带金属屏蔽层的线缆生产数据连接线的效率,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屏蔽层的全自动处理设备,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上端的线缆传送机构,所述的机箱的上端位于线缆传送机构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线缆固定平台、线缆去外皮模组、屏蔽层打散模组、屏蔽层翻转模组、屏蔽层切断模组、屏蔽层后翻模组、包铜箔模组和取料机械手模组,所述的机箱上还设置有人机界面,所述的线缆传送机构上按规律设置有多个线缆夹持嘴,所述的屏蔽层打散模组和屏蔽层翻转模组均采用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所述的机箱的上端还设置有与屏蔽层打散模组和屏蔽层翻转模组配合使用的线缆固定夹。

所述的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包括第二底座和滑动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的旋转打散翻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打散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固定板和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固定板上的第三电机,所述的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支架,所述的第二旋转支架的上端并排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机固定板,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刷子。

所述的第二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旋转固定板配合使用的第三导轨和第三调节气缸。

所述的第二旋转支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固定板配合使用的第二导轨和第二调节气缸。

所述的线缆去外皮模组包括第一底座和滑动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端的旋转去外皮机构,所述的旋转去外皮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固定架和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固定架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支架,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架上并排滑动设置有下切刀架和上切刀架,所述的下切刀架和上切刀架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下切刀和上切刀。

所述的屏蔽层切断模组包括第三底座和滑动设置在第三底座上的凹刀片机构及凸刀片机构,所述的凹刀片机构包括凹刀片固定支架,所述的凹刀片固定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凹刀片安装件,所述的凹刀片安装件上活动设置有中心开有圆形刀口的凹刀片,所述的凸刀片机构包括并排滑动设置在第三底座上的下凸刀片安装板和上凸刀片安装板,所述的下凸刀片安装板和上凸刀片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下凸刀片和上凸刀片,所述的下凸刀片和上凸刀片上分别设置有能延伸进凹刀片圆形刀口的下凸刀片尖和上凸刀片尖。

所述的屏蔽层后翻模组包括第八调节气缸和设置在第八调节气缸上与第八调节气缸配合使用的后翻夹块,所述的后翻夹块上设置有圆锥孔。

所述的包铜箔模组包括第四底座和设置在第四底座上的放铜箔机构、收铜箔机构、送铜箔机构、切铜箔机构和包铜箔机构,所述的放铜箔机构包括放料盘和多个放铜箔缓冲轮,所述的收铜箔机构包括第六电机、固定连接在第六电机输出轴上的收料盘和多个收铜箔缓冲轮,所述的送铜箔机构包括送铜箔导向件和与送铜箔导向件配合使用的第十一调节气缸和第十二调节气缸,所述的切铜箔机构包括铜箔切刀和与铜箔切刀配合使用的第十三调节气缸,所述的包铜箔机构包括第五电机和固定连接在第五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三旋转支架,所述的第三旋转支架上设置有包铜箔左旋转夹和包铜箔右旋转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化实现对线缆屏蔽层切外皮、打散、翻转、切短和包铜箔,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带金属屏蔽层的线缆生产数据连接线的效率,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屏蔽层打散模组和屏蔽层翻转模组均采用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这样一机多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效率,便于操作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去外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切断模组和屏蔽层后翻模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切断模组和屏蔽层后翻模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切断模组工作时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包铜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机箱,2—线缆传送机构,21—线缆夹持嘴,3—线缆固定平台,4—线缆去外皮模组,41—第一底座,42—第一调节气缸,43—第一电机,44—第一导轨,45—第一旋转固定架,46—第一旋转支架,47—下切刀架,48—下切刀,49—上切刀架,410—上切刀,411—第六调节气缸,5—人机界面,6—屏蔽层打散模组,61—第二底座,62—第二旋转固定板,63—旋转刷子,64—第二导轨,65—第二电机,66—第二电机固定板,67—第二调节气缸,68—第三导轨,69—第三电机,610—第三调节气缸,611—第二旋转支架,7—屏蔽层翻转模组,8—屏蔽层切断模组,81—第四电机,82—丝杠机构,83—第三底座,84—第四导轨,85—第四调节气缸,86—凹刀片固定支架,87—凹刀片安装件,88—凹刀片,881—凹刀片切口,89—下凸刀片安装板,810—上凸刀片安装板,811—第五调节气缸,812—第七调节气缸,813—第五导轨,814—上凸刀片,8141—上凸刀片尖,815—第一夹紧件,816—下凸刀片,8161—下凸刀片尖,9—屏蔽层后翻模组,91—后翻夹块,911—圆锥孔,92—第八调节气缸,10—包铜箔模组,101—第六导轨,102—第四底座,103—第九调节气缸,104—第五电机,105—第十调节气缸,106—第十一调节气缸,107—放铜箔缓冲轮,108—放料盘,109—第六电机,1010—收料盘,1011—第十二调节气缸,1012—铜箔压紧件,1013—收铜箔缓冲轮,1014—第十三调节气缸,1015—铜箔切刀,1016—第三旋转支架,1017—送铜箔导向件,1018—包铜箔左旋转夹,1019—第二夹紧件,1020—包铜箔右旋转夹,11—取料机械手模组,12—线缆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屏蔽层的全自动处理设备,包括机箱1和设置在机箱1上端的线缆传送机构2,所述的机箱1的上端位于线缆传送机构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线缆固定平台3、线缆去外皮模组4、屏蔽层打散模组6、屏蔽层翻转模组7、屏蔽层切断模组8、屏蔽层后翻模组9、包铜箔模组10和取料机械手模组11,所述的机箱1上还设置有人机界面5,所述的线缆传送机构2上按规律设置有多个线缆夹持嘴21,所述的屏蔽层打散模组6和屏蔽层翻转模组7均采用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所述的机箱1的上端还设置有与屏蔽层打散模组6和屏蔽层翻转模组7配合使用的线缆固定夹12。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通过人机界面5输入各模组的工作数据,然后线缆传送机构2通过线缆夹持嘴21将放置在线缆固定平台3上的待加工线缆依次传送至各模组进行去外皮、打散、翻转、切短和包铜箔,当待加工线缆完成加工后,通过取料机械手模组11取出。

参照图2所示,所述的线缆去外皮模组4包括第一底座41和固定设置在第一底座41上端与线缆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第一导轨44,所述的线缆去外皮模组4还包括通过第一导轨44滑动设置在第一底座41上端的旋转去外皮机构,所述的旋转去外皮机构包括与第一导轨44配合使用的第一旋转固定架45和固定设置在第一旋转固定架45上的第一电机43,所述的第一电机43的安装方向与第一导轨44相平行,所述的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支架46,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架46上并排滑动设置有下切刀架47和上切刀架49,所述的下切刀架47和上切刀架49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旋转固定架45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的下切刀架47和上切刀架49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下切刀48和上切刀410。

所述的第一底座41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旋转固定架45配合使用的第一调节气缸42,所述的第一旋转支架46上还设置有分别与下切刀架47和上切刀架49配合使用的第六调节气缸411。

线缆去外皮模组4工作时,线缆传送机构2通过线缆夹持嘴21将待加工线缆传送到相应位置,使待加工线缆的中心轴与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第一调节气缸42根据人机界面5输入的工作数据推动旋转去外皮机构移动,以待加工线缆插入下切刀48和上切刀410之间的深度来确定需要去除线缆外皮的长度。待加工线缆按设定数据插入下切刀48和上切刀410之间后,所述的第六调节气缸411分别推动下切刀架47和上切刀架49来夹紧待加工线缆,然后下切刀48和上切刀410在第一电机43的带动下将待加工线缆的外皮旋转去除。完成后,下切刀48和上切刀410在第一调节气缸42和第六调节气缸411的作用下远离待加工线缆,所述的线缆夹持嘴21带动待加工线缆继续传动。

参照图3所示,所述的屏蔽层打散模组6和屏蔽层翻转模组7均采用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所述的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包括第二底座61和固定设置在第二底座61上端与线缆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第三导轨68,所述的屏蔽层打散翻转装置还包括通过第三导轨68滑动设置在第二底座61上的旋转打散翻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打散翻转机构包括与第三导轨68配合使用的第二旋转固定板62和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固定板62上的第三电机69,所述的第三电机69的安装方向与第三导轨68相平行,所述的第三电机6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支架611,所述的第二旋转支架611的上端通过第二导轨64并排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机固定板66,两个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板66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旋转固定板62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两个所述的第二电机固定板66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65,所述的第二电机65的安装方向分别与第二电机固定板66和第二旋转固定板62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的第二电机65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刷子63。

所述的第二底座61的上端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旋转固定板62配合使用的第三调节气缸610。所述的第二旋转支架611的上端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固定板66配合使用的第二调节气缸67。

工作时,待加工线缆通过线缆传送机构2的线缆夹持嘴21与第三电机69的输出轴同心放置,再根据待加工线缆的位置和人机界面5输入的工作数据,通过第三导轨68和第三调节气缸610来调整待加工线缆插入到两个旋转刷子63之间的深度,再通过第二导轨64和第二调节气缸67调整两个旋转刷子63与待加工线缆之间的间距。

用作屏蔽层金属编织打散时,打开第三电机69和两个第二电机65,使第二电机65和第三电机69都匀速转动,待加工线缆左侧的第二电机65驱动旋转刷子63逆时针转动,待加工线缆右侧的第二电机65驱动旋转刷子63顺时针转动,在两个旋转刷子63的相向转动下,待加工线缆的屏蔽层金属编织就被打散了。

用作屏蔽层金属编织翻转时,待加工线缆左侧的第二电机65驱动旋转刷子63顺时针转动,待加工线缆右侧的第二电机65驱动旋转刷子63逆时针转动,在两个旋转刷子63的相向转动下,待加工线缆的已经打散了的屏蔽层金属编织就被翻转了90°。

两个第二电机65通过第二旋转支架611在第三电机69的驱动下,以待加工线缆为中心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这样可保证待加工线缆的屏蔽层的外圆360°接触旋转刷子63,使旋转刷子63全方位围绕待加工线缆旋转,可以快速、有效、均匀的打散或翻转金属编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完成后,两个旋转刷子63在第二调节气缸67的带动下远离待加工线缆,待加工线缆在线缆夹持嘴21的带动下继续传动。

参照图4—6所示,所述的屏蔽层切断模组8包括第三底座83和滑动设置在第三底座83上的凹刀片机构及凸刀片机构,所述的凹刀片机构包括通过第四导轨84滑动设置在第三底座83上的凹刀片固定支架86,所述的第三底座83上设置有与凹刀片固定支架86配合使用的第四调节气缸85,所述的凹刀片固定支架86的移动方向与线缆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所述的凹刀片固定支架86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凹刀片安装件87,所述的凹刀片安装件87上活动设置有中心开有圆形刀口的凹刀片88,所述的凹刀片88上设置有凹刀片切口881。

所述的凸刀片机构包括通过第五导轨813并排滑动设置在第三底座83上的下凸刀片安装板89和上凸刀片安装板810,所述的下凸刀片安装板89和上凸刀片安装板810的移动方向分别与凹刀片固定支架86的移动方向和线缆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相垂直。所述的第三底座83上还设置有分别与下凸刀片安装板89和上凸刀片安装板810配合使用的第七调节气缸812和第五调节气缸811,所述的下凸刀片安装板89和上凸刀片安装板810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下凸刀片816和上凸刀片814,所述的下凸刀片816和上凸刀片814上分别设置有能延伸进凹刀片88圆形刀口的下凸刀片尖8161和上凸刀片尖8141,所述的上凸刀片814上还设置有第一夹紧件815,所述的下凸刀片816上设置有容纳第一夹紧件815的凹槽。

所述的屏蔽层切断模组8还包括第四电机81和固定连接在第四电机81输出轴上的丝杠机构82,所述的第三底座83设置在丝杠机构82上,所述的第三底座83的移动方向与凹刀片固定支架86的移动方向相平行。

工作时,待加工线缆通过线缆传送机构2的线缆夹持嘴21与凹刀片88的圆形刀口同心设置,根据人机界面5输入的工作数据,通过第四电机81和丝杠机构82带动凹刀片机构及凸刀片机构移动。

然后下凸刀片安装板89和上凸刀片安装板810在第七调节气缸812和第五调节气缸811的带动下向待加工线缆移动,利用下凸刀片816、上凸刀片814和第一夹紧件815夹紧待加工线缆,已经翻转90°的金属编织位于下凸刀片816和上凸刀片814朝向凹刀片88的一面。进一步,凹刀片固定支架86在第四调节气缸85的推动下带动凹刀片88前进,利用凹刀片88的圆形刀口和延伸进凹刀片88圆形刀口内的下凸刀片尖8161与上凸刀片尖8141将位于下凸刀片816和上凸刀片814侧面的金属编织切断。完成后,凹刀片88、下凸刀片816和上凸刀片814在第四调节气缸85、第七调节气缸812和第五调节气缸811带动下远离待加工线缆,待加工线缆在线缆夹持嘴21的带动下继续传动。

参照图4、图5所示,所述的屏蔽层后翻模组9包括第八调节气缸92和设置在第八调节气缸92上与第八调节气缸92配合使用的后翻夹块91,所述的第八调节气缸92固定第三底座83上,所述的后翻夹块91上设置有圆锥孔911。

工作时,待加工线缆通过线缆传送机构2的线缆夹持嘴21与后翻夹块91上的圆锥孔911同心设置,第八调节气缸92带动后翻夹块91向待加工线缆的方向移动,直至将已经翻转了90°的屏蔽层金属编织后翻成180°。完成后,第八调节气缸92带动后翻夹块91远离待加工线缆,待加工线缆在线缆夹持嘴21的带动下继续传动。

参照图7所示,所述的包铜箔模组10包括第四底座102和设置在第四底座102上的放铜箔机构、收铜箔机构、送铜箔机构、切铜箔机构和包铜箔机构,所示的第四底座102通过第六导轨101滑动设置在机箱1的上端。所述的放铜箔机构包括放料盘108和多个放铜箔缓冲轮107,所述的收铜箔机构包括第六电机109、固定连接在第六电机109输出轴上的收料盘1010和多个收铜箔缓冲轮1013。所述的送铜箔机构包括送铜箔导向件1017和与送铜箔导向件1017配合使用的第十一调节气缸106和第十二调节气缸1011,所述的第四底座102上设置有第十调节气缸105,所述的第十调节气缸105上设置有与送铜箔导向件1017配合使用的铜箔压紧件1012。所述的切铜箔机构包括铜箔切刀1015和与铜箔切刀1015配合使用的第十三调节气缸1014。

所述的包铜箔机构包括第五电机104和固定连接在第五电机104输出轴上的第三旋转支架1016,所述的第三旋转支架1016上设置有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和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所述的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和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半圆形夹孔,所述的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上设置有第二夹紧件1019,所述的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上设置有容纳第二夹紧件1019的凹槽,所述的第四底座102上还设置有与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配合使用的第九调节气缸103。

工作时,待加工线缆通过线缆传送机构2的线缆夹持嘴21与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上的半圆形夹孔同心设置,根据人机界面5输入的工作数据,根据需要包铜箔的金属编织确定待加工线缆插入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上半圆形夹孔内的深度。铜箔通过放料盘108、放铜箔缓冲轮107、铜箔压紧件1012、送铜箔导向件1017和收铜箔缓冲轮1013回到收料盘1010。

送铜箔导向件1017在第十一调节气缸106和第十二调节气缸1011的作用下将铜箔送至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和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之间,然后线缆夹持嘴21带动待加工线缆插入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上半圆形夹孔内,待加工线缆压在铜箔上。送铜箔导向件1017在第十一调节气缸106和第十二调节气缸1011的作用下远离待加工线缆,同时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和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夹紧,然后铜箔切刀1015在第十三调节气缸1014的带动下切断铜箔,第五电机104通过第三旋转支架1016带动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和包铜箔右旋转夹1020转动,铜箔就包裹在待加工线缆已经后翻180°的金属编织上了。完成后,包铜箔左旋转夹1018在第九调节气缸103的作用下远离待加工线缆,待加工线缆在在线缆夹持嘴21的带动下继续传动,最后被取料机械手模组11取出,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