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座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8129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耳机座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保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座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耳机座是音频信号输入或输出的主要电子元件,耳机座主要应用于手机立体设计、CD机、无线电话、MP3机、数字化笔记本电脑、DVD、数码相机。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微小化,电子设备逐渐开始取消预留耳机座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以转接头或转接盒的方式进行音频数据传输转接,如Cable类频音频传输转接头。现有技术直接在耳机座本体外封装绝缘壳体以对耳机座内部整体结构进行保护。然而,由于绝缘壳体自身的强度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耳机座容易因为外力作用导致耳机座本体内部整体结构产生形变,从而影响耳机座本体的功能、降低耳机座本体的寿命或者直接损坏耳机座本体。

因此,亟需一种强度较大的、能够保护耳机座本体内部整体结构不因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的耳机座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较大的、能够保护耳机座内部整体结构不因外力作用而变形的耳机座保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座保护结构,适用于对耳机座本体进行保护,所述耳机座保护结构包括均呈中空贯穿结构的金属壳体和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一体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侧壁上形成保护结构,所述耳机座本体插入所述保护结构中并与所述绝缘壳体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座保护结构通过将绝缘壳体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的内侧壁上形成保护结构,金属壳体与绝缘壳体一体成型,既减少了金属壳体与绝缘壳体的装配工序,又增强了耳机座保护结构的强度,将耳机座本体插入并卡合于绝缘壳体内,使得耳机座保护结构能够很好的保护耳机座本体的内部整体结构,并降低了耳机座本体内部整体结构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损坏的风险,从而保证了耳机座本体功能的稳定性,延长了耳机座本体的寿命。

较佳地,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耳机座本体藉由台阶结构进行卡合连接。

较佳地,所述绝缘壳体一体成型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侧壁上并被夹持固定。

较佳地,所述绝缘壳体的上边缘向外凸伸形成第一卡凸,所述绝缘壳体的下边缘向外凸伸形成第二卡凸,所述金属壳体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卡凸与第二卡凸之间。

较佳地,所述金属壳体的上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一卡凸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凹槽呈卡合结构的第一凸块。

较佳地,所述金属壳体的下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绝缘壳体的第二卡凸对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凹槽呈卡合结构的第二凸块。

较佳地,还包括外套,所述外套与所述绝缘壳体呈一体结构并形成绝缘结构,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结构一体成型,所述金属壳体内嵌于所述绝缘结构中。

较佳地,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绝缘壳体对应所述通孔,凸伸形成若干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第三凸块。

较佳地,所述耳机座本体呈圆形结构,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壳体均呈圆筒状的中空贯穿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耳机座保护结构100,适用于对耳机座本体10的内部整体结构进行保护。耳机座本体10为呈圆形结构的圆形耳机座。耳机座保护结构100包括均呈圆筒状中空贯穿结构的金属壳体20和绝缘壳体30,绝缘壳体30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20的内侧壁上形成保护结构,耳机座本体10插入保护结构中并与绝缘壳体30卡合连接。绝缘壳体30与耳机座本体10藉由台阶结构进行卡合连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耳机座本体10设置为圆形耳机座,当然,耳机座本体10的形状也可以为诸如矩形、菱形等其他形状,相对应的,金属壳体20设置为呈中空贯穿结构的对应形状,绝缘壳体30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20的内侧壁上形成对应形状的保护结构,故在此不以为限。

请参阅图2,绝缘壳体30的上边缘向外凸伸形成第一卡凸31,绝缘壳体30的下边缘向外凸伸形成第二卡凸32,金属壳体20夹持固定于与其一体成型的绝缘壳体30的第一卡凸31与第二卡凸32之间。更具体地,金属壳体20的上边缘设置有四个第一凹槽21,且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在金属壳体20的上边缘;绝缘壳体30的第一卡凸31对应四个第一凹槽21设置有四个与第一凹槽21呈卡合结构的第一凸块311。金属壳体20的下边缘设置有四个第二凹槽22,且以每两个为一组对称分布在金属壳体20的下边缘;绝缘壳体30的第二卡凸32对应四个第二凹槽22设置有四个与第二凹槽22呈卡合结构的第二凸块32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21与第一凸块311、第二凹槽22与第二凸块3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五个等,均匀分布或分组分布,在能够将金属壳体20夹持固定于第一卡凸31与第二卡凸32之间的前提下,第一凹槽21与第一凸块311、第二凹槽32与第二凸块321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故在此不以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2,金属壳体20的侧壁贯穿设置有若干通孔23,绝缘壳体30对应通孔23,凸伸形成若干与通孔23相配合的第三凸块33。绝缘壳体30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20的内侧壁上,并藉由通孔23与第三凸块33的卡合,金属壳体20进一步被绝缘壳体30夹持固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通孔23与第三凸块33的数量可以是诸如五个、十个、十五个等,在能够将金属壳体20夹持固定于绝缘壳体30的外侧壁上的前提下,通孔23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故在此不以为限。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绝缘壳体30与耳机座本体10的台阶结构呈卡合配合。具体地,耳机座本体10的下边缘向外形成与第二卡凸32相配合的凸台11。耳机座本体10插入保护结构中,耳机座本体10的凸台11与绝缘壳体30的第二卡凸32相互抵接并卡合固定。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耳机座保护结构100还包括外套34,外套34套设于金属壳体20外,以保护金属壳体20不受外界坏境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外套34可以是金属外套,也可以是绝缘外套,在能够保护金属壳体20不受外界坏境影响的前提下,外套20的材料是任意的,故在此不以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进一步地,外套34与绝缘壳体30呈一体结构并形成绝缘结构,金属壳体20与绝缘结构一体成型,金属壳体20内嵌于绝缘结构中,藉由绝缘结构,金属壳体20与绝缘结构一体成型的并包裹于绝缘结构内,进一步加强了本实施例的耳机座保护结构100的强度,能够更好的保护耳机座本体10的内部整体结构,并降低了耳机座本体10的内部整体结构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损坏的风险,从而保证了耳机座本体10功能的稳定性,延长了耳机座本体10的寿命。

以实施例一为例,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座保护结构100的装配过程:

请参阅图1和图2,将绝缘壳体30一体成型于设置有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及通孔23的呈圆筒状中空贯穿结构的金属壳体20的内侧壁上,并形成第一卡凸31、第一凸块311、第二卡凸32、第二凸块321及第三凸块33。绝缘壳体30的第一卡凸31、第一凸块311、第二卡凸32、第二凸块321及第三凸块33夹持固定金属壳体20,将耳机座本体10的上端对准绝缘壳体30的下端并插入,使得耳机座本体10的凸台11与绝缘壳体30的第二卡凸32抵接并卡合固定。此时,金属壳体20与绝缘壳体30共同形成的耳机座保护结构100保护耳机座本体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降低了耳机座内本体10内部整体结构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损坏的风险,从而保证了耳机座本体10功能的稳定性,延长了耳机座本体10的寿命。对于实施例二,将绝缘壳体30及外套34同时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2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以形成绝缘结构,此时,金属壳体20内嵌于绝缘结构中,该绝缘结构形成第一卡凸31、第一凸块311、第二卡凸32、第二凸块321及第三凸块33,绝缘结构通过第一卡凸31、第一凸块311、第二卡凸32、第二凸块321及第三凸块33与金属壳体20的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及通孔23相互配合并卡合固定,以使得绝缘结构与金属壳体20能够进一步夹紧固定,保证了绝缘结构能够稳定的包裹金属壳体20,进一步增强了耳机座保护结构100的强度,降低了耳机座内本体10内部整体结构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损坏的风险,从而保证了耳机座本体10功能的稳定性,延长了耳机座本体10的寿命。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座保护结构100通过将绝缘壳体30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20的内侧壁上形成保护结构,金属壳体20与绝缘壳体30一体成型,既减少了金属壳体20与绝缘壳体30的装配工序,又增强了耳机座保护结构100的强度,将耳机座本体10插入并卡合于绝缘壳体30内,使得耳机座保护结构100能够很好的保护耳机座本体10的内部整体结构,并降低了耳机座本体10的内部整体结构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损坏的风险,从而保证了耳机座本体10功能的稳定性,延长了耳机座本体10的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一体成型的技术,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