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油箱的箱壁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421发布日期:2018-07-18 02:1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压器油箱的箱壁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油箱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变压器的外壳,容纳所有内部结构及绝缘油,决定着产品外观,而且还需要承受变压器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外部压力,因此,油箱的机械强度是影响变压器质量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油箱的箱壁加强结构,它可以实现提供一种简洁、可靠的变压器油箱箱壁加强结构,该结构便于加工,外形美观,其加强效果完全满足变压器对箱壁机械强度的要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油箱的箱壁加强结构,包括变压器油箱本体,所述变压器油箱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槽型加强铁,所述槽型加强铁包括坡面顶板、正铁板和背面铁板,所述正铁板和背面铁板之间通过侧铁板连接,所述正铁板和背面铁板的上端连接有坡面顶板,所述背面铁板和变压器油箱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背面铁板和正铁板的下端均与变压器油箱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正铁板的下端开设有开槽口,所述背面铁板和正铁板之间还设有吊轴机构,所述吊轴机构包括主加固片、副加固片和吊轴本体,所述主加固片和副加固片均与吊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吊轴本体的一端通过主加固片和副加固片与背面铁板连接,所述吊轴本体的另一端贯穿正铁板并向外延伸,箱壁加强结构提供一种简洁、可靠的变压器油箱箱壁加强结构,该结构便于加工,外形美观,其加强效果完全满足变压器对箱壁机械强度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吊轴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能够防止起吊时吊带或钢丝绳从吊轴本体上脱落。

优选地,所述坡面顶板的表面铺设有防磨板,防磨板减缓坡面顶板的磨损。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箱壁加强结构提供一种简洁、可靠的变压器油箱箱壁加强结构,该结构便于加工,外形美观,其加强效果完全满足变压器对箱壁机械强度的要求。

(2)吊轴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能够防止起吊时吊带或钢丝绳从吊轴本体上脱落。

(3)坡面顶板的表面铺设有防磨板,防磨板减缓坡面顶板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槽型加强铁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轴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变压器油箱本体、2坡面顶板、3防护盖、4正铁板、5开槽口、6主加固片、7副加固片、8背面铁板、9吊轴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变压器油箱的箱壁加强结构,包括变压器油箱本体1,变压器油箱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槽型加强铁,槽型加强铁包括坡面顶板2、正铁板4和背面铁板8,正铁板4和背面铁板8之间通过侧铁板连接,正铁板4和背面铁板8的上端连接有坡面顶板2,背面铁板8和变压器油箱本体1固定连接,背面铁板8和正铁板4的下端均与变压器油箱本体1固定连接,正铁板4的下端开设有开槽口5,背面铁板8和正铁板4之间还设有吊轴机构,吊轴机构包括主加固片6、副加固片7和吊轴本体9,主加固片6和副加固片7均与吊轴本体9固定连接,吊轴本体9的一端通过主加固片6和副加固片7与背面铁板8连接,吊轴本体9的另一端贯穿正铁板4并向外延伸。

变压器油箱本体1的箱壁采用Q235B钢板制作,箱壁外侧焊接槽型加强铁,通过调整加强铁间距,保证箱壁机械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槽型加强铁整体同样采用Q235B钢板制作,加强铁下部高度与油箱箱沿平齐并焊牢,焊接处加强铁开设开槽口5,仅保留两边,便于变压器油箱本体1箱沿自带的螺栓的安装紧固。加强铁上部呈坡度封闭,外形美观,不会因雨水滞留而导致锈蚀。槽型加强铁上部与变压器油箱本体1箱盖不相连,避免箱壁受力变形时在内部应力作用下焊缝开裂。槽型加强铁内部密封,可以避免锈蚀,在必要时可在加强铁内注满河沙,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增加箱壁重量,减小因变压器运行导致的箱壁振动,降低产品噪声。吊轴机构的主加固片6和副加固片7封闭在槽型加强铁内,仅将吊轴本体9的一端外露,外观简洁,不易锈蚀,在槽型加强铁及吊轴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吊轴本体9机械强度满足变压器整体起吊的承重要求。

经试验验证,该箱壁加强结构,能够满足真空度133kPa、正压98kPa的国家标准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力变压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